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36|回复:2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2013年8月 圣者法语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08-01 02:5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2013年8月 圣者法语
2013-8-1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敌手的恶劣对待,是你禅修的催化剂;你不应受到的无礼斥责,会向上策励你的修行;伤害你的人是上师,挑战你的执着与嗔恨,你如何能够报答他们的仁慈? ——吉美林巴大师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积植德行,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恶,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无常如此的明显,为什么人们却视而不见,总认为自己会有例外?---索达吉堪布7月30日微博 什么是“此有故彼有”呢?在有为法当中,上下、左右、长短、高低等对立、观待的概念并不是物质。虽然左手和右手是物质,但左和右却不是物质,而是我们的意识创建出来的抽象概念。这类概念与生灭无关,但却可以存在。这些概念,也属于缘起。http://rrurl.cn/f695uR 《缘起赞》略释(一) 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http://weibo.com/xirarongbo 菩提洲网站:http://www.ptz.cc 菩提洲微博:http://weibo.com/putizhou 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cn/ 国际佛学网http://www.buddhistweb.org/ 国际佛学会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uojifoxuehui 【免费】菩提学会简介及招生简章(欧洲组):http://forum.kaiyuan.de/forum.ph ... ;amp;amp;tid=731685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08-02 04:2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2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既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决欲亲近善知识,孜孜矻矻,不舍昼夜,常以“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茶里饭里,坐时卧时,指挥奴仆时,干办家事时,喜时怒时,行时住时,酬酢宾客时,不得放舍。常常恰似方寸中有一件紧急未了底事碍塞,决欲要除屏去、教净尽,方有少分相应也。若见宗师说时,方始着急理会,不说时又却放缓,则是无决定之志;要得生死根株断,则无有是处。----大慧宗杲禅师藏历六月二十六日喇荣五明佛学院供护法曰,扎西持林也同时供护法。马头金刚神山的扎西雍贡( 吉祥福荣岗)上空祥云朵朵。祝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吉祥。---希阿荣博堪布微博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唐朝进士张渭对世人重金钱、轻承诺的描述----索达吉堪布微博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http://weibo.com/xirarongbo菩提洲网站:http://www.ptz.cc菩提洲微博:http://weibo.com/putizhou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cn/国际佛学网http://www.buddhistweb.org/国际佛学会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uojifoxuehui[免费]菩提学会招生简章: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index.html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3-08-06 04:2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3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总之,我们对任何众生非但不应生起嗔恨心,而且应如母亲对待亲生儿子那样观修慈悲心。比如有一位仁慈母亲其儿子已生疯狂病,那不管儿子的行为是多么地粗暴与不尽人意,而母亲对他都是非常地慈悲爱护。----法王如意宝 佛教是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这个真理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佛教的智慧。尤其是依靠空性智慧,能彻底断除众生的痛苦,解脱生老病死,这在其他宗教中很难找得到。第二个,就是佛教的大悲。这种大悲遍及一切众生,也是佛教所特有的。——《华中科技大学问答》---索达吉堪布人人网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3-08-06 04:2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4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即生中不管遇到何种痛苦、恐怖,只要能随念佛陀,必定能从中获得解脱。平日若值遇幸福快乐之境遇,心中应明白此皆因佛陀之慈悲方能得以现前。既如此,快乐等一切善妙法皆当观想为普贤云供而供养于佛前。自己尚应恒时思维:三解脱、六度等法要实乃佛陀恩德所化,他为我等众生发起菩提心,并竭尽心力行持菩萨行,如是随念佛陀实为最极重要。随念佛陀乃一切菩萨道之基础,具备无量利益及能生一切圣道之功德。