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9786|回复:185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宣化上人开示集

头像
0操作101 #
头像
101 #
0
10-05-31 16: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红莲遍地开

每个人念佛,每个人就有一朵莲华,将来能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这么冷的天气,这样来用功念佛,还算有点诚心,如果没有诚心,是做不到的。今天开示偈是:


寒岩飞雪满天白 红莲遍地此日开
重重无尽佛光照 念念有声法性栽
弹指功成遂我愿 刹那消融宿世灾
寂光清净常快乐 丈夫事毕畅所怀


现在就是这样的寒冷--雪花满天飞;可是,我们这里反而红莲开放,这个莲华不同于世间的小花,而是大如车轮,有如西方净土的莲华一样。每个人念佛,每个人 就有一朵莲华,将来都能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十方诸佛都放光来照耀我们,好像来给我们检查身体一样,照照X光,看看谁有什么毛病,以便办移民手续,把我 们接往到西方。


多念一声佛号,便多一粒成佛的种子,来栽培我们未来的法田。念佛好像下肥料,念佛念愈多、愈诚心,将来莲华就会长得又大又美,所结的果实当然更圆满。念到 专诚,一心不乱,那么临命终时,无病无痛,如入禅定,就往生西方自己栽培的莲华中;如果不念佛,就好像没有水、没有肥料,这个莲华就会枯乾。假使能时时刻 刻用功,就能遂愿往生,如弹指间一样的快速,同时还能消灭宿世的业障,获得寂光清净的快乐,这时也算满怀称意地完成了大丈夫事业。


打佛七最要紧的,就是要念到杂念都没有了,好像雪的洁白没有瑕疵,所以说:“寒岩飞雪”,寒岩比喻杂念,飞雪消则是返本还原,自性清净而能生红莲,因为红 莲是为清净无染的人所生的。


下面这个比喻,形容这个念佛法门,是简单容易成就的;虽然不甚贴切,但也不妨知道。


我们众生在三界里,就好像是虫子被困在竹竿里头,想钻出来。修其他法门,就像这只虫子只懂得一节一节咬穿,经过每一个节而爬出来,这未免太麻烦了;修禅、 律、教、密等宗,就有如上面的困难。


修禅宗,要打坐,可是又容易堕入歧路。


修律宗,要背熟无数的戒律,严守戒条。


修教宗,要阅读很多教典,要讲经说法,还要分门别类判教别宗,所谓“分别名相不知休,如海算沙徒自困。”


修密宗更麻烦,要经很多阶段,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一级一级的修行,才能得证果位。


另外,有一只聪明的虫子,只是在竹竿旁边咬破一个洞就钻出来。竹竿那么多节,就好像三界一样,很难跳得出来。旁边咬破一个洞而钻出来,就比喻念佛法门,横 超三界,带业往生;这业是指宿业,不是新造之业。如果有人以为可以带业往生,那么便多造恶业,这就是明知故犯,罪更不可原谅,就算是阿弥陀佛具大慈大悲, 也无法救你。


真奇怪!昨晚禅定时,有人来和我辩论地震的事情,结果对方辩论输了,她就哭起来。我说:“除非有三个太阳从西方出来,而落于东方,那么才会有地震。”她很 悲哀的走开,可是她的神通也不错,居然在很短时间就有三个太阳从西方出来,而降于东方,地震也就快要发生。我说:“这都是虚幻不真”,这么一说,幻境成 空。


你们以为这些是真的境界,还是假的?我告诉大家,这都是假的,念阿弥陀佛才是真的。最要紧的,要以念佛来了生死,无论天崩地裂都不要紧,是用念佛来战胜一 切灾难,这是最要紧的。

头像
0操作102 #
头像
102 #
0
10-05-31 16: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不假怎能显真

要真假相比,才更能显真的。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五天了,可是各人念佛的功夫怎样呢?今天有两位要来问问题,你们知道要问什么吗?是不是已经 得到念佛三昧了?念佛法门是公开的,可以提出来大家研究。


佛教的规矩,出家人请开示时,必须要穿袍搭衣,三拜长跪合掌;在家人受过戒的也一样,没有受戒的,穿袍也可以。然后主持和尚开示答覆问题。


今天我刚好有事,所以没有当场答覆。现在可提出来研究,如果不愿意公开,可以在明天下午两点半再来,我再给你们 答覆。


昨天晚上,我告诉你们那个女人用小神通,变三个太阳出于西方而落于东方,使到地震真的要发生。有人说:“我不相信!”我已经告诉你们是假的,你们何必要相 信呢?


