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6221|回复:949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流水迢迢 -- 完结

头像
0操作101 #
头像
101 #
0
15-04-21 12: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完这本,好几天没睡好觉,虐心
头像
0操作102 #
头像
102 #
0
15-04-21 13: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好文重读仍然美好。这还是穿越文未一统江湖的时候网文吧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03 #
头像
103 #
0
15-04-21 13:0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六、凤翔龙隐
头像
0操作104 #
头像
104 #
0
15-04-21 13: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江慈正转头望向园门,被这噩梦般的声音吓得一哆嗦,“喀嚓”轻响,脖筋剧痛,竟已扭了脖子。 她总算保持着一份清醒,没有惊呼出声,硬生生将头转正,忍着颈间剧痛,控制住狂烈的心跳,以免被裴琰听出端倪。 剧痛与震惊让江慈的目光稍稍有些模糊,片刻后才见灯烛辉煌下,一个白色的身影飘然步入正园。 那人缓步行来,灯烛映得他整个人美如冠玉,皎若雪莲。 他如黑缎般的长发仅用一根碧玉簪轻轻簪住,碧玉乌发下,肤似寒冰,眉如墨裁,鼻挺秀峰,唇点桃夭。但最让人移不开视线的,却是他那双如黑宝石般闪耀的眼眸,流盼之间姿媚隐生,顾望之际夺人心魂。 他由园门飘然行近,白衫迎风。那抹白色衬得他象天神一般圣洁,但衣衫鼓动如烈焰燃烧,又让他似从鬼域中步出的修罗。 夜风突盛,卷起数朵红菊,扑上他的衣袂,宛如妖红盛开于雪野,魅惑难言。这一刹那,园中诸人皆暗吸了一口凉气,又静默无声。 他似是明众人所想,停住脚步,眼波一扫,冷冽如霜,竟让园中大部分人悄然垂下头去。 裴琰笑着迎上前道:“三郎肯赏这分薄面,真是喜煞裴琰。” 吴总管上前向卫昭躬腰行礼,卫昭微微点头,吴总管再向裴琰拱拱手,出园而去。
头像
0操作105 #
头像
105 #
0
15-04-21 13: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卫昭嘴角含笑,眼神似有意似无意地掠过裴琰身后的江慈,道:“少君高堂寿宴,卫昭岂有不到之理,只是因一点点小事耽搁,来迟一刻,少君莫怪。” 裴琰连称岂敢,微微侧身,引卫昭入正厅。转身之间,望向身后的江慈,江慈面无表情,随着他和卫昭往正厅行去。 卫昭甫一踏入正厅,庄王已笑着站起:“三郎坐我身边。”静王眉头稍皱,转瞬又舒展开来,太子圆脸上始终挂着那亲切的微笑,卫昭未向他行礼,他也似浑不着恼。 卫昭刚要落座,席上一人却忽然站起身来,轻哼一声,袍袖劲拂,往旁边一桌行去。庄王有些尴尬,卫昭眼波一扫,嘴角勾起近乎邪美的笑容,落座道:“这桌去了瓶河西老醋,倒也清爽。” 裴琰见拂袖离席的乃龙图阁大学士殷士林,河西人氏,此人为清流派中流砥柱,虽无实权,却声蜚朝野,清誉极高。遂转到卫昭身边,执起酒壶,替卫昭斟满面前酒杯,笑道:“大家都说等三郎来了才开席,三郎迟到,可得自罚三杯!” 卫昭靠上椅背,斜睨着裴琰,眼中波光流转:“看来少君今夜是非将我灌醉不可,我喝可以,咱们总得先敬过圣上才行。” 裴琰拍了拍额头,忙趋到太子身旁,请太子离座。众宾客纷纷起身,举杯遥祝圣上万岁,又敬太子永康,裴琰再致谢词,众人方闹哄哄归座。仆从川流不息地将热腾腾的肴馔摆上酒桌,戏台上也重起笙箫,园内彩声大作,觥筹交错,裴府寿宴就此正式开始。 江慈立于裴琰身后,不时看向坐于他身侧的卫昭。 此时,她立他坐,她正好看到他俊秀绝美的侧面。他一低首、一偏头间,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耀目的瞳仁里,闪动着的是复杂的光芒,或浅笑,或讥诮,或冷傲,或柔美。偶尔,那目光扫过席间众人,再闭上眼来,透着的是一种厌倦与毁虐的**。 江慈忽感好似又回到那夜在长风山庄前的那棵大树上,那夜,当桓国使臣叙述月落往事,他深痛而笑。究竟那个才是真实的他?是那个癫狂狠辣的杀手还是眼前这个声势煊赫的光明司指挥使卫昭卫三郎?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06 #
头像
106 #
0
