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95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心灵禅语

头像
0操作201 #
头像
201 #
0
22-06-01 07: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有一个人去问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这位师父慈悲地看着他说:“你内心无恶,不会感到痛苦,有痛苦就说明你的内心一定有相应的恶的存在。你经常痛苦,说明你不是纯粹的善人, 而那些你认为的恶人也未必是真正的恶人,如果他能快乐地活着,说明他不是纯粹的恶人。”🌺 忍辱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实际上慢慢地就能化解冤结。💝不贪的人就是有福气,有一句话叫“无欲自然心如水”,不管碰到什么情况,我没有要求,我无所谓,我没有这个欲望,你就拿我没有办法,我就会活得很开心,所以,没有欲望你的心静如水。💝
头像
0操作202 #
头像
202 #
0
22-06-02 07: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人活在世界上要想通,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今天不代表明天,今天的拥有不代表永远的拥有,今天的失去不代表永远的失去,一个人如果看不到明天,才会失去今天。💝 有一个人去问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这位师父慈悲地看着他说:“你内心无恶,不会感到痛苦,有痛苦就说明你的内心一定有相应的恶的存在。你经常痛苦,说明你不是纯粹的善人, 而那些你认为的恶人也未必是真正的恶人,如果他能快乐地活着,说明他不是纯粹的恶人。”🌺 不贪的人就是有福气,有一句话叫“无欲自然心如水”,不管碰到什么情况,我没有要求,我无所谓,我没有这个欲望,你就拿我没有办法,我就会活得很开心,所以,没有欲望你的心静如水。💝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03 #
头像
203 #
0
22-06-03 07: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在人际交往当中,常常会有误会和隔阂,为我们带来猜疑和怨恨,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互相谦让,有时候误会和隔阂就能让别人变成一种感动啊。🌺 现在的人经常怀疑别人,不理解别人,把别人往坏的地方想,就会产生精神上的负能量。因为他经常会害怕,所以,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和精神科学学者发现,重复性的消极思想、害怕、恐惧和担忧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学佛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心态。💝
头像
0操作204 #
头像
204 #
0
22-06-06 00:5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学佛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心态。💝 在人际交往当中,常常会有误会和隔阂,为我们带来猜疑和怨恨,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互相谦让,有时候误会和隔阂就能让别人变成一种感动啊。🌺 人生是由你的一言一行沉淀而起的,你怎么说话,就决定你是谁,甚至决定你过得好不好。学佛人要懂得,口为祸福之门,懂得谨言慎行,照顾他人感受,才是智慧之举。💝
头像
0操作205 #
头像
205 #
0
22-06-10 07:5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一个人长期地用消极的思维把别人都看得对自己不好,经常看别人想作弄自己,会导致自己的大脑受伤,会影响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导致记忆力下降,所以,我们遇到再多的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用信任、诚实、理解、慈悲、心态,来打消心中的负能量,这就是佛法上讲的,你已经开始在解脱的道路上了。🌺 人的心是天堂和地狱的制造者,有时候我们想得通,我们就在天堂,有时候我们想不通了,我们就在地狱,要学会自救,学佛开悟才能逃出人间心灵的地狱啊。🌺自己的缺点只有别人看得见,自己看不见。善恶都是缘,果报最俱全,一生造因缘,因果还自还。人在社会当中,什么事情都会碰到,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烦恼根源都在自己,想通了,你就不会生气了,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如果你感觉郁闷,因为你还没想通;如果你还有点焦虑,说明你不够智慧;你悲伤,说明不够坚强;如果还惆怅,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你嫉妒,因为你不够努力;如果有烦恼,你还没有开悟。每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06 #
头像
206 #
0
22-06-11 07: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学佛人要善于谅解别人,谅解别人会产生奇迹。🌺 人生要看开、看破,什么事情都不会很长久的,因为什么事情都要想开,想一想,我们年轻时候的烦恼现在还有吗?🌺 诚心待人,善解与人,热心助人,成人之美。要帮助所有的人,这个人就是成人之美。💝
头像
0操作207 #
头像
207 #
0
22-06-12 09: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不要为一句话、为一件事情去烦恼、去忧愁、去难过,一定要心胸坦然地学佛,要想通、要想明白,如果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有一颗平常的心,静观世界,一切随缘,就能够知无常,懂因果,会拥有放下,才会懂得什么叫知足的快乐。🌺 在人间有很多不如意,其实是因为自己不停地去追求所致。觉得自己追求到了,满足了,你就会善待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追求到,你就会很恨自己。🌺 人生,有多少计较,你就会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你就会有多少幸福。痛苦和欢乐都是你心灵的折射。💝