----麦彭仁波切 大学生们将来如果想研究一些古文化,了解佛教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写出来的文章会没有味道。因为佛教涉及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若不具足这种更深更广的智慧,研究一些事物会非常肤浅、非常表面。——《佛教的利他性》 真正的修行人,常会处于一种快乐、愉悦的境地中。诚如大智者霞嘎巴所说:“一旦你能做到不管住在哪里,都觉得舒心悦意;无论与谁交往,都觉得甘之如饴,这就是修行成就的验相。”---索达吉堪布微博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3-08-06 04: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5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别人做得比自己好,比自己精进,比自己慷慨大方,理解佛法比自己深入,就会觉得不舒服,即使表面上不表现出来,心里也会想,“其实他也没什么了不起,根本没那么好”。这样做实在很不聪明,你的嫉妒损害不到别人,只会损害自己的善根,而如果真心实意随喜的话,你本来可以得到对方的功德。随喜一种善能显发自心同类的善根。佛法的善巧方便使积累资粮变得多么容易,只要一点随喜就能积累无量功德。----希阿荣博上师《生命这出戏》 有些人刚开始非常精进,慢慢就有一些懒惰之举。但只要懂得了修行的重要性,学佛给自己也带来了真实的利益,此时你不会放弃的。作为大城市里的人,经常有说不尽的烦恼,这也是在所难免。但我相信,只要你的修行越来越精进,违缘就会越来越少,成就也会越来越快。----索达吉堪布人人网 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林林总总,究其根源,主要来自于竞争、奢侈。假如我们像古人那样具有淡泊知足的美德,吃饭能果腹就好,穿衣能蔽体就行,那又岂会经常“自讨苦吃”?---索达吉堪布微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3-08-06 04: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6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法修行应该可以引领我们,不论是在禅定中,或者禅定之外,同样保持恒常的觉性。这是所有心灵开示的精要;没有这个,不论我们念诵多少咒语和祈请文,不论我们做多少的大礼拜和绕塔,只要我们的心是散乱的,那一切对去除难解的情绪丝毫没有帮助。永远不要忘记这最重要的一点。-----顶果钦哲仁波切 近日,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突然剃了个光头。他的发言人透露,保安团队一位成员的两岁小孩患上白血病,在治疗中头发掉光了。听说患病小孩要来,怕孩子害羞,老布什赶紧把头发剃了,其他随从也都剃成光头,老布什告诉小宝贝儿:我们都是天生光头党。你要好好治疗哦。---索达吉堪布微博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3-08-07 01: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7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你必须训练自己,不论你决定在什么时候起床,那么,时间一到就马上起床。有时你会做不到,在你一醒过来,就告诉自己:“起床!”而却一动不动。你必须向自己说:“一、二、三,假如数到三我仍起不来,就堕地狱!”你必须这样来训练你自己,当你数到三时,你一定会起来,因为你害怕堕地狱。----阿姜查尊者 西部助学计划——从捐出15元开始。少许的付出,可帮他们走出辍学的绝望http://t.cn/zWzTZxY ----索达吉堪布微博 #上师开示#佛法延续到现在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在全世界那么大的范围内,那么长的时间里传播,它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佛法传入藏地一千多年几乎没有中断过,汉地也一样。延续不断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是它能帮助人,给人们带来好处。----菩提州上师开示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3-08-11 12:2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8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仅是忆念上师一瞬间,便胜过以数百万年间,持续修持本尊观修法:向汝上师主尊来祈愿。念颂上师名号仅一次,便胜过念诵四部密续,所有本尊之一切名号,向汝上师主尊来祈愿。心与上师相融一瞬间,便胜数百年修静虑定,或修百次圆满次第法:向汝上师主尊来祈愿。生起圆满二次第,精髓在于虔诚心,所有念诵的精髓,则向上师来祈愿, 一切修法之精髓,乃与上师心合一:向汝上师主尊来祈愿。-----晋美林巴大师 问:每天花两个小时念经磕头,不闻佛法不读佛书;每天花两个小时听闻佛法阅读佛书,不念经磕头,哪一个更有功德?答:每天吃饭不吃菜,或者每天吃菜不吃饭,哪一个更有营养?---索达吉堪布微博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3-08-11 12: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9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修行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其实这是我们一直试图在做的事,只不过因为方法不对,往往适得其反。比如某些生活方式,人们以为这样生活会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满足感,而实际上却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佛法的修行简言之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安乐。