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756|回复:2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佛法不远求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23-08-19 15: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佛法不远求

有一位志工说:「很感谢师父给我机会当志工,师父经常交代我们做事要用心,要身历其境去探讨佛法的精神。 我到复健室帮忙,复健师看到我就叫:『师兄,可否请你帮忙带小孩?』 原

来有一位妇人要做复健,孩子无人照顾,我就抱着孩子照顾他。 但光抱着孩子太浪费时间,于是抱着孩子到另一间复健室,那里的患者有的手不能动,有的脚不能动,甚至有半身无法动弹。」


「我教小朋友:『来,和阿公握握手,和阿婆握握手,请阿公念阿弥陀佛,帮叔叔阿姨加油!』 那孩子长得很可爱,从互动中鼓励了复健病人,病人因而深具信心,加强复健的活动,而且面露笑容。」


这是正精进,在工作中自然地体会佛法,在佛法中体会人生。


再者,有一位病人半身完全没有知觉,志工看到病人辛苦地复健非常痛苦,过去捏捏他的脚,问道:「有没有感觉?」 病人

说:「没有感觉。」 志工心有所感地说:「一大早在大殿拜佛、

听师父开示时,两条腿麻得不知怎么办? 当我看到那位病人连麻的机会都没有,才深深体会要爱惜身体的功能,分分秒秒善尽其能。」 这也是智慧的体会。


医院里的形形色色,让人能够深刻地体会人生是苦。 在那里我们可以“观身不净”,看看病倒的人,能够自己清理身体吗? 体内流出来的都是不净物,身体又痛又无法动弹,这一切可以

启发我们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当志工唱歌给病人听时,病人可以坐起来拍手唱歌,暂时忘记病苦,可是志工出去了,他又开始喊痛,一样的身体,却是不一样的心态。 不只病人的心无常,健康人的心也是无常,喜怒哀乐没有一样永远停在我们心中,七情六欲随时在变。


所以,学佛的人要运用智慧,观照世间一切物质,更透视物质,就不必去计较何物有价值,何者无价值。 如此,无计较之心,则心境常能自在清净,心清智慧即生:有正确的智慧,则做事就不会有错误,所选择的路也不会偏差。 「舍去烦恼」才能向

前精进,学佛要有舍心,在工作中体会佛陀所讲的真理,只要大家多用心,彷如天天游于《大藏经》里。


故佛法不必远求,每天身边的生活动作无一不是佛法!


恭录自证严法师

过关——实心·实做·好人生P.313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23-08-19 22: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23-08-22 03:2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

发帖回复
查看:756|回复:2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