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508|回复:1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解義慧劍釋》以建立方式而安立四種 ─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12-10 11:4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解義慧劍釋》以建立方式而安立四種 ─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敬錄自《解義慧劍釋》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online_content.php?id=61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brmiaoping.pdf



子二、以建立方式而安立四種:



所有諸建立,歸集證有是,



所有諸遮破,無遮非遮攝。



世間當中一切所知的觀點建立的形式可以包括在證成有和證成是兩種當中;世間當中所有觀點的遮破可以攝於無遮和非遮當中。



第一,我們要建立任何一個事,要麼是“是”,要麼是“存在”,除了這兩者以外沒有其他形式。就像“山上有火,有煙之故。”用這種推理來進行建立,它是果因也是“存在”(建立“有”的意思)。而“柱子是無常的,所作之故。”這裡柱子的本體以“是”來建立。所以我們詳細分析的時候,世間當中凡是肯定一個東西,要麼肯定“是”──它是什麼;要麼肯定“存在”,除了這兩種以外,其他的肯定方式是沒有的。



第二,所有的否定或者是“不是”,或者是“沒有”,除了這兩者以外沒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在我前面沒有瓶子,因為現量沒有見之故。”或者“黃牛的法相不是瓶子,因為不具足它的法相。”其實任何一種現量或者比量,只要是否定,或者是無方面的,或者是非方面的。“無”和“非”,已經包括了所有否定的意義。所以凡是否定為“無”的,我們稱之為無遮;凡是否定為“不是”的,我們以佛教專用名詞稱之為非遮。



在我們所學習的一些基礎的文法中肯定和否定也是這樣安立的。漢語裡面有些肯定否定的詞語並沒有像因明講的那樣精確。希望你們詳細觀察。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12-10 11:4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http://www.zhibeifw.com/ssfb/online_list.php?id=61



在米滂仁波切的著作中,《解義慧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論典,因為本論以正理的方式宣說了二諦的真相。在學習《定解寶燈論》和《中觀莊嚴論》等論典時,相信大家已深深了知觀察世俗量和觀察勝義量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懂得了這二量,對中觀、因明、唯識等道理就會通達無礙。所以,這部論典雖然文字不是很多,但裡面的內容卻非常殊勝。這次我是在講《量理寶藏論》的同時附帶宣講,以此方式把佛法甘露奉獻給大家。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508|回复:1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