其实,不说假怎能显真?所以要真假相比,才更能显真的。可是在境界出现时,好像真的要地震,当时我也有点怕,之后用定力,才转为空。所以你们习禅时,若被 魔王所扰,千万要如如不动,不要执着骇怕,就不为所扰了;要是生恐怖心,就着魔了。所谓:“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我初来三藩市的时候,也经过一次小地震,我说:“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不管这事?”以后便没有地震了。


以前我曾告诉你们,有一个贡高我慢的人,根本就是着魔,看到人就说自己比一切都大,比天主大,比耶稣大,比佛更大。他也有小神通,能知道过去未来,也能预 言不爽,因此很多人相信他。但做为一个佛教徒,是不应该相信这种天魔外道的神通。真的地震才是地震,预言是虚妄的,不要相信。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03 #
头像
103 #
0
10-05-31 16:1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念到心身放下

根尘脱落,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就连“我”也要没有了。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今天佛七是第六天,这第六天念佛念得怎样?是不是觉得一心不乱了?还是依然妄想纷飞?


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乱,行也弥陀,坐也弥陀,住也弥陀,站也弥陀,行住坐卧都是阿弥陀佛。念得你就想不念也不可能了,想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没有法子停 止。这时候虽然刮风也不知道是风,下雨也不知道是雨,所谓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那么这叫打成一片,这就是念佛三昧的一个境界。


念到心身放下,根尘脱落,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不要说我一个人,就连“我”也没有了,这叫身心放下。


什么是根尘脱落呢?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尘,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名为十二处,加上六识则成十八界。


你能以“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这就是六根清净,内六根清净,外六尘也不起了。因为你有六根才有六尘,如果你六根清净了,那么六尘自然就没有 了;你六根不清净,所以六尘也就生出来了。根尘脱落,根也没有了,尘也没有了,这叫根尘脱落。这时候身也自在,心也自在了。


身自在,就是冷也不怕了,热也不怕了,渴也不怕了,饿也不怕了;不被饮食的境界、冷热的境界所转动,这就是身自在。心自在,不单身自在,心里也一念不生 了,一念不生全体现;你能一念不生,那全体大用就现前了。


“六根忽动被云遮”,你六根稍微一动,这就被云遮了,好像太阳被虚空里头生出的云给遮住了。太阳就是你自己本有的智慧,一被遮住了,智慧就不现前,就变成 愚痴了;你一愚痴,就认不清楚了。认不清什么呢?认不清是法、非法,正法、邪法。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智慧、没有择法眼,所以就东撞一头,西撞一头,南撞一 头,北撞一头,啊!四面八方各处去碰壁,撞来撞去也出不去这个笼子。就好像小鸟在笼子里,往上飞也飞不出去,往下飞也飞不出去,左右前后都没有法子出得去 这个笼子。我们人没有择法眼,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不对,也就和鸟在笼子里头一样,在笼子里飞来飞去也飞不出去那个笼子。


酒、色、财、气,这四垛墙,好像是个笼子,这一个笼子有四面墙,都遮障着你啊!


(一)酒--酒能迷人、醉人,所以抽烟、吸毒都包括在内。


(二)色--就是一切美丽的颜色;物质的引诱,美色的引诱,一切一切都引诱你,令你在这个笼子里头出不去。


(三)财--人人都欢喜钱;世界上各国的人都为着赚钱、找饭吃,所以就在这个世界上忙忙碌碌。财就是钱,钱字原 来是:


二戈争金杀气高 人人因它犯唠叨
能善用者超三界 不会用者业难逃

又有偈曰:


劝君为善曰无钱,有也无。
祸到临头用万千,无也有。
若要与君谈善事,去也忙。
一朝命尽丧黄泉,忙也去。


我有一个皈依弟子,法名“果沛”,银行里存有很多钱,但是他一毛不拔,老是说没有钱,连妻子都养不起;可是,他后来得了盲肠炎,不幸开刀不治而死。死了, 什么都不能带去,只带走自己所造的业障,这岂不是很可怜吗?他真是太愚痴了!


