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54|回复:7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9月7日最新開示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09-07 11:5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9月7日最新開示
 

一般五欲一現前,心很快就會迷惑。比如問問自己:眼前出現異性的美貌,我真的看他(她)是一個幻影嗎?是空的嗎?或者是不淨、是苦的嗎?還是覺得特別好看,是世界上最純潔、最美好的!如果是這樣非理作意,放任自己的眼根去看,那就被貪欲抓住了,之後造的就全是生死業了。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yixipengcuo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09-07 12: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敬錄自《中觀寶鬘論廣釋》  喇拉秋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24.pdf



丑二(破貪形色)分三:一、總破貪女人形色;二、破貪容貌美麗;三、思維與女身相同自身亦為不淨。



寅一、總破貪女人形色:




容色美或醜,年老或年幼,



女色皆不淨,汝貪由何起?




如果認為:因為女人青春年少、美麗可愛等而貪戀。



女人無論是容顏美麗也好,還是相貌醜陋也好,無論是年邁老朽也好,還是年青韶華也好,實際上女人整個身體都絕對離不開不清淨,本來應當說出:“你的貪愛到底是由什麼原因而生起的?”可是你無話可說。所以,愚昧的具貪者不應該貪著女人,《念住經》中云:“常為欲樂愚昧者,彼即耗盡善業已。”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3-09-07 12: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敬錄自《中觀寶鬘論廣釋》   喇拉秋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24.pdf



子三、破貪女是樂因:




搔癢則安樂,無癢更安樂,



具世欲安樂,無欲更安樂。




黃水雜症的類別麻瘋或皮癬病,如果用手指搔癢,則表面似乎有些許利益的安樂,但搔癢只是暫時舒服,因此認識到搔癢並不是安樂以後依靠藥物等去除病患才會真正安樂。同樣,具有追求世間五境欲望的人們,享受欲妙表面似乎快樂,但實際上只是痛苦偽裝的舒適而已,因此,依靠對治而使恰似皮膚發癢病一樣的欲樂銷聲匿跡則更為安樂,所以應當遠離貪執欲樂。《念住經》中云:“喜愛欲樂交歡者,彼將恒常受痛苦,摧毀煩惱之歡喜,彼即恒常享安樂。”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3-09-07 12: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3-09-07 12: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辛五、(破耽著女身為淨):



問曰:雖然女人身體中有一些不淨物,但是也應有一些潔淨可愛之處,因為世間男人都覺得女人的身體很可愛,能使自己生起歡喜心,如果沒有潔淨處,那怎麼會生歡喜心呢?




若一切淨物,後觸成不淨,



智人誰能說,彼中有淨性。




如果一切原先為潔淨的物品,後來與身體接觸,變成了不淨,那麼有智慧的人,誰能說這種身體中有清淨性質呢?



凡夫的身體,唯是不淨物堆聚,此中毫無潔淨可言。從日常中觀察,那些世人共稱為潔淨的物品,如鮮花、檀香、沉香、絲綢衣飾等,若佩戴在身體上,這些物品立即會染上污垢,用不了多久,就成為人們見而生厭的不淨物;還有種種精美的食品、飲料,一旦進入身體,也即刻會變成穢物,如《入菩薩行》中所言:「宜人冰片等,米飯或菜蔬,食已復排出,大地亦染污。」因此有智慧的人,誰能說這樣的身體具潔淨性質呢?世間男人對女身百般貪愛,只是因他們愚癡無知,隨順貪欲惡習而致,而非因女身真正存有潔淨可愛之處。若稍具理智的人,通過這些觀察,即可現量了知身體是一個不淨器,從頭到腳都在恒時向外排泄著不淨,這種不淨器中,實無有任何潔淨性可言。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3-09-07 12: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壬五、(明貪欲之過失):



問曰:如果貪欲非樂因,那麼世間男人數數追求女人又怎麼會有安樂生起呢?因此,可了知依貪欲一定能得真實安樂。




貪蔽如搔癩,不見欲過失,



離欲者則見,貪苦如癩者。




貪者為貪欲障蔽就如同患癩病者搔癢,不見欲樂的過失;而遠離了貪欲的聖者,則能現見有情貪愛之苦如同患癩病的人一樣。



世人對女人追逐不捨,並不能由此證明貪愛女人是真正的安樂因。世間那些貪愛女人者,其自心智慧已被貪欲煩惱的無明黑雲所遮障,因而見不到事物真相。本來貪愛女人追逐欲樂是墮輪迴的惡因,有著種種過患,其本身是一種痛苦,然而愚者根本見不到過患苦惱,反而執著為安樂,這種人就像患癩病者執搔癢為安樂一樣。患癩病(即麻瘋病)者全身皮膚都會潰爛化膿,本來非常痛苦,但是病者因覺得潰爛的傷口非常癢,所以忍不住要搔抓,在抓癢時病者會覺得有安樂生起,可是傷口越抓撓,以後會潰爛得越厲害,為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而患者為搔癢安樂所蔽,為了暫時的快樂,根本不顧其後果。貪欲者執著與女人相會的欲樂,其實與癩者執著搔癢為安樂一樣,雖然欲樂本身是一種痛苦,而且會為將來帶來更大的痛苦,但為貪欲癡暗所蔽,他們根本不知欲樂之苦,也不顧將來的果報。而那些已斷除貪欲煩惱的智者,如阿羅漢聖者們,他們以無垢智慧,能現見貪欲過患,在聖者眼裡,貪欲熾盛的世人與癩者一樣,是病情十分嚴重的病人,將貪欲煎熬的大苦惱執為安樂,實屬愚癡可憐。



譬如說,有些人喜歡賭博,有些人喜歡酗酒,賭博、酗酒本身就是一種苦惱的行為,既損錢財又傷身體,而且也是更大痛苦的因,但是當事者卻認為很安樂,覺得很有意義。同樣,貪欲者愛著女人,其愛欲本身即是痛苦及痛苦因,而沉迷於其中者卻認為是樂,值得追逐執愛。在有智慧者看來,這些愚人是多麼的可憐可悲!龍樹菩薩說過:“癩蟲穿已痛,求安就火邊,止息無由免,耽欲亦同然”。“由欲作無利,譬如兼博果。”耽執欲樂者如同癩病者以烤火求息痛苦一樣,結果越來越痛;欲樂本身也如同兼博果,初嘗似有甜味,結果卻是會毒發身亡。月稱菩薩在大疏中總結云:“有如豬狗等,樂於不淨糞,愚者貪欲樂,智者誰喜彼?”貪著欲樂者,實如豬狗喜歡不淨糞一樣,有智者誰會對彼生歡喜心呢?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3-09-07 12: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於《四百論》尤應深加研習。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3-09-07 12: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发帖回复
查看:454|回复:7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