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627|回复:2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淨空老法師:我向來不競爭,我活得比誰都快樂,這大家看到的,我都是讓,大讓,讓了三次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08-06 21: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淨空老法師:我向來不競爭,我活得比誰都快樂,這大家看到的,我都是讓,大讓,讓了三次

恭錄自淨空老法師、陳大惠老師主講《聖賢教育拯救危機(和諧三)》(第三集)


 


陳大惠:而且它講了,你不競爭,你就沒法活了。

淨空法師:沒那個道理,我向來不競爭,我活得比誰都快樂,這大家看到的,我都是讓,大讓,讓了三次,韓館長往生了,我們的道場註冊的時候
是注她的名字,在法律上她兒子繼承,她死了之後,她的兒子繼承,所以全給他了,我們家人不服氣,要跟他打官司。

陳大惠:就是這些出家人?

淨空法師:對,二三十個出家人聯名要跟他打官司,打官司當然肯定會贏的,不會輸的,因為這道場是大家捐助的,只是我們當時沒有成立財團法人,是用她的名字做代表買的這個地方,我給這些信徒跪下來磕響頭,千萬做不得!我們是佛門弟子還上法庭跟人爭這成什麼話,你們平常講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你不丟盡人了!
我說我們要維護佛教良好的傳統,不爭。

陳大惠:不能爭?

淨空法師:但是他們不服氣,他不會的,我就拖,我說館長才死了,還不滿四十九天,才兩個星期,你們就發動這個,我說等四十九天好不好?到四十九天我又給他們磕頭,一百天好不好?一百天過了之後,我再給他們講,這就沒有磕頭,他們慢慢就緩下來了,我說一年好不好?
一年再說,到最後我告訴他,他要全部給他,我們統統離開,命裡頭不該餓死,走到哪裡,還是有得吃有得住的,剛好李木源居士,

陳大惠:新加坡

淨空法師:新加坡,他邀請我們去,我們統統到新加坡去了,到新加坡環境比我們以前大多了,好像愈來愈殊勝,以後我們再移民到澳洲,愈來愈殊勝,大家服了,
認為我做得對

……
陳大惠:頭一次讓,這是韓館長的

淨空法師:對,這是大讓,等於說所有的全部都送給他了,可是愈讓愈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6 22:12:1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08-06 22:0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陳大惠:您老說還有兩次是吧?

淨空法師:對,離開新加坡也是一個大讓,在新加坡的時候,我們用一千萬美金買了一棟大樓,新加坡淨宗學會。

陳大惠:一千萬美金?

淨空法師:對,這個淨宗學會,是新加坡的淨宗學會,我們在新加坡,不是新加坡的公民,不能擁有土地,所以當然讓他們董事會註冊,我們離開的時候,全部給他了。

陳大惠:您老是真捨得,真相信,真幹。

淨空法師:愈舍愈多!到澳洲去的時候,我們發展我想大概這是新加坡的幾十倍了,愈讓愈多,你儘管讓,讓是好事,歡喜,成就他們,你們好好的去做。

陳大惠:讓是不是就是您老常講的放下?

淨空法師:放下,佛教給我們,愈舍愈多,愈多愈舍,千萬不要據有,據有你麻煩就來了,擁有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

陳大惠:沒有一樣是我的

淨空法師:對,不錯,住在這個世界是什麼?
要看作這個世界是旅館,我們隨時都會走的,你走的時候,旅館哪樣東西你不都放下,你不會帶走的,這種心態,你住在這世間,你怎麼會不快樂!

……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3-08-06 22: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can not understand.....看作這個世界是旅館,我們隨時都會走的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3-08-06 22: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陳大惠:我們還想听聽您老講第三次,還有一次大讓。

淨空法師:對,大讓就是圖文巴我這個道場讓給悟字輩,給他們了。

陳大惠:澳洲淨宗學院?

淨空法師:對,現在還要我掛個名,我老早就讓給他們了,要掛個名是什麼?他辦事好辦,澳洲政府跟我很熟,辦事方便,掛個名,我現在今年想,名我都不掛了,因為十年了,你基礎已經有了,大家對你們也都很熟悉,
什麼名譽都不要,什麼東西都沒有,現在香港有個同修送我一個小房子,我很得意。

陳大惠:住個小房子?