(四)气 --“气”字最难打破,谁都容易生气,一句话不合听,便发了脾气,有时真会气死,“把我气死了!”可见出家人也会生气的。我常常对你们说下面的偈语:


鱼在水中跃 人在世上闹
不知为善德 欺心把业造
金银堆成山 闭眼全都撂
空手见阎君 伤心把泪掉


能有择法眼,就能分别清楚。现在念佛,就要获得择法眼来分别正路,不要走入歧途,被酒色财气所困。

头像
0操作104 #
头像
104 #
0
10-05-31 16:1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要善念不要空念

“善念佛者,能念至佛现前;不善念佛者,反而念至杂念纷飞”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处此末法时期,念佛法门实在是应时、最普 遍。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均收”,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利根就是上根,不利不钝为中根,愚痴为下根。聪明人可念佛,愚痴人也可以念佛,所以说:


若人年老,来日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来日方长,更好念佛;
若人有病,知病是苦,正要念佛;
若人无病,平安快乐,更应念佛。


因此,无论何人都可念佛。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劝人念佛;《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也劝人念佛。不要以为念佛是老太婆的工作,有什么意思?究竟你要做什么 才是有意思?念佛最重要的,必须要念到离念,离一切妄念、杂念,这样才能得到益处,才能往生西方。


在末法、法灭时期,一切经典都会自消自灭,《楞严经》最先灭,《阿弥陀经》最后灭。经过一百年后,经文亦灭,只存“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再过一百年后,则 只存“阿弥陀佛”四字,但还能超度无数众生。再过一时期,连“阿弥陀佛”四字也没有了,世界便毁灭到“空”的时期。


成、住、坏、空后,另一世界又成立,世界就是这样的循环不已。人也一样有成、住、坏、空:二十年是成年期、读书期,二十年是做事期,二十年是坏期,“而发 苍苍,视茫茫,齿牙动摇”,还有二十年,那就呜呼哀哉,一切空了!


“人生好比一间房,口为门户,眼为窗,四肢好像房四柱,头发好比屋顶草。”这间房子坏了,就搬进另一间;这一色身坏了,又转另一色身;房子好时,不知保 护,等到坏了,焦急也太迟了。所以要念佛找“谁是我?”同时也栽培自己的法田,使其下种、发芽、结果。下菩提种,便是念佛;发菩提芽,便是西方的莲华已长 出来;结果 --就是临命终时,往生西方花开见佛。


一七的时候,很多人已得好处,饮甘露水,脉搏停止,呼吸也忘了,外边的呼吸停止,内面的呼吸再生,也有人已经能把一切妄念停止,这都是用功专一,而得轻安 的境界。希望各位把二七看得更重要,不要“无话找话说,不渴找茶饮”,把时间空过,得不到好处,就太可惜了!要认真用功,发菩提心,一秒钟也不要让它空 过。


若要人不死 须装活死人


不要管闲事,要回光返照求诸自己,“反闻闻自性”,时时审查自己的念佛声是否清楚爽朗。“善念佛者,能念至佛现前;不善念佛者,反而念至杂念纷飞”,有这 样大的分别,所以大家要“善念”,不要“空念”。

头像
0操作105 #
头像
105 #
0
10-05-31 16: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念佛法门到彼岸 (一)

要努力,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念佛,不能希望有一个幸得。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 金山禅寺佛七


《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十 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修种种的法门,经过无量无边无数阿僧祇劫,还没有成佛。他觉得修道这样地困难、这样地不容易,将来的人一定会生退悔心,不会像他自 己有那么大的忍力来修行。于是他就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个愿力都是摄受众生速成佛道。


其中有一个愿力,他说:“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若有称我名号而不成佛的,我也不成佛。”所以我们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很幸运的,遇见这个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就把这么方便的法门,那么容易修行的法门,给我们预备好了。只要我们专一其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等到功夫成熟,机缘也成熟了,我 们这个报身终了,阿弥陀佛就会依照他所发的愿力,接引所有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多么容易的法门!我们藉着这个色身强壮的时候,修这个无量不可思议 的法门,这是我们不要忽略的一件事情。


在《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千万人修行,其中不一定有一个人修行成功,唯独就是念佛这一个法门,才能到彼岸。

念佛--你念佛,佛念你;佛念你,你又念佛;念来念去,即念即佛,即佛即念。那么能得到一心不乱,这时候可以带 业往生。


在阿弥陀佛没成佛以前,没有这个净土法门,那真是百千万亿人修行,没有一个可以很快成佛的。成佛虽是可以成佛,但是很慢的。现在有了阿弥陀佛大愿王发这个 大愿,来摄受十方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十方的众生都有机会赶快成佛了。因此我们切记不要自暴自弃,自己错过一个好机会。


