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怪圈的古装配音剧
着重强调下,电视剧配音是中国特有的畸形存在,同为华人圈的台湾,香港电视剧绝对不用。配音必须在需要的时候存在,比如外语片,动画片。但畸形的中国电视剧动辄配音,并且是逢古必配(遇到古装剧就让配音,仅有少量电视剧不配音)。
孔大导演的很多剧没有让配音(比如点赞的“战长沙”,里面只有个别人物及小人物用了配音),但孔大导演这部琅琊榜没能免俗,全场配音。于是你会看到,大河上,旌旗飘扬,却他妈一点旗飘的声音也没有,背景音0分贝,极度干净,极度失真,只有人对话的声音(而且妈的,这几个配音演员配来配去,都是他们,不同电视剧,不同的脸,出来的都是他们的声音,耳朵都长疮了)。
你也会看到 有时拿杯子里有声音,放杯子时没声音,因为配音组有时忘记放一个杯子和桌子接触的声音片段。
更有大量嘴型对不上声音的场景。。
大家从小吃粗粮长大,以致于这样的配音已经习惯了,反倒是不配音,用现场原音不习惯了。这就是审丑文化经过长期洗脑后战胜审美文化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古装剧配音不能怪剧组,什么现场声音杂,不好现场录音。操,那人家韩国古装剧怎么现场录音的,人家很多也来中国横店取景拍摄,怎么就没事。国产的《大秦帝国2》全部现场录音,演员自己记台词,自己表演,就做的很好,结果呢,放映的时候,吃粗粮长大的一代居然说,这个声音怎么这样,像舞台剧?无知!!
补充
(1)目前看,就女主弟弟声音像个正常人发出来的,其它人的声音都他妈好像用机器过滤了一下,再出声。
(2)再看已经回复的几个人,果然有站在配音那边的,没救了,粗粮吃习惯了,改不过来了。
再补充几句:
有人说,现场太闹了,没办法现场录音,那就奇葩了, 那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甚至泰国,印度阿三的剧怎么都能现场录音??我告诉大家终极原因,一个就是省成本,第二个就是导演或整个剧组都已审丑为美了。长期在国剧逢古装就配音的训练下,形成条件反射了。
还有,演员带点南方口音北方口音怎么了,韩剧,日剧里演员也有地方口音,难道他们就请人配音了?这里面还是国人要面子的心理做怪,想当年,奥运会这么大的场合,就因为那个小女孩脸好看,声音挫了点,就让另外一个女孩配音。CAO,全球首例,以后除非在中国再举办一次,否则你是看不到这么大的运动会开幕时,前台有个漂亮娃在唱歌,结果是假的,放的是后台另外一个人的声音。。。。(扯远了)
现在把这个话题抛出来,就算网友投票,我相信投票结果肯定还是支持配音的多于反对配音的,因为大家习惯了。但却把中国电视剧给毁了,更严重点,把演员自身修养的培养给毁了。反正能配音,我是大牌,我上场数数字就行,有些大牌都不记忆台词,事后有人配的啊。
奥斯卡、戛纳,这些国际电影节都要求影片使用演员的原声,这是基本条件。当年《霸王别姬》本来不能得奖,因为里面张国荣是配音的(其它人都是原音),但后来中方撒慌了,说没配音,再加上当时的配音演员杨立新的确配到天衣无缝了,所以老外评委没能发现异常,幸而得奖。这说明,不用配音就是一部优秀剧最基本的条件。现在,如果连中国好剧导演孔大导演出的剧,都在用配音,那中国以后还能靠谁来振兴电视剧产业呢?我是对孔大导演希望太高了,可失望也太大了。
再补充下:
就算实在没办法,只能配音了,那么背景音也要处理好。但是现在这剧的背景音大量的0分贝,干净的只剩下配音演员对话的声音了。老版的《西游记》也用的配音,但是因为背景音处理的还算好(肯定也是花了时间,加了投资了),听起来就不太别扭。
有回复网友提到电视剧《红色》,的确,这部戏打分很高,这部戏没用配音,全部现场收音。效果太棒了。更难得的是:里面有个日本二号居然是中国人演的,还有大量日语对白,中国演员还要去记忆,可能他还根本不懂日语,真是用心了。这个剧组太强了,我要点赞,换了2B其它剧组,遇到大量日语对白,直接配音了事。
