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5306|回复:1602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ZZ霉星高照唐伯虎by夜半饿了 on 天涯鬼话

头像
0操作1541 #
头像
1541 #
0
09-12-16 15: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百五十三
  
  三天之后,王宠带着王国士,领着小轿子,接桃笙 走了。唐伯虎带桃笙拜别了九娘墓,跟着送桃笙去王家。这一路桃笙倒是没有哭,表现得极其乖巧,只是紧紧抱着唐抱儿,抱儿是她的陪嫁。在王家吃了酒席,唐伯 虎便和桃笙告别,这时候桃笙才显出想哭来,眼圈红了。唐伯虎最受不了这个,赶忙亲亲桃笙,逃也似的,回桃花庵。
  一路上长吁短叹,回到家中,但 见清锅冷灶,萧条至极。诺大一个院子,除了自己,竟然连个声音都没有。饭也不想吃,水也不想喝,急匆匆拉了床被子,就睡下了。等到半夜,外面不知道谁家在 织布,声音搅得人醒来,便再也睡不踏实。裹着被子坐了半晌,觉得一个人住真是太寂寥了。睡不下去,干脆起来,出去走了走,竟然天上地上一片白,以为是下雪 了,仔细看,面前涌动浓雾,看天上月色朦胧,看地上竟然铺了一层霜。回到屋里,点灯铺纸,提笔想想,写道:
  
  高天绿色静沉沉,银月飞光采雾深。
  来鸿去雁无留影,鸣机急杵动愁心。
  色连太液珠迷海,影照扶桑雪作林。
  不是王生悲异国,自缘风物重沾襟。
  
  写了这些,感觉稍微好了点,便找了本佛经,打开念了起来,一直看到天光放亮。想了想,干脆出去赶早市,买点鸡雏回来养着。自从小沈姐姐过世,再不曾养过鸡,一个人的日子也是要过的么,要让小沈姐姐看自己过得仍然好。
  到了街市上,寻到卖鸡雏的,竟然很便宜,满心欢喜买了回来。把后院废弃的鸡窝重新搭了,鸡雏放进去。他哪里知道,时近深秋,虫子都少了,鸡雏大多养不大,所以价格才贱。
头像
0操作1542 #
头像
1542 #
0
09-12-16 15: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安顿好了小鸡,才又去厨房,发现没米了。只好又找了袋子再出去买米。这一去一回,将将赶在中午把饭吃上,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想以后要好好安排,若是上街,须得把要买的记好,一起买回来才行。
  结果当然是没出十天,他的鸡都死了。唐伯虎连说罪过,把那些鸡都埋了。
   就这样凑合过了两个多月,外面已经有过年的气氛了。唐伯虎出门去看,人人都在采买年货,想着手里已经没钱,不过过几天就好。唐庆会来要新的年画样子,唐 申也会送点吃的来。再加上左邻右舍来求春联字画的,估摸着还能挣点钱,熬过春节去是不成问题的。想到这里,还放心起来,到街上喝了点小酒,觉得这日子虽然 穷困,也并非全无乐趣。
  谁知道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没过两天,苏州府突然发了告示,今年春节百姓一律守丧,不得饮酒放炮,不得张灯结彩贴春联——那是因为,皇上驾崩了。
   原来这正德皇帝,从南京边玩边回北京,用了大半年时间,却因为在扬州不小心掉到了水里,身体一直不好。到了北京,天气已经凉了,皇上却要搞个隆重的献俘 仪式。任凭梁储老师和赶回北京的杨廷和怎么劝,都劝不回来。结果仪式搞了,宁王、刘养正、李士宝等人也杀了,自己便一病不起。刚开始还没太在意,谁知道到 了年底,皇上竟然驾崩了。
  皇上这一死,全国的春节都没法过了,苏州自然也不例外。
头像
0操作1543 #
头像
1543 #
0
09-12-16 15: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要是寻常百姓,不过年也就罢了,顶多吃几天素,穿些孝衣,等丧期过去再说。偏偏苦了这些靠年货过日子的人,本来打算卖年货过年呢,谁知道皇上死的不是 时候,什么都不让卖了。唐伯虎也是大感意外,按理说皇上三十出头,正值壮年啊,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这下可惨了,家里剩下的米,就剩下小半缸,无论如何扛不 到过年。不过自己一个人,倒是还好说,把米煮成粥,饿得不行了,就喝一碗。这样越喝越少,最后两天喝了三顿粥,早已经头晕眼花,站都站不稳当了。
   看着米缸见了底,唐伯虎长叹口气,没有办法,只好借钱了。这唐伯虎平生是最不爱借钱赊账的人,现在下此决心,真是因为走投无路了。问题是找谁借合适呢? 祝枝山不行,胡子本身就是一身债;王鏊家不行,怎么能让王老师看到自己这样狼狈?更何况他最近搬回东山过冬去了。王宠家呢?也不成,他们要看到亲家这样, 还不强要自己搬过去?更何况桃笙也会担心啊。唐庆呢,生意没的做,自己这个春节怎么过还不知道呢。唐申住得又太远,一来一回,恐怕自己早就饿死了。
  关键是,明天必须吃吨饱饭,否则一定会完蛋。可时近年关,都在追债,哪有借钱的?
  彷徨无计,最后想起一个人来,不是别人,正是柳树头。除了找他,真是没别的办法了。
  但自己和文征明,已经是多年不交往,唯一一面还是在沈老师家。平时见得少了,这时候陡然开口问文征明借钱,不会招他笑话吧?想当年文征明是告诫过自己,不要有钱就花,挥金如土,自己从来没放在心上,倒觉得是柳树头太装了。现在开口,又怎么好意思呢?
头像
0操作1544 #
头像
1544 #
0
09-12-16 15: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思前想后,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回到学圃堂,展开纸张,想了半天,才落笔写道:
  
