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391|回复:32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百年虚云 (连续剧)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2-05-26 21:4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百年虚云 (连续剧)
很喜欢看,让人学到很多东西,

共20集,有兴趣同学可以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vUT3ooerE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2-05-27 00: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关于佛的吗?有空看看去。呵呵。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2-05-27 00: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upload=jpg,xy3.jpg]UploadFile/2012-6/2012620503356936.jpg[/upload]
很好的电视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 0:50:34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2-05-27 18: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thanks for sharing!
amitofo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2-05-27 21: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讲述了近代禅宗高僧虚云禅师的一生修行。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2-05-27 21: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upload=jpg,8.jpg]UploadFile/2012-6/2012620512094399.jpg[/upload]
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 0:51:2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2-05-29 14: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太好了, 谢谢, 我听说了, 本就想找来看。

阿弥陀佛, Lz大慈悲。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2-05-29 21: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看完了,很敬佩老和尚,我也有点想出家,[em69]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2-05-30 13: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楼主!这么好的电视剧,有时间一定去看看!收藏啦!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2-06-02 00: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虚云法师(西元1840~1959年)

提起虚云老和尚的大名,佛门缁素四众莫不如雷贯耳,油然生起崇敬之心。老和尚一生充满传奇,高龄一百二十岁始圆寂。他在世之日,就是一部活的中国佛教近代史。我们要了解他生平事迹,就先自他幼年说起。

老和尚俗姓萧,出家后法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虚云二字是后来改的。他是湖南湘乡人,父亲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和尚是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庚子岁的七月二十九日,诞生在泉州府署中。

原来玉堂公年逾四十无子,他的夫人颜氏在永春州的观音寺祈子,夫妇二人夜间同梦一长须著青袍者,头顶观音跨虎 而来,跃卧榻上,二人惊起互告,颜氏遂有娠。第二年在泉州生下了虚云和尚。据老和尚的《自述年谱》上说,他初生下来时是一个肉团,颜氏夫人骇恸,气壅而 死。第二天有卖药翁来,剖开肉团,德一男婴,这就是后来的虚云和尚。所以虚云自幼是由庶母王氏抚育成人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2-06-02 00: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upload=jpg,xy1.jpg]UploadFile/2012-6/2012620575047934.jpg[/upload]

他幼时在泉州府衙,从师读儒书。十三岁的时候,祖母逝世,他随父送祖母及生母灵柩返湘乡安葬。家中作佛事,他见佛像经书、三宝法物,心生欢喜。十七 岁时潜离家乡,想到南岳出家,道路不熟,途中又被家人追回来。玉堂公怕他再出家,为他娶了两房妻子-他兼祧他的叔父,所以早几年就为他订下田氏和谭氏二 妻。他婚后与二女同居而无染。十九岁再度离家出走,到了福州鼓山的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师,达到了他剃度出家的愿望。

出家的翌年,依鼓山的妙莲和尚受具足戒。这时玉堂公仍在泉州,曾派人四处寻访。虚云和尚怕被家人找到,便隐居在山后的岩洞中不敢露面。他在洞中礼万佛忏,修行不辍。这样在后山一住三年,后来听说玉堂公已告老返回湘乡,他才回到寺内,担任职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 0:57:5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2-06-02 00:0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他在鼓山寺任过水头、园头、行堂、典座一类职事,过了四年之久,然后辞去职事,又回到后山岩洞中修苦行。在后山,居则岩穴,食则松果,渴饮涧水, (髟+几)发覆肩,衣不蔽体,如此又过了数年。后来受到一位行脚禅人的指点,便到天台山的华顶龙泉庵,参谒融镜老法师。融镜见他蓬首垢面、衣不蔽体,问其 所以,他略述在岩洞中修行的经过。八十多岁的老法师责之曰:

你的这种作为,近于外道,而非正路,枉费了十年功夫,就算你修行有成,证到初果,亦不过是个自了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修行的正途。


这时老法师赠他衫裤衣履,令他剃发沐浴,留他在庵中住下来。他从老法师学天台教观,过了两年,老法师又命他到 国清寺参学“禅制”,到方广寺习《法华》,他也常回茅庵与老法师作伴。这样到了光绪元年,是年他已三十六岁。他到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完毕,辞别 融镜老法师下山,行脚天涯,参访学道。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2-06-02 00: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他初渡海到普陀山,遍参各寺刹;继到宁波阿育王寺拜佛舍利,到杭州礼天朗和尚,到天宁寺礼清光和尚,到焦山礼大水和尚,到金山亲近观心、新林、大定等和尚,到扬州高旻寺礼朗辉和尚,他到焦山时,清廷名将彭玉麟督水师驻焦山,曾数度约他谈论佛法及修行途径,对他深生敬信。