淨空法師:那個地半畝地。

陳大惠:半畝地


 


淨空法師:半畝是半個英畝,中國是三畝地,兩個小房子,大概只有我們這幢房子一半大,好像香港是算英尺,大概八百多尺,八百多尺,那也就是中國算米是不是?大概就是八十米,就這麼大的房子,你說住得多快樂,多自在!這個房子,它是兩個小房子合在一起的,一個早建的,九十多年了,後面是後建的,也有七十多年,何老太太送給我,告訴我,她說不要拆不要重建,這個房子冬暖夏涼,古時候人建的那個東西都很踏實的,我看了很滿意,稍微裝修一下,我就可以搬進去。

陳大惠:要是有的觀眾問您老,老人家您糊塗了,您把那麼大的地方讓出去,現在您愈住愈小,愈來愈吃虧,愈來愈難過。

淨空法師:我跟你講不是,愈小愈自在,打理方便,在整理的時候,我不需要人手,我自己能照顧自己,你那麼大地方,你要用多少人?

陳大惠:得大自在。

淨空法師:得大自在。

陳大惠:就得放下。


淨空法師:你說我每天,我的工作就是讀經講經,就這個,這是我的事情,除這個事情之外沒事。

陳大惠:與世無爭,與人無求?

淨空法師: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你說你多快樂,你多自在,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3-08-06 22: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candicewm在8/6/2013 10:03:00 PM的发言:
can not understand.....看作這個世界是旅館,我們隨時都會走的

生死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受人控制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3-08-06 22: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淨空法師開示


 


  護持很年輕的法師要有節制,要讓他吃一點苦頭,不要認為我這樣子對待他,對不起他,不慈悲,那你就錯了;他要不吃苦頭,他不能成就。如果說一點苦頭都不願意吃,隨他去吧!為什麼?不會成就。真正有人幫助他,再苦他都會熬過去,為什麼?他會成就,他常常有法喜,不在乎物質的受用,這個你一定要懂得。你要給他過富裕的生活就完了,你就害死他了,那你不是佛菩薩護持,你是魔王來護持,肯定他走上邪道。


 


  所以要記住,「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出門坐公共巴士就可以了,出門要坐出租車不可以,你要買個車供養他,那更糟糕。買個房子做精舍供養他,就又把他送回家去,他本來出了家,他沒家,現在你搞個房子,把他拉回來就又回家去,你做得很殘忍。到以後,死了之後墮阿鼻地獄,你還不知道什麼原因墮落的。你把這個出家人,人家明明是好人,你把他害了墮落,你說你有沒有罪過?這些道理不可以不懂。幹這種事情的人真多,真不少,我現在說出這些話,我也不怕得罪人,我已經八十四歲,快要走了,所以沒有忌諱,應當把真話說出來告訴大家。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3-08-06 22:2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淨空法師:我是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
 
 
問:第一題,請問老法師,在你的修行中,是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透徹了悟世間一切都是空的。
  
答:完全靠經教的學習。我常常提醒同學們,學佛??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裡面的煩惱習氣很重,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怎麽能夠敵得過?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講經。講經,我不是講給別人聽的,我是講給自己聽的,別人是附帶的;如果講給別人聽,我的目標達不到,所以我是講給自己聽。
將自己修學的心得,跟大家在一起分享,你們得多少跟我不相干,所以我五十七年來,沒有一天中斷學經教,我的利益是從這裡得來的。



 