   寅白:征明君卿,窃尝闻之,累吁可以当泣,痛言可以譬哀。故姜氏叹于室,而疆域为之堕堞;荆轲议于朝,而壮士为之征剑。良以情之所惑,木石动容,而事之 所激,生有不顾也。昔每论此,废书而叹。不意今者,事集于仆,哀哉!哀哉!此亦命矣!俯首自分,死丧无日,括囊泣血,群于鸟兽。而吾卿犹以英雄期仆,忘其 罪累,殷勤教督,声竭怀素。
  
  写了这几句,唐伯虎的自谦和客气已经写出来了。称文征明是“君卿”,自称是“仆”,这要放在以前,断断是不可能的。
   这几句的意思是,经常叹气等于哭,心痛着说话等于哭,所以孟姜叹塌了长城,荆轲说来了宝剑。这都是因为情能动人,不仅动人,木石都会感动。以前读书,说 起这样的事情,经常放下书感慨。没想到现在,倒霉的事情都摊到我身上了。这也是命吧。低头一想,家人死去那么多,泣血而哭,活得和鸟兽都没什么区别了。可 你还期待我是个英雄,忘了我的错,常常教导我,连声音都说哑了。
  这些话,都是认错的话,意思是,柳树头,我现在明白了,你都是为了我好。
  接下来,唐伯虎写了一大段,引经据典,绕来绕去,都在说文征明是个不计前嫌的好朋友。
  可怎么才能回到正题上来呢?唐伯虎想了半天,又写道:
  
  芜秽日积,门户衰废,柴车索带,遂及褴褛。犹幸藉朋友之资,乡曲之誉,公卿吹嘘,缘枯就生,起骨加肉。猥以微名,冒东南文士之上。方斯时也,荐绅交游,举手相庆,将谓仆滥文笔之纵横,执谈论之户辙。
  
  这是开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家人相继去世,生活无着,幸亏朋友帮助,家乡人鼓励,老师们支持,这才枯木重生,有了小才名,曾经冒称是东南文人第一。那个时候,交游有钱人,经常互相恭维,自己以为将能靠文笔纵横天下,成为意见领袖了。
  
头像
0操作1545 #
头像
1545 #
0
09-12-16 15: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百五十四
  
  接下来,唐伯虎话锋一转,写道:
  
  歧舌而赞,交口而称,墙高基下,遂为祸的。侧目在旁而仆不知,从容晏笑,已在虎口。庭无繁桑,贝锦百匹,谗舌万丈,飞章交加,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洟泗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绘丝成网罗,狼众乃食人。
  
  这一段,是写自己在交口赞誉之中,浑然不知道祸根已经埋下,得意洋洋之时,已经身在虎口。终于遭到万丈谗言,导致皇上震怒,把自己关进大牢,身上戴着颈枷、手枷和足枷,脑袋往地上撞,泪水都流不干。最后玉石俱焚,身败名裂,落入罗网。
  写得心酸胳膊也酸,便甩甩手,继续写:
  
  海内遂以为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兹所经由,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敝不可伸,履缺不敢纳。僮奴据案,夫妻反目。反顾室中,甑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西风鸣枯,萧然羁客,嗟嗟咄咄,计无所出。
  
   这些话,是说自己从那以后,就没过上好日子,很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仇敌,认识不认识的都骂自己,侮辱至极。而自己容颜表情都变了,满脸愧色,衣服旧了不敢 缝,鞋子破了不敢补,仆奴都跟自己发脾气,夫妻也吵架分手。回头看屋子里,瓶瓶罐罐都是破的,除了衣服鞋子,什么都没有,惨啊,更惨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写到这里,早已经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了,抹了抹脸,又写道:
  