---希阿荣博上师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第32期刊登了对上师希阿荣博堪布的一篇专访「浮躁时代,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到底幸福快乐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佛法的修行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上师就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开示。愿所有读者都能感受到慈悲,更加快乐。----菩提州微博 身处某个时代,某个社会,对于其中的问题,一味指责或袖手旁观都不会有帮助。要知道,那些问题、那些趋势的形成,每个社会成员都出了一份力......而要改变时代,改造社会, 我们需要从自己做起,也只能从自己做 起。个业改变了,共业才会改变。---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希阿荣博堪布专访 许多人特别害怕生病,一得病就抱怨连天。其实,只要有这个身体在,就一定随时有病。正如佛经所说:“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所以,一旦我们患了重病,也没必要痛苦万分、如临大敌,用放松的心来面对它,病情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索达吉堪布微博 按照佛教的因果理念,这一世若有福报,财富便会不求自得;没有福报的话,再怎么样拼命追求,也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穷。所以,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些佛理,以随缘的心来面对一切,如此才能活得自在,这也算是一种放下。---索达吉堪布人人网微博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3-08-11 12: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0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宝鬘论》 戒定慧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这都是有意义的。有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逐渐调达,这时才有定的可能。定指不为所动,实在是现代社会的人很需要的一种素质。---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好人最基本的标准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众生。一般世俗上说这个人能干,能干的人里面有好人,但不一定都是好人.....真正的好人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善良的心,则会努力避免去伤害别人,比如杀生、偷盗、打妄语、恶语等等,善良的人不会故意去做。行善去恶是今生来世安乐的缘起。----希阿荣博上师 扎西持林的出家师父们昨晚得知有几十头牛将被贩卖,连夜将贩牛车拦下,把牛儿救出。清晨,牛儿们悠闲地吃着草,出家师父们为他们念诵放生仪轨。今天共放生牛53头,其中6头小牛。感恩上师三宝!----菩提州微博 真正的大孝,不一定是给父母房子、财物,而是应该对他们的生生世世负责。表面上看来,出家后似乎无法对父母尽孝、承欢膝下,但实际上,子女出家修行的功德,对父母绝对是有利的。----索达吉堪布微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3-08-11 12: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1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虽具信心若未断名利,终有世法危险当谨慎;虽依静处若未具出离,终有散乱危险当谨慎;虽具道相若未断慢心,终有魔障危险当谨慎;虽集护法若不具悲心,终有业倒危险当谨慎;虽具高见若未除贪执,终成油子危险当谨慎;虽勤利众若为私欲缚,终成骗子危险当谨慎。----龙钦饶降尊者 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 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___希阿荣博上师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索达吉堪布微博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3-08-13 09: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2 圣者法语 顶礼释迦牟尼佛!   布施存于知足中,   放下即为其本质;   持戒不令三宝恼;   安忍正念觉知俱;   精进五度之所需;   一切执取之显现,   禅定觉受为本尊;   智慧攀执自解脱,   其中无念、无念者,   它离边见非寻常,   它能超越一切苦,   它乃无上大寂静。   切莫对众人诉说,   将其神圣存自心。-----吉美林巴尊者 我们的生活是因因果果的前后相续。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不仅三世迁变如此,昨天今天明天也是如此,时时刻刻尽皆如此。每个当下都带着过去含着未来,在确定中又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希阿荣博堪布 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上师特别冲动,一上来就把上师看作佛:“上师您是佛,太了不起了!”其实,在最初依止上师时,不要急着视师如“佛”,最好先把上师看作是一个“人”。---索达吉堪布 我们的内心越清净调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对我们造成的困扰和伤害就会越小,所以那些会激怒我们,让我们感觉受到伤害和困扰的“可恶”的人和事,就像一位严苛的老师,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的问题。