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432|回复:3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D小调”同修问: 如何在一锅沙子里面找米饭粒?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0-10-04 16:2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D小调”同修问: 如何在一锅沙子里面找米饭粒?
“D小调”同修问:如何在一锅沙子里面找米饭粒?


佛祖说过,末法时代,将有如同恒河沙数量的邪师说法,还有不少混入沙门,披着袈裟破坏佛法。
很容易理解,佛法殊胜,所以有人喜欢利用这个幌子,另外,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再者,邪师行邪道,就可以把佛门搞臭,让大家远离佛法了。

末学无知,也曾经为此问题烦恼很久,现在积累了一些知识,试试回答“d小调”同修的疑问,请大家批评。

近代的说法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持正大究竟的佛法的,不求得失,自己修行的好,不乱评论,救度世人。这就是“D小调”同修想找的良师,但是不好找啊。
同时有些人专门喜欢诽谤这些好修行人,出于种种原因:比如,大我慢心,嫉妒,邪道故意破佛法,以讹传讹,诽谤者愚痴,断章取义。。。  让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些诽谤者,有时候也是诽谤几个邪师的同时把好修行人也混进去,很不好分辨。
这些诽谤者倒是好分辨,往往都是大我慢心,懂的不少佛法,但是喜欢发怒,辱骂人。

2. 认真研究佛法的,仅仅止步于研究,不去实修实证。喜欢用学术的态度来研究佛法,有时候还喜欢批评别人实修实证,觉得别人说的奇怪云云。此类人不少,不可学,其文不要看,因为看了容易受影响,而且我们时间有限,有那么多正法经典都看不完,哪里有时间看这些。

3. 外道: 比如道家,其义理比较接近佛法,但是不究竟,修行者不得究竟解脱。经典中隐喻甚多,不容易理解。另外,由于其意不究竟,所以此道中人有时候容易入企图。
比如,有人以为弱肉强食也是天道,于是自己就这么做。佛家则有业力轮回之说,弟子若真信之,则不敢做恶业。


4. 附佛外道:原因种种,有些是从佛法中参悟出自己的修行方法;有些是利用佛法宣传自己的法;有些是来破坏佛法;
这时候就要很小心了,难以区分是正法还是附佛外道,附佛外道往往都示现神通,很吸引人。


4.1 附佛外道之善道:尽自己最大的理解说佛法,劝人向善,只是有时候力不从心,就怕一不小心把法说错了,误了人。
有些道士就是读佛经的,持大悲咒,手结三昧印。

4.2 附佛外道之善道
有的是借此敛财,谋女色。
有的故意在说佛法的时候参杂一些自己的理论,让人防不胜防。(这一点在楞严经里面有明确的说明,见五十中阴魔境界)。
就好比在白米饭里面放些白色的沙子。
其实这里面有些人是没有通过五十中阴魔境界的考验,而入了魔道。
记得有一个典故,有个藏密的修行人,修的很好,但是还是没有到可以双修的境界,结果魔就引诱他说,某某方位有某某女子,应该与之双修。
结果果然有此女子,修行人就与之双修,结果所有的修行都毁了。
还有人好好修行,结果魔找上来,给他各种神通,靠此敛财,或者收香火贡品。

上面这几类其实不是一层不变的,好修行的人也会堕落,外道也会因机缘进入正道。

找你要钱的,不要跟;找你双修的,要小心了。
对于出家人,没有收入,给一定财物供养是应该的。
施展神通的,要观察。因为大菩萨,大罗汉,为了弘法缘故,有时候要示现神通,外道也喜欢示现神通,邪道更加喜欢用神通。
诽谤金刚经,尤其是楞严经的,更要远离,因为邪道最怕楞严经。
说自己是某某佛的,要远离,虽然大菩萨入世救度终生也是正常的,但是大菩萨只有在临终的时候才或许说明自己的身份。
大菩萨入世的时候,有时候弟子问师父是不是某某菩萨,往往也是笑而不答,因为总不能骗自己的弟子啊

邪师往往称自己和佛祖可比肩,或者干脆说自己比佛祖还要高,或者说自己是弥勒佛。

那么怎么找好的修行人呢?
尽量看公认的大德开示中指出的好修行的师父,比较稳妥。
具体怎么修呢,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修什么要看你是什么样的根器,其实一门深入,按照正法修行,都能成就,只是看哪个更适合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4 17:30:1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0-10-04 16: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把米饭和沙子活在水里,根据两者density 的不同,大米应该比沙子清。所以理想情况大米飘在上面。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0-10-05 09: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到我的名字赶紧跳进来。。。。[em104]
谢谢师兄分享心得。

我还有一点困惑。看到大师们都说,要慎言。就是怕不成熟的思想言论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可是了凡四训里面也说君子要成人之美,对别人有益的事都是善行,指出别人的不足,帮助别人进步,就是行善。请问这两点如何统一?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0-10-05 11:1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D小调在10/5/2010 9:11:00 AM的发言:
看到我的名字赶紧跳进来。。。。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师兄分享心得。

我还有一点困惑。看到大师们都说,要慎言。就是怕不成熟的思想言论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可是了凡四训里面也说君子要成人之美,对别人有益的事都是善行,指出别人的不足,帮助别人进步,就是行善。请问这两点如何统一?

那需要智慧!
那么如何得般若智慧呢?
发帖回复
查看:1432|回复:3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