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画得兴起,一抬头,一个老农带着斗笠,站在面前。他张嘴就叫:“沈老师好啊。”
沈周听出来了,这是老家人,阳澄湖的。老农把个小背篓放在沈周面前:“正好在街头卖蟹,看见沈老师在画画,斗胆也来求张画,这篓子螃蟹,就孝敬沈老师了。”
沈周揭开小竹篓子,看了一眼,里面十几只大闸蟹正在爬。本来是什么都不想要的,可不自觉就咽了口吐沫,改口道:“好好,我收了。”
老农眉开眼笑,沈周意气风发。淡墨轻点,浓墨勾勒,画得格外小心,片刻之间,一只大闸蟹跃然纸上。左臂稍低,右臂稍高,倒举着一支麦穗,意思是螃蟹粮食双丰收。
这螃蟹画得跟活的似的,肚子上的壳渲染得特有立体感,围观的人纷纷叫好。
沈周得意地问老农:“好看么?”
“好看是好看。”老农道,“就是不够黑。肚子上应该有块黑斑的。”
沈周一楞,从篓子里抓出一只蟹看看,果然,蟹肚子上有淡淡的黑晕,被下面的壳一挡,就像一个黑色的月牙。这怎么回事啊?沈周不记得螃蟹肚子上有这颜色。
老农赶紧解释:“沈老师啊,你有所不知,你小时候在阳澄湖学画的时候,那墨汁都是用糯米拌的,所以特别香。你在湖水里洗砚台,螃蟹都跑过来吃那墨水,天长日久,我们也发现了,就用那墨水喂螃蟹,所以它们身上就黑了。”
老农说得沈周哈哈大笑,十分受用。他加了两笔,果真黑月牙出来了……那时候人们按照螃蟹爬在沙子上吐泡泡的声音,给螃蟹起了个外号叫“郭索”,老沈画得这张,就是有名的《郭索图》。
不知道老农讲这段子是不是附会,但现在的阳澄湖大闸蟹,果然是一年比一年黑的。
沈周听出来了,这是老家人,阳澄湖的。老农把个小背篓放在沈周面前:“正好在街头卖蟹,看见沈老师在画画,斗胆也来求张画,这篓子螃蟹,就孝敬沈老师了。”
沈周揭开小竹篓子,看了一眼,里面十几只大闸蟹正在爬。本来是什么都不想要的,可不自觉就咽了口吐沫,改口道:“好好,我收了。”
老农眉开眼笑,沈周意气风发。淡墨轻点,浓墨勾勒,画得格外小心,片刻之间,一只大闸蟹跃然纸上。左臂稍低,右臂稍高,倒举着一支麦穗,意思是螃蟹粮食双丰收。
这螃蟹画得跟活的似的,肚子上的壳渲染得特有立体感,围观的人纷纷叫好。
沈周得意地问老农:“好看么?”
“好看是好看。”老农道,“就是不够黑。肚子上应该有块黑斑的。”
沈周一楞,从篓子里抓出一只蟹看看,果然,蟹肚子上有淡淡的黑晕,被下面的壳一挡,就像一个黑色的月牙。这怎么回事啊?沈周不记得螃蟹肚子上有这颜色。
老农赶紧解释:“沈老师啊,你有所不知,你小时候在阳澄湖学画的时候,那墨汁都是用糯米拌的,所以特别香。你在湖水里洗砚台,螃蟹都跑过来吃那墨水,天长日久,我们也发现了,就用那墨水喂螃蟹,所以它们身上就黑了。”
老农说得沈周哈哈大笑,十分受用。他加了两笔,果真黑月牙出来了……那时候人们按照螃蟹爬在沙子上吐泡泡的声音,给螃蟹起了个外号叫“郭索”,老沈画得这张,就是有名的《郭索图》。
不知道老农讲这段子是不是附会,但现在的阳澄湖大闸蟹,果然是一年比一年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