发帖回复
查看:92885|回复:189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唐诗宋词里的旖旎情事 (完结)

头像
0操作141 #
头像
141 #
0
22-04-02 23: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八 3 “Ownership" of Art



前面发散的几章,聊过(争论过)“谁有权力定义美”,“谁有权力决定美不美”。不过,看了翁氏藏品,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谁拥有这些美?


是那个出钱买了画的人?那么他把这幅画藏起来,谁也不能看!就他天天自己看。合乎法律,但不合乎艺术。Art,或者”美“,应该是共享,属于全人类。不仅仅是我们当世的人,更加是从前的,今后的。也就是前面讨论的引申话题:我们都是艺术、(或者”美“、或者”知识“)传承链接上的一环。此刻于它面前凝眸,”美“由此扩散开去,也是我们对它的,和它对我们的互相拥有。


翁万戈将最大一笔收藏捐赠给MFA,导致了一些反对意见。不久前唐家传人也将家藏捐献给Mets,估计引发的讨论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为什么给Art定义boundary,定义nation,定义ownership?翁万戈说:笑骂皆由人。

头像
0操作142 #
头像
142 #
0
22-04-05 18: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八 3 “Ownership" of Art



前面发散的几章,聊过(争论过)“谁有权力定义美”,“谁有权力决定美不美”。不过,看了翁氏藏品,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谁拥有这些美?


是那个出钱买了画的人?那么他把这幅画藏起来,谁也不能看!就他天天自己看。合乎法律,但不合乎艺术。Art,或者”美“,应该是共享,属于全人类。不仅仅是我们当世的人,更加是从前的,今后的。也就是前面讨论的引申话题:我们都是艺术、(或者”美“、或者”知识“)传承链接上的一环。此刻于它面前凝眸,”美“由此扩散开去,也是我们对它的,和它对我们的互相拥有。


翁万戈将最大一笔收藏捐赠给MFA,导致了一些反对意见。不久前唐家传人也将家藏捐献给Mets,估计引发的讨论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为什么给Art定义boundary,定义nation,定义ownership?翁万戈说:笑骂皆由人。


珞珈 发表于 2022-04-02 23:34

终于又看到楼主更新了,搬个小板凳在前排看。

头像
0操作143 #
头像
143 #
0
22-04-05 19: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八 3 “Ownership" of Art



前面发散的几章,聊过(争论过)“谁有权力定义美”,“谁有权力决定美不美”。不过,看了翁氏藏品,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谁拥有这些美?


是那个出钱买了画的人?那么他把这幅画藏起来,谁也不能看!就他天天自己看。合乎法律,但不合乎艺术。Art,或者”美“,应该是共享,属于全人类。不仅仅是我们当世的人,更加是从前的,今后的。也就是前面讨论的引申话题:我们都是艺术、(或者”美“、或者”知识“)传承链接上的一环。此刻于它面前凝眸,”美“由此扩散开去,也是我们对它的,和它对我们的互相拥有。


翁万戈将最大一笔收藏捐赠给MFA,导致了一些反对意见。不久前唐家传人也将家藏捐献给Mets,估计引发的讨论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为什么给Art定义boundary,定义nation,定义ownership?翁万戈说:笑骂皆由人。


珞珈 发表于 2022-04-02 23:34

我很认同关于楼主美和艺术的观点。


容格晚年一直猜测人的灵魂是一种波(不是电磁波,目前还没有办法实验观测到),引申开来其他动植物甚至无机物都有它们对应的波,引申来说就是“万物皆有灵”。


可能人对美的事物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时候就是波长契合形成了和弦。对真正欣赏美的人来说,能和更多人分享,让和弦进一步共鸣才能更加幸福愉悦吧。

头像
0操作144 #
头像
144 #
0
22-04-05 19: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现代的panpsychism认为不仅人类或动物,其他的无机物体,甚至基本粒子,都可能有意识。这里的意识是指事物的内在天性,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去年还有不少科普杂志在讨论这个事情。比如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oes-consciousness-pervade-the-universe/ 和 https://qz.com/1184574/the-idea-that-everything-from-spoons-to-stones-are-conscious-is-gaining-academic-credibility/


我猜想对美的欣赏是人的意识里对周围事物或者艺术作品的感应和共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波长,所以可能有不同的审美趣味。