15-04-21 13: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她原本还寄希望于星月教主是一小小官吏,看能不能让裴琰设法将他拿下,逼取解药。可万万没有想到,一直对自己狠下毒手、让裴琰欲得之而后快的星月教教主竟是传说中的“凤凰”卫三郎。 看裴琰及众人对他的态度,便知他权势极大,自己纵是指认出他是星月教主,可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裴琰能对付得了他吗?若是一个月内不能将其拿下,自己又如何得保性命? 只是,他既是这般权势,这般人才,为何又是那般身份,要行那等激烈之事呢?他秀美绝伦的外表下,妖魅孤绝的笑容背后,藏着的是怎样的怨恨与悲凉? 席间轰然大笑,却是裴琰输了酒令,被庄王把住右臂狠灌了三杯,他笑着将一朵墨菊别于耳鬓:“今日可上了王爷的当,要做这簪花之人。” 太子拍桌笑道:“簪花好,少君可莫作摧花之人,这京城各位大人家的鲜花,还等着少君去摘呢。” 众人听太子言语轻浮,心中鄙夷,面上却皆附和。裴琰指着卫昭笑道:“三郎也该罚,我亲见他将令签和庄王爷暗换了,偏没抓到现行,倒冤枉要喝这三杯!” 卫昭只是斜着身子,嘴角轻弯,却不言语。 庄王板起脸道:“少君诬我与三郎作鬼,更该罚!” 裴琰来了兴致:“这回我非要寻到花园不可。可是在陶相手中?” 右相陶行德一笑,展开手中令签:“我这处是石径,少君可曲径通幽,却是不能寻到花园了,再罚三杯!” 庄王大笑,再灌了裴琰三杯,裴琰无奈,只得杯到酒干。又不时有官员过来向他敬酒,他渐感有些燥热,将襟口稍稍拉松,烛光照映下,他颈间微微泛起薄红,衬着那永远笑意腾腾的黑亮双眸,与卫昭坐在一起,风神各异,轩轾难分,让园中大部分人的目光不时往这桌扫来。 弦月渐升,贺酒、猜令、笑闹声逐渐在江慈的耳中淡去,她清晰地听到园内一角戏台上传来的月琴声,一段前音过后,素烟歌喉婉转而起,唱的是一出《满堂笏》。
头像
0操作107 #
头像
107 #
0
15-04-21 13: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江慈望向戏台,素烟着大红戏服,妆容妩媚,伴着欢快的琴音鼓点,喜庆的唱词,本该是欢欣无比。但江慈却自她面上看到一抹讥讽的笑容,仿佛她在居高临下地看着这满园富贵,冷冷地嘲笑着这满堂圭笏。 江慈又将目光转向身前的裴琰与卫昭,一人笑如春风,一人美若春柳,柳随风动,风动柳梢,究竟是风吹动了柳,还是柳惊动了风? 这给自己喂下毒药的二人,这生死相搏的二人,为何,老天要安排自己闯入他们的争斗之中呢? 江慈静静地站着,人生头一次,她对戏曲、对酒宴,没有了浓烈的兴趣。 裴阳走近,俯身在裴琰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裴琰似是一惊,抬起头来。裴阳又将右手遮掩着伸到裴琰面前,裴琰低头一望,猛然站起。 他奔出数步,又停下来,转身向太子行礼道:“太子殿下,臣失陪片刻。” 众人惊讶不已,不知发生了何事,皆带着疑问的眼神望着裴琰,就连较远处宴席上的宾客也纷纷望向正厅。 裴琰却似视而不见,大步向园外走去。江慈迟疑一瞬,想起之前他所吩咐,今夜需紧跟在他身边,不得离他左右,便提步跟了上去。 她经过卫昭身边,卫昭正好拈起先前裴琰簪过的那朵墨菊。他邪美的面上似笑非笑,掌心忽起劲风,将那墨菊一卷一扬,卷至江慈面前。 江慈一愣,那朵墨菊在空中猛然迸开,花瓣四散冉冉飞落,宛如地狱中的流火,直嵌入她的心底。 江慈压下内心的恐惧,不敢再望向卫昭,快步跟出府门。只见裴琰正命裴阳领着府门前的所有侍从退入府中。不多时,府门前便只余他与自己,及门前大道上静静停着的一辆华盖马车。 裴琰回头看了看江慈,迟疑了一下,快步走下台阶,趋到马车前,轻轻说了句话。 马车车帘轻掀,江慈侧头想看清马车内是何人物,却见裴琰躬身上前,与马车内的人以极轻的声音交谈了数句。 裴琰上前两步,马车车夫一跃而下,将马鞭递给裴琰。裴琰用手笼住乌骓辔头,竟赶着这马车往相府东侧门方向行去。 江慈心中惊疑,忙也跟了上去。裴琰见她跟上,凌厉的眼神盯着她看了几眼,终未说话,江慈要接过他手中马辔,他也并不放手。 不多时,马车行至相府东侧门,裴琰停住马车,转身躬腰轻掀车帘,一人步下车来。 此时,相府门前侍从尽撤,灯烛全无。黑暗之中,江慈看不清那人面貌,只见他身形较高,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说不出的雍容威严的气势。 裴琰在前引路,带着这人往府内行去,二人皆不说话。江慈见裴琰没有发话让自己离开,也只得跟在二人身后,沿东园过回廊,穿□,迈曲桥,不多时,到了一月洞圆门前。 那月洞门侧悬着一盏宫灯,江慈抬头望去,只见圆门上行书二字――蝶园。 此时灯光照映,江慈也看清那人身穿深紫色长袍。他背对江慈,负手立于园门前,长久地凝望着“蝶园”二字,轻轻叹了口气。 裴琰只是束手立于一旁,轻声道:“就是这里。” 紫袍人默然半晌,道:“前面带路。” 裴琰应声是,带着那人踏入园中,江慈依然跟了上去。 园内,菊香四溢,藤萝生凉。三人穿过一道长长的回廊,便到了正房门前。 裴琰躬腰道:“我先去禀报一下。” 紫袍人轻“嗯”一声,裴琰扫了江慈一眼,进屋而去。