着重强调下,电视剧配音是中国特有的畸形存在,同为华人圈的台湾,香港电视剧绝对不用。配音必须在需要的时候存在,比如外语片,动画片。但畸形的中国电视剧动辄配音,并且是逢古必配(遇到古装剧就让配音,仅有少量电视剧不配音)。
孔大导演的很多剧没有让配音(比如点赞的“战长沙”,里面只有个别人物及小人物用了配音),但孔大导演这部琅琊榜没能免俗,全场配音。于是你会看到,大河上,旌旗飘扬,却他妈一点旗飘的声音也没有,背景音0分贝,极度干净,极度失真,只有人对话的声音(而且妈的,这几个配音演员配来配去,都是他们,不同电视剧,不同的脸,出来的都是他们的声音,耳朵都长疮了)。
你也会看到 有时拿杯子里有声音,放杯子时没声音,因为配音组有时忘记放一个杯子和桌子接触的声音片段。
更有大量嘴型对不上声音的场景。。
大家从小吃粗粮长大,以致于这样的配音已经习惯了,反倒是不配音,用现场原音不习惯了。这就是审丑文化经过长期洗脑后战胜审美文化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古装剧配音不能怪剧组,什么现场声音杂,不好现场录音。操,那人家韩国古装剧怎么现场录音的,人家很多也来中国横店取景拍摄,怎么就没事。国产的《大秦帝国2》全部现场录音,演员自己记台词,自己表演,就做的很好,结果呢,放映的时候,吃粗粮长大的一代居然说,这个声音怎么这样,像舞台剧?无知!!
补充
(1)目前看,就女主弟弟声音像个正常人发出来的,其它人的声音都他妈好像用机器过滤了一下,再出声。
(2)再看已经回复的几个人,果然有站在配音那边的,没救了,粗粮吃习惯了,改不过来了。
再补充几句:
有人说,现场太闹了,没办法现场录音,那就奇葩了, 那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甚至泰国,印度阿三的剧怎么都能现场录音??我告诉大家终极原因,一个就是省成本,第二个就是导演或整个剧组都已审丑为美了。长期在国剧逢古装就配音的训练下,形成条件反射了。
还有,演员带点南方口音北方口音怎么了,韩剧,日剧里演员也有地方口音,难道他们就请人配音了?这里面还是国人要面子的心理做怪,想当年,奥运会这么大的场合,就因为那个小女孩脸好看,声音挫了点,就让另外一个女孩配音。CAO,全球首例,以后除非在中国再举办一次,否则你是看不到这么大的运动会开幕时,前台有个漂亮娃在唱歌,结果是假的,放的是后台另外一个人的声音。。。。(扯远了)
现在把这个话题抛出来,就算网友投票,我相信投票结果肯定还是支持配音的多于反对配音的,因为大家习惯了。但却把中国电视剧给毁了,更严重点,把演员自身修养的培养给毁了。反正能配音,我是大牌,我上场数数字就行,有些大牌都不记忆台词,事后有人配的啊。
奥斯卡、戛纳,这些国际电影节都要求影片使用演员的原声,这是基本条件。当年《霸王别姬》本来不能得奖,因为里面张国荣是配音的(其它人都是原音),但后来中方撒慌了,说没配音,再加上当时的配音演员杨立新的确配到天衣无缝了,所以老外评委没能发现异常,幸而得奖。这说明,不用配音就是一部优秀剧最基本的条件。现在,如果连中国好剧导演孔大导演出的剧,都在用配音,那中国以后还能靠谁来振兴电视剧产业呢?我是对孔大导演希望太高了,可失望也太大了。
再补充下:
就算实在没办法,只能配音了,那么背景音也要处理好。但是现在这剧的背景音大量的0分贝,干净的只剩下配音演员对话的声音了。老版的《西游记》也用的配音,但是因为背景音处理的还算好(肯定也是花了时间,加了投资了),听起来就不太别扭。
有回复网友提到电视剧《红色》,的确,这部戏打分很高,这部戏没用配音,全部现场收音。效果太棒了。更难得的是:里面有个日本二号居然是中国人演的,还有大量日语对白,中国演员还要去记忆,可能他还根本不懂日语,真是用心了。这个剧组太强了,我要点赞,换了2B其它剧组,遇到大量日语对白,直接配音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