到了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他二度朝礼普陀,为报亲恩,再礼五台。是年七月一日,自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 拜,一直拜到五台山。初开始时,有偏真、秋凝等四僧附香,渡海由宁波登陆,向北前进,过了苏州、常州,天候渐冷,四位附香者先后退出。他一个人礼拜前进, 经南京渡江到浦口,在狮子山寺挂单过年。过了春节,再由狮子山寺起香,经苏北入河南,经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到了腊月,拜到黄河边的铁谢渡。渡过黄 河,错过宿店,在路边一个茅棚中度夜。后半夜大雪纷飞,黎明后积雪盈尺,过往无人,他在茅棚中枯坐念佛,饥寒交迫,日复一日,到了第六日终至陷入昏迷状 态。后来得一姓“文”名“吉”之丐者相救,得继续前进,拜到豫北怀庆府,在洪福寺挂单过年。正月初二再起香前进,拜到五月底终于拜到五台山的显通寺。自光 绪八年七月由南普陀起香,到十年五月到显通寺,途中足足跪拜了二十三个月,这种毅力,实不是常人所能及!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2-06-02 00: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年下半年,他礼拜北岳恒山、西岳华山。翌年春抵西安,礼慈恩寺大雁塔、华严寺杜顺和尚塔、清凉国师塔,及兴国寺玄奘法师塔。然后入终南山,在南五台结茅修行。这时在南五台结茅的,还有觉朗、冶开、法忍、体安、法性诸师,虚云与诸师同参究,他自觉甚有饶益。

在终南结茅两年余,他下山后,在西安附近,礼道宣祖师塔,礼鸠摩罗什道场,然后越秦岭,入子午谷,经汉中,入 剑门到了四川。第二年到成都,上峨眉山金顶进香。然后渡泸水,经打箭炉入西藏。到了拉萨,礼布达拉宫(达赖活佛坐床之所);也到了札什伦布,礼札什伦布寺 (班禅活佛坐床之所),他这一年登山涉水,遍游川藏,岁暮在拉萨过年。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这一年他年已五十岁。因不愿在西藏久留,开春南行,经不丹国,翻越重山峻岭(事实 上就是喜马拉雅山),到了印度。朝礼圣迹后,又渡海到锡兰,然后又到了缅甸。这样兜了个大圈子,是年七月启程回国,由腊戌过汉龙关。入云南境,到了大理。 他回国的初愿是朝鸡足山,礼迦叶尊者道场。七月底,他到了鸡足山,进香礼拜。又登山顶天柱峰,礼楞严塔。鸡足山全盛时,有三百六十庵、七十二大寺。而虚云 和尚到时,全山不足十寺,都是子孙庙,不许外地僧侣挂单。他叹息不已,下山而去。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2-06-02 00: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后两年,他仍在各地参访。到衡阳岐山寺礼恒志和尚,到武昌宝通寺礼志摩和尚,学“大悲忏”法,到庐山海会寺礼志善和尚,到九华山礼宝悟和尚,到宝 华山礼体性和尚;以及到宜兴礼仁智和尚,到句容礼法忍和尚。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在南京净成寺,与杨仁山居士往来,讨论《因明论》、《般若灯论》。 以后又到九华山结茅修行。这样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扬州高旻寺住持月朗约他到扬州做法事,他渡江时失足堕水,甘自一昼夜,为渔者所救,把他送 到宝积寺,醒过来时,七孔流血不止。后来到了高旻寺,月郎分派他职事,他不接受,只求在堂中打七,月朗以为他“慢众”,当堂打香板,他顺受不语。后来宝积 寺僧到了高旻,说出他堕水获救那一段事,才免去禅堂职事,他得便专心修行。

他在高旻寺禅堂修行那段时间,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一夕,夜间放香时,他开目一看, 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彻,隔墙见香灯师小解,远及河中行船,岸上树色,悉皆了见。到腊月的第八个禅七中,第三天夜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照例冲开水, 热水溅手,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如从梦醒-他开悟了。他述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2-06-02 00:1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年在镇江金山寺过戒期,在扬州重宁寺助理道明和尚。智通法师在焦山讲《楞严经》,请他讲偏座;翌年他又重到宁波阿育王寺礼舍利,燃指供佛,超度慈 亲。宁波七塔寺请默庵法师讲《法华经》,请他去任附讲。讲经毕,又到丹阳,助结森、宝林二师重修仙台观,以后又到赤山与法忍和尚结茅共修。到了光绪二十六 年(一九○○年),他年已六十一岁,在江浙一带参访也时近十年,他又动远游之念,想再朝五台山,然后到终南山潜修。他辞别法忍和尚,先到扬州朝云台山,继 到山东朝东岳泰山,再到牢山礼憨山老人的海印寺,以后又到曲阜礼孔庙、孔陵,再西行北上到五台山。在五台行香毕,原想到终南山,这时义和团之乱日炽,行旅 不便,就近回到北京,驻锡城南龙泉寺。这时他已颇著声誉,肃亲王善耆的太福晋对他执弟子礼,一些王公大臣也来参叩。