不多时,屋内退出十余名侍女,皆深深低头快步退出园门。 裴琰踏出正房门,恭声道:“母亲请您进去。” 紫袍人静默片刻,道:“你在园外等着。”说完缓步迈入房中。 待紫袍人迈入房中,脚步声慢慢淡去,裴琰方带着江慈轻步退出蝶园。 江慈跟着裴琰步出蝶园,在园外的一处小荷塘边停住脚步。 此时,月光隐隐,星辉淡淡,荷塘边静谧无声,只夜风偶尔送来远处正园子喧闹的丝竹歌舞之音。 裴琰负手而立,长久凝望着身前的这一池枯荷,默然不语。 他的襟口依旧有些低松,月光洒在那处,仍可见微醉的潮红。过得一刻,他似是有些酒意上涌,再将衣襟拉松些,在荷塘边的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 江慈颇觉奇怪,也感到此时的裴琰与以往任何时候的他大不相同。没有了那和如春风的笑容,没有了那笑容后的不停算计,更没有了他一贯的从容潇洒、风流俊雅。 正园子那边再飘来一阵哄笑,若有若无,裴琰忽然冷冷笑了笑,右手握拳,用力在大石上捶了一下,惊得江慈一哆嗦。 裴琰似是这才醒觉尚有人在自己身侧,转过头看了江慈一眼。夜风吹过,江慈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知他先前被众宾客敬酒过多,这时经风一吹,怕是要醉了。 见只有自己一人在他身侧,江慈没来由的有点害怕,轻声道:“相爷,要不要我去找人弄点醒酒汤来?” 裴琰盯着她看了片刻,眼神似有些迷离,良久方转过头去,又过片刻,他拍了拍身侧巨石。 江慈愣了一下,半晌方明裴琰之意。此时二人单独相处,她不敢象以前那样与他顶撞,迟疑片刻,慢慢挪到他身边坐下。只觉今夜一切诡异至极,纵是胆大如她,心也呯呯剧跳。 裴琰仰面望着夜空中的一弯冷月,满天繁星,鼻息渐重,忽然问道:“你是个孤儿?” 江慈低头道:“是。” “是你师父把你养大的?” “是。” “你师父,对你好不好?有没有经常骂你,打你,或者是冷颜相对,长久地不理你?”
头像
0操作108 #
头像
108 #
0
15-04-21 13: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江慈被他这一连串的问题勾起了对师父的思念之情,她抬头望着前面的一池枯荷,望着荷塘上轻笼的夜雾,摇头道:“我师父对我很好,从来不打我骂我,也没有冷颜相对、不理我。她把我当亲生女儿一般,我十岁之前,都是师父抱在怀里睡的。” 想起撒手而去的师父,想起那温暖的邓家寨及正挂念着自己的师姐,江慈的话音越来越低,终有些哽咽。 裴琰默默听着,又转过头来望着江慈,见她眼中隐有泪花,身躯微微后仰,呵呵一笑:“哭什么,你命这么好,应该笑才是。你可知,这世上,有人一生下来,就从没有被父亲抱过,被母亲疼过,更没有象你那么好的师父。” 江慈低低道:“可是我师父,一年前去世了。” 裴琰身躯后仰,倒于巨石之上,闭上双眼,轻声道:“死了好,死了就没这么多烦恼了。” 江慈有些恼怒,轻哼一声。 裴琰双手覆上面颊,猛然搓了数下,闷声道:“你不要气,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正常的。怕只怕,不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苦,又为何而死。” 江慈正在伤感之中,也没听明白裴琰的意思,加上今夜裴琰的言行太过蹊跷,便没有接话。 裴琰躺于巨石之上,望向头顶苍穹,良久又道:“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什么人吗?” 江慈摇了摇头:“不知道,师父也不知道。若是知道,她去世之前一定会告诉我的。” “那你会不会总想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 江慈沉默片刻,微微一笑:“不想。” “为什么?”裴琰坐了起来。 江慈并不看他,而是望向远处,轻声道:“想又有什么用,反正是找不到他们的。师父跟我说过,我又不是为了他们而活,我只管过好我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裴琰愣住,良久方笑了笑:“你倒是想得开,有些人,想这个问题想了十多年,都没你这么明白。” 江慈越来越觉得怪异,知裴琰醉意渐浓,偏此时四周再无他人,她屡次受他欺压,不敢过分与他接近,遂稍挪开些身子。 裴琰没有察觉,象是诉说,又似是自言自语:“你说,一个人,一生下来为了一个虚无的目标而努力活着,活了二十多年,到最后,却又发现这个目标是假的。你说,这个人,可不可怜?” 江慈不由好奇道:“谁啊?是挺可怜的。” 裴琰一愣,转瞬躺回石上大笑,笑过后将双手覆于面上,不再言语。 江慈渐渐有些明白,望着躺于石上的裴琰,脑中却忽然浮现另一个俊美如柳的面容,这二人,光鲜照人的外表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过得片刻,正园方向,再飘来一阵哄笑声,还夹杂着管弦之声。裴琰似是一惊,猛然坐起。
