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最后一个是视频的名字是藏传大悲咒,也是十一面观音咒。网上看到一篇林光明先生讲的《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一起贴出来供师兄们参考。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94f4010009wy.html#commonComment
《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
流行的现况
坊间最近相当流行所谓「藏音修行版〈大悲咒〉」的录音带及CD,我听过由不同唱诵者所录的就有七种。这些带子所录咒语之音译汉字约只150个,旋律为通行藏密「十一面观音咒」之旋律。其中流通量最大的是爱华出版社所发行的版本,汉字有153字,以男女混声配上国乐、西乐、佛器及电子合成乐器,听起来让人满心欢喜,很快就能跟着唱诵起来。
做为一个佛教咒语研究者,看到佛教的咒语音乐能受到这么大的反应与欢迎,也深知其将能直接间接、有形无形地影响广大众生向佛,心里实在非常高兴。
主要的问题
也许因我研究佛教梵文咒语多年,也曾出版过《大悲咒研究》与《往生咒研究》等书,可能被一些朋友误当成是咒语专家,因此收到不少读者与朋友询问有关此录音带的一些问题。归纳这些问题,主要不外是:(1)何以此〈大悲咒〉比平常早晚诵念的短?(2)二者内容相同吗?(3)念诵功德有何不同?
因为对此录音带内容有反应的人实在太多,其影响可能极其深远,因此有关这组录音带的相关问题,我认为有必要以严格的态度提出来与读者及诸方大德讨论一下。
咒语的名称
我常认为个人有个人的因缘,但很赞同蓝吉富教授说的:一般的修行者最好能选持一经一咒为主修。因此我觉得修行者若能持个咒最好,长咒短咒甚至任一个咒都没关系,也觉得一个咒语的名称事实上并不十分重要。
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著称,广义来说,将其系统中之任一咒语称为〈大悲咒〉并不为过,如此则所谓六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如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不空羂索观音甚至准提佛母等等,为了度化不同众生而分化自圣观音的诸位观音菩萨的咒语,皆可称为〈大悲咒〉。
虽然万法皆通,所有观音咒语皆称为〈大悲咒〉也无不可,但为了不同众生而示现或分化成的诸位不同观音菩萨,每位都有自己独立专属的名称,也有述说其咒语来源成效等的个别经典,而每种法门也各有适合修行它的人,因此法门间有不同的名称以资区隔,也是发展过程中必要的方便。因此才会有、也应会有这是〈千手观音大悲咒〉、而那是〈十一面观音咒〉的咒语与法门之区别。
二咒的定义
依佛教用语的习惯来看,〈大悲咒〉一词的使用在汉译佛典使用区事实上有其特定范围,亦即指一系列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有关的咒语。此系咒语在《大正藏》中收有长短不同的版本近二十本,以汉字音译之字数而言,最短的有 40 句 289 个汉字, 最长的有 113 句,有 998 个汉字。二十本当中,最通行的是 84 句 415 字的版本,一般人说到〈大悲咒〉时, 事实上指的就是 84 句 415 字本,这可说是狭义的〈大悲咒〉一词的用法。
而〈大悲心咒〉与〈大悲咒〉名称的由来,是取自其全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最后数字。此版本已在汉译佛典使用的区域通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是由伽梵达摩与不空等人前后分别译出。
而〈十一面观音咒〉在历史上虽有四译,但此四译本可说是同本异译,且其咒语非常接近,可说就是同一咒语的不同音译,不像二十本〈大悲咒〉,可分成大约五组长短不同的内容。此四咒语常被称为〈十一面观音咒〉。
内容的差异
若逐字比对 84 句型〈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二咒内容,除了「归敬文」段的「礼敬三宝,礼敬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悲者」(〈大悲咒〉之第 1 至第 6 句)等句相同外,二咒只有开始诵出咒语内容前的「即说咒曰」(〈大悲咒〉第 18 句)、及「结尾文」的「娑婆诃」(〈大悲咒〉第 84 句等共 14 句)二句相同,其余内容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系统的咒语。
在「咒语中心内容」这一部份,要说二者有些近似的话,主要是一段很好听的咒文,在 84 句型〈大悲咒〉中是 sara sara,siri siri,suru suru (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第 43 、44、45 句),而在〈十一面观音咒〉中是 dhara dhara, dhiri dhiri, dhuru dhuru (陀罗陀罗,地利地利,豆楼豆楼),二者皆为 (X)ara(X)ara, (X)iri(X)iri, (X)aru(X)aru 之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