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世俗人的烦恼很多,大致有十类烦恼:一凶、二吉、三毒、四倒、五蕴、六入、七识、八邪、九结、十恶。
第一是“凶”──人命在呼吸间,任何时候只要一口气上不来,就会送了命。如果到医院去看看,就会深深感觉人命无常……。曾经有一位委员的公公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病痛;一点预兆也没有,就突然往生了!这就是人命在呼吸间。不仅人命无常,世间更有许多天灾、人祸。慈院的急诊处,一日之中,大约有十几人来接受急救,医院闹血荒,一直呼吁大家尽快来捐血,就是因为许多人开刀动手术,急需输血。人命无常,故称“凶”,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无所不在,是人生最大的苦患。
“二吉”──吉与凶正好相反,顺利、欢喜的事叫作“吉”。我们应该感到非常庆幸,因为人身难得,而我们现在已得到人身;我们也比别人更幸福,因为佛法难闻,而我们已闻了佛法,“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这是很好的事,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吉”。
“三毒”──就是贪、嗔、痴三种烦恼。人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明明知道佛陀的教法是要洗炼我们的身心、净化我们的精神,但是仍然无法灭除贪、嗔、痴三毒,这是学佛者最大的遗憾。
“四倒”──和“常、乐、我、净”四种相反的颠倒说法──无常说常、不乐说乐、无我说我、不清净说清净。佛陀一再教示我们无常、苦空、无我,这是真理;而无常说常、不乐说乐、无我说我、不清净说清净即是“四倒”。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法。这些法一般人若无法深入了解及深刻体会,必然无法摆脱这五种精神与身体上的烦恼。
“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常常会受到这六种意识的困扰而产生烦恼。
“七识”──前六识加上莫那识。
“八邪”──是八种邪道。与“八正道”相反的就是“八邪”,包括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九结”──是九种使众生不得解脱生死的烦恼,有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等。
“十恶”──是身三、口四、意三,总共十种恶业。口业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身业有杀、盗、淫;意有三种业,即贪、嗔、痴;合称为十业。
以上都是世俗人所谓的烦恼,学佛就是要灭除这些烦恼,好好把握人身,善加选择正法,才能把烦恼完全扫除。
所以佛陀说:“如人开田沟,接近大道边,沟中生莲花,香洁可人意。”人心中的烦恼很多,犹如大道边的田沟,田沟中有许多污泥及秽物,若能在沟中生出莲花,则其洁净与芳香能覆盖住那些污浊之物。好比我们的亲族中若有一人发心修行,就像是在污浊的烂泥中长出的莲花,香洁美丽,令人生欢喜心。有一句话说:“一子出家,七宗八祖能超生”,家中若能有一人出家,不只能度化他的家族,甚至能净化社会。所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尽管社会是这么污浊,依然能长出香洁的莲花,而且只要有莲花,就能净化社会的恶浊。所以我们要多多发心、身体力行,出离污浊,在污泥中长出洁美清香的莲花。
“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智者要出离,作为佛弟子。”佛说,人人有生死之灾难,有生必有死,凡俗之人无法察觉人命无常,而有智慧的人就会有追求正道的心念。所以说“智者要出离”,我们要好好出离污浊、脱离凡俗,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佛弟子。
身为佛弟子,好像从污泥中长出来的莲花一样,一定要善加守护这份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净心。佛陀为五十位刚出家的弟子说此偈文,就是要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提起勇气,以无比的毅力割爱辞亲、弃俗离欲。佛陀的教育就是“观机逗教”──先观察了解他们的心态,然后就地取材,以所见的景象作为施教的素材。
我们学佛者必定要知道,佛陀的教育绝不是玄疑惑众的道法,而是生活中最平易近人的教育形式。学佛不可心有所求、求于外境,一定要求于内心,净化心灵,选择正法好好精进,不可间歇,这就是“正精进”,也可以称为“精进觉支”。
摘自 “静心思惟”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