头像
0操作109 #
头像
109 #
0
15-04-21 13: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这个有年头了 我也是突然看到豆瓣上的评论 才想起来的 翻出来再看看
头像
0操作110 #
头像
110 #
0
15-04-21 13: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七、祸起萧墙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1 #
头像
111 #
0
15-04-21 13: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江慈一惊,忙跳了起来,后退两步。偏先前卫昭出现时她扭了脖筋,这一跳起,颈中又是一阵剧痛,忍不住捂着后颈叫唤出声。 裴琰转头盯了她片刻,江慈不敢看他泛着醉意的面容和渐转凌厉的眼神,揉着脖子,逐步后退。 裴琰站起,大步走到荷塘边,弯下腰去,捧起寒凉的湖水泼向面颊,数十下后方停了下来,蹲于塘边,不言不语。 江慈慢慢后退,将身形隐入塘边的一棵大树下,生怕这只大闸蟹醉酒后言行失控,对自己不利。 裴琰望着满池的枯荷,良久方站起身,负手往园门行去,经过江慈所立之处,冷冷道:“随我来。”江慈无奈跟上。 裴琰步到蝶园门口,束手而立,不再说话。江慈只得立于他身后,心中暗恨,忍不住伸出拳头,想暗暗比划一下,可举到半空,停了一瞬,又悄悄收了回去。 月儿一分分升上中天,夜色缥缈。脚步声轻响,那紫袍人负手而出,裴琰上前躬身行礼,并不说话。紫袍人也不言语,犀利的眼神盯着裴琰看了良久,方袍袖一卷,轻声道:“走吧。” 裴琰应声是,依旧在前引路,三人出了相府东侧门。紫袍人停住脚步,望了裴琰身后的江慈一眼,江慈心中直打鼓,低下头去。 裴琰似是明白那人心思,低声道:“您放心。” 紫袍人登上马车,裴琰拉过辔头,将马车拉至相府门前。先前那名车夫上来,接过马鞭,跃上驾座,轻喝一声,马车缓缓而动,驶入黑暗之中。 裴琰稍稍躬腰,望着马车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面上似乎闪过一缕伤感之色,瞬息不见。 直到马蹄声完全消失,他方直起身,双手指关节喀喀直响,转身望向相府门楣上那几个镏金大字“丞相府”,冷笑数声。 江慈听裴琰笑得奇怪,不由望向他的面容。只见他面上醉红已退,眼神也不再迷蒙,依旧是那般锐利。 裴琰望了江慈一眼,冷冷道:“记着管好你自己的嘴,可不要再吃错什么毒药。”
头像
0操作112 #
头像
112 #
0
15-04-21 13: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江慈想了半晌方明白他的意思,心中怒极。可性命悬于他手,莫说泄露这紫袍人夜探容国夫人一事,就连他先前醉酒时的失态,她也只能烂在肚中,不能向任何人说出。 她发愣间,裴琰已恢复常态,潇洒提步,笑着迈入相府。 正园内,众宾客酒足饭饱,肴馔已冷,却仍不见裴相回园,不便离席而去。众人均在心中想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一贯镇定自若的裴相抛下这满园宾客,包括尊贵的太子和两位王爷,去了大半个时辰,仍未返回呢? 正厅内,太子等得有些不耐烦,幸好静王拖着他联诗,又吩咐素烟连唱数出,方没有拂袖而去。庄王却有些幸灾乐祸,与右相谈笑风生,不时念叨一句“左相大人为何还不归席”。 卫昭对周遭一切似是漠不关心,斜斜靠在椅背上,眯起眼来,似睡非睡,偶尔嘴角轻勾,魅态横生,引得旁人眼神飞来,他又猛然睁开双眼,吓得那些人慌不迭移开视线。 裴琰笑着踏入园中,不停拱手,一路告罪,迈入正厅,步到太子跟前,行礼道:“太子恕罪,府内出了点小状况,臣赶去处理,伏请太子原谅。” 太子将裴琰扶起,笑呵呵站了起来:“不怪不怪,不过主家既已归来,我们这些客人也是酒足饭饱,就不再打扰了。” 裴琰忙躬腰道:“臣恭送太子!” 卫昭笑着站起,黑眸熠熠生辉,衬得满园秋菊黯然失色,他拂了拂身上白袍,笑道:“我也一并告辞,改日再邀少君饮酒!” 见太子等人步出正厅,众官员忙伏地跪送太子出园。 裴琰将太子送上辇驾,众人目送辇驾离去,其他王府及皇亲贵族的马驾方缓缓驶到正门前,众人与裴琰告辞,裴琰含笑一一道谢,相府门前又是一片热闹喧哗。 庄王拉着卫昭,在一旁不知说些什么,卫昭只是含笑不语。静王瞥见,回头在裴琰耳边轻声道:“少君今夜怎么了?平白惹这么多猜疑与闲话?” 裴琰一边笑着与百官拱手道别,一边轻声道:“改日再与王爷细说。” 二人正说话间,猛然听得有人呼道:“不好了,那边着火了!” 众人一惊,纷纷抬头,只见内城东北方向,火光冲天,愈来愈旺,映红了大半边夜空。不多时,传来火警的惊锣之声,想是京城禁卫军已得知火讯,赶去灭火。 裴琰看了片刻,在心中揣度了一下,面色一变:“不好,是使臣馆!”
