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下午翘班带孩子去看了《长安三万里》 孩子很开心 说还想再看一遍
我说可以,但是你得先把电影里出现过的李白的诗都抄写背默一遍,孩子啃着汉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周一 下午翘班带孩子去看了《长安三万里》 孩子很开心 说还想再看一遍
我说可以,但是你得先把电影里出现过的李白的诗都抄写背默一遍,孩子啃着汉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两天竟然意外地不热,今天最高30度,路上还有风,还没太阳,要是每天都这样的天气就好了
熊孩子发脾气,不肯弹琴,不肯写作业,把我气个半死。前几天还带她看电影,昨天下班后还带她去吃甜品,然而毫无情分可言,说翻脸就翻脸。
今天爸爸回来了,又故技重施,被爸爸好好做了下规矩,闹了一个小时终于消停了。
早就该这样了,小孩子真的一点都不能宠,气死我了。
无锡呆了3天,累死了,中午迫不及待坐1点钟的高铁,终于3点钟到家。好好利用余下的半天休息,明天又是新的一周工作日。
昨晚上下了班一个人逛了南长街,打车过去半小时。刚到的时候太阳还没下山,雨后,石子路,古桥,蝉鸣,行人不多,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然而从8点后突然暴雨如注,时断时续下了一个小时,看苗头不对打车回去。路上又是一顿暴风骤雨,司机差点路都看不清。
好在今天又是大晴天,回家路上很顺利,无锡东站下沉广场也没有瀑布景观。
日子都过糊涂了,昨天早上被同事提醒,才反应过来换了个班,昨天值班。
今天下夜班,回家好好睡了一觉。本来想带孩子去看芭比,结果又熊了,家庭大战了一场,最后啥都没干成。
人在无锡,刮台风了,不敢出去,明天好像要暴雨。这周末熊孩子定了苏州的水世界,不知道体验感会怎样?
台风好像过去了,今天无锡刮了一天的风,断断续续有小雨,室外比屋内舒服。
大姨妈来了,整个人非常不舒服,眩晕,恶心。午饭都没吃,躺了一个下午,差不多到傍晚时才缓过来。周六晚上专家食堂不开,本想叫外卖的,奈何胃口很差。中午打包的盒饭只扒了几口,正好省钱了。
刚刚上支付宝买了明天下午1点回上海的高铁票。现在每次周日回去,车票都提前买,怕临时抢不到票。无锡这边虽然有独用的专家宿舍,但始终没有家里舒服,每到回家日中午下了门诊都归心似箭。
娃和爸爸一家子下午3点多到的苏州。同行的幼儿园闺蜜据说中午12点就酒店check in了,就为了中午赶去苏州吃碗面,老卢湾人家对苏式面是真爱啊。小闺蜜妈妈说今天苏州也是只刮风不下雨,据说明天也是差不多的天气,最高温度33℃,这个天去玩水上乐园最舒服了。据说今天中午出发前,老爸还神奇地从储藏室里找出了2年前买的喷水枪,哈哈,这下都不用劳烦水上乐园门口的小摊贩了。水上乐园的票也是早早就买好的优惠价,一大一小99,小闺蜜妈妈给的消息。有的玩小孩子真是开心,刚刚晚上吃完饭在酒店三个女孩就腻歪在一起了。
水上乐园人从众,但即便如此还是玩了5个小时才出来。回酒店也来不及洗澡了,直接退了房就出发回家。爸爸累坏了,今晚孩子就睡奶奶家,明天再送回来。这两天大概是玩疯了吧,连视频都没怎么视频。
不过我也下午无锡刚到家,难得清闲一晚上,明天又是鏖战的周一。
一转眼就到周四了,时间过得超快,刚到无锡,累,还要准备PPT
一转眼又是周一,每天都过得像陀螺。
无锡去了又回来了,周日值班,今天周一,上午门诊结束才回家。
亲戚家的孩子从水上乐园回来就住我家,周三突然开始发烧、嗓子疼,周四晚上出疹子了才发现是手足口病。结果不出意外,就在周六我回来当晚,囡也中招跟着发烧了。
今天回家,手脚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疹子,体温倒是不高,37-38℃的样子,精神胃口都还好。但是也作得不行。
真的是人生在世,总算狠狠体验了一把家有俩娃连着生病的快感。
教琴的老师让买把中阮,咸鱼上看上了一家,可惜手慢无了,过几天再去问问卖家还有没有货。
本以为囡的手足口病快好了,没想到前几天都是前奏。今天一大早开始发烧,手上脚上的水泡更多更严重了。
晚上带两小只去吃避风塘,吃到一半就喊头晕,一摸身体又发烫了。
赶紧喊粑粑来接回家,洗澡的时候发现PP上都长水泡了,口周也冒出两个。赶紧喂了美林,晚上的民乐课也紧急叫停。
明天舞蹈机构考级,去北京的时间也从周四改成周六了,希望病魔快快离开。
我好像也被感染了,嗓子疼了好几天,不知道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
想休息,但感觉又没法拿休息。每天的schedule排得很满,虽说地球没了自己照样转,但欠下的债到头来还是要自己还。
周五无锡还有科室行政查房,还预约了一场面试,无锡也不能不去。沙度......