   将春掇桑葚,秋有橡实,余者不迨,日愿一餐,盖不谋其夕也。吁欷乎哉!如此而不自引决,抱石就木者,良自怨恨。筋骨柔脆,不能挽强执锐,为国家出死命, 使功劳可以纪录。乃徒以区区研摩刻削之材,而欲周济世间。又遭不幸,抱毁负谤,罪大罚小,不胜其贺矣。嗟哉吾卿!男子阖棺事始定,视吾舌存否也。仆素迭 侠,不能及德,欲振谋策,功且废矣。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
头像
0操作1546 #
头像
1546 #
0
09-12-16 15: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还不服气:春天和秋天还有果子吃,其他时间,每天就希望吃一顿饭,白天根本不想晚上的事情。唉,混成这样,我为什么不去死呢?因为 心里不服啊。身体不强壮,不能真刀真枪,建功立业。本来想雕琢成器,周济百姓,却又被诽谤毁掉声誉,那么大罪过,却没怎么罚我,已经很侥幸了。兄弟啊,男 人是盖棺定论的,我放任惯了,品德不成,要出谋划策,功夫也废了。若果再不写不画,这论又怎么定呢?
  肚子开始饿了,提醒唐伯虎该回正题了。他喝了口水,咬咬牙,写道:
  
   仆一日得完首领,就下见先君子,使后世亦知有唐生者。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使朋友畏仆何?使后世谓唐生何?素自轻富 贵犹飞毛,今而若此,是不信于朋友也。寒暑代迁,裘葛可继,饱则夷犹,饥乃乞食,岂不伟哉!黄鹄举矣!骅骝奋矣!此外无他谈。但吾弟弱不任门户,旁无伯 叔,衣食空绝,必为流莩。幸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则区区之怀,安矣乐矣,尚复何哉?唯吾卿查之。
  
  最重要的一段是这样写 的:有朝一日,我希望能全乎着到地下见到祖先,也让后代知道有个唐某。岁月流转,人生飞快,怎么能自甘堕落,迎合世俗,来换取衣食呢?何况我从来轻蔑富 贵,如果这样做,就是欺骗朋友。能穿华服也能穿粗衣,能吃好的也能去要饭,这才伟大呢。鸿鹄能飞起来,骏马会跑起来的。但我弟弟经济也不宽裕,又没有别的 亲戚,现在衣食都没了,闹不好我就会变成居无定所的浮萍。希望你能借我一点狗马的余粮,让唐家能延续下去,那么我就安稳快乐了,没有别的想法了。你看方便 吧。
头像
0操作1547 #
头像
1547 #
0
09-12-16 15: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把信写完,唐伯虎翻来覆去,又看了几遍。老实说,他可是真不愿意开口问别人借钱,但现在的确也是走投无路了。他在信里把自己说得很惨,语气也很卑微, 怕的就是文征明一旦拒绝,那么什么都没着落了,毕竟多年没有交往,自己也拿不准文征明现在是怎样的人。他没想到的是,这封信最后竟然流传下去。后来人不仅 能通过他的画认识他,还能通过他的信,知道他曾经过得多么狼狈。
   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唐伯虎是又饿又冷。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吃饭,现在就把信给文征明送去。要是等到明天,说不定自己又会后悔呢。穿了旧袍子, 把信折好放怀里,揣着手就出了门。桃花庵离文征明家还有段距离,唐伯虎走得又慢,都快起更了才走到。这一路,脑子中是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是怎么捱到的。
  到了文家大门外,又迟疑了一下,才上前敲门。敲半天,门吱呀一声开了,文彭露出脸来,见到唐伯虎,笑了:“唐叔叔,你怎么会有空来?这么晚了,要不到家里坐坐?”
  唐伯虎赶紧摆手道:“不了不了,我是去赴朋友的酒局回来,正好路过这。想着有封信要带给你爸爸,正好你开门,你把信交给他吧。”
  说着掏出信,颤巍巍交给文彭,仿佛给了他一个千斤重的大石头一般。文彭接了信说:“我爹在呢,也没什么事,你还是进去坐会吧。”
  唐伯虎说:“不用了,太晚了,我这还得赶着回家呢,不打扰了,走了走了。”说着也不顾文彭挽留,转身就往来路上去了。
   这一路走得,可真是艰难,觉得自己的脸是丢大了。再加上饿,加上冷,竟然踉跄起来。路边是饭馆,是歌楼,虽然国丧不能营业,可也能传出嬉笑之声。想当年 自己在这里一掷万金,毫不手软,如今流落街头,不能不感慨时也命也。他走到一家临街的小馆外面,站住,真想进去在炉边喝上一杯。可怀里的确又是一个铜板没 有了。要不学张灵进去赊碗酒喝?还是算了吧,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头像
0操作1548 #
头像
1548 #
0
09-12-16 15: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好不容易回到桃花庵,进了院子,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样。想想要不到厨房把那点米煮粥吃,却提不起精神来,还是明天再吃吧。就算文征明肯借钱,不也得等明 天么?便回了房间,钻到被子里,想着小徐姐姐、小徐妹妹和小沈姐姐,她们要有一个在,该有多好?可惜啊,竟然这三个好女人,老天一个都不肯给自己留。
  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梦见自己和小徐姐姐过端午,自己唱歌,小徐姐姐跳舞,又梦见小徐妹妹拿出小夜饭来给自己吃。最后是在桃花庵,小沈姐姐端着一个盘子,上面几个小碗,笑盈盈地对自己说:“想起还有些好吃的,一直没拿出来呢。”
  唐伯虎一把拉住她的袖子,说:“小沈姐姐,你去哪里啊?这次回来,不要再走了好吗?”
  小沈姐姐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就听见外面院门被敲得山响,她的脸色顿时变了,推了唐伯虎一把说:“我得走了。”说着转身,风一样消失不见了。
  唐伯虎往后一倒,恍然间醒了过来。定定神,院门居然还在响,外面有一个声音在大喊:“唐伯虎开门,我是柳树头!”
  唐伯虎“哎呀”一声,赶紧从床上翻下来,衣服都没穿好,踉跄着向门口跑去。原来这文征明在家,正在泡脚,准备睡了,文彭却进来,拿了封信,说:“刚才唐叔叔送来的。”
  文征明好生奇怪,接了信问:“这么晚送信来?他人呢?”
  文彭道:“只说是路过,留不住他,已经回家去了。”
  文征明点点头,拆了信看。看完立刻站了起来擦脚,对文彭说:“让厨房立刻生火做饭,你去准备一百斤大米,二十斤木炭,二十斤肉,五坛子酒,再拿些钱,我们现在就去他家。”
  文彭愣了:“现在?”
  文征明道:“赶紧去准备啊?你唐叔叔过不下去了。”
  文彭说:“爹,既然如此,我去送些钱就是了,这么晚天又冷,你就别出去了。”
  文征明跺脚道:“你这孩子,怎么跟你爹小时候一样笨啊?钱今天晚上能吃吗?”
头像
0操作1549 #
头像
1549 #
0
09-12-16 15: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百五十五
  