可惜这个目前没法直接用仪器观察测量。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学哲学的同学。我试着读了一下这篇https://ndpr.nd.edu/reviews/panpsychism-contemporary-perspectives/ 文章,感觉读懂了又感觉不确定。关键是没有办法把文章里的观点用中文表达出来。否则得先写一堆引论和名词定义,如果楼主或者其他朋友能用通俗易懂得大白话给咱们解释一下就好了。

头像
1操作145 #
头像
145 #
1
22-04-11 21:2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现代的panpsychism认为不仅人类或动物,其他的无机物体,甚至基本粒子,都可能有意识。这里的意识是指事物的内在天性,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去年还有不少科普杂志在讨论这个事情。比如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oes-consciousness-pervade-the-universe/ 和 https://qz.com/1184574/the-idea-that-everything-from-spoons-to-stones-are-conscious-is-gaining-academic-credibility/


我猜想对美的欣赏是人的意识里对周围事物或者艺术作品的感应和共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波长,所以可能有不同的审美趣味。


可惜这个目前没法直接用仪器观察测量。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学哲学的同学。我试着读了一下这篇https://ndpr.nd.edu/reviews/panpsychism-contemporary-perspectives/ 文章,感觉读懂了又感觉不确定。关键是没有办法把文章里的观点用中文表达出来。否则得先写一堆引论和名词定义,如果楼主或者其他朋友能用通俗易懂得大白话给咱们解释一下就好了。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2022-04-05 19:43

我读了这篇,似懂非懂啊!


有没有觉得,学问做到高处,其实都融会贯通了?心理学的这个分支,非常接近物理。例如,能量(energy)如何传播?机械的linkage,热力的辐射,当然还有”场“,电磁场,势能场。。。电磁场里面的传播,发射端和接收端必须要共振,resonance。Resonance at certain frequencies, Resonance of humanity and art; beyond time and boundary.


物理学家晚年信了神,心理学往物理靠,前面说过的西班牙心理女PhD写宗教小黄文;而我一直想八卦却不敢乱写的Mary Baker Eddy,却是把宗教,医学和科学结合一起,终极目标是spiritual healing。她的一生曲折起伏也异常精彩,那个教堂却必须等到明年夏天才重新开放了。

头像
1操作146 #
头像
146 #
1
22-04-11 21: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八 平林新月人归后



用冯延巳 《鹊踏枝》做此章结尾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词” 和 "赋“ 出现在诗之后。诗词歌赋,后面3者一直属于“底层”。这方面很多论述,我不专业就不乱讲了。真正的让“词”带上文人意境文人格局的,应该属于中唐晚唐的几位:冯延巳,李后主。同样的是写闺情闺怨的题材,“平林新月人归后” 却以豁达潇洒之姿转身。比较温庭筠的菩萨蛮十二首,的确是高了几层。


这其中带入了他们对人生的理解;而我们现在看他们的作品,也带入我们自己对人生的理解。Resonance beyond time,那天我去MFA看Turner W的专场,他对风声水汽雪雾的理解,对战争的理解,在他不同年龄阶段和为大众为社会不同态度转变中,从作品集合中可以感受。而其中他对Humanity的理解,越是晚年的作品里面,越是明显。


Look high enough, and you see the heart of humanity warming and winning.

头像
0操作147 #
头像
147 #
0
22-04-17 12: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读了这篇,似懂非懂啊!


有没有觉得,学问做到高处,其实都融会贯通了?心理学的这个分支,非常接近物理。例如,能量(energy)如何传播?机械的linkage,热力的辐射,当然还有”场“,电磁场,势能场。。。电磁场里面的传播,发射端和接收端必须要共振,resonance。Resonance at certain frequencies, Resonance of humanity and art; beyond time and boundary.


物理学家晚年信了神,心理学往物理靠,前面说过的西班牙心理女PhD写宗教小黄文;而我一直想八卦却不敢乱写的Mary Baker Eddy,却是把宗教,医学和科学结合一起,终极目标是spiritual healing。她的一生曲折起伏也异常精彩,那个教堂却必须等到明年夏天才重新开放了。


珞珈 发表于 2022-04-11 21:22

这个星期出差比较忙,好不容易周日上来逛一下,惊喜发现又有更新啦!


我觉得学问做到高处,其实还是回到哲学的本源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意识,我们作为人,有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从现代分子的循环角度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更新自己,不停地有新的细胞产生,也不停地有消亡。即使我们死去以后,分子都还在,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各个分子又进入新的轮回。生命的终极奥义就是一个Why?