今天囡还说舞蹈鞋太紧了穿着脚疼,才想起上个月刚因为脚长了扔了一批鞋子,想必舞蹈鞋也小了有一阵了吧,我这个当妈的竟然一直都没想到。
囡仗着生病发起了小脾气,赌气说没鞋子穿,明天考级不想去了。幸好粑粑脑子快,赶紧联系了机构的前台,机构有卖鞋,明天直接去买双新的便是了。
呀才看到你回归了 喜欢这样的碎碎念 虽然生活很多烦恼 我们都要好好过呀
上班好累,差点都忘了这片自留地。
无锡回来了,又一个星期又过去,这每周来来回回地感觉日子过得飞快。
这几天又开始高温了,午后室外34、35℃,热浪袭人。哪怕到了下午4、5点,室外也有32℃。昨晚上在宿舍实在无聊,坐公交车去梅里古镇看了场电影,用的是单位发的福利券点数兑换的电影票。没想到点数是全国流通的,嘻嘻,以后晚上无聊又有个新去处了。
昨天的电影是《孤注一掷》,讲缅北诈骗的,看得人惊心动魄,据说镜头还有删减,现实远比屏幕上来得残酷,也算是契合了当下的社会教育主题吧,很正能量的宣传。最近大热的《封神榜》还没看过,等下周去无锡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时间。今年暑假算是近年来电影看得最多的一个夏天了,现在好像如果不是要带孩子看电影,自己都很少去电影院了呢。
话说这梅里古镇去了不下10来次,虽说是纯人造的一个商业区,谈不上什么风景名胜,但医院附近都是荒地,晚上除了绕农田散步也实在无处可去。之前刚来的时候都是打车,单程20不到,最近开发了公交车,微信小程序查询好班次时间,单程2元,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
晚上的梅里古镇人气还挺旺的,可能周边好几个居民小区,人流量大的缘故吧,几乎所有叫得上的奶茶店都有进驻。餐厅也是鳞次栉比,高中低各种档次都有。不过医院食堂的菜够好吃了,都在节食减肥了,外面的饭还是吃得少。通勤无锡大半年,外面吃得最多的还是小笼和馄饨,感觉很快我对小笼的品鉴能力就要赶上大闸蟹了。奶茶现在很少喝,年纪大了代谢差,吃什么东西都感觉很撑。梅里古镇里我最喜欢一家市井婆豆沙牛乳,红豆/绿豆牛奶冰简直就是消暑必备,大众点评上买团购券10.2/杯,有这个价格,谁还买茉酸奶呢?