  就这样,文征明带着文彭和家人,肩挑手提,大半夜给唐伯虎送温暖来了。在唐伯虎门前敲了半天,唐伯虎打开门,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愣愣地看着。文征明站在大门另一侧,看着大家把吃喝运进去,和唐伯虎面对面,半天才说:“吃饭吧,我陪你喝两杯。”
  唐伯虎点点头,眼睛都湿润了。文征明便拉着他的手,一起往里走,道:“过得这么寒酸,为什么不早和我说呢?伯虎兄你放心吧,以后我有的吃,你就有的吃。我让他们定期给你送东西来。”
  唐伯虎道:“那也不用,只是一时救急。”
  文征明站住说:“伯虎兄,你的本事是画画写字,这得有安稳的环境对不对?天天为柴米油盐发愁,又怎么能专心呢?我还等着你画出传世之作呢,现在这年龄,可正是好时候啊。”
   要说这文征明,和唐伯虎就是有点芥蒂。文征明觉得唐伯虎过于放浪,唐伯虎觉得文征明管得太多。可这两个人,又有个共同点,就是谁都不愿意先向对方低头。 这才导致了多年来交往不多,心存隔膜。现在唐伯虎一封信过去,把文征明心底那点哥们情谊彻底激发了。想想这个世上。从小到大的弟兄,还能有多少呢?二话不 说,就冲了过来。
  两个到了梦墨堂,一起摆了桌子,家人把文征明带来的酒菜拿出来,因为盖了棉布,还是热的。笼好炭火,文征明对文彭道:“安顿好了,你带大家先回去,我和你唐叔喝一会,天亮再回家。”
  文彭答应,带人走了。文征明看着唐伯虎,说:“我们多少年没喝了?”
  唐伯虎道:“已经忘了,就记得你跳河那次。”
头像
0操作1550 #
头像
1550 #
0
09-12-16 15: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文征明哈哈笑了起来,说:“那次我可是怨恨你们来的,明明知道我怕水,还逼我。”
   唐伯虎道:“知道,早看出来了。其实你烦的不是跳水,你是烦我们泡妞,还要抓上你。你读圣贤读得多,觉得这样不好,其实我也知道。只不过觉得,山雀爱在 枝头筑巢,老鹰却喜欢在高空飞翔,男人种地,女人织布,别说圣贤了,就是神仙,也不能让所有的人一模一样啊。你没错,我也没错。牛喜欢被牵着走,羊却喜欢 顶人。所以觉得少交往,就能各安其事,不至于翻脸。你也是这么想的吧?”
  文征明道:“看你那封信,现在想法改变了么?”
  唐伯虎嘿嘿一笑,道:“那封信是饿着肚子写的。现在吃了东西,才发现想法没改变。”
  文征明哈哈大笑起来,说:“这就好这就好,唐伯虎还是唐伯虎。其实那日去送沈爷爷,看你没来,就知道你特立独行,向来不爱凑热闹,旁人有念叨你不记得沈爷爷恩义的,我就知道,你心里最重恩义,比那些哭得声音大的人,都重一百倍。”
  唐伯虎说:“不是不重,实在是人杂。我还记得当年我们得罪了方志,还是你柳树头去说情,才把我录上的。这些又怎么能不记得。”
  文征明说:“我也记得啊,你扔色子故意让我赢,给我月饼,让我过中秋。”
  唐伯虎道:“这两件事情可没有可比性,月饼是吃的,秀才可是前途。没有最开始那个秀才,又怎么会有后来那个解元?”
  文征明道:“此言差矣。都是恩惠别人,没有大小的。”
  唐伯虎说:“有大小,不是一回事。”
  文征明一拍大腿,道:“你看你看,我们两个人就是不能坐到一起,一说话就要争执。”
头像
0操作1551 #
头像
1551 #
0
09-12-16 15: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唐伯虎一下噤声了,看着文征明,突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唐伯虎道:“好吧,就依你,一样的。”
  文征明道:“就是的,当年沈爷爷送我螃蟹,我娘送沈爷爷宋锦,你家送我月饼,我现在送你柴米,送来送去,送的都是情谊,所以说,是一样的嘛。”
  唐伯虎说:“算起来,你多送我一次,沈爷爷还给我钱买房子呢。这些情谊,以后一定要还。”
  文征明道:“你这就不好了,这个就叫做攀缘。”
  唐伯虎一愣,问:“何谓攀缘?”
  文征明说:“承诺、信念、追求、执着,为了绑住缘分,总说一定、就要,这个叫攀缘,也叫做业。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费力气去做么。和自己较劲,不妥不妥。你说沈爷爷给我们的恩情,我们还得完么?”
  唐伯虎不由得对文征明另眼相看,这还是以前那个每天练千字文的柳树头么?人的变化那是真大啊,怎么就能悟得比自己还通透。
  文征明又说:“攀缘就是愿望,得不到的想要,得到的希望不失去,玩得好的希望永远在一起,相爱的就想永不分离。人越寂寞,就越要攀缘。其实人人都会攀缘,但要知道,有的做得到,有的做不到,做不到也无所谓了。”
  唐伯虎站起来,说:“柳树头,我得敬你一杯。”
  文征明说:“坐着喝嘛,别站着。”
  唐伯虎说:“得站着,我得拜你为师。”
头像
0操作1552 #
头像
1552 #
0
09-12-16 15:3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文征明又笑了,说:“你这话说得没道理。咱们本是同窗啊,你还比我大十个月呢。怎么我能当你老师?”
  唐伯虎指着他说:“你看,你攀缘了。为什么不能当老师?项橐七岁就当了孔夫子的老师呢,颜路比孔夫子大十岁,却当了孔夫子的徒弟。什么都不用定数,说你是师傅,你就是师傅。”
  文征明也站起来说:“这话有道理,我喝。”
   两个人干了酒,又坐下。唐伯虎道:“我在北京,有人嫉妒我名气大,陷害我。当时那么多士子,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全都指着我骂。只有胡子、王宠还有你,认 我是个朋友,相信我的人品。我经常说错话得罪人,喝多酒让人瞧不上,到处泡妞被鄙视。只有你们知道,万变于前,我的心还是那个心。再有,说到画画写字,你 我各有所长,都差不多,但说到学识行为,那我一定得捧面而走,比不得你万一。我拜你当老师,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能时常和你坐坐,慢慢地把心里那些渣滓都 洗干净。也让以后的后生小子,能钦仰前辈的规矩风度。所以啊,这个拜师,可不是矫情,不是嘴上服气。柳树头,我对你的确是心里服气,你千万不可推辞。”
  这一席话,说得的确是情深意长。文征明感动得不行,道:“好好。老师只不过是个名分,真实的含义,还是兄弟、知己。”
  唐伯虎说:“那要喝上三杯的。一杯老师,一杯兄弟,一杯知己。”
  文征明道:“这个得喝。”说着就和唐伯虎连喝了三杯。
  唐伯虎是许久没见到人了,文征明坐在了眼前,他就变成了一个话痨儿,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而文征明呢?却平添一种亲近感,平时在众人面前,正襟危坐,正人君子,见了唐伯虎,放松下来,仿佛回到了过去美好的时光。不知不觉,两个人就喝到天亮了。
头像
0操作1553 #
头像
1553 #
0
09-12-16 15: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百五十六
  