头像
0操作113 #
头像
113 #
0
15-04-21 13: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卫昭俊面一寒,与裴琰同时抢身而出,跃上骏马,双双向火场方向驶去。安澄忙带着数十名长风卫跟了上去,卫昭带来的司卫们也急急追上。 庄王与静王面面相觑,右相陶行德摇了摇头:“若真是使臣馆失火,可有些不妙啊!” 江慈见裴琰策马离去,这几日一直监视自己的几名长风卫向自己走来,心中暗骂,也不想去找素烟,一路回了西园。 步入园中,见崔亮正躺于竹椅中,摇摇晃晃,悠然自得地喝酒剥花生,江慈一乐,坐于崔亮身边的小凳上:“崔大哥,你倒悠闲自在,我可是闷了一夜。” 崔亮抬眼望了望她,笑道:“怎么还是这个装扮,快去换了吧。” 江慈这才醒起自己仍是改装易容,忙奔到房内换了女衫,洗去妆容,边擦脸边步了出来:“崔大哥,你为什么不去正园子参加寿宴?” 崔亮摇了摇头,道:“有没有认出那人的声音?” 江慈噘嘴道:“没有。” 崔亮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坐了起来:“相爷有没有说什么?可还有宾客未曾到场?” 江慈将他面前的碟子揽到自己膝上,边剥花生边道:“有些位子倒是空着,看着象有十来人没有到贺,不过相爷现在没空想这事,他赶去救火了。”说着指了指内城东北方向。 崔亮这才注意到那边隐有火光,看了片刻,眉头微皱:“事情不妙,明日朝中必有大乱。” “为什么?”江慈将剥好的一捧花生送到崔亮面前。 崔亮神情凝重:“起火的是使臣馆,若是桓国使臣有个不测,只怕―――” 江慈将花生塞到崔亮手中,道:“管他呢,让相爷去头疼好了。” 崔亮轻叹一声:“小慈你不知,桓国使臣若是有个不测,桓国兴师问罪,和约签订不成,两国再起战火,受苦的还是边境的黎民百姓,流血的还是千万将士。” 江慈听崔亮言中充满悲悯之意,先前宴席上那种淡淡的忧伤再度袭上心头,她呆了片刻,忽道:“崔大哥。” “嗯。” “我有些明白以前唱的一句戏词是什么意思了?” “哪一句?”崔亮回过头来。 “任他如花美眷,看他满堂富贵,凭他翻云覆雨,却终抵不过那一身,那一日,那一抔黄土!” 崔亮讶道:“为什么突然有这种感慨?” 江慈望向幽远的夜空,怅然道:“我今晚看见了两个很特别的人,又看了一出大戏,有些感慨。” 崔亮目光闪烁,凝望着江慈略带惆怅的面容,忽然伸出手来。 江慈仰头避开,崔亮轻声道:“别动,这处还有一些黑泥。”说着取过江慈丢于一边的丝巾,替她将耳边残余的易容黑泥轻轻拭去。 江慈觉得有些痒,嘻嘻笑着,之前的惆怅消失不见。崔亮低头看着她无邪的笑容,心中暗叹,低声道:“小慈。” “嗯。” “我想问你个问题。” “问吧。我听着。” 崔亮将丝巾放于凳上,凝望着江慈:“要是,要是你发觉,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有些人,也不象表面看上去的那样,你会不会伤心?” 江慈想了想,摇了摇头:“不会。” “为什么?” “伤心有什么用,我再伤心也不能改变什么。” 崔亮怔住,转而笑道:“小慈倒是看得通透,比许多聪明人还要看得通透。” 使臣馆位于内城东北角,与皇城只隔开一条卫城大街,大小房屋数十座,华丽巍峨,雕饰精美,多年来用于款待来朝的各国使臣和贵宾。 裴琰与卫昭策马赶到使臣馆前, 这里已是火光冲天,人声鼎沸,火头如潮水般由使臣馆的东面向西面延伸,烈焰滚滚,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 禁卫军指挥使范义正在指挥手下泼水救火,不少民众也纷纷赶来,无奈火势太大,“噼啪”声震天而响,不多时,烈火已将整个使臣馆吞没。 范义是裴琰一手提拔上来的,转头间见裴琰眉头紧蹙,与卫昭站于一旁,忙过来行礼道:“相爷,卫大人。” 裴琰道:“里面的人呢?” “逃出来一些,卑职已安排他们去别处休息疗伤,只是―――” “说。”
头像
0操作114 #
头像
114 #
0