说道奶茶,家楼下马路对面开了家霓裳茶舞,也是茶汤底+奶盖的组合,对标茶颜悦色,点评上还一直有优惠券,16-18/杯,之前带孩子买过2次。联想到南长街那人均排队1小时的茶颜悦色,嗯,感觉我真的是老了,不喜欢凑热闹了,连买个奶茶也喜欢冷冷清清的小众店面。
孩子的手足口病在周四达到高峰,手上脚上口周有水泡有结痂,说嗓子非常疼,喝稀饭都疼。朋友圈收集意见,饿了么上下单买了瓶康复新液给她灌下,赶班车去了。
周五人在无锡,隔着手机屏幕对老公叨叨叨了一整天,劝他取消北京行程。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周六娃还是按时上了飞机,被送去了北京嬢嬢家。
嬢嬢一家对孩子的到来倒是十分热情,当天晚上就带她出去吃饭。看发来的照片,昨晚上去了家叫什么spacelab失重餐厅,就是每桌有个旋转轨道从天而降送餐的,人均还不低。看餐盘里的食物,不外乎美版意大利菜,意面+牛排,感觉噱头的成分多一些。今天据说去了奥特莱斯,吃了那家,有烤鸭的,人均也要160-170,真是让人家破费了。
刚微信上问了下,说身上疹子都退掉了,嗓子也不疼了,感觉这病快好了,老母亲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
淘宝上买了条裹身裙,收到货感觉还挺好看的,就是水桶腰、不憋气就微微突出的小腹和浑圆的屁股让人生气。
现在代谢真的很差,稍微多吃一点东西穿衣服马上型就不对了。昨天中午食堂的菜好吃,多吃了几口肉,直接撑到了今天。下午无锡回来,出地铁在复兴SOHO吃了甜品,后面骑车路过蒙自路菜场买了只葱油饼,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前段时间拼夕夕买了健腹轮,最近每天晚上有事没事滚几下,出一身汗,感觉腰腹能缩一点手臂能变紧致点,呵,心理作用吧。
不知道是不是经济环境不好,最近咸鱼上出货很快,2套油画棒,1套课外阅读书,挂了没多久就被拍走了。当然剁手的也不少,现在水彩颜料有3套,油画棒3套,水粉颜料2套,这还都是精简后的水平。
形成对比的是今年暑假研学游很热,上下班路过田子坊经常看到一群穿着统一T恤的孩子,据说博物馆、迪斯尼更是热到不行。小闺蜜全家7月份去北京旅游,据说很一般的快捷酒店都要1000多一晚。再来看看梅里古镇晚上来闲逛的几乎都是带孩子的家庭,无锡这边目测二胎率很高,果然还是生孩子拉动GDP。
呀才看到你回归了 喜欢这样的碎碎念 虽然生活很多烦恼 我们都要好好过呀
lucy51lulu 发表于 2023-08-10 21:19
谢谢支持 生活不易 就当有个vacate的地方
一眨眼又是一周过去了。
今天无锡上午半天门诊,下午正好有组织生活在无锡,地点在周新古镇上的张卓仁故居。去年重新翻新过,改名叫同心楼,现在是梁溪区统战联盟实践基地。进去了才知道,原来就是个共享展厅,不像一般展厅常用的文字+图片布展形式,取而代之墙上挂着的是一幅幅电子屏。哪个党派来活动,大屏幕就放哪个党派的内容。都是科技和狠活,笑不活了。
随后又跟着大部队去了惠山泥塑厂,还看了非遗的留青竹刻和锡绣。组织生活就这点好,对方有人接待安排,周末厂里的师傅都过来加班给我们演示。话说回来,这些民间艺术实在太伟大神奇了,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定要好好保护传承下去。
大部队是早上从上海出发的,今晚住无锡,明天去江阴。我明天还要上班,惠山出来4点钟,打了车赶紧出发去无锡站。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前几天刷12306走神,忘了下单,一直到今天下午才突然发现票没买,吓出一身汗。以往周末下午通勤高峰时段,票都是要提前抢的。幸好老天爷帮忙,竟然被我刷到5点钟有一班到虹桥站的有且仅有1张一等座,赶紧下单,否则真的要回不去了。
说起这个张卓仁故居,高德上竟然都搜不到。后来尝试在微信上搜,周新古镇重新规划后现在叫周新里,翻新后的张卓仁故居是周新里的一大特色。于是换个思路去大众点评上搜餐厅,用地图搜索功能,竟然还真找到了准确定位。
查到附近有家鸭肉粉丝店,说是30年老店。打车下来才发现是家苍蝇馆子,热日炎炎的周末晌午店里只有老板一个人在忙活。灰白斑驳的墙壁,油腻破旧的桌椅,头顶上的大风扇,和要么冷死要么热死的柜式空调,处处透露出老店的年代感。厨房门口摆放着煮好的鸭肉鸭杂碎,点了鸭汤米粉,加酱鸭腿,收20。用餐期间有2人进店来,似是老客,问老板现在店里客人是不是少了很多。老板无奈地说,附近都拆迁了,吃饭的人当然就少了。这两人分别点的扬州炒饭和鸭血粉丝汤,都是15,30年的老店10年前的价格,也算是良心商家了。