  一大早,文彭就又过来接文征明。文征明已然醉了,搭着文彭的肩膀向唐伯虎告辞。唐伯虎自己,则一头栽倒在床上,昏昏睡去,醒来天色又黑了。好在家中有粮,便不怕晨昏颠倒,兴之所至,有时候半夜不睡,喝着酒,写些诗文做些画,没人管着,也算乐在其中。
  只是这样久了,容易受风寒。天一凉就咳嗽,有时候咳得还挺厉害,肺都能咳疼了。不过也顾不得许多,反正又没别人听见。
   眼看新年就要到了,唐申送来信,说要唐伯虎去城外过年。唐伯虎实在是懒得动,便回信说不去,让唐申有空来看看自己就行。祝枝山、文征明和王宠也都来信, 想邀唐伯虎去过年吃饭,唐伯虎觉得,人家都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自己过去添什么乱啊?更何况羡慕别人,弄不好又得伤心。所以便一一谢绝,说自己身体不 便,等天气暖和了再聚。
  除夕之夜,先去小沈姐姐墓前坐了一会儿,和小沈姐姐说了几句话,祭了几杯酒。之后干脆点着油灯回到蛱蝶斋中,铺开纸 笔,想写点什么。看着桌子上都是灰尘,墙角还结了蛛网,不由有点愧疚,觉得自己懈怠,也没得着空打扫。其实一个人呆着,时间会过得很快,有时候早晨起来写 字,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间,哪有心力再收拾呢?想着这些,笔下写道:
  