15-04-21 13: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金右郎使臣大人,困在里面,没有逃出来。” 裴琰心中惊怒,面上却沉静似水,想了片刻,道:“先救火。” “是。” “慢着!”卫昭懒洋洋道。 范义的禁卫军素来被卫昭的光明司欺压得厉害,却是敢怒不敢言。他的禁卫军只负责内城和郭城的巡防与治安,皇城安全却是光明司的职责。光明司的司卫们向来瞧不起禁军,在卫昭上任之前,双方不知打过多少架,输赢各半,当然这些都是私下进行,不敢上达天听。 自卫昭任光明司指挥使后,光明司气焰顿盛,禁军见了司卫只能低头避让,被欺压得十分凶狠。只是卫昭权势滔天,范义心中恨得牙痒痒,面上却只得俯首认低。两人虽然品阶一样,听得卫昭相唤,他也只能笑着转过身:“卫大人有何吩咐?” 卫昭冷冷道:“先叫人把使馆后面的那个宅子给拆了。” 范义一愣,裴琰眉头一皱,片刻后淡淡道:“按卫大人的吩咐去做。如果火势向皇城蔓延,可是杀头之罪。” 范义醒悟过来,使臣馆与皇城仅隔一宅一道,如果火势向后宅蔓延,越过大道,而波及到皇城,那自己这禁卫军指挥使之职是铁定保不住的了。 他忙转过身,分出大部分禁卫军去拆使臣馆后面的屋舍。卫昭斜睨着裴琰,悠悠道:“少君莫怪,护卫皇城是我的职责,我不能让圣上受惊。” 裴琰微笑道:“岂敢岂敢,圣上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卫昭转头望向火场,叹道:“使臣大人只怕性命难保!” 裴琰侧头望了望卫昭,烈火将他的脸映得通红,那红光中的雪白,近乎邪美,微微眯着的闪亮眼眸透着一种说不清的魔力。裴琰心中一动,转瞬想起卫昭入园时江慈并无表示,又将那一丝疑问压了下来。 火云狂卷,“喀喇”声不断传来,椽子与大梁纷纷断裂,砸在地上发出巨大声响,溅起更烈的火团,救火之人纷纷四散逃离。裴琰暗叹一声,与卫昭退至路口,望向夜空,只觉乌云压顶,风雨欲来。 京城,十月初八日夜,使臣馆后衙马槽忽起大火,大火迅速蔓延,禁卫军扑救不及,烈火吞噬了整个使臣馆,数十座房屋付之一炬。 时有桓国使臣团共计七十余人居于馆内,大火突起,仅有十余人由火场及时逃生,桓国使臣金右郎及其余五十余人葬身火海。
头像
0操作115 #
头像
115 #
0
15-04-21 13: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八、风起云涌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6 #
头像
116 #
0
15-04-21 13: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使臣馆于亥时起火,待大火彻底熄灭,已是寅时初。卫昭于子时便离开了火场,回宫布置防务。 裴琰见火势已收,根据火势判断,馆内已不可能再有活口,便命范义封锁火场,不要人为泼水降温,也不要急着寻找尸身,以防破坏现场,吩咐完毕,便匆匆入了宫。 待他赶到皇帝日常起居的延晖殿,太子、庄王、静王及重臣们都已因使臣馆起火一事齐齐入宫。 皇帝面色看不出喜怒,见裴琰进殿,道:“人都齐了,现在议议,该如何调兵,如何设防?” 裴琰一愣,未料自己来迟一步,竟已议到了调兵一节,斜眼间见静王向他使了个眼色,知形势不妙,遂躬身近前道:“皇上,调兵一事,言之尚早。” 陶行德面带忧色:“得及早调兵,先前我朝与桓国议和,边境军队布防松懈,撤了近八万大军,再加上军中武林弟子皆告假备选,将领缺乏。如果桓国因使臣一事兴师问罪,边境堪忧。” 皇帝轻嗯一声,转向裴琰问道:“长风骑现在布在哪几处?” 裴琰只得答道:“章侑等人告假后,郓州、郁州、巩安一带没有大将统领,臣将长风骑与他三人所属兵力换防,布在这三处,将这三处的兵力回撤到了东莱与河西。” 他踏前一步:“皇上,臣认为,调兵布防一事言之过早。” 庄王插嘴道:“从京城发兵令至北线,与火灾消息传到桓国差不多时间,如果不及早发出布防令,严防桓国攻打,万一有个战事,可就措手不及。” 太子点了点头:“二弟说得有理。” 太子如此说,裴琰不好即刻反驳,正思忖间,皇帝已问太子岳丈、大学士董方:“董卿的意思呢?”