我的基礎,告訴諸位,是過去韓館長給我奠定的。我們相處三十年,三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把我那一點毛病習氣統統給堵住了,這是對一生修行??有大利益。你說我能夠不管錢、不管事、不管人嗎?這都是人之所好,都想管人管事管錢,我能不管嗎?我跟她相處,我不能管,她管了,她不准我管。道場建立,圖書館館長是她。你看也有不少悟字輩出家的,出家的都是跟她出家的,哪個來找跟我出家的時候,她決定不答應,她不收留的,跟她出家。所以我三十年,她對我的幫助就是讓我在講台上一天都不缺,我就很滿意了。所以逼著我不能不把管人管事管錢放下,徹底放下,她是我的大恩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6 22:20:47编辑过]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3-08-06 22:2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沒有這樣一個善知識,我也逃不過這些誘惑,是好事,不是壞事。我的成就是她幫助的,所以她生天,她有大功德、大福德。我的成就愈大,她的福報就愈大。我對她沒有怨恨,我對她只有讚歎,只有恭敬,只有感恩。這個要知道,人家對待我們是成就我,她不是害我;如果她把名聞利養都交給我,那是害我,我會掉到陷阱裡面去。這是中國古諺語所說的,你要害一個人,你就叫他做當家,就叫他做執事,他有權,又管人、又管錢、又管財,絕大多數墮阿鼻地獄,這不是好事情。可是這些事情又不能沒有人做,一個道場總要有人做,所以道場不能不講經,不能不念佛。執事要聽經、要念佛,他要不聽經、不念佛,他管這些事情一定出漏子,那個果報非常不好。我們也可憐他,可憐他就是天天聽經,他沒聽懂,為什麽不懂?就是煩惱障礙了他,心浮氣躁,佛來講他都聽不懂,自己有業障!業障消除了,心地清淨,心平氣和,他就能聽懂。心浮氣躁,很難!太難、太難了!所以確實這是對現在修行,在家修行人有很多得利益的。

 再過幾天,理工大學有三天,找我三天講一個題目,三個晚上,也許你們同學們都知道了。我找了兩個人,頭一天我講,就是「怎樣與災難共處」,現在災難很多,講《華嚴經》的智慧。第二天我找鍾茂森居士講《華嚴經》裡面的科學觀,這在學校講很適合。第三天我找的胡小林居士,講「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落實在企業」,這對於現代社會都很有幫助。所以怎樣救自己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別人對我們嚴厲斥責、障礙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大恩人。但是一般人受不了,一遇到這種人掉頭而去,還要加以毀謗,那他就沒有成就了。所以必須要很細心去觀察,能幫助我們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分別執著,這是真善知識,這總要認識,不可以恩將仇報。錢財絕不是好東西,享受是造業,所以常常想到本師,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苦行,給我們做出最好的示範,那才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修行要跟他學,要向他看齊,這樣子自己才不會墮落。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3-08-06 22: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3-08-06 22:5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视频1:07:00 开始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3-08-06 22:5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淨空法師: 你要相信佛菩薩,你一生自然有佛菩薩安排,你什麼都不要操心


 


章嘉大師教我把工作辭掉,出家從事弘法利生這個路。我說那出家是不是要找個師父剃度?章嘉大師說不要,我說那我到哪去出家?他就問我,你去找一個法師給你剃度,他要不肯給你剃,你生不生煩惱?我說我當然生煩惱!那怎麼辦?他就教我求佛、求感應。我就真聽話,每天拜佛的時候就求感應;果然是有一天有個法師來,他要給我剃度,我還要看看他誠不誠心。觀察了很久,觀察了有一年多,他曾經在一個半月當中派人來找我,希望我到他道場去出家,一個半月來了九次。

我就想諸葛亮三顧茅廬,他來找我九次,看他很誠心,所以這就談條件,統統同意。我談條件第一個我是學佛喜歡研究經教,經懺法會我一概不沾染,你答不答應?都同意。所以我提出條件的都同意了,而且還有一個很難的要求,我學法是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的,我說我出家住在寺廟裡。每個月我要到台中來親近李老師一個星期,要給我一個星期,我要到台中來親近老師,往返費用常住要給我,全都答應,這樣才出家。我把這個方法傳給你,你天天去拜佛去求,到時候一定有法師來找你;你也得要注意,不能隨便答應,看他真有誠意,提出的條件他統統都能支持你,這個才行。要不然這條路就走不通了,就很難了!
所以佛法裡面講誠則靈。