  十载铅华攀一场,都将心事付沧浪。
  内园歌舞黄金尽,南国飘零白发长。
  满榻乱书尘漠漠,数声羌笛月苍苍。
  不才赢得腰堪把,病对绯桃检药方。
头像
0操作1554 #
头像
1554 #
0
09-12-16 15: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写完这首,心里还是难过,便又写一首道:
  
  灯火萧萧岁又除,盘餐草草食无鱼。
  衰迟日月辞残历,憔悴头颅咏后车。
  一卷文章尘覆缶,两都踪迹雪随驴。
  明朝转眼更时事,细雨荒鸡漫倚庐。
  
   写完最后一句,忽然听到外面有放鞭炮的声音。心中奇怪,不是不让过年了么?怎么还有人放炮?怕是吃了豹子胆了?越觉得古怪,那鞭炮声还越来越大,甚至敲 锣打鼓——而且,竟然奔自己家的方向来了。唐伯虎赶紧找手巾擦擦脸,确认这不是幻觉。接着就听到了敲门声。出去开门一看,却是一队人,穿着苏州府的官服, 见面就说:“唐先生么?赶紧做诗了。”
  唐伯虎没明白,问:“做什么诗啊?”
  “你没看见我们敲锣打鼓么?新皇上登基,已经改元嘉靖。”那人道,“明天就是嘉靖年的第一个元旦,各个州府,都要为皇上献上贺岁诗,苏州要凑一千首的。我们知府大人说了,所有文人都有份。唐先生是解元,一定要写得,有劳唐先生了。”
   原来这正德皇帝,一辈子光顾着玩了,女人虽多,却没一个生儿子的,死得又突然。这样一来,谁继任就成了大问题。大臣们商量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在湖广的 兴献王血缘最近。为啥呢?因为兴献王的爸爸老兴献王,是弘治皇帝的弟弟。论下来,这个兴献王,就是正德皇帝的堂弟。没儿子,没亲兄弟,只能堂弟了。
头像
0操作1555 #
头像
1555 #
0
09-12-16 15: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既然是这样,皇帝做得就有些不安心,怕人说道。越怕人说,就越要强调,这个皇帝是名正言顺的。刚上任,也来不及采取啥措施,就下旨让各州府县,都献颂 诗上来。这苏州落下的指标,就是一千首。徐赞就犯了难了,按说苏州人才多,一千首也不算什么,可架不住催得急,上午刚接到差事,第二天就得要。这才撒出去 人马,挨家挨户,但凡有秀才以上的,必须得写。
  所以,差役们就找到桃花庵来了。有知道唐伯虎的,知道他以前是解元,便上去敲门,把他叫了出来。
  唐伯虎现在是最怕惹上官府的事的,一见这架势,就想往里躲。赶紧说:“我哪里是什么解元?早就没功名了,这事情与我无干,写不得。”
  那差役一把抓住他,说:“怎么无干?你唐解元名震苏州的,到处都是你的字画,还有这么大一个宅子,你不写,想想过得了关么?”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唐伯虎说:“好好,我写我写。可这写诗,也不是打水,随时来随时有的,我得想想啊。”
  唐伯虎这说的倒是实话。刚才还沉浸在顾影自怜的郁闷之中,转眼间要高调歌功颂德了,放谁转这个弯,都不容易。那差役看他答应,这才松了手,说:“那好,唐解元你想,我们在你家等。”
  唐伯虎拦住道:“我家可不能随便进去。太乱。”
   可不是乱么?灰尘遍地,连屋子看上去都破败了,竹木都凋零了。可这话也不能直说,怕他们不信,那就更要进去了,只好说:“我写诗,必须得安静,家里进不 得生人的,否则就是打死我,也是做不出来的。就算做出来了,写得不好,你们知府怪罪下来,那还连累你们几位,就更不妥当了。”
  这几句话,倒真把那几个人哄住了。几个商量了一下才说:“那好,唐解元,我们在外面等,你可要麻利点哈。你看这天寒地冻的,我们也不好受。”
头像
0操作1556 #
头像
1556 #
0
09-12-16 15: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唐伯虎道:“是是,你们也不容易,稍候便好。”
  说着关了门,赶紧回到屋子里,心说赶紧赶紧,把这几个人打发了得了。可面对纸笔,突然真没词儿了。长这么大,哪会不是出口成章的?现在竟然写不出来。磨叽了半天,才想出几句来,赶紧在纸上记下:
  
