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引导慈悲,
以慈悲摄持智慧,缺一不可。
超出自己心境与能力的要求,
可以拒绝。
帮助别人,
一方面要看自己的能力范畴,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
对他人的长远影响,
并非只看一时一事。
把握好利他的发心,
然后以智慧来抉择怎么做。
拒绝也不代表内心的排斥和关闭,
可以找其他途径表达善意,
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帮助。
无原则、无方向的
“随顺”和“帮助”,
往往只是自他一起堕落而已。
自己内心首先要正念分明,
不如法的事情,
要学会善巧委婉地拒绝或避开。
当自己的能力足够强时,
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去帮助、
引导身边的人。
不要对其他人有看不起、
看不惯的烦恼心。
在这一件事情上拒绝,
不代表对这个人的拒绝,
可以在其他地方多关心、帮助。
很重要的一点是:
内心对别人不要有恶意、
排斥、反感。
至于对方会怎么想,是否起烦恼,
并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
做人也好,修行也好,
内心中有信念才能有志气,
才能有力量坚持做一件事,
以及拒绝做不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