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882|回复:12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地獄變相圖 --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 淨空法師講地獄變相圖的缘起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2-11-07 18:0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地獄變相圖 --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 淨空法師講地獄變相圖的缘起

前幾年,江逸子老師畫的《地獄變相圖》,這是了不起的巨著,大手筆。這幅畫高度是二十六公分,二十六公分高,長是五十米,一年完成。


 


我請他畫的,我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把它畫­成功了。神來之筆,沒有一筆敗筆,我說那是城隍菩薩拿著你的手畫的。畫這一張畫,它的緣起是什麼?


 


緣起是城隍來找我,找我好幾次,附體來找我,要求我幫他恢復城隍廟。我­說這是國家的政策,佛廟可以恢復,神廟不能恢復。


 


他也很理解,然後跟我講,城隍廟裡頭對社會貢獻最大的是閻王殿。


 


這個我知道,我小時候,母親一年總會到城隍廟去燒幾次香­,都帶我們去看閻王殿,那時是用泥塑的,印象非常深刻。


 


他說這教化眾生功德很大,能不能把閻王殿,地獄變相這些圖把它做出來?


 


我說這個建議倒不錯。那個時候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居士林外面做圍牆,圍牆上鑲的浮雕,我就想,把這個地獄變相圖做個浮雕,鑲嵌在居士林的牆上。


 


城隍建議,他說那就不必,你最好是找人畫,畫出來多印,到處流通,­希望我們在全世界的淨宗學會,每一個道場都流通。


 


我說這個倒不錯。這都是他提出來的。所以我才找到我這個同學,這是個畫家。他畫完之後我忽然想到,佛經裡佛講的也不少,­我們沒有照佛經所講畫的,照道教的《玉曆寶鈔》,《玉曆寶鈔》所講的故事畫出來的。所以我就找了幾個同學查《大藏經》,把《大藏經》每一本去翻,經上有講因果報應的、有­講地獄的,都把它節錄出來。以後印了一本書,這個書的書題是我寫的,一共是有二十五部經論,《諸經佛說地獄集要》。


比道教講得更詳細,道教裡面講的都是果,那個果的因說­得不詳細,佛經上因講得詳細,你造作什麼樣的因,你將來會受什麼樣的果報。


所以我希望將來有緣能再找一個畫家,照佛教的《佛說地獄集要》來重新畫一幅佛教的地獄變相圖。­這個很有意義,這是很大的功德,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有很多人看到這個就回頭,不敢再幹壞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4 23:54:5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2-11-07 18: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地狱变相图导览-新版国语 由台湾华藏净宗学会制作。


 


江逸子大德恭画,在一年中完成此全幅画长50米巨作警世悲愿-之作,因果丝毫不爽.且看善恶报应轮回之苦.望广为流传!


 


今日变相图出,希望能够唤醒全人类,唤醒所有社会人士的良知,重视因果,上净下空老法-师特别的提示,个人因果,个人负责,希望大家相信有轮回,相信有因果报应,种好因得-好-果,种恶因得恶果,谨言慎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请观地狱变相图导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4 23:56:47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2-11-07 18: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2-11-07 18: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2-11-07 18: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2-11-07 18:2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2-11-07 18: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2-11-07 18: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2-11-07 18: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2-11-07 18: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願雲大師云:『千百年來碗裹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有關「地獄變相圖」,起源于唐代畫聖吳道子的首創,有感于當時盛唐的富庶,同時也導致社會人心奢侈而墮落,殺業媱亂的為嚴重,於是發心在長安景雲寺作此壁畫,觀者摩肩接踵,令許多屠戶放下孽刀因而改業不計其數,媱介押客從此消聲匿跡,對教化功德可見一斑,可惜此畫毀於歷代戰火,失傳於人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5 0:26:05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2-11-15 00: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因果圖說《十王圖》跋



現今社會時局動盪不安,天災人禍頻數,舉世之人身心無所依歸,苦不堪言。因而印光大師示現落實因果教育,大力提倡流通《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等善書。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講演《楞嚴經》,當時館內收藏蘇州弘化社印行經論善書甚多,我從版權頁中發現,這三種善書流通量竟然超過三百萬冊,震驚之餘,細心思惟印祖此舉,實是老人慈悲救世一片苦心。應是有感於世變日亟,人類之良知喪盡,競造昔所未聞之種種惡業,導致現前災難動亂慘禍,是乃世人共業所感而來之空前浩劫。若不能令世人明了因果報應之理論與事實真相,勢必難以勸人捨惡向善扭轉劫運。雖然儒、佛、道三家教義理論圓備,但以近世多已疏忽聖賢教誨,倫常道德之說,目之為封建迷信,置之不顧,是已不能挽救現前人心;於是祖師大慈大悲,唯有提倡落實因果教育一法,才是救亡圖存最妥最善之道。