  世运循环世复新,物情熙皥物咸亨。
  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皇道中天华阕迥,紫微垂象泰阶平。
  区区蜂蚁诚欢喜,鼓腹歌谣竟此生。
  
  写完这几句,自己看着都觉得肉麻。想换点词儿,却不知道怎么换才好。还在那推敲呢,外面又敲起门来了。那帮衙役在外面喊道:“唐先生,唐解元,到底写好没有啊,哥几个冻得都不行了。”
  唐伯虎怕他们冷狠了,再进来讨酒喝,那就热闹了,于是一咬牙,拿了诗稿出去,道:“写完了写完了。你们看看行不行,不行可以再改。”
  那些人接过纸来,只是照上面吹了两口气,让墨赶紧干,接着就折叠揣到怀里,说:“什么行不行的,是首诗就行。有一首算一首啊,唐解元你睡觉吧,我们接着叨扰别人去了。”
  说着头也不回,几个人扬长而去。唐伯虎这才松了口气,关好门,跑回蛱蝶斋,拿被子捂了头,心说再谁敲门我都听不见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睡睡醒醒,醒醒睡睡,过年这几天,竟然变得少有的清净,直到初三日,突然门外又喧哗起来。有人敲门,还不止是一只手,一大堆手在敲。唐伯虎心说这是怎么 了?便开门去看。一看就吃了一惊,外面全是和尚道士,纷纷说:“唐先生,我们是来求字画的。多行善事啊,积德啊,太上老君如来弥勒都会保佑你的。”
头像
0操作1557 #
头像
1557 #
0
09-12-16 15: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百五十七
  
  唐伯虎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多人。只是说:“谁说我这里有字画?又是哪个叫你们来的?”
  就有一个老道说:“唐先生手里肯定有,我们是知道的。”
   接着,底下又是一片佛号道号的,念得山响。唐伯虎抓着这个老道,问了半天才问明白,原来这知府徐赞,收集了苏州士子的颂诗,一篇篇地看了,最后看到唐伯 虎写的这首,道:“还是这首磅礴大气。想不到那个胆小怕事写黑婆娘的,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气势来。可惜了,若是能上得殿堂,也许是个青史留名的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旁边伺候的师爷记住了。这师爷有亲戚在道观里当道士,又把徐赞的“殿堂”二字,听成了“庙堂”,便出去和亲戚说了。这道观刚刚翻 修扩建,墙上缺画,一听说这个,就商议着问唐伯虎要点诗画,当然,不掏钱,但可以请人过去吃饭。结果消息走漏,一传十十传百,传成了唐伯虎是专给庙里画画 的先生,这一下,各级道士和尚,都跑到这里来,赶着打唐伯虎的秋风。
  这么一闹腾,唐伯虎又不好意思说不,只好一一应承。找了纸笔,让那些老道和尚把自己的地址留下。光记完这些,就已经下午了。心里说,苏州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多庙?我怎么一个都不知道呢?
   心里不愿意,嘴上却不好说什么。大过年的,怎么能拒绝出家人啊。只好一一答应,偏偏是那个始作俑的,叫做福济院的道观,千叮咛万嘱咐,说要先画,并且许 诺夏天可以去避暑。唐伯虎只好硬着头皮先给那老道画,画的便是一幅山水人物。近处虬松小舍,远处青山浮云。有人坐于小舍之中,论道品茶,乐而忘饥。山水用 青绿,唐伯虎画完了自己也感叹,老了老了,用色倒是更加大胆了。
头像
0操作1558 #
头像
1558 #
0
09-12-16 15: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画完这张,唐伯虎在空白处题写道:
  