头像
0操作208 #
头像
208 #
0
22-06-13 00: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07楼yourbenz的帖子

有欲皆苦

头像
0操作209 #
头像
209 #
0
22-06-13 08: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有时候我们想追求一样东西,一辈子没有追求到,很多人就一辈子跟自己过不去:“为什么我这么没用?为什么我这么无奈?为什么不能够拥有权力?为什么不能拥有名誉到永远?为什么不能拥有财富?为什么不能拥有更多更多?”这样,他就永远选择了精神的崩溃之路。🌺 我们人为什么会这么苦?因为我们经常去追求那些错误的东西。有些事情明明知道是错的,我们非要去做,因为我们不甘心,所以我们在错上加错,让自己痛苦不已。🌺 当你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自己,算一算你还有多少年可以折腾,想明白了,你也不会生气。当你烦恼的时候,想一想,人生是减法,生命每一天都在减一天;你看见这个人很讨厌,你就想一想,我见你一次就少一次,有什么好烦恼的;看见要感恩的人,你就要想,看你一次就少一次,你让我多看几眼吧。💝
头像
0操作210 #
头像
210 #
0
22-06-15 08:2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很爱自己的妻子,或者很爱自己的先生,但是他不甘心,他就“因为我很爱你,所以我就更要去伤害你”,这种心情就是因为不甘心,所以让自己痛苦不已。🌺 一个人要学会正能量,好好地把心放得正一点,什么事情把别人往好的地方去想,不管碰到什么烦恼、忧愁,总是想我们还有明天,因为明天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美好世界。🌺 当你和别人斤斤计较的时候,想一想,人在世界上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步步不让别人。话多了伤人,计较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恼,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悠心自然。💝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211 #
头像
211 #
1
22-06-16 07: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没有不能宽容的失败,因为任何人的失败都是正常的,因为你是个人,你一定会失落,我们不能没有原谅别人的空间。 🌺 想一想,自己做过什么,失去过什么,所有的一切如梦幻泡影。所以我们不能再让自己伤害自己,要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 风还是那个风,只是人的情怀有变化。痛苦的人看到一个好风景,他照样悲哀得要哭。心情好的人看到好风景,他就会赞叹:“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不是人的心态在变化啊?💝
头像
1操作212 #
头像
212 #
1
22-06-17 07:1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们来到人间,什么都没带来,所以不存在失去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借来的——身体借来的,房子也是借的,妻子、儿子……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在人间借来的。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全部都要归还这个世界,一样也拿不走。 🌺 天空的宽广无与伦比,然而通过学佛,我们的心胸会比天空还要宽阔。所以不要为一点小事难过,不要为一点杂事伤心,学佛人永远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处事对人,去包容别人,去爱别人,你得到的一定是别人的宽容和别人对你的爱。 🌺 不要随便讲话,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头像
1操作213 #
头像
213 #
1
22-06-18 07: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他就会离开佛家的慈悲、儒家的仁慈,解决不了人间的任何矛盾。放开吧,好好地想一想,人精神上的良药是什么?那就是我们要懂得珍惜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 心不定的人,哪来的智慧?🌸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环境,但是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虽然不能控制命运,但至少可以解脱现在的苦难。
头像
1操作214 #
头像
214 #
1
22-06-19 06:5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佛的本性是救度众生,看不得别人受苦,可现在人的毛病却是看见别人开心,他就难过,看见别人伤心,他就开心,没有性德,缺乏慈悲,离佛的本性相差甚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慈悲,拥有佛智佛德。 💝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有这么多的朋友一直可以延续呢?为什么他的朋友遍天下?要记住,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夫妻也是这样,如果你不能容忍别人,你怎么能够跟别人相处?实际上中华禅文化讲的那种容忍,就是我们人间说的“原谅别人”。 💝 第一个福田,供养佛、法、僧,这是敬田;第二块福田,供养自己的父母亲、师父、老师,是恩田,就是你报恩的田,因为老师辅导你、师父教导你、父母养育了你,要感恩;第三,供养贫困的人。看见这个人很穷,看见这个人需要帮助,你就要帮助他,看见生病的人、残疾的人……很可怜,就要去供养他,这属于悲悯众生,称为悲田,就是用你的慈悲心去供养别人。💝
头像
1操作215 #
头像
215 #
1