头像
0操作117 #
头像
117 #
0
15-04-21 13: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董方半闭着眼想了片刻道:“兵得调,但不要大动,防线得内紧外松,也不要过分刺激桓国。臣建议长风骑的兵马不要动,只将长乐王朗的人马稍稍东移,这样东有薄公,西有王朗,中间仍是长风骑,即使突起战事,也不致于手忙脚乱。” 庄王好不容易说得皇帝同意调兵设防,不甘心让董方的小舅子王朗夺去西北线的兵权,忙偷偷地瞄了陶行德一眼。 陶行德会意,道:“王朗那处的人马,还得镇着月落族,若是贸然撤走,星月教生事,月落族闹着立国,可就后患无穷。还是从济北调高成的人马较妥。” 皇帝听他这么说,有些犹豫,裴琰趁机上前道:“皇上,臣有一言。” 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裴卿但奏无妨。” 裴琰少见皇帝这般和悦地望着自己,有一刹那的失神,即刻反应过来,收定心思道:“董学士说得对,兵可调,但不要大动。陶相顾虑得也有道理,王朗那处的人马不宜动。臣倒是建议仍将原郓州那三处的人马往西北推,这三部人马与桓军多次交手,极富经验,只需将军中原来的副手升为正将,暂时接任章将军等人的职务便可。这样一来不用从后方调兵,引起桓国强烈反应,二来兵增西北沿线,可对月落族和星月教加强震慑作用,以防他们生乱。臣怀疑,此次使臣馆失火,是该教所为,意在破坏和约,搅乱两国局势,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静王会意,知裴琰正努力将话头往失火一案上引,避免再谈调军事宜,忙接口道:“父皇,儿臣也有此怀疑,早不失火,晚不失火,偏偏就在要签订和约的前一晚失火,实在太过蹊跷。” 庄王心道:你们自己挑起的话头,可不要怪我!上前道:“父皇,这使臣馆防卫森严,外围还有禁卫军的上千人马,星月教再猖獗,怎么可能在这上千人的防卫下潜入使臣馆放火,这里面只怕大有文章。” 裴琰眉头一皱,即刻舒展开来,也不急着说话,此时,禁卫军指挥使范义进殿,跪于御座前,连声请罪。 皇帝寒着脸道:“范义,朕平日看你是个稳重的,怎么会出这么大的纰漏?!” 范义听皇帝语气阴森,忙以头叩地:“皇上,臣的禁卫军只能在使臣馆外围防护,馆内情况一概不知。此次桓国使臣脾气又怪,连一应生活用品都只准臣的手下送至门口,更将使臣馆内原来的侍从悉数赶了出来。如是人为纵火,只可能是桓国使臣团内部之人所为。” 右相陶行德一笑:“范指挥使这话,难道也要向桓国君臣去说吗?” 董学士捋了捋几绺长须,道:“这回可得委屈下范指挥使了。” 范义连连叩头,裴琰早知此回保他不住,桓国即使不动干戈,但问起罪来,总得有个替罪羊。如果最后结论是失火,那么仍需范义这个禁卫军指挥使来担起防务松懈、护卫不周的责任。
头像
0操作118 #
头像
118 #
0
15-04-21 13: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弃范义的心一定,他即刻考虑到新的禁卫军指挥使人选。这个指挥使官阶不高,却是个要职,掌控着近万禁卫军人马,还掌控着四个城门,京城一旦有事,这上万人马是谁都不可忽视的。此时殿内三系人马,只怕谁都是虎视眈眈,要将此职夺过方才罢休。 他筹划良久,才将范义推上禁卫军指挥使一职,不到半年又出了这档子事,实是有些着恼。但当此际,却也无瑕想得太多,也知此时自己不宜荐人,遂按定心思,细想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庄王自入宫,心中想着的便是此事,陶行德明他心思,上前奏道:“禁卫军指挥使一职,不宜空悬,臣举荐一人。” 皇帝道:“奏吧。” 陶行德道:“兵部右侍郎徐铣,武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又曾在高成手下做过副将,为人持重,堪当此任。” 皇帝尚在犹豫之中,裴琰转向兵部尚书邵子和道:“邵尚书,徐铣好象是少林俗家弟子吧?” 邵子和道:“正是。” 静王在心中暗笑,知庄王一系推出的人选犯了皇帝的忌讳。华朝自立国以来,武林势力在军中盘根错节,武林人士操控军队乃至朝政一直是历朝皇帝心中的隐忧,只是谢氏以武夺权,以武立国,一直找不到好的借口来清洗军中及朝中的武林势力。 自裴琰任武林盟主之后,与皇帝在某方面心意相通,不但建立起了没有任何武林门派插手的长风骑,还将军中出自各门派的将领调的调,撤的撤,又辞去武林盟主一职,且借要举办武林大会的名义,对军中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洗,深得皇帝赞许。 在这当口,庄王仍要将少林俗家弟子出身的徐铣推上禁卫军指挥使这个敏感的位子,实是犯了皇帝的大忌。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仍淡淡道:“徐侍郎武艺虽出众,军功也不错,但他曾与桓国将领沙场对敌,结下仇怨,现在乃微妙时期,怕是不太妥当。” 董学士点了点头:“静王爷说得有理,桓国本就要找借口闹事,若是再将斩杀过该国大将的人调任此职,只怕不妥。” 静王与太子一系联合反对,庄王也不好再说,其余人虽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却也摸不准皇帝的心思,殿内一时陷入沉寂。
头像
0操作119 #
头像
119 #
0
