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174|回复:7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ZT: 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嫉妒心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2-10-19 02: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ZT: 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嫉妒心

 
妒忌,妒是表現在外面,忌雖然沒有表現在外面,心行不善。 
 
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嫉妒心重,不懂得隨喜功德。六道凡夫,說實在話,嫉妒心很重,看到別人有好處,自己心裏就很難過。 
 
別人勝過我,比我好的,我要敬重他,不能有傲慢,不能有嫉妒。你有傲慢、妒忌你就造業,你要懂得尊重,要懂得敬愛。  
 
世間人嫉妒的煩惱與生俱來的,這不要學的、不要教的。 
 
你看那個小朋友一、二歲,他還不懂事的時候,他就有嫉妒心,他看到你給糖,給另外一個小朋友,他就不高興了。你曉得他就有嗔恨、有嫉妒。 
 
佛教給我們,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我們應當要學隨喜。不但不嫉妒,見到別人做好事情能生歡喜心。更進一步,我們還能夠盡心盡力,幫助他、促成他的好事。 
 
別人的成就超過自己,那就太好了,我們不但沒有嫉妒,而且要生歡喜心。他的智慧比我高,能力比我強,這事情他辦好了,我就不必辦了,不必辦是享清福。 
 
古人所謂是「能者多勞」,他很聰明、很能幹,那他得做很多事情為我們服務,他很辛苦。我們無能的人、無智慧的人只有享福,只有享受。 
 
學佛的同修心量更應當要拓開,你看經上常講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量要大,絕對沒有一絲毫嫉妒障礙。 
 
今天世界這樣混亂,用什麼方法能挽救這個世界?跟諸位說,沒有辦法。 
 
這個世界上不管他是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想解決當前的問題,沒法子!唯獨佛有方法,現在大家不相信,那有什麼辦法! 
 
佛用什麼方法?佛把因果報應、六道輪回事實真相告訴你,你心自然定了。我貧窮,我前世沒有修佈施,沒種因!我這一生貧窮,活該!我心定了。 
 
貧窮人曉得,他富貴,過去世他種福,我貧窮,前生沒種福;我要想富貴,我現在種福,我來生享福。知道因果,就不會胡作妄為! 
 
你不知道因果報應,別人發財了,得大財富了,你對他有嫉妒心,想盡方法去破壞他,你將來的果報是什麼?生生世世貧窮。 
 
貧人看到富人就嫉妒,想辦法去破壞障礙,這個造的罪業極重!這不是解決問題,這是製造混亂。唯獨佛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佛法是勸善規過,讓大家都知道因果報應。如果每個人都遵守佛的教訓,都能守分,都知道修福,都知道積德,國家就會強盛,人民就會安樂。 
 
給諸位說,世出世間法都講因果,你真正明白因果,心就平了。所謂富貴安於富貴,貧賤安於貧賤,理明白了,心就平了。 
 
佛法裏面講三世果報!我這一世得富貴,前生修的,我這一生應當得到;我這一生貧賤,我過去生中沒修,我今天貧賤是應當的。 
 
理明白了,對富貴人,也就不會羡慕、不會嫉妒、不會怨恨了。我們常講心安理得,心為什麼安?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 
 
大家真正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我們心就安了,心安理得。我們貧賤能夠安於貧賤,富貴能夠安於富貴。 
 
中國幾千年來,雖然貧富不均,這個社會上相安無事,道理在哪里?就是接受儒家跟佛家的教化,大家都懂得因果報應。 
 
我們一般凡夫最嚴重的習氣就是嫉妒、嗔恚、貪愛,看到別人稍稍比我自己有好一點的地方,嫉妒心就生起來,殊不知嫉妒、嗔恚、貪愛是三惡道的業因。 
 
雖然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不斷,你嫉妒、嗔恚、貪愛這三種心要是不斷,還念念增長,你雖念佛,將來你的果報在三途。 
 
佛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句話的義趣甚深。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就難了,這是我們要常常反省反省的! 
 