没有它们,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希阿荣博上师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3-08-13 09:2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1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虽具信心若未断名利,终有世法危险当谨慎;虽依静处若未具出离,终有散乱危险当谨慎;虽具道相若未断慢心,终有魔障危险当谨慎;虽集护法若不具悲心,终有业倒危险当谨慎;虽具高见若未除贪执,终成油子危险当谨慎;虽勤利众若为私欲缚,终成骗子危险当谨慎。----龙钦饶降尊者 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 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___希阿荣博上师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索达吉堪布微博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3-08-13 09:2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3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妈”字,是“女”和“马”组成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个女人一辈子在给自己当牛做马,她就是妈妈。所以,母亲的恩德无法言喻。今天恰逢中国的情人节,当你对所爱的人传递爱意时,请不要忘了这个最爱你的女人。假如,她已不在这个人间了,请用观音心咒“嗡玛尼贝美吽”祝福她!---索达吉堪布微博 在修行圣地做什么很重要,以怎样的心去做更重要。发愿是非常关键的。各人根据各自的因缘意乐,磕头转山也好,供灯供水也好,读诵研习法本也好,都应以清净的发愿来摄持。每天花一些时间按照【普贤行愿品】认真发愿,不是嘴上一读而过,是字字句句往心里去,这会有助于减少世间八法的侵扰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大乘佛法强调对所有的众生有慈悲心,或者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的意思是希望众生快乐,悲是希望众生脱离痛苦,喜是希望众生获得不会转变成痛苦的安乐,舍是平等对待所有众生。很多人只想到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幸福,其他的不关心,结果却因此而经历着种种苦恼。慈、悲、喜、舍,教会我们怎样给自己创造幸福,同时也给众生带来和谐、安乐。---扎西持林微博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3-08-17 05: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4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虽具信心若未断名利,终有世法危险当谨慎; 虽依静处若未具出离,终有散乱危险当谨慎; 虽具道相若未断慢心,终有魔障危险当谨慎 虽集护法若不具悲心,终有业倒危险当谨慎; 虽具高见若未除贪执,终成油子危险当谨慎; 虽勤利众若为私欲缚,终成骗子危险当谨慎。-----龙钦饶降尊者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贤善的人格,即一颗善良的心。不伤害使我们逐渐远离恶业,而心中常怀善意使我们从容坚韧,不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发现、分享美好和快乐。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需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豆腐渣、地沟油、PM2.5……让无数人连走路、吃饭、呼吸都没了安全感。培根在《论贪婪》中说:“贪婪者为了煮熟自己的一颗鸡蛋,不惜烧掉邻居的一座房子。”所以,人的贪欲若不加控制,这个世界将变得极其可怕。----索达吉堪布微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3-08-17 05: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5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旦你能够控制内心的愤怒,所有外在的敌人都消失了。但是,只要执著于内心的嗔恨,企图战胜外在的对手,即使你成功了,敌人也必然越来越多。即使你战胜了全世界,你的愤怒只会越来越强;被愤怒牵著鼻子走,绝对无法平息愤怒。真正无法容忍的敌人是嗔恨本身.若想要击败嗔恨这个敌人,必须专心修持忍辱与慈悲,直到它们在心中生根为止,届时就没有所谓外在的敌人了。----顶果钦哲仁波切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意大利文艺复兴著名诗人但丁---索达吉堪布微博 在汉地历史上,布袋和尚据说是弥勒佛的化身。当年别人用恶语来骂他,他笑嘻嘻地直叫好;用棍棒来打他,他马上倒下去,省得别人费力气;把口水吐到他脸上,他也不去擦,任口水自然干--- 我们很多人可不是这样,不要说口水吐到脸上,就连洗脸水倒在自己的鞋上,也是气的要命,当下就口不择言,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说出来了,为一点小事闹得头破血流……----索达吉堪布人人网微博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3-08-17 05: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6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毕生应当追求的,是与自己上师内在的相应。因为他已自在地安住于清净的本性之中,通过你生起的无限信心及感知恩德,相续的证悟便会生起。而弟子的根器,实际上是无所谓上下的。所谓善根者,无外乎指那些具足信心,并精进实修的人。故而你们一定要放下对于今生的贪著与眷恋。因为无法弃舍世法的话,就不能精进安住、修行及解脱了。----阿秋喇嘛仁波切 1987年,大恩上师晋美彭措法王如意宝莅临五台山,隨行僧俗万余人。法王于菩萨顶建造了一尊莲师像,并亲自装藏开光。这尊佛像的加持不可思议,有缘者得见解脱。