15-04-21 13: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太子似是有些不耐,暗暗打了个呵欠,见皇帝责备的眼光扫来,身子一颤,慌道:“既是如此,就选个从没有上过沙场,桓国人没听过的武将好了。” 静王刚要开口,吏部尚书陈祖望已想起一人,上前道:“太子一言提醒微臣,此次吏部年考,倒是有一人,适合担任此职。” 皇帝道:“何人?” 陈祖望道:“已故肃海侯之次子,去年的武状元姜远。肃海侯去世后,长子袭爵,这次子姜远却是只好武艺,习的是家传枪法。他身世清白,又无旧累,且在兵部供职老练周到,臣以为,此人适合担任此职。” 陈祖望话说得隐晦,众人却皆明白他的意思。禁卫军指挥使一职,太过重要和敏感,眼下三方争夺不休,不如启用一个不是任何一方的人来担任此职,可以平息朝中纷争。 皇帝也是此想法,遂点了点头:“肃海侯当年与朕为龙潜之交,又精忠为国。虎父定无犬子,姜远又是武状元,也在兵部历练过了,堪当此任,就依陈卿所奏。” 裴琰知此事已成定局,心中自有计较,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遂道:“皇上,臣觉得,眼下最迫切的还是要查出此次火灾幕后黑手,给桓国一个交代,这样方是平息事端,重开和谈的最好方法。” “那由何人主持此次查案?”皇帝问道。 董学士道:“臣主张由刑部牵头,派出老练的刑吏和仵作查勘火场,并由监察司派出大夫参与查案,一并监察。” 刑部尚书秦阳一哆嗦,知自己处在了风口浪尖,可也不能退让,便拿眼去瞅庄王。庄王自是不愿将这员“爱将”置于火上,遂道:“刑部查案自是应当,但此事关系到桓国使臣,其副使雷渊又得逃火灾,只怕会要求全程参与查案过程。需得委派一名镇得住桓国使臣的人主持查案才行。” 庄王此话一出,众人皆望向裴琰。大殿之中,若说有谁能镇得住桓国使臣,便非他莫属。 众人对前年与桓国一战,裴琰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人头,长风骑横扫三州,败桓国右军于成郡一带记忆犹新,若非此战得胜,只怕桓国不会轻易答应与华朝进行和谈。 裴琰心中也有打算,使臣馆失火,金右郎葬身火海,让他措手不及,他更隐隐觉得,这背后的浑水深不可测。现如今,唯有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给桓国一个交代,然后重启和谈,方是上策。 念及此,裴琰踏前一步:“臣愿主持此次查案,定要将使臣馆失火一案查个水落石出。” 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裴卿主持查案,其余各部官吏需得从旁协助,不得懈怠或推捼。”
头像
0操作120 #
头像
120 #
0
15-04-21 13: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众臣俯身齐声应旨。庄王又道:“那先前议的调兵一事―――” 皇帝站起身来:“就依裴卿先前所言,其余不动,将原郓州三处的人马往西北一带调动,军中副将升为大将,严防桓国来袭。” 庄王还待再说,皇帝道:“朕乏了,都散了吧,依今日所议,各自做好各自己的份内事。” 出得延晖殿,已是破晓时分,曙光初露,晨风带寒。 裴琰惦着一事,匆匆出了乾清门。静王由后赶了上来,边行边道:“少君可是揽了个火炉子。” 裴琰脚步不停:“没办法的事情,只能见招接招,回头我再查查姜远的底。” 说完他拱拱手:“王爷,我得去找一个人,先告辞。”说着跃身上马,一路驰回相府。 裴阳一直在相府门前等候,见裴琰回来,迎上前道:“相爷,夫人让您即刻过去一趟。” 裴琰一怔,只得往蝶园行去,边走边道:“你赶快派人去西园,跟子明说一声,让他今日不要去方书处,我找他有急事,回头就过去。你再派人替他去方书处告假三日。” 裴琰步入蝶园,见裴夫人正蹲在园子里摆弄盆景,手中还握着剪子,忙上前行礼道:“母亲起得这么早?这些事,让下人做便是。” 裴夫人并不抬头,用心修着那盆景,过得片刻方道:“你叔父那边来信了。” 裴琰一愣,垂下头去。 “那件事,不能再拖了,你得加紧进行才是。” 裴琰轻声道:“是,孩儿已将子明安排进了方书处,等过段时日,便可进行此事。” 裴夫人剪去盆景上一根岔枝,道:“崔亮这个人,你也放了两年了,该是用他的时候,不要太过心软。” “是,孩儿已找到他的弱点,他既已答应我入了方书处,应当会听我吩咐行事的。” “那就好。”裴夫人又转到一盆秋海棠前,摇了摇头:“你看,稍不注意,这便长虫了。你看该如何是好?” 裴琰不敢接话,裴夫人已将那秋海棠的繁枝纷纷剪去,道:“这枝叶太繁盛了,便又招蚁,又引虫,索性剪了,倒是干净。” 她直起身来,裴琰忙上前接过剪子,裴夫人盯着他看了片刻,淡淡道:“有些事,你不要问我,我也不会说。你就照着你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该为你做的,都已经尽力了。你只记住一点,圣上当年能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得登大宝,又能坐稳这个皇位二十余年,自有他的道理,你谨记此点就是。” 裴琰微笑道:“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发帖回复
查看:46221|回复:949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