在佛法没有传到美国之前,有一些个人虽然说是信佛,根本也不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众生?不知道!连佛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打念佛七?这“念佛 七”是在最近六年才有地方打念佛七。


这个良好的机会来了,我们不要错过,不要空过,不要把这个宝贵的时间放过去。时时刻刻地专一其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必须要念到一心不乱,万虑皆空,念 得阿弥陀佛亲身来给我们摩顶,念到阿弥陀佛放无量的光明接引我们往生无量寿国,花开见佛。这一些个工作要自己努力,自己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去念佛,不能希 望有一个幸得。


什么叫“幸得”呢?就是侥幸而得。什么叫“侥幸而得”?就说:“我先不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他们念的功夫都差不多了,把阿弥陀佛念动,念得阿弥陀佛在 常寂光的宝莲台上站起来了,来给这个人摩顶,我等着这时候,我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也就帮我也摩一摩顶。”不要这样想,你要这样想啊,阿弥陀佛是知 道你心意的。释迦牟尼佛说过:“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释迦牟尼佛说过这话,就是代表十方诸佛说的,十方一切如来都是可以知道你的心的。你 看,你这个人真是没有出息!念佛你还不老老实实念,你还想幸得、想取巧,这是一种虚伪的心了,不是真实的心。你要用 --真实的--念 “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的声音,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是声音太高,就把自己的气都伤了;要是声音太低,就容易昏沉,容易睡着 了。


我们打佛七,在坐着的时候,也可以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令“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总也不断,这叫“金刚念”;又叫“实相念佛”,端坐念实相。你念“南 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是佛,你的念头就具足佛的智慧;你念念念佛,念念都具足佛的智慧。你念念不叫它空过去,不随便把它放过去,心里念的 “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听你自性的声音,也要听得清清楚楚的,这也就叫做“返闻闻自性”,闻你那个念佛的性,也可以说是叫“回光返 照”。


你念得“内不知有内,外不知有外”;“内不知有心,外不知有身,远不知有物”,这时候和阿弥陀佛的大光明藏合而为一,你想要不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时候也办 不到了!你念到这种境界上,水流也是念佛,风动也是念佛,车声也是念佛,飞机声也是念佛,万事万物,有情无情,有声无声,都在那儿念佛呢!都是在那儿念 “南无阿弥陀佛”。到这个时候,你和阿弥陀佛已经是合而为一,你这功夫时时刻刻都现前,时时刻刻都在念佛三昧里头,也不出,也不入,也不能外,也不在内。


这时念佛的功夫,就是得到一心不乱了。


但是这不是这么容易得到的!你要苦一日、苦二日、苦三日、苦四日、苦五日、苦六日、苦七日,才能得到一心不乱;你若吃不得苦,就得不到这一心不乱。有的人 就说:“法师,你连个字也不认识,还做法师呢!经上明明说的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你怎么都称一个 苦呢?”那个“若”字就是不专一,是假设之词;譬如你一天,譬如你两天,譬如你三天,譬如你四天,譬如你五天,譬如你六天,譬如你七天,这都是譬喻。这苦 就是实实在在地去受这个苦,苦一天、苦二天、苦三天、苦四天、苦五天、苦六天、苦七天,你若能苦七天,不退心,那绝对是一心不乱的。我并不是不认识这个 字,不过把这个意思变一变。


我再告诉你:“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你受苦的时候不觉得苦,它就不苦了。并不是自己骗自己说,我明明受苦,怎么说是不苦呢?有这么一句话是“苦尽甘 来”--苦过了,那个甜的就转过来。


我们现在苦一天了;苦一天,甜还不会来的。你等苦的多一点,那甜的就现出来,最低限度,你可以喝到甘露水了。这甘露水,我再讲一点你们不相信的话,你念佛 念得诚心,你口里的口水就是甜的,那个甜味比蜜糖还甜,所以叫甘露水。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了,是观世音菩萨来加被你念佛,他看你苦得很厉害,所以给你甘 露水喝,那么你精神就多一点。你们谁有这种境界,就是观世音菩萨给你们甘露水喝了;喝点甘露水,就是灌溉你的法身慧命,所以这个用功是功不唐捐的 --你用什么功,就得到什么好处。


很对不起浪费各位这样宝贵的光阴,浪费你们一个钟头,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在打七的期间,只管去用功修行,说得多少都没有什么用,所以说:“行的是道”,你 实实在在去修行,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说十万亿佛土,但并不是远,所以我说:


