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天我们的缘分非常殊胜,有这么一次机会聚在一起,非常地难得。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聚在一起是来探讨佛教的文化,来明白我们人生真正的意义,和我们在日常 生活当中应该怎么样去处事,去更加恰当地把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能够充分地使用起来。我们有的是已经入佛门了,有的是对佛教的认识还不够,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 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我 们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现在,工作都非常地繁忙,人心很不容易静得下来,很需要文化的滋润,更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和磁场,来把我们这颗浮躁的心平息下来。 那怎么样办呢?很多人都在寻求这么一个平衡点。惟有佛教,它的文化,能够让我们生活当中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在我们心乱的时候会让你平静下来,在我们人生没 有目标方向的时候,它会给你指点一个正确的方向。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觉悟的教育,是启迪我们人生当中,/、生命里面最有意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佛 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应该有佛性。这个佛性是什么呢?佛性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我们每个众生不应该有烦恼,应该是充满了智慧,生活在智慧的世 界、祥和的世界里。恰恰我们现在的人生,很浮躁,烦恼很多。原因在哪里呢?我们的心不够清净。我们的烦恼把我们的人生打乱了。所以我们要明了,佛法在我们 的社会当中,它的意义和价值,最基础地讲,为我们的人生,一个正确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往往现代人为了工作,忽视了家庭,忽视了你周边的人,变成种种不和 谐,生许多的烦恼。我们佛教徒,最基础的心态就应该是孝养父母、尊长爱幼。应该在过去当中很正常的一个生活规律,现在都打乱了,都被人给遗忘了。你说你没 有痛苦吗?你没有烦恼吗?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浮躁的环境当中清净下来,把我们的心平和下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我 们大愿讲堂,所谓的大愿讲堂,这个内容,希望能够在我们现代生活的人群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为我们的人生能够找到一个平和的这么一个磁场,大家可以在这么 一个氛围当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是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心,开始逐步地能够接受到圣贤的教育。所以我们很有福报。生活在大都市,我们也有责任,我们不要 去想社会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要有一颗报恩之心,我们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我们要有一颗善的心,爱的心,来爱这个社会,爱 这个国家。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何况我们是三宝弟子。
所 以我们要学的第一课就是佛法与世间法的结合,佛教生活与世间生活的结合。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一个基础。尤其是我们现代人,在这种高度变化的生活当中如何修 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你想回归到古代的修行氛围,不大现实。现在交通那么便捷,讯息那么发达。过去一个人一生当中所能够到的地方都非常有限,甚至 于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出过他的镇或者县,那么小的一个范围,那个时候的人心是多么清净。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当中所接触的信息量,都比过去人活一生的量 还要大。可见有多乱!在这种情况之下,哪个信息是对的,哪个信息是好的?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些东西产生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所以把我们搞得这么累。佛教导我 们,其实人生很简单。为什么那么复杂那么累呢?是你被外面的世界干扰了,是你的心先乱了,才造成了你的生活疲惫不堪。
我 们学佛以后,要有冷静的思考。你这一生当中,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你身边有那么多好的缘分是什么原因?有那么多不好的缘分,很憎恨的人,很 令你烦恼的人,又是什么原因?都是缘分。所能够遇到的人、事、物,与自己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缘分,遇都遇不到。所以我们明了以后,才知道,善的 缘分要保持,恶的缘分我们要用一颗善良的心、慈悲的心,把它化解掉。内心、心量要放大,这才可以。
我 们学佛了,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一个正确的信念:佛教不仅仅是信仰,它超越信仰。为什么?佛是觉悟者。他是教导我们智慧,教导我们文化,是让我们 学习。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是老师。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才明了,佛菩萨是教我们智慧的,教我们处世待人的方法。不仅仅是我们信佛就能得救,信 了佛以后佛就会保佑,而是佛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按照佛的教导,我们就可以趋吉避凶、吉祥如意。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这不仅仅是信仰。一般他们 认为的信仰,就是我们很信佛,我们对佛很崇拜,初一、十五,我都给他敬香、敬花、敬水果了。这是搞的什么?形式啊。如果仅仅存于一种形式,我们对佛教的认 识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