你看我出家之後受戒,我都是聽老師的話,受戒什麼?要人來找我才行!我不去報名。因為自己沒有錢,那個時候受戒要繳費的,那個費用很可觀,我繳不起,也沒有信徒,也沒有護法,剛出家的。所以也都是人家來找我,某個地方說傳戒了,你出家已經好幾年,你還沒有受戒,為什麼不去?我說不行,沒錢。結果他們聽到就找一些人湊了一筆錢給我,送我去了。什麼事情都是緣具足了,你就很容易,不要勉強。
佛法告訴我們,隨緣而不攀緣,緣成熟了很容易成就。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3-08-06 23: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但是今天弘法利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事情,而且也是迫切需要的事情,你只發心,三寶決定加持。可是要想出了家再去學講經,恐怕非常困難,我自己是個過來人!進入寺廟,寺廟裡面現在是以經懺佛事法會為主,你一定要參加,你要不參加,你就不能在那裡住;大家都不學經教,你學經教,人家看到不舒服、不順眼,你也不能住。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那個時候是在家居士,沒出家,老師就告訴我,你學講經將來要講得很好,如果出家了講得很好,他說你會走投無路。他給我講過好幾次,我的印像很深刻,以後完全兌現。

我出家那個師父,不是把我剃了頭嗎?在廟裡面住了一年多,就被趕出來了。趕出來倒不是我這個師父,這個剃頭的師父他還俗了。寺廟來了一個新的住持,他就不答應,不答應我就沒法子了。好在李老師很慈悲,我以出家身分再回到台中,就在台中住了十年,住在他的圖書館,慈光圖書館。以後出來弘法的時候,法師們都認識,見面都點頭歡歡喜喜,到寺廟裡會招待你吃一餐飯,住一晚上不行。你說多可憐!那個時候真的逼著沒有辦法,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就是聽他們的趕經懺,講經這就算了,不再搞了,行!
沒有一個寺廟不歡迎;另外一個就是還俗。

走到這個關口碰到韓館長,韓鍈居士,她支持,所以我住在她家裡住十七年。不容易!居士請我住到她家裡面去,我到台中去向老師報告,老師說行,我才答應的。講經到哪裡去講?租房子,借人家的辦公室,都是韓館長她去張羅。聽眾沒這麼多,我初講經,聽眾二十、三十個人,這樣就是沒有間斷。大概講經二十年才有一個圖書館,景美華藏圖書館。華藏圖書館差不多就是這麼大的地方,講經講了二十年才有這麼一個小地方,可以坐下一百多人,很不容易!真是受了千辛萬苦。但是建圖書館,韓鍈居士她做館長,她幫助我三十年,三十年我講經沒有中斷,你就曉得這裡頭多麼辛苦。
國內、海外這些緣,都是她張羅、她安排的。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3-08-06 23:0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第一次離開台灣,就是到香港來講經,在香港講了一部《楞嚴經》,一九七七年。前面一半是在界限街,倓老法師的中華佛教圖書館;後面一半是在香港藍塘道,壽冶老和尚的光明講堂,這第一次。從這以後我們就走出台灣,以後在韓國、日本,在美國、加拿大、南洋這一帶地方,所以非常不容易。但是你要相信佛菩薩,佛菩薩會給你安排。這都是最早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你一生自然有佛菩薩安排,你什麼都不要操心,我的心就定了。佛菩薩安排的,不要操心;自己一操心,佛菩薩就不管了。為什麼?你自己會操心。那我的虧就吃大了,所以我自己絕不操心,讓佛菩薩去操心、佛菩薩安排,這個好!所以一生自己沒有顧慮,沒有牽掛,沒有想明天的事情,不想。佛菩薩安排就好了!我們不要去操這個心,把心定下來,天天讀經,天天研究經教。