  懒学禅门爱学仙,却从丹汞得真传。
  忘饥便是长生术,修到人间福利天。
  
  这幅图轴,四百多年后落到一个大画家叫做吴湖帆的手里。此人不仅喜欢收藏唐伯虎作品,还喜欢临摹。他临摹的这张图,成了苏州刺绣作品的蓝本,十分有名。但很多人只知道吴湖帆,称是他的作品,实际错了。人家老吴画的时候,都给唐伯虎署了名的,只不过许多人视而不见罢了。
  那段时间,唐伯虎暂无衣食之忧,只是写画。水准当然是这辈子最好的,就是没挣钱。好意思问和尚道士们要钱吗?权当做善事罢了。中间唐申、胡子等人来走动,偶尔搁笔,但只要自己呆着,就忙。忙了时间过得快,忙了自己不寂寞。
  忙完了这一阵,活动活动筋骨,顿时感觉脖子胳膊腰都有些疼,想是这些日子,画得狠了。想到这里,就想出去走走,找胡子喝一杯。
  穿好衣服,便去找祝枝山。到了他家,却感到奇怪,怎么今天没人堵门要债了呢?祝家大门口冷冷清清的。便问在门口买货的小伙子:“那些问胡子要债的人呢?”
  小伙子反问:“谁是祝胡子?”
  唐伯虎道:“还有哪个祝胡子?就是住这院子里的祝枝山么。”
  小伙子一听,便说:“哦,先生你问的是祝京兆啊,昨日已经去应天府上任去了。”
  唐伯虎“嗯”了一声,心想胡子的官到底是下来了啊,这也是件好事。
  那小伙子道:“现在哪个还问他要债啊?争先恐后巴结还来不及呢。这回他去上任的路费,都是那些天天堵门的人送的。人啊,就是这样,看你寒酸了,落井下石的都有,看你发达了,全来锦上添花。”
头像
0操作1559 #
头像
1559 #
0
09-12-16 15:4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唐伯虎没想到这小伙子有这般见识,点头道:“说得好,说得好。从来雪中送炭都是难的。”
  转过身,心里有点怅怅然,想了想,还是去王宠那里吧,自己也有些想桃笙了。想到这里,便迈开步子,向王宠家走去。王宠家远一些,唐伯虎又不舍得坐车,一直走到下午才到。敲门进去,王宠迎着,便向屋子里喊:“桃笙快来看,你爹来了。”
  就见个丫鬟,搀着桃笙走了出来。桃笙个子长高了,人也漂亮了,竟然仿佛小沈姐姐的样子,唐伯虎不由得喜上眉梢,只是仔细看,走路有些瘸,脸上虽然笑着,却还带着点泪痕。唐伯虎便问:“桃笙,你没事吧?”
  桃笙抓着唐伯虎手说:“爹,我没事,好着呢。就是这两个月,在缠足,疼痛得很。”
  原来那时候女孩都是要缠足的,只是桃笙小时候,一直没有顾上。到了王家,就有些晚了。王宠本来说,不缠也罢,只是家里老太太规矩严,说女孩子一定是要缠的。便来问桃笙。桃笙说:“既然都是要缠,那就缠嘛,不可以坏了规矩。”
  就这样,桃笙的脚就瘸了,疼得走不了路。唐伯虎赶紧说:“这个槛哪个女人都得过,过去了,就好了。”
  说着话,王国士也出来,拜见岳父。这孩子已经长得器宇轩昂,齿白唇红的,倒是比他爹还精神几分。唐伯虎夸她几句,王宠就来劲了,道:“我这儿子,和桃笙,那是珠联璧合,生出孩子来,指不定又有多精神呢。”
  话一出口,倒把桃笙羞得满脸通红,回房去了。王宠和唐伯虎两个,哈哈大笑。王宠马上吩咐摆酒,要和亲家好好喝一杯。不多时,酒席就摆好了。唐伯虎和王宠坐了,又叫来王国士一起。唐伯虎便问他,书读得怎样?什么时候可以去考秀才?
  王国士答道:“岳父放心,小婿还是很努力的,一下科场,想必手到擒来。”
  唐伯虎嘿嘿笑道:“好,好,有我的风范,比你爹要强。等到拿了进士回来,要好好教教你爹,看是怎么考试的。”
头像
0操作1560 #
头像
1560 #
0
09-12-16 15:4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王宠在旁边听了,不乐意了:“哎,我说亲家,不带这么揶揄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就算我儿子学问比我强,那也是我的本钱大啊,你说是不是?”
  王国士道:“若是没有父亲养育栽培,我断断没有这么大把握的。”
  父子两个倒把唐伯虎给说愣住了。半晌才道:“好好,你们两个上阵父子兵,欺负我也罢了,以后断断不可联手起来欺负桃笙。若让我知道了,一定是不依的。”
  王国士说:“岳父放心,王家从来是把女人捧着的。”
  一席话说得唐伯虎哈哈大笑,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王宠看他高兴,便说:“亲家啊,我看,等国士把院试考过了,是不是就给孩子们正式成亲啊?早成亲我早当爷爷么。”
  唐伯虎这才开始仔细打量王宠,曾几何时,那个到处招惹是非的小屁孩王宠,竟然在考虑抱孙子的事儿了。想想自己,比人家大出十几岁来,都没想过这个呢。不过也好,王宠抱孙子,不就是自己抱外孙么?便连连点头说:“行行,我能说什么?男家做主么。”
  当下家人就把酒菜摆了上来,两个人边吃边聊,把成亲的种种细节讨论了一遍,日子也定下来,就在今年国士考过秀才以后。喝了些酒,唐伯虎又和桃笙说了半晌话,当天晚上就住在王家,第二天天亮,才折回桃花庵。
  过了几天,道士来取画来了。拿了福济院忘饥图,显然是高兴,忙不迭地称谢,道:“唐先生若是肯赏光,那么不妨到我们那里住上些日子嘛。我们那里冬暖夏凉,适合避暑的。”
发帖回复
查看:25306|回复:160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