可以这么说,每次我回顾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都想在自己和别人甚至别的事物中发现规律。如果把自己想的做的画成一条曲线或者曲面,我会不时地想拿这个曲线来做个一阶,二阶,甚至三阶求导,想看看这个导数方程到底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目前的理解是:生命的意义在于演绎和选择。每个人生命的意义都不一样,大多数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其实都在定义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不停地做出选择。如果人是这样,我们怎么知道分子,量子不是这样在做出选择呢。


也许宇宙就是一个个美丽的fractals。下图引自https://news.mit.edu/2019/fractal-patterns-quantum-1016

Scientists discover fractal patterns in a quantum material




头像
0操作148 #
头像
148 #
0
22-04-17 13: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八 平林新月人归后



用冯延巳 《鹊踏枝》做此章结尾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词” 和 "赋“ 出现在诗之后。诗词歌赋,后面3者一直属于“底层”。这方面很多论述,我不专业就不乱讲了。真正的让“词”带上文人意境文人格局的,应该属于中唐晚唐的几位:冯延巳,李后主。同样的是写闺情闺怨的题材,“平林新月人归后” 却以豁达潇洒之姿转身。比较温庭筠的菩萨蛮十二首,的确是高了几层。


这其中带入了他们对人生的理解;而我们现在看他们的作品,也带入我们自己对人生的理解。Resonance beyond time,那天我去MFA看Turner W的专场,他对风声水汽雪雾的理解,对战争的理解,在他不同年龄阶段和为大众为社会不同态度转变中,从作品集合中可以感受。而其中他对Humanity的理解,越是晚年的作品里面,越是明显。


Look high enough, and you see the heart of humanity warming and winning.


珞珈 发表于 2022-04-11 21:45

我又来画曲线,求导数,做引申啦!


我根据自己的观察有个猜想,从已知的人类历史来看,人类个体之间的交流其实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的。


有个猜想说是尼安特人和智人比起来,尼安特人肌肉发达而且眼睛和大脑都很大。要是拿尼安特人和智人一对一近身较量,智人根不不是对手。但是几万年前尼安特人还是灭绝了,被智人淘汰了。据说是主要原因是在于智人的社会组织和交流程度比较高。智人能像fractal一样组成更大有规律的群体,整体实力不断提高。


古代的人只能通过诗词歌赋共同审美,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电视电脑互联网,没有meta verse么。现在人和人之间能共享的体验越来越多,我有时想再过2千年,后世的人会不会玩我们现在的电脑游戏,会不会看我们现在的电影电视节目呢?也许到那个时候世界还没毁灭的话,人和人之间已经有telepathy了?个人的意识和体验能完整地表述给他人,信息传递带宽提高几亿倍?那时候的博物馆里放的应该是什么呢


Fractals - the very essence of life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d0Exnv8Ym7s?showinfo=0


头像
0操作149 #
头像
149 #
0
22-04-17 19: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如果用fractals来分析我们的人类社会,我们的生活。每一个微小的片段不断自我复制,演绎,render.


本华在浮世绘里看到了fractal,反映出数学家和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描述的相通之处,不过是语言不通,触类旁通啊。

头像
0操作150 #
头像
150 #
0
22-05-10 19:2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古之伤心人也,秦观。

秦观属于苏门子弟,政治上没有苏轼的豁达。官场起落,不得意之间的种种情绪反映到作品之中。也好,无数人看了心有戚戚。多情只属明月:只有它,仍和当初一样,同时照着我和她。


他有很多词属于歌妓,基本上都是怀念过去,分别已久,缠绵郁结。倒不是他私德不端,而是宋代官场的规矩:酒席间必须有女性,负责倒酒,歌舞弹琴;倘若能够聊诗词书画联句那就是上佳的人选了。相貌方面,野史里面总是强调她们的弱柳姿态,肯定不是丰乳肥臀。


这些女性,统统有一个称呼:官妓。



水龙吟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开篇平淡得很,写实景。这个和前面提到的温庭筠类似,以物以景开篇。“小楼看下去有一匹马经过”,十三个字,不是说好了要“意余于辞”呢?秦学士的开篇,还是以“山抹微云”才是最佳啊。


头像
0操作151 #
头像
151 #
0
22-05-10 19: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2. 官妓



按照我的一贯风格,在八卦之前先做点铺垫。用伊甸园的行话来说,就是xx。


五月,是Asian Heritage month。这个heritage,从我的有限的,无趣的,不公正,无法客观的眼光来看,在“两性关系”上的确是不咋地。古代文人之情趣,体现于2方面:劝妓女从良,拉良家下水。


