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481|回复:7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桑心,大德越来越少了,南师怀瑾9月29日圆寂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2-09-30 23: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桑心,大德越来越少了,南师怀瑾9月29日圆寂

“以前有弟子要为南老记录,或写传记,都被拒绝。”


 


 


其实报答师恩最好的方法不是杜撰,而是心念相应,诸法供养。


 


 


转一位南师怀瑾的弟子叶曼先生的采访,愿先生法身无限,早日乘愿再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NXpDGHsDRk&feature=relmfu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2-09-30 23: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叶曼先生答客问


 


杂合集:



1、请问心修到何种状态,才是好的?
答:修到只想大众利益便好。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师又说“水善疏而忌堵”,那么“堵”与水之用有何相驳之处?
答:虽利万物,如被堵即成死水。
3、老师是如何看待经络是什么呢?
答:我一切任其自然。
4、对于中医学者有何学习建议呢?
答:另外多学习西医。
5、您相信轮回吗?
答:相信。
6、灵魂存在吗?
答:有。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我怎样才能区别?
答:忠言逆耳。
8、“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做何解?
答:自身亲自行之,体会之。
9、怎么样能达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状态?
答:我们的眼睛只是长来看别人,肯反观是大聪明。
10、您相信进化论吗?
答:相信。
11、人类的起源是进化而来还是从色界下降而来的人中繁衍而来?
答:我不知道都有可能,又都不可能。
12、自然科学研究是不是一种有欲以观其缴的过程?那么还有什么意义吗?
答:好奇,利用。
13、如何面对贫穷?
答:想办法富起来。
14、是先有美还是先有丑,先有善还是先有恶?
答:同时并存。
15、地水火风四大是自然本性具足的吗?其性是常吗?
答:本具,因缘散则消失。
16、我认为“无为”实在透彻了解事物本质和世界本来运作规律基础上,顺势而为,不做与之相违背此本质和规律之行才可大为,老师,您如何评判?
答:对。
17、如果要做成一件事,少不了会按原则、按条理,即使自己无欲,但牵扯利益关系冲突,怎么样面对呢?
答:不应有者一丝不沾染。
18、从懂事开始,就逐渐觉得个人生死无常,欲望之满足不值得追求,于是希望自己可以做有益于众生的事情,从而选择做经济学研究,希望为国富民强作贡献。但是又逐渐认为,最本质的不是让人们有财,而是人人可以节制欲望,善待他人,所以很矛盾。请问应追求什么?如何追求?
答:先自立自达然后立人达人
19、坐禅的体验是生理反映还是对未知世界的体验?
答:禅宗是生理和心理的融合。
20、能谈谈您所理解的法会吗?
答:我不会。
21、老师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答:早睡早起,吃七分饱,少欲知足。
22、什么叫“打七”?您的“打七”感受是怎么样的?
答:七天坐禅空欲会。
23、请问老师有否计划在中国知道禅修?
答:没有。
24、“慢心”极重,请问对治的办法。
答:多读书,多听听别人的嘉言。
25、请问叶老师今后的讲座可否上传到网上,可以使大家下载。
答:正在做。
26、请叶老师开示:如何看待“放生”的活动,我认为助长了商人抓捕动物但秘宗师傅说你不放别人还是会抓捕动物的。
答:不吃它,就是每天在放生。
27、如果大家都吃素,这个世界会不会失去生态平衡?又有多少人会因此失去生机?如SARS,国家还补贴养禽者?
答:不要谈空理,只是因为馋。
28、请问老师如何看待现在的科学研究工作?如何使用佛法的道理去指导日常的工作?因为很多时候觉得看到很多机会但又找不到一个真正可行有意的一个方向。
答:此与佛法无关。
29、在平时如何观察到自己的慢心、痴心、嫉妒心就直接去压制下去吗?总觉得自己很容易陷入情绪之中。
答:自己的心自己化解,不是压,如果压下去,反弹得会更厉害。
30、人生真的有轮回吗?
答:看看猫狗的行为心态。
31、老师94岁了还那么好精神,看上去那么年轻,请问老师的养生之道?
答:少吃早睡不贪。
32、如何克服打坐中的昏沉?
答:起身动之。
33、请您推荐一些好书。
答:四书、道德经、诗词。
34、静吖坐时,气动可以吗?
答:可以。
35、修行是否一定要经过“实证”阶段才能有结果?
答:修行无证悟只是耗时间。
36、您说读书可以改变气质,指读什么样的书?
答:除邪书淫书,开卷有益。
37、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是否是一样的?
答:不一样。


 


佛家集锦 :


1、请问年轻人学佛修行,应如何处理学习、工作,如何待人处事?怎样不进入误区?


