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道----第二部 修行纲要之金刚乘
金刚乘



金刚乘

  在末法时期遇到佛法很难,遇到金刚乘的教法就更难,因为金刚乘的教法只在普严劫先生王佛、贤劫释迦牟尼佛、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圣教中才出现。
  莲花生大士是密宗的祖师,他从印度将金刚乘的教法完整地带入藏地。莲师之前也有密宗大师进藏,但是因为各种违缘都没能广弘密法。莲师以其不可思议的神通降伏了当时藏地的邪魔外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具有无所畏惧的慈悲之心,面对被业力牵引的众生愈硬愈强,毫无退却,所以他被尊为邬金第二佛。
  金刚乘被称为速疾解脱之道,具有众多积累资粮的方便,不需要按显宗经典所说的经三大阿僧祇劫,或肝脑涂地等极大苦行即能证果。这对于生在末法时期,缺少耐心又脆弱的我们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社会上对密法有很多误解,比如学密法的可以肆无忌惮地喝酒、行淫、杀生等等。事实上,密法的行持与修行人的证悟境界、修法的场合等密切相关,只有达到境界才能做相应的行为,否则会造下严重恶业,果报惨烈。西藏有句老话:普通人不能做瑜珈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
  学习密宗需要以显宗为基础。藏传佛教中是显密共修,许多显宗的修法,都会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显密共修对修行人来说是很殊胜的。

  传承

  佛陀的教言可以通过文字流传下来,但佛法的真谛只存在于上师的心里。它的传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
  密宗非常重视传承,得到传承以后修持和没有传承时自己修持,功德与加持相差很多。
  真正的传承,是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每一代的传法和承受法脉都传承有序,一代一代地接续到现在没有中断过。有一些法门,可能中间断过,或者现在已经断了,后学者依据佛经学习和修行。阅读、抄写佛经有无量的功德, 但传承清净而不曾中断的法脉是殊胜的法缘,是修行成就的依怙。
  密法中大圆满法的传承从普贤王如来至今,法脉没有断过。
  我的传承是从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那里得到的,法王如意宝是真正的佛。虽然我不是活佛,也没有什么成就,但是让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在我依止法王如意宝的二十多年里,从来没有对上师起凡夫想,没有违背上师一句教言,没做过一件令上师示现不悦的事,所以我传给你们的法, 传承非常清净也极具加持。


  灌顶

  如法获得灌顶以后,才真正进入金刚乘,没得灌顶的不是密宗弟子。获得灌顶前要先皈依,没有皈依就求灌顶不如法。
  获得灌顶的机会非常稀有,能获得灌顶是往昔积累的无量福德在此时的显现。在灌顶以前,传统上要求上师和弟子相互观察很长时间,所以我在汉地给居士们灌顶的次数不多。
  得到灌顶后就成为密乘弟子,一定要护持密乘戒律。有人误认为只有出家人才需要持戒,其实在家人一样需要守持戒律,尤其是求到灌顶后更要严格守持。得到密乘灌顶的在家人比只持沙弥戒的出家人戒律还要严格。
  清净的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源,是获得暂时和究竟解脱的基础。得到灌顶之后,比灌顶更重要的是护持密乘戒律,这是每位密乘弟子必须遵守的。
  密法很殊胜,修习密法,成就相对来说快,但是破密乘戒的果报也很大。一旦真正地破了密乘戒,一定要尽快忏悔。
 法王如意宝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举行法会或者灌顶以前,都要管家进行调查,绝对不允许破戒的人参加,判断的方法不是通过神通观察,是大家都知道、都看到的。这并不是法王不慈悲,而是因为如果有破密乘戒的人在,会对其他参加法会和灌顶的人有很大影响。
  你们不要失望,认为守持戒律太难了,只有已登地的菩萨或佛才有能力守持。因果取舍之法,即是戒律,是佛陀为引导因地的修行人正确修法而宣说的。戒律的要求不会超出普通人能力之所及。希望大家在这一生中能不间断地去了解密乘的教法,深入、系统地学习密乘戒律。
  

  会供

  密乘弟子应该时常观察自己的密乘戒是否清净。“我对上师具足信心,对金刚道友没有嗔恨,我的密乘戒律很清净”,敢这么说的人肯定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自己。
  阿底峡尊者曾经说:“我在出家后从来没有违犯过出家戒律;受持菩萨戒后,有过稍许违犯;进入密乘后,会时常违犯,一旦违犯,我马上忏悔,从来没有让过失过夜。”凡夫人与阿底峡尊者这样的大成就者根本没法比,所以我们在进入密乘后,肯定会有许多违犯戒律的情况发生。
  犯戒后要及时忏悔,最好不过夜,忏悔得越早,业障越容易清净。宗喀巴大师曾说:破密乘戒三年之内没忏悔的话,不能恢复戒体。这样的人不能参加法会,因为他就像一滴变质的牛奶会把全部的牛奶都弄坏。
  一旦破戒应当在最早的时间内以猛烈的忏悔心忏悔,这样不但可以清净业障,戒体也能够恢复;若三年之后才忏悔,虽然业障可能得到清净,但戒体已经很难恢复,戒体没有恢复,今生无法成佛。
  密宗弟子清净密乘戒律最好的方法就是参加会供。初十是莲花生大士的节日,二十五是空行母的节日,每个月能在这两天会供非常好。
  严格地说,会供需要具足很多条件,比如要有金刚上师主持,要有带领念诵的维那师,还要使用手印以及诸多法器等等。简单的话,按简供仪轨修也可以。
  会供的人数没有特别要求,一般来说戒律清净的话,人越多越好, 但有一个破戒的人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会供后的供品不同于一般的食品。参加会供的人,在上师的带领下,按照仪轨修持,迎请诸佛菩萨,诸佛菩萨的加持使食品变成甘露。会供后食用甘露,能在佛菩萨的加持下清净戒律。


希阿荣博堪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13 4:58: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