不但是在講堂裡面跟大家講經,任何一個人無論時間長短,跟我談話全是講經。所以我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中斷,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來找我談話,所講的都是經,都是教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懂得這個道理,這樣的求,沒有一樣不如意,有佛菩薩照顧你。我為什麼不能給你剃度?這你要知道,你要諒解,因為想跟我出家的人太多了。我要給你剃度,要不給別人剃度,這個法師偏心,你看他看得起他,看不起我,所以不可以。如果我給你剃度,我提出一個條件,你能夠答應,我就可以。你建個道場可以容納十萬人,我給你剃度,為什麼?我準備收十萬人。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你還是求佛菩薩好了,不要求我,所以這個要懂得。 (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四十五2006/8/18)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3-08-07 03: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amituofo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3-08-08 23:2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师兄,末学不太明白,学佛是说什么都不争吗?那如果别人要害我们,我们就让他害吗?那我们要是看见别人被害,要不要管呢?像杀人放火贪污,如果不管岂不是更鼓励坏人做恶? 像法师具的例子,韩馆长是他的恩人,可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韩馆长自己心里(我不知道这个人,也不知道具体,只是假如)对大师不尊敬,难道不是坏事吗?又怎么会有成就?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6.2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3-08-09 16: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执著所做所为。

“故意”作为是执著,“故意不作为”也是执著啊

见到别人被害,如果不去管,那还是执著在“不去管”上了。

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里面讲耳根圆通的时候,并没有不让大家把耳朵堵起来不听,而是让大家心无所住。

如果不作为就是佛法的教义,那么就不要修耳根圆通了,直接把耳朵弄聋了,就成就了

 

以下是引用tropicalpig在8/8/2013 11:26:00 PM的发言:
师兄,末学不太明白,学佛是说什么都不争吗?那如果别人要害我们,我们就让他害吗?那我们要是看见别人被害,要不要管呢?像杀人放火贪污,如果不管岂不是更鼓励坏人做恶? 像法师具的例子,韩馆长是他的恩人,可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韩馆长自己心里(我不知道这个人,也不知道具体,只是假如)对大师不尊敬,难道不是坏事吗?又怎么会有成就?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6.2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3-08-09 16: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举个学习和工作中的例子:


我平时肯定要学习或者工作,但是不是消极工作学习,而是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不要执着成败得失。


认认真真的做事,一心不乱,老老实实,这就是修行的很重要的一面啊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3-08-09 20: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tropicalpig在8/8/2013 11:26:00 PM的发言:
师兄,末学不太明白,学佛是说什么都不争吗?那如果别人要害我们,我们就让他害吗?那我们要是看见别人被害,要不要管呢?像杀人放火贪污,如果不管岂不是更鼓励坏人做恶? 像法师具的例子,韩馆长是他的恩人,可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韩馆长自己心里(我不知道这个人,也不知道具体,只是假如)对大师不尊敬,难道不是坏事吗?又怎么会有成就?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6.2


 


争得到的是你命里有的,命中注定没有的争到了也会失去的,最终都是别人的。那么多的贪官污吏最后锒铛入狱,眼见着他起高楼,眼见着他楼塌了。疯狂的挥霍造业几十年,到老了成了阶下囚,才不过是花报,果报在三途,死后必定下地狱,等到了再转世做人也不知道是哪个光年的事情了。和人争,怎能保证不造恶业,受报的时候自己要能够承受。


 


命里有的,不用争也是你的,因缘成熟就来了。你仔细回顾一下胡锦涛是怎么上位的,薄熙来是如何倒台的,你就明白皇帝的命不是争得到的,大事如此,小事也是一样的。


 


找你麻烦的,害你的人说实话是来找你报仇的人,为什么就针对你不针对别人,是应为你过去生也妨碍了他。恩怨不在一世,过去生结的恩怨到了这一世来了结,这一世化解不了,下一世再来过。冤冤相报就是这样来的,冤越结越深,仇越报越大,从小的口角到杀人放火就是几个轮回的事。


 


佛弟子应该全心全意的帮助别人,但问题是你会吗? 慈悲也是要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好心也办坏事,结果和初衷可能是背道而驰。学佛就是求智慧,唯有真实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帮助人。


 


邪知邪见的人是不会成就的,有成就的人也一定没有邪知邪见。程度低的人理解不了程度高的人,反过来凡夫想什么佛菩萨都知道。我们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井底之蛙想象不到井外的天空。学佛修行是自己的事,和别人想什么做什么都不相干,重要的是自己做到了吗,一切都是向内求,不能挑别人的毛病。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3-08-09 20:1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淨空法師:還爭什麼?不爭了

 
一個人一生在世間,確確實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你一生能得多少財富,命裡定的,中國諺語講得好,“一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你要是把這一句話參透,你在這個世間,就會無爭??無求。

 
你要是不安本分,命裡是富貴的,還要用很多不正常的手段,幹損人利己的事,希望自己得到更大的富貴,你果然得到了,殊不知你那個得到的,是命裡頭有的,你不用這些手段,不欺騙眾生,你還是會得到。所以古人常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不安本分,希求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非法的手段,來獲得自己的利益,來獲得自己的名利,這小人!