答:欲别人如何待自己,便知如何待别人。
2、无为可否理解为三轮体空?佛道本题论无别,佛家高明在哪里?
答:说来话长。
3、《心经》要点是哪八个字?
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请问年轻人学佛、修行应如何处理学习、工作,如何待人处事?怎样不进入误区?
答:多读佛经多请教。
5、若您现在是45岁,您还会选择研究佛法吗?
答:当然。
6、请您讲讲佛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答:基督在孟加拉18年深了解佛法。
7、佛教认为有天堂和地狱你怎么认为,天堂和地狱存在吗?
答:十方皆有。
8、由于文化的断层,当今的教育体制使得现代的青年人古文功底很差,这在学佛深入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障碍,请问叶老师如何建议?
答:多学。
9、六尘中的“法”与佛家三宝中的“法”有何异同?
答:前法指心意识,三宝指佛所说。
10、南怀瑾先生说到寺庙拜佛像并非佛教本意,您怎么看?
答:我同意。
11、如果佛说“一切皆为空和虚幻”的话,那么为何宇宙间还要生万物,而且万物有生灭,那么在“生”的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例如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存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没有意义,那么世界为什么还要“生”?
答:天地之大德曰生。
12、目前国内鲜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的讲解传授,请叶老师教授可以吗?
答:可以。
13、佛教和基督教有共同的一面吗?
答:慈悲少欲。
14、儒家和佛家的关系以及先后?
答:儒家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是世间法。佛家偏出世间法,也是超世间的法。待人处事离不开世间,但心要超越世间。
15、儒家和佛家哪一个影响更大。
答:儒家只是告诉我们仁义,怎么做人。
16、十二因缘里的“名色、六入、爱取有”是什么意思?
答;“名”形而上,“色”物质,“六入”即六根,因爱而有而生而老死
17、《华严经》中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做何解?
答:世上事之发生必有原因与因缘即理无碍事则无碍。
18、十二因缘作何解?
答:由上往下是缘,由后向前是因。


 


道家集锦:
1、老师道德经中说的“得一”,“一”是什么?
答:一切万物万事之首。
2、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道是万物的“奥”,什么叫“奥”?
答:深不可测曰奥。
3、老子对“争”是怎么看待的?
答:反对争。
4、“不尚贤 民不争”适用于现代管理吗?而现代管理过程中如果不奖励好的表现,处罚不好的表现,怎样管理呢?
答:此即老子之无为。
5、我认为“无为”实在透彻了解事物本质和世界本来运作规律基础上,顺势而为,不做与之相违背此本质和规律之行才可大为,老师,您如何评判?
答:对。
6、老子的觉悟从何来?有什么引起他有高的觉悟?
答:自觉自悟
7、如何看待宗教?(比如道教、基督教)
答:道教以老子为教宗,实则老子本身从未立教立宗。
8、老子的学说中人与世间万物是否没有区别?
答:民胞物与爱人惜物。
9、如何看待外道?比如道教、基督教?
答:研习而不毁谤,借镜而不着迷。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2-09-30 23: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祈愿南师长久住世!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2-10-01 21:2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肉身没了,但是法舍利还在啊

南老师的书我还没读透一本呢,惭愧啊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2-10-01 23: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缅怀南怀瑾老师 感恩。。 阿弥陀佛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2-10-02 00: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们一起来读南老师的书吧
按照书上的教诲,努力去做。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2-10-02 00: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feel sad...


 


yes, will read more!!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2-10-02 12:1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愿南师往生极乐,乘愿再来![蜡烛][蜡烛]
发帖回复
查看:1481|回复:7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