宋代的官妓,很多是获罪人家的女子。

程朱理学之后,女性得到教育的机会基本上就是靠父母了。父母开明而且有经济实力的话,她们可以读书写字画画。和唐代相比,女性的空间在宋代小了很多很多。在父母家可能有些自由;嫁人之后,她们基本上都在家里,不能出门。无法想象她们有机会和丈夫的朋友们一起喝酒游玩,那基本上就是被整个家族抛弃的命运。但是,官场上的吃喝游玩,如果都是官员(一帮男性),那是不是很没有意思?谁来弹琴,谁来唱曲,谁来负责片片飞花弄晚呢?


这些工作统统属于官妓。宋代的规矩,酒席上调笑,各种诗词附和,各种私下倾心,都可以;但是,官员和官妓不能睡。一旦被发现,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吃瓜群众一大批,包括皇上(官家)。



头像
0操作152 #
头像
152 #
0
22-05-14 20: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3.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南宋某年,朱熹,道学理学家,弹劾浙江官员唐仲友。按照品级,唐属于朱熹的下级官员。


当时朱熹的职务属于宋朝路级行政机构“监司”之一,有权力监督、弹劾地方官员。他由宰相王淮的推荐刚刚上任,顺手处理弹劾了一批浙江官员;而恰好,台州知州唐仲友就撞到枪口上,是其中的最大一只鸟。他被弹劾的罪名包括:


1 挪用、贪污公款。

2 利用审理案件的机会敲诈勒索诉讼双方,收取贿赂。

3 审理案件徇私枉法。

4 不顾台州遭灾,向当地百姓征收苛捐杂税。

5 公报私仇,逼死曾经弹劾过他的前江东提刑官郑槐。

6 生活不检点。与妓女严蕊关系暧昧。


他连发六道弹劾状,每一个罪名都足以让唐仲友下狱。第六点只怕是最轻松的一条,但就是这一条震惊朝野,也让这段历史进入宋代八卦话本,更是让后代无数揣测。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情色,有政治,有学术,有党争,有钱权。而后来经过人民智慧的发展,竟然还赋上神鬼之说,实在是不得不在此提起。





头像
0操作153 #
头像
153 #
0
22-05-14 21: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4. 按照时间线,本故事第一版 (1)



唐仲友是台州知州,浙江本地人。他属于进士出身,南宋务实派。按道理,本地人不在本地当官;不过,南宋属于“历史上的特殊时期”,种种规矩不十分严格。


台州靠海,经常遭水灾。唐仲友决定修河道,修桥,整理疏通水利。在那个时候,水利工程可不是小工程,一来需要很多很多钱;而来需要很多很多人。


唐仲友从3方面拿钱,每一方出三分之一:1,当然是朝廷;2,当地商户;3,水路修好之后,过河过桥的路钱。当然,在桥修好之前,他无法提前收取任何过路费,所以这部分他用了“借贷”的方式,从当地的大户借钱。同时,为了博个名声,他也捐了自己的官银。

当地商户有点不情不愿。上面的经济方案初略看上去合理;但仔细想想,2和3不都是商户的钱吗?做买卖的讲究钱银的流动;一旦钱借出去几年后才回来,他们可不就是吃大亏了!


在人力方面,唐仲友从徭役入手。赋税和徭役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赋税是银子,徭役就是免费替当地政府做劳力。有些朝代这种徭役可以用钱替换;有些朝代可以请人帮自己做;具体南宋的规矩我没有查,不过,水利工程的徭役十分艰苦,用一般的银钱只怕替代不了。穷苦人家只怕是必须自己上了。


总之,某一年台州又发了水,灾民外出逃生。朱熹得知灾民不仅仅没有衣食保障却仍然要出徭役;商户无法开门却仍然要缴水利份子钱;他“摔了杯子,拍了桌子,提笔就写:”;反正,就是连连发出的6道弹劾,每一道都是一个目的:唐仲友,你下狱去吧。


群众们喜闻乐见的其实是第六条:到底唐仲友和严蕊有没有事情?

朱熹在前面的几道弹劾中都有指证人(商户,灾民);而关于第六条,他抓了严蕊,拷打一番,然后对她说:“你出来指证唐,然后我就可以替你脱罪脱籍了。”

头像
0操作154 #
头像
154 #
0
22-05-14 21:2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5. 按照时间线,本故事第一版 (2)



什么是“脱籍”?