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失掉人身,來生能得人身嗎?幾個人敢說他來生還會得人身?得不到了。 
 
來生要得人身,五戒十善要持得很乾淨,我們能做到嗎?殺盜淫妄天天幹,妄語、兩舌,貪嗔癡慢,用貪心學佛,用嗔恚心、嫉妒心來學佛,這樣的心態,來生不但成不了佛,你的果報在三途! 
 
我們學佛能精進、能不退,這都是阿彌陀佛神力冥冥當中加持著的。我們的心一定要清淨,才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我們用是非人我心、貪嗔癡慢心、嫉妒愚癡心學佛,這怎麼可能跟聖人感應道交?這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說佛菩薩不來,不是的,是我們無法跟他起感應。我們還是自以為聰明,這樣學佛,這一生還是會空過,很難成就。 
 
我們要真正保持這一生平平安安地度過,不遭大小橫事,那須要很大的福報,那須要真實的智慧。 
 
要保住這一生平安幸福,自己一定要曉得,第一、「斷一切惡緣,決定不造惡業」。 
 
縱然過去生中,或者從前曾經造過惡因,我現在惡緣斷掉了,緣沒有,因就不會結果,所以「諸惡莫作」就非常非常要緊了,這不是一句口號,要認真去做。 
 
第二、「一定要眾善奉行」。為什麼?「修一切善」就是修福。你這個福德天天增長,縱然有冤家債主,看到你這個福報一天一天大了,他也不敢來幹擾你,想報復也不敢下手。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真正保證我們這一生幸福,不遭到橫難。在一生當中,我們斷惡修善,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宣揚;刻意宣揚去作善,那就好名,又搞到名利裏頭去了。 
 
名利要是多了,嫉妒障礙的人都來了,那些嫉妒障礙的人就是魔怨,魔怨是自己招來的。 
 
中國古人有兩句俗話說得很好:「為善莫盡名,為惡莫盡刑。」 
 
你做「壞事」,刑法不會處罰你的,可見得那是小的壞事,不是大的。為善不要出名,出了名那就有嫉妒障礙,甚至還有陷害,麻煩就來了。 
 
這兩句話看你怎麼解釋,看你怎麼個用法?我們學佛的人全心全力在行善,但是行善三輪體空,這就對了。如果你做善事一定要名,要有所求,這就壞了,那個就是很大的錯誤。 
 
社會自古以來,不但是一般社會,連佛門也不例外,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起,嫉妒障礙、乃至於種種破壞陷害,這些事情都是很平常、決定不能避免的! 
 
你們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佛陀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對釋迦牟尼佛就不服氣,用盡了心思想謀害釋迦牟尼佛,自己取而代之。 
 
佛弟子當中有六群比丘,佛弟子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有聽佛的教誨、依教奉行的,也有專門搗亂破壞僧團的,在世尊那個時候就有。 
 
諸位都看過《六祖壇經》,那個時候人心可以說還相當淳厚,五祖將衣缽傳給惠能大師,不服氣的人很多,甚至於不少人出去到處去找,想把衣缽再奪回來。 
 
其中還有一些人,不僅是要把衣缽奪回來,還想要把惠能殺掉,這是唐朝時候,可見這個社會嫉妒障礙爭名奪利之事,在所不免。 
 
我們是什麼人?沒有智慧,沒有福德,你要跟人爭,那叫自找苦吃。所以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切退一步。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你這一生就非常幸福了。 
 
別人要的,我不要,這就沒事了。我要的,他不要。我要什麼?我要老實念佛,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他不要,他要名聞利養,名聞利養都給他。唯有這樣,自己一生安安穩穩,道業才能夠成就。 
 
世間人所爭的,我們知道都不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老實念佛,是決定能得真實的利益,這個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26960.htm)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2-10-19 02: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圣严法师: 如何消除嫉妒心


 


原本可以心情愉快地做事,却因为心理作祟,一想到自己所嫉妒的人,心里便浮现许多批判的字眼,使自己烦恼不已,以至于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便会累积转化成怨气。


 