临走前老板还好心提醒我,桌上的墨镜不要落下了。问老板京堂桥怎么走,老板笑笑说,你出门沿这条小路走到底右转就是,就2分钟的路。
按老板说的,出门沿小路走了没几步,一转弯就是目的地。来得早,附近走走,餐厅那一片老城区,一间间低矮逼仄的平房不规则坐落着,印象里30年前上海棚户区既视感。过转角就是周新里,翻新的桥,翻新的故居,与之隔水相望那一片,一间间新造的仿古风建筑群是高大上新式餐厅聚集地,连小河里的水都透露着一股子现代商业文化范儿。
没有想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就是年纪大了,莫名会怀旧。老城区的破旧房屋,生活环境肯定是不尽如人意,但可以想象当年的人气烟火气。70后80头的上海人,小时候经常窜门的同学家,很多都是这样。只不过上海改革开放得早,印象里在我读小学4-5年级的时候,周边的棚户区就一片接一片拆迁。大家纷纷搬进了楼房,生活环境变好了,距离也变远了。中学同学基本都是住楼房,已经开始互相不窜门了。到大学毕业很多人买了商品房又搬到更远,还有人出国,有人为了事业爱情走他乡。旧景旧事旧人,如今只存在于记忆里。
隔壁贴在讨论如今的香港是否有居住优势。让我想到,读书时家里有个亲戚在外企上班,大公司福利好工资高,每年都出国开会的机会,自由行刚出来那会儿香港就已经去过很多次。
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会跟我们描述,说香港好吃的很多,除了贵,基本没有不好吃的,路边随便哪个小店都好吃。香港的商场很大,店很多,漂亮衣服又多款式又新。美妆品更是天堂,品类丰富,价格便宜,服务员态度好,送小样大方。
虽然彼时上海已经开始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东方明珠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区初见雏形。但撇开这些新开发的地区,城市里到处都是工地和农贸市场,下班时分夕阳的余晖里,空气中满布尘土,和东方之珠还是有很大差距。
那些年追过很多部TVB剧,虽然不太喜欢港剧里混乱的恋爱关系(AB,AC,BC,BD......),但塑造的一个个专业精英人士形象还是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原来港剧的编剧很早就告诉我们,爱情不可靠,女人当自强。
上班后借着去深圳开会的机会,也特种兵式去过几次香港。不过因为彼时收入不高,不能大手大脚花钱,只记得海港城、免税店里都是大陆人在血拼,奶粉限购买不到,许留山的芒果比上海的好吃,还有次无意中走进发记甜品店又小又破但糖水好吃到爆。
后来很多年都没机会再去香港,感谢某宝的发展,价格差距在缩小,假货也逐渐开始销声匿迹,网购几乎变得无所不能。从香港回来的同事都在说,香港东西越来越不便宜了,香港没什么好玩的地方,还不如去澳门逛吃逛吃。香港很多小店不能用支付宝,只收现金,很麻烦。感觉那时的香港就开始变了,变得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看最近的自媒体说,疫情后香港人流行周末去深圳吃喝玩乐,反向代购,也不知道是不是营销号炒作。上海的物价涨上天,跟香港一比还是湿湿碎。同样周末吃喝玩乐,换作我肯定也是哪里便宜去哪里消费,毕竟钱难赚。就好比我在上海很少外食,但在无锡想吃小笼馄饨会毫不犹豫去吃,因为便宜好吃。
Anyway,内心还是希望香港能变好,毕竟打造一个高度文明的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是造高房子造桥刷刷GDP就能随便做到的。
最近门诊病人多了起来,周一上午看了30个,这对于我这个寂寂无名的专家来说真是破了记录。
今天周三下午半天,也看了20个,20个也看到了4点半。
这周没怎么瘦,感觉控制不住食欲啊,胃口为啥那么好。每天中午跑到食堂都不知道吃啥,可是不吃心里又有点不踏实。
前天搜到点评上单位附近竟然有家不错的小吃店,中午换了衣服特地去吃了潮汕三鲜米粉,好吃,就是热量太高了,算是拔草了吧。
最近下单了好几本宝虹棉浆水彩本,水彩小白上路,B站上看了不少视频,自己画画控水根本控不好。都说还要是多练,等待画满100张的那天。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