22-06-20 07: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你们的心可大可小。你们的心如果现在想一个针鼻,这么小的一个洞眼,你的心就这么小;如果你的心想到宇宙空间的开阔、无量无边,你的心就这么大。所以心能大能小,这就是人的境界。 🌺 就是因为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的肆虐,才会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会郁郁葱葱。所以学佛的人,能够有宽容心,那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能够原谅别人,那是一种财富啊。拥有宽容的心,你就拥有善良、慈悲、真诚的心态啊! 🌺 家庭的争吵矛盾,也是自己执著自己对的,每个人都是从自己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216 #
头像
216 #
1
22-06-21 07:2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忘记自己太太讲的不开心的话,忘记自己先生过去对你的不好,你会活得很自在;忘记别人对你的不好,你会活得很开心。当你对别人宽容的时候,你已经在享受着宽容的福报了。 🌺 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我们还是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啊!在人生的旅途当中,我们要学会记住别人对你的帮助和对你的爱护,忘却自己对别人的憎恨和不满。学会宽容才能让你活得更加自在,更加轻松,更加坦然地去拥有明天的幸福! 🌺 容言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容言是一种智慧,分得清哪些是善言、哪些是恶语,还要有气量,听得进甜言蜜语,也容得下别人的直言不讳。你的心海纳百川,接受别人的意见,你才会改变,如果你永远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就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中华传统文化曾经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容言才能广度有缘,有容乃大。
头像
0操作217 #
头像
217 #
0
22-06-22 07: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该你得到是你自己应有的东西,那是福气;贪求过多不属于你的东西,当你得到了,你就是引火烧身。贪心会使自己心痛,得到未必是享受啊。因为得到多了之后,都会失去,当失去的时候,你会比得到更加痛苦。 🌺 佛法讲,贪是万恶之根本。一个人想平安就不能贪,去除贪心才会有满足心,不贪不瞋才叫知足常乐啊。所以一个人要有信仰,因为在这个贪欲的社会中,五欲六尘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贪,迷失方向。 🌺 善导大师用反证法认为,待人友善,别人必定会以友善相回报。一个善良的人,总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和欢乐。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欢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就越多。春播秋收,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用慈悲和宽容来待人,我们将会得到收获,那就是平安和快乐。
头像
1操作218 #
头像
218 #
1
22-06-23 07:1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一个知足的人永远不会放弃快乐,而一个拥有贪欲的人永远不会知足。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而是他计较得少,所以他才快乐。愚者,就是愚蠢的人,用肉体的需要去控制心灵;智者,用心灵的纯洁去控制肉身对物欲的贪爱,这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凡尘。 🌺 怎么样能够让自己活得幸福呢?就要知足。一个人不贪、不恨、不愚痴,他就不会去时时折磨自己的心灵,因为不满足会折磨心灵。 🌺 心美,看什么都美;心恶,看什么都不顺眼。所以学佛人对人要宽心,说话要细心,佛友之间无私的爱让你越看越开心。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学佛人不计较、不贪求,心包太虚。
头像
0操作219 #
头像
219 #
0
22-06-24 08: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人生是无常,富贵是无常,生老病死也是无常。人生苦短,我们要珍惜现在,学会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和事。珍惜的人会拥有,感恩的人会知足。 🌺 希望我们大家一直要慈悲下去,要做好人、做好事,要行善积德,众善奉行。 🌺 一个人的境界是最重要的。境界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慈悲。人有了慈悲的心,心会变得越来越宽,心一宽阔,气就不会呆滞,气一通,血脉就通,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学佛人要懂得,宽恕别人是一剂良药,宽恕别人的时候,你同时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和心灵;宽恕别人的时候,你心中的愤怒、怨恨、恐惧就会悄悄地溜走。内心没有了气的制约,气血也通畅,心就会没有罣碍,无罣碍故。
头像
0操作220 #
头像
220 #
0
22-06-25 07: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学佛人要知足常乐,要开心,要能够放下,什么事情不要纠在心里,纠在心里会伤自己,一定要能够放得下。放得下的人,这个人就快乐无比;如果这个人放不下,这个人就不会快乐,所以一定要学会放下。 🌺 放下就是智慧,一个能够放得下的人,这个人就拥有智慧。 🌺 要积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果是直话,请你转个弯来说;如果你想说冷冰冰的话,请你在心里加热了再说;批评人的话,一对一地说,要懂得顾忌别人的自尊心。
发帖回复
查看:112488|回复:95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