就佛法的观点来说,嫉妒是非常严重的烦恼心,它与瞋恨心有关系。佛法所说的三毒一般是指「贪、瞋、痴」,但也有一些经论说是「贪欲、嫉妒、邪见」,后者以嫉妒代替了瞋恨,可见,嫉妒心、瞋恨心属于同一层次、同一性质,同样都会害人害己。


 


人人都有嫉妒心,佛法甚至认为它是根本烦恼之一,学习如何放下嫉妒心,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功课。


 


避免嫉妒是双向的,一方面不要嫉妒别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引起别人的嫉妒。方法可以效法〈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中的第五愿──随喜功德,也就是对于别人所得到的利益、所做的好事,要感同身受的随喜、赞叹;其次,也要将所有荣誉归诸于大众,而不是归功于自己一人。


 


记得有一次,我获得一个公益基金会颁发的爱心奖,当时一共有十个人受奖。在颁奖典礼上,我发表感言说,我得到爱心奖,并不表示社会上有爱心的只有十个人,我们这十个人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而已,同时我们也比较幸运,因为别人的推荐而获奖;其实还有许多人一直默默地耕耘,只是没有被推荐。另外,这项荣誉,并不是专属得奖者的荣誉,以我个人而言,是因为有法鼓山,藉由义工菩萨、信众菩萨们共同的奉献,才能得到这项殊荣。所以得到的荣誉,大家不需要嫉妒,因为这不是属于个人的,是大家共享的;这不仅勉励个人,也期待有更多人效法奉献。


 


在得到荣誉以后千万不能骄傲,一旦骄傲,便很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凡事谦虚,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2-10-19 02: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达真堪布:对治嫉妒心


 


别人修行有进步了,生活、工作、身体有好转了,你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这就叫嫉妒!你为什么不舒服?我们已经发愿了,要饶益众生,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还是没有发心。如果你真正发心了,让众生高兴是你的责任啊!你没有为他做什么,他自己就能得到好处,就能高兴,你应该随喜,也应该高兴,众生的好事就是我们的好事。


 


也有人说:“贪心、嗔恨心我有,但是嫉妒心我没有。”你肯定有嫉妒心。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这个好处不管是从你这里得到的,还是从别的地方得到的,你心里有没有无伪的欢喜心?你为他人得到快乐而高兴,为他人得到好处而随喜,这个心就是欢喜心。有的学佛人说,“那些大富大贵的人、那些当官的总是占别人的便宜,心那么坏。”于是就生不起欢喜心。如果不管他人通过什么手段、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好处,你都没有一点点不高兴,没有一点点不舒服,都能够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个时候才说明你彻底没有嫉妒心。其实谁都有嫉妒心,只是有的人重一些,有的人轻一些而已。


 


有的人为了暂时的利益而造业,我们应该先对他得到的利益生起欢喜心,然后,再悲悯他,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再造这样的恶业,愿他以后不要感受这些果报。自己发心是清净的就可以了。“我恨他,因为他造业造得太狠了。”不能这样想,不应该生起嗔恨心。如果这样,你还是不会当菩萨。他造业造得越多,你就越应该可怜他,越应该替他消业,跟他结善缘。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2-10-19 16: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菩萨对我真慈悲。我今天刚刚升起了一些嫉妒心,回到家来就看到了这篇开示。多谢转载!与人无争,于事无求。别人要的,我不要;别人不要的,我来要。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2-10-24 18: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30岁才明白什么是嫉妒心,从来没有过嫉妒心。但是这类人又太多,看他们时就像看垃圾一样,有很多人觉得你很狂妄,实际上是因为很恶心他们身上的自私和嫉妒。一度抑郁过,转牛角尖走不出来,后来读了些经文好很多,找到共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20 23:16:2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2-10-31 16: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感谢分享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2-10-31 20: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5楼师兄别误解,我就是想劝劝你。放下对他们的“恶心”,也对你自己是解脱。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2-12-09 13: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感恩,让我看到这篇文章。一直不愿承认自己确实存在的嫉妒心。知道自己不该,也会自我批判,但是很多时候就是无法真正地发自内心的开心起来。尤其是当自己处于低谷,而看到别人处处都很顺的时候。在修炼这条路上,我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帖回复
查看:1174|回复:7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