 
為什麼說小人冤枉做小人?
他命裡本有的富貴,比他這一生所得到的,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因為他的心術不正,行為惡劣,他所得到的已經大大地虧折了!

 
他命裡頭的富貴太大了,虧折還有餘福,譬如我們講財富,他命裡有一百個億,有這麼大的財富,因為他的心術不正,處處用非法的手段,他所得來的可能只有十個億。
這一百個億他可能只有十個億,九十億虧折了,你說多可惜!

 
他要是用正常的心、仁慈的心,念念為苦難眾生著想,時時刻刻願意幫助別人,他命裡只有一百個億,可能他得到的是兩百個億。為什麼?心好、行好。
像做生意一樣,他賺了錢,他有利息,增加了;心不好,行為不好,虧折了!

 
諸位一定要知道,你的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行為,天天有加減乘除,小的善惡是加減,大的善惡是乘除。若是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中國古人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就無爭。還爭什麼?
不爭了!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13-08-09 20:2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淨空法師:爭也能得到,不爭也能得到,你了解這個,那我何必還爭!


 


 人生活在世間不能沒有求願,所以八苦裡頭有求不得苦,你有求。如果你把事相搞清楚之後,求願的心放下,真正做到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為什麼不要去爭、不要去求?你統統具足,何必去爭,何必去求!你要去求、去爭,要真的能夠求得到、爭得到,佛都佩服你。你爭不到,你也求不到,你所爭的、你所求的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當然自性本有要見性才能夠得受用,不見性不能得受用,不見性的時候你所爭到、所求的,我們講你命裡有的。命裡有的那是業,你過去生中造的業,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你這一生得財富,你爭也好,不爭也好,你都得到。爭也能得到,不爭也能得到,你了解這個,那我何必還爭!就不要爭了。可是不爭的時候得到更多,爭的時候得到反而少,為什麼?爭是煩惱,你帶著煩惱會把你的福報逐漸減損,就虧損,所以不爭得到的多,爭得到的少。

 現在大家講競爭,錯了,他命裡有一百億的財富,因為他爭,打了對折,大概只能得五十億,自己就以為不得了,其實已經虧一半。他要是不爭的話會增長,命裡的一百億可能會達到一百二十億,何必要爭?爭是缺德。所以不用競爭,不用傷害別人、破壞別人,不可以用這個手段,你來的愈來愈多。北京有個胡小林居士,聽我講經懂得這個道理,他做生意以前是競爭,想盡方法破壞競爭的對手,去侮辱他、去打擊他。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對競爭對手讚歎,不爭了,反而自己的生意,在金融風暴來的時候,他一點損害都沒有。他告訴我,現在身心愉快,沒有這個煩惱,不擔憂,生意比去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五,這意想不到。原本以為,家人、朋友都跟他說,你不跟對手競爭,你這生意怎麼做?他自己跟家人、朋友說,我做一年試驗試驗看,這一年賠掉我都沒有關係,我來做試驗。結果沒想到這些訂單超過去年,跟我說佛法真管用,佛法用在商業上會發財。你說是真的嗎?真的。為什麼?你做這個生意,你裡頭德行加進去,怎麼會不發財!你不懂這個道理,天天跟人爭,破壞別人,你這個生意裡頭加上罪惡進去。你爭與不爭都是你命裡有的,加上罪惡肯定是減損,加上功德肯定是往上升,這是佛法用在商業上,無論用在哪個行業上,都會帶給你想不到的利益。所以佛就是教人不爭,教人守本分,教人累積功德,累積功德不但裡面有智慧,裡面同樣有財富,無所不有!所以學佛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覺悟的人。

发帖回复
查看:1627|回复:20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