严蕊是营妓。她父亲是小吏,受了处罚全家遭殃。严蕊从文人小户的闺女,变成知书达理,“尤擅古今”的“行首”。“行首”,官妓行当的第一名,类比于花魁。南宋时期的官妓“行首”,并不是靠外貌身材就能够搞定的,必须很多才艺。她们身世凄苦,到了年老色衰才能被官府放出去。一来很少有人可以熬到脱籍;二来她们脱籍之后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总之她们的路,不是病衰色哀,就是青灯古佛;孤苦一生罢了。


如果能够提前脱籍,那是多少人都企盼不得的梦啊!


朱熹用这个条件诱使严蕊,她如何做?

她说:“我不能冤枉唐大人。没有就是没有!”


唐仲友的案子审了好几年,换了好几任主审官。唐毕竟是政府官员,不会被上刑;而严蕊是营妓,受刑一步步的随着案件往上移愈发严重。案件初始在台州,州县级别只能用一定的刑罚;向上以到省郡,那就是更加厉害的刑罚;再往上,这个案件传到官家,达天听;宰相王淮告诉皇上:“只是文人争闲气罢了。” 可怜的严蕊,却是这场“闲气"的牺牲品;谁会再意一个营妓呢?


案件最终,由岳飞第三子审核。岳霖问清事实,公正断案,于大堂之上问严蕊有何心愿。严蕊挽了挽头发,缓缓说: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头像
0操作155 #
头像
155 #
0
22-05-14 21: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6. 按照时间线,本故事第二版



第一版,你信吗?


迷雾重重,疑点纷纷!


王国维说:宋人之野史,大多不可信。这个故事,记录在几个地方,其中一处,”二刻拍案惊奇“。这本书,可信度实在是寥寥啊。


待我有空继续八卦第二版。

头像
0操作156 #
头像
156 #
0
22-05-19 19: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九 6. 按照时间线,本故事第二版



第一版,你信吗?


迷雾重重,疑点纷纷!


王国维说:宋人之野史,大多不可信。这个故事,记录在几个地方,其中一处,”二刻拍案惊奇“。这本书,可信度实在是寥寥啊。


待我有空继续八卦第二版。


珞珈 发表于 2022-05-14 21:30

写得很有意思,坐等第二版

头像
0操作157 #
头像
157 #
0
22-05-22 18: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6. 按照"左右“线,本故事第二版


这一版本比较无聊。。。。没有情色。




任何故事(aka 八卦),必须从时代、背景、人物来细八。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


南宋的外交,简单分为2派:主战 vs 主和;南宋的内政,也可以简单分为2派:道学 vs 实事实干。有意思的是,外交主战派一般都是内政实干派;因为,打仗要钱要人要装备啊。靠”灭天欲“去感化金军吗?

所以,就南宋的政治环境来说,我们用简单的2分法:左右划出朝中士大夫派系。他们没有选择,入朝之后就必须选定派系,政治立场一来由自身的经历决定,也可能由同乡、姻亲或者各种学派传承来决定。党争之下,中间骑墙派没有什么空间,能够“打左灯往右转”的基本上在南宋看不见。


朱熹,道学派。他当时的职务,可以对应解释为“朝廷派往浙江的纪委检查组组长”。他做“纪委”实在是,怎么说呢,一来是非常合适:他树立了道德标杆啊,当然由他来执行。不过呢,也非常不合适:他的那个标杆,基本上可以把浙江官场全锅端。

仲友属于实干派。出身于浙江,又在浙江为地方官,当然愿意也有能力给本地做实事了。




再继续谈谈中国历代朝官的选拔、任免,提拔制度:科举!考试!文人的考试!文章中花团锦簇,引经据典;胸怀古今天下,高高在上的谈,就是不能低头看看民生民事。


进士出身,一般有几个选择:(我没有细查南宋的规矩;历届政府都差不多)

第一,留在京城做清职,例如国子监;有机遇就进入六部;有机会再进内阁

第二,留在京城做言官、纪委;这种“得罪人”的职务不是很容易做,但也有出头露面的机会。内阁需要平衡,有时候也会给刺头留个位置;

第三,外放博取地方资历,再慢慢爬上来,最终回京城进六部。


大部分人都选第三。对于”大家子弟“来说,他们的家族和师长日后会给机会让他们回来;但是对于平民子弟来说,终其一生他们就在异乡颠簸之中沉浮。”求稳“,”不出事“,就是他们每一任(3年一考核)的主要目标!