到了五、六月间,京中团乱愈烈,杀德国公使,围攻使馆区,清廷且下诏与各国宣战。六月天津失守,七月北京沦 陷。西太后挟光绪帝匆匆西逃。这时朝中有参谒过虚云和尚的王公大臣,关心他的安危,劝他同众人随驾出京,他就在兵荒马乱中随扈跸西行,到了西安。这时护驾 大臣岑春(火+宣)请他在卧龙寺建息灾法会。佛事毕,他以西安嚣烦,十月间潜离西安,到终南山结茅修行。山中同修道侣不少,翌年赤山法忍老人也到了山中。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2-06-02 00: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一年岁暮,大雪封山,严寒彻骨,他独居茅棚,身心清净。一日他在釜中煮上芋头,结跏趺坐待熟,不觉入定。到了新岁,邻棚的复成师等去给他贺岁,见 棚外虎迹偏满,入棚见他在定中,乃以磬开静,问他吃饭否?他答:“尚未,釜中的芋头大约已熟了。”开釜一看,釜中坚冰如石,原来他入定不觉已半月之久。他 自此改名“虚云”。在此以前,人都称他为德清师。

是年下半年,他再礼四川峨眉、云南鸡足,年终前到了昆明,在福兴寺闭关,年余后出关,在归化寺讲《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皈依者三千多人。秋季在筇竹寺传戒。继之大理的提督张松林,亲率官绅,迎他到大理府,住三塔崇圣寺,讲《法华经》。皈依者亦数千人。这时 张提督和一位李军门欲留他住持崇圣寺,他希望在鸡足山能够有一个地方,开单接众,以恢复迦叶道场。众人称善,乃命宾川县知县办理。知县在山中觅得一破院, 名叫钵盂庵,交给虚云和尚居住,至此他终偿宿愿,在鸡足山有了立足之所。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2-06-02 00: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upload=jpg,xy2.jpg]UploadFile/2012-6/2012620594235476.jpg[/upload]

他在钵盂庵开单接众,四众闻风而至者颇伙,这时他急于重修寺宇,必须募化,但这不是边郡民力之所及,所以他留下一位戒尘师料理内务,他自己只身往南 洋。途中在南甸太平寺讲《阿弥陀经》,在仰光、槟榔屿各有停留,在麻六甲青云亭讲《药师经》,在吉隆坡灵山寺讲《楞伽经》。各地均有弟子皈依,前后万余 人。这时接到云南全体僧众来电,谓政府要征提寺产,宁波天童寺的寄禅和尚有电来约,促他及早回国。他在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春季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与佛教会代表寄禅等会合,同进京请愿,抵京住在贤良寺,朝中的僧录司法安、龙泉寺住持道兴、观音寺住持 觉光等接待他们。肃亲王善耆也请他到府中为太福晋说法。庚子年在京中相识的一些王公大臣也都来探视,研究如何给皇帝上奏章。由于诸护法的相助,光绪帝下了 一道上谕,谕知地方官不得勒捐寺产,著征提寺产风波始告一段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 1:00:2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2-06-02 00: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虚云以清朝开国以来,对云南一地没有颁发过《大藏经》,商请诸位护法奏请朝廷,给云南颁发一部《龙藏》。此事由肃亲王发起上奏,光绪三十二年(一九 ○六年)七月奉到上谕,把鸡足山的钵盂寺改名护国祝圣禅寺,钦赐《龙藏》一部,銮驾全副护送《龙藏》到山,赐虚云和尚紫衣、玉印,并赐封号为“佛慈洪法大 师”。这在当时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光绪末年那一段时间,虚云到南洋弘化,并为祝圣寺募款。他在暹罗龙泉寺讲经时,一日趺坐入定,一定九日,这一 来哄动了暹京,自国王大臣至善男信女咸来罗拜,国王请他到宫中讲经,百般供养,官民皈依者数千人。这一次南洋弘化两年余,直到宣统元年(一九○九年)始由 仰光回云南。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12-06-02 00: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虚云和尚在鸡足山祝圣寺传戒,继之又结禅七七四十九日。九月武汉革命的消息传到滇中,地方大乱。统兵官李根源排斥佛教,率兵入鸡足山,欲拆寺逐僧,经他出面解释,李根源皈依三宝,引兵而去。以后李氏维护佛教甚力。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虚云和尚已七十三岁,老和尚是年在云南成立了佛教分会,该会初创,许多事情要和官厅 接头,而民政长罗容轩对佛教有成见,事多阻碍难行。滇督蔡松坡时为调解,亦不得圆满。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老和尚到北京请内阁总理熊希龄帮忙,熊把罗 容轩调到北京,以任可澄为云南巡按使,老和尚亦回到云南,推动佛教会事务。翌年他把会务委人办理,回到鸡足山。

发帖回复
查看:2391|回复:32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