 




我在多年講席之中,亦時言及,華族何以能歷五千年而不衰,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得力於古聖先賢之教誨。此即道德教育、倫常教育;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是大自然之道;義、親、別、序、信五字是大自然之德。換言之,大自然之理則即是道,隨順大自然之理則即是德。五倫十義,其中包含之教理既簡又圓,中國歷代君王皆能遵行『以道治國、以德化民』之原則而不變,即使元、清兩朝,蒙古、滿人入主中原,亦能遵守奉行而不違,因此國家才得長治久安。由是而知,中國古聖先賢之教育理念,落實到家庭、學校、社會、宗教,普及於各個階層,確實是齊家治國之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細心觀察清朝亡國之後,民國建立正是因為忽視傳統教學,才導致現前社會動亂不堪。所以印祖確具真實智慧,為挽救世界劫運,全心致力於提倡因果教育,希望能夠藉此喚醒人心,確實明白因果事理真相,才能真正消除業因,遠離不善果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5 0:11:0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2-11-15 00:1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兩千年春,我在星洲,許大佬專程來訪,故鄉城隍多次附其身語我,先是道及我五、六歲時童年故事,令我信是真實附身。他盼望能修復城隍廟,我向他說明礙於現前國家政策,修復之事具有實際困難,城隍亦頗理解,於是要求能恢復閻王殿。我回憶童年,六、七歲時,依稀記得,慈母時常攜我至城隍廟燒香,十王殿中雕塑地獄變相造型栩栩如生,歷歷在目,於我影響至深至遠,以至於一生中起心動念不敢起惡念惡行,益加深刻了解因果教育影響童心至大。於是建議以石刻浮雕置於佛寺中,彰顯城隍慈悲教化之德。有頃,城隍言:石刻浮雕工程甚大,不如以圖畫代之,同時另作一幅極樂世界圖,詳加說明,以示世人。並期望能印送全球佛教道場,才能真正落實因果教育,挽救現前劫運。我深表贊同城隍建議,於是想到同門學道之當代大畫家,故人江逸子先生,言及城隍附身之奇遇,並商請製作地獄變相及極樂世界二圖,贈送各地博物館、大學、道場收藏展覽。江先生聞之,歡喜應允請求,並告以先師住世時亦曾囑作二圖。我說:師命有因,城隍為緣,因緣和合,此一大事因緣,非先生神手莫屬也。如此偉大鉅製竟然於一年之中峻成。地獄變相圖高二十六英寸,長五十米,信是神來之筆,使我深感此乃諸佛菩薩、城隍眾神慈悲加持,為挽救今世之空前浩劫之大作耳!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2-11-15 00: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於講席中多次言及,中華文化歷數千年不衰,實具三要素。其一為立祠堂以教孝養父母,懷念祖先,知恩報恩。其二為立孔廟以教倫理道德,尊師重道。其三即為城隍廟,教人深信因果,斷惡修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此不獨為人倫之基礎,亦實為凡夫修行成佛之正因也。淨空入佛門五十二年,弘經教學四十五年,深知人性本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法性,肯定性德即是慈悲、平等、太和、真誠、清淨。是故虛空法界眾生,本來一體,本來和睦;一切眾生本來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無有妄想分別情執。但以一念不覺,而起無明,境隨識變,乃有十界三塗地獄相現。若能回頭,返樸歸真,則一真一體當下即是極樂華藏。故人江逸子先生作此圖,無異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應化而來,現身說法,普度眾生,普救劫難;普願見聞,悉皆諦信。誠如迴向偈中所云:『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觀此圖者必能覺悟三界因果報應之理事,自然迴心向善,克己復性;知形相緣生緣滅而靈性長存,智者於念念中,唯以提升靈性為一生唯一大事因緣,而止於純淨純善;於世則作師作範,世人尊稱為聖、為賢、為佛菩薩者是也。惟願作者觀者,皆成無上道;豈止令眾生迴心向善,天下太平而已耶。如是則不負城隍感應,江師製圖救世之悲心耳。地獄變相圖初成,江先生囑咐為此圖題跋數語,義不敢辭,乃略敘緣起如是,願我同倫善體深思之可也。


 


兩千零三年十一月淨空謹識於澳大利亞圖文巴市淨廬  
時年七十有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5 0:17:35编辑过]

发帖回复
查看:882|回复:12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