头像
0操作158 #
头像
158 #
0
22-05-22 18:5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7. 按照"左右“线,本故事第二版 (2)


地方政治背景继续谈


地方为官,这些科举选拔上来的人很少能够做得好。因为,做事情不是靠写文章;做事情的标准和写文章的标准完全不一样。县官到任之后,他第一件要事就是建立靠谱内阁:通判,推官,etc。这几个关键职务一般都是本地人承担,历经几朝,有时候成为”世袭“小吏。他们对本地事务和本地人物的了解比县官多多了。这样一来,造成一种”互相防范,各自为政,命令不出县衙“的局面。

再加上”求稳“的心态,大多数县官是没有任何意愿去做任何实际事情的!


修水利工程,主动去修水利工程,还发明各种筹款方式去修水利工程: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朱熹需要立威,朝廷可能需要用他来平衡党争,那就拿宰相王淮(实干派)的姻亲加同乡做靶子。唐仲友,完美victim!

拿一个正在做工程的县官来查,有什么查不出来呢?6道弹劾分分钟的事情。


这就是第二版,左右之分。历史帷幕之下,真相慢慢浮现,左右不过是路线斗争罢了。

不过,你信吗?

这个版本里面,严蕊呢?故事不完整啊!等我有空谈谈第三版本!

头像
0操作159 #
头像
159 #
0
22-05-22 22: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8. 本故事第三版


简短的写一下第三版(情色)和第四版(鬼神)。



古代野史八卦有4、5版本真是不足为奇。古代文人的娱乐活动不多,除了基本靠X(自己想),还有着和我一样的爱好:奇闻八卦,花边野史。他们看了之后还写读后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看的野史一般都是他们的读后感,清代之后的,容易理解些。。。


先说情色版:


仲友19岁进士出身,浙江本地为官。和当朝宰相是同乡同党,在南宋经济、文化中心任职。一朝看尽长安花。他有做实事的抱负,也有本地的辅助力量;和当地文人、商业集团都有很深的交往。来往之中,他和多位官妓密切交往(6个以上,在弹劾状中都被点名)。和严蕊的交往有几个逾越之处:

第一,他把严蕊安排在小乡村的宅子中,配了粗使佣人。严蕊不再继续官妓的职责。

第二,他给严蕊的弟弟安排了一个差事

第三,他让严蕊去”陪“一个商业伙伴。那个人后来求娶严蕊,严蕊拒绝。有野史说这个”商业伙伴“是朱熹的弟子;也有说法是这个”商业伙伴“就是朱熹本人。


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有很多间接证据可以证明他们两位的确有私情来往。

第三点,就是”情色版“野史中朱熹弹劾仲友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朱熹威逼利诱严蕊指证仲友。唐下狱,严蕊脱籍,这个“商业伙伴”就可以私藏严蕊了。很多八卦迷雾之中,推测动机,推测谁会是最终得益者其实也是解开谜团的第一步。



头像
0操作160 #
头像
160 #
0
22-05-22 22: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九 9. 本故事第四版 鬼神之说


这个版本从严蕊的那首词衍生,我再放一次: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个案子拖了3年多,最终由钦差岳霖审理。岳霖是岳飞第三子。此时皇帝换了个人,朝中主战派力量强大,岳飞的名誉在庙堂之上恢复,他的后代也顺理成章的被补偿。岳家在民间的声誉一直很高;这下终于等到朝廷的平反了。而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不仅仅是情事,也是鬼神。天道轮回,一个人的一生不一定能够等得到看得见,但是普通大众至少需要一个盼头: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叹息,无情世界心境。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扯远了扯远了。。。

总之,人民群众根据这首词,推测出岳霖是东君(管理开花节气的那个神仙);那么严蕊自然就是花神了!


但是,这个版本的立足之本--这首词,根本不是严蕊写的!

第一版的电影回放最后结尾镜头:严蕊挽了挽头发,缓缓说: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那是不可能啊!她再怎么“尤善古今”,她也不能当庭做出这首佳作。“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我认为这一句附和庄子的天地篇,真不是女子手笔。


据考证,是唐仲友的一个朋友为严蕊写的。具体是谁,和严蕊是什么关系,里面又是拉拉杂杂的一堆八卦。

发帖回复
查看:92885|回复:189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