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金惟纯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提到,他年轻时曾经也“好为人师”过。
🌟他打小学习成绩优秀,后来又成功创办《商业周刊》。
⭕️事业发展顺利之后,他的心态也慢慢开始转变,整个人都“膨胀”了许多。
🔎无论碰上大事小事,都爱发表观点。
📍身边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等,无不被他评价指导过。
🌾直到有一次,他看见了真正为人师表的样子,他们是如此的谦卑、内敛,才醒悟自己过去有多么傲慢和自以为是。
📝于是,他痛定思痛,把自己身上那些“好为人师”的症状一一列下来:
一、有时根本不管别人需不需要,只因我看不顺眼,就强行指教别人;
二、有时看到别人有需要,但不管他是否准备好,自顾自地指教起来;
三、有时别人愿意受教,但我没弄清楚状况,就开始长篇大论......
🗓然后连续三年,一一对照,克己修正。
💬很认同一句话:“他人其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发现别人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其实是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足。”
💦一个人声音越大,听到的东西就越少。
🌳放低姿态,沉淀自己,才能枝繁叶茂,走得长远。
================
放下执着,
则和气无处不在。
-静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