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念诵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所有的佛经都通达, 的确是非常非常难, 但是难才学习, 懂了就不用学了。你们读小学,读中学、大学,不懂才学, 懂的话,你们不需要学。一样的道理,我们不懂佛法, 才要好好地学习佛法。这很重要。佛经难懂,大德们于是造论阐释佛经, 用了比较通俗的形式告诉我们很多佛法的道理,希望大家好好去学习。---扎西持林微博 十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小小的梦想——建一所中学。经过长期努力,因缘终于成熟了,今天实在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当然,做这件事,现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下面还有筹资、规划、测评、勘探、招聘、监工、招生、管理等许多复杂的程序,自己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但只要能让贫困孩子学到知识,付出一切我也愿意。----索达吉堪布微博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3-08-17 05: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7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话说好的状况比坏的状况更难处理,因为好的状况更令人分心。如果我们得到一切所欲——财富、舒适的房子、衣服——应该把它视为幻觉一般,像是在梦中得到的财产,而不要对它产生一种惯性的执著。如果有人对我们生气,或者威胁我们,反而比较容易修忍辱的禅定;如果我们生病了,也比较容易面对。这些都是造成痛苦的因,而痛苦本身自然会提醒自己想到佛法。所以说,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困难的遭遇反而比较容易融到自己道路中。但是当一切都很顺畅,也感觉快乐时,我们的心会毫无困难地会接受那个状况。就如同我们全身涂满了油,执著很容易在无形中渗入我们心中;它会变成意念的一部分。当我们开始执著于有利的状况,会开始迷上自己的成就、我们的名、我们的财富。这是非常难去除的。---顶果钦哲仁波切 有些人抱怨自己善事做得越多,生意越不顺利,越来越亏本,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就相当于农民种庄稼,今天刚种下去,明天就想收青稞、收麦子,是不可能的事!龙猛菩萨也说:所谓的业力,并不像用刀割身体即刻出血那样,立即就会感受果报,但是在因缘聚合时,往昔所造的善恶之果,必定会丝毫不爽地现前。---索达吉堪布人人网微博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3-08-20 02: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8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这世上的一切众生,除了被苦所折磨外,没有别的了,只有苦在干扰心。学习法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摧毁这个苦。如果苦生起,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认识它,不论我们多么努力,试图以意志力、财富和地位来控制它,都是不可能的。假使我们不彻底了解苦和苦的起因,无论我们多么努力试图以自己的行为、思想或世间的财富来和它交易,都是没有办法的。惟有透过清明的认知和觉醒,透过知道它的真相,苦才会消失。-----阿姜查尊者 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佛教,但若只停留在表层的形象上,没有触及更深、更广的佛教智慧,那实在有点可惜!最近,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倡导年轻人学习《金刚经》,若能深入了解佛教的般若空性,对万事万物的真相定会有新的认识。---索达吉堪布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13-08-20 02: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013-8-19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自己被五毒烦恼绑住,不得自由,而能帮助别人解脱束缚,没有这种道理。只有已经摆脱烦恼束缚的佛菩萨才有能力保护、帮助我们,准确地告诉我们如何出离轮回。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和我们自己的信心、愿力结合起来,能帮助我们离苦得乐,临终心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对于这一点,希望大家不要有疑悔。 希阿荣博上师《同生极乐国》 很多人认为佛教戒律是强行不让做这做那。不是的。佛教是最民主的,受什么戒律完全由自己决定,佛陀不会强加给你。佛陀跟医生一样,医生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如果不听,医生也没办法,最后吃苦的是自己。佛陀也是这样,告诉你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原因是什么。他并没有强制要求。---希阿荣博上师 没有正确的方向,人生是盲目的、迷茫的。许多人忙了一辈子,到头来却一事无成,甚至苦不堪言,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明确人生追求,从来没思考过:到底什么最重要?这些自以为最重要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价值?---索达吉堪布 我们今生的贫穷或富裕,实际上跟前世所造的业有关;下一世的痛苦或快乐,则与今生所造的业紧密相连。佛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现在不少人想知道自己的前世如何,其实这用不着问别人,只要看看你的今生就知道了。---索达吉堪布
发帖回复
查看:1036|回复:2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