十万亿土本非遥 专一弹指入莲苞
无量光佛亲授记 善哉善哉汝品高


我希望你们将来得到上品上生──最高的那一品--这是我对你们的心愿。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06 #
头像
106 #
0
10-05-31 16:1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念佛法门到彼岸 (二)

对净土法门要深信、切愿、实行,实实在在修行,这才容易成功的。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 金山禅寺佛七


念佛勿缓亦勿急 集中精神须菩提
妄想尽时佛自现 火里栽莲切莫疑


我们人在这儿念佛,要心平气和地来念,不要念得很慢,也不要念得很快,所以说“念佛勿缓亦勿急”。你若慢了,就懈怠;若快了,就会有紧张的毛病发生,所以 要心平气和地念得很自然。


“集中精神须菩提”,你要把你的精神集中,不要常常打妄想;常打妄想,这精神就不集中。精神不集中,念佛的功夫就会散失了。怎么叫精神集中?也就是专一, 只有这念佛的一念,没有其他杂念。怎么说须菩提呢?须菩提尊者是 “解空第一”,不着一切相。你能念佛念得阿弥陀佛现身来给你摩顶,这功夫就差不多了。


“妄想尽时佛自现”,想要佛现身给你摩顶,你首先要没有妄想。什么是妄想呢?你一边念佛,一边想:“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我能见着您?阿弥陀佛,您什么时候 现身?阿弥陀佛,您什么时候手摩我头、衣覆我体?阿弥陀佛,您快放光照一照我吧!”这都是妄想。


你有这种妄想,本来阿弥陀佛想要放光,因为你这么一个妄想,那个光就暂时不放了。本来阿弥陀佛想要手摩你的头、衣服覆盖你的体,因为你打这个妄想,阿弥陀 佛就要等一等了。你就是求佛来加被你,这都是妄想。


想念佛得到“念佛三昧”,就是要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就是什么妄想都没有,念得心清了、意也定。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你这个心要是清了,就好像水中现出月光;你若心是浑的,妄想纷飞,月光就不会照到水里去了。心清就是妄想没有了,好像那个 水,一切的尘垢都沉到底下去了。你的心意不散乱,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所以,有这么两句古语说得很不错:


千潭有水千潭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永嘉大师证道歌》也说得很清楚: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 我心同共如来合


这种境界都是说心清的境界、意定的境界。可惜呀!我们不会用功的人,越念佛,妄想越多;妄想越多,就越不愿意念佛,就好像那浑水,月亮照不进去是一样的。


念佛法门又有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就像一粒清净的如意宝珠,所以古人这么说:


清珠投于浊水 浊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于乱心 乱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个清净的宝珠投到浑水里头,浑水一定要清的。


“念佛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用散乱心来念佛,这散乱心里边也有一尊佛了--你念一声佛,这散乱心里头就多一尊佛;念两句佛,就多两尊佛。所以这 个念佛,也就是念心,念心也就是念佛。念心,就要心清;念佛,佛也就出现了,所以才说:“妄想尽时佛即现”,你那个妄想没有了,佛就现出来了。


“火里栽莲切莫疑”,这念佛法门,本来是人不相信的,“怎么会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一念佛就成佛了?真没有这个道理!”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费一番的辛苦 才能成就;这念佛法门只是念念而已,也不需要什么功夫,也不需要用多少钱就成功了,这是太容易了。因为太容易,所以这个法门是不容易信的法门。所以佛说 《阿弥陀经》是不问自说;为什么要不问自说呢?就因为没有人懂这个法门,没有人相信这个法门,这法门就好像在火里头生出一朵莲华,那么令人难以相信。


虽然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你不要疑惑,一定能做得到的!一定能成佛的!如果念佛不能成佛的话,那释迦牟尼佛也犯了妄语戒。我相信释迦牟尼佛是真 语、实语、如语、不妄语的,这位大觉者不会骗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如果念佛不能成佛,佛说《阿弥陀经》做什么?佛为什么又要没有事情找一个事情来干,说出 《阿弥陀经》?由这一点证明,佛说这个不问自说的经,就因为这个法是太重要了,对于末法的时候更重要,所以说“末法众生只有念佛才能得度。”


因为这种关系,我们切记要生出一种信心来念佛;信真了,阿弥陀佛会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成佛。你有这种信心以后,要发愿:“我发愿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 才能满我这个愿。 ”如果没有满我愿的时候,我天天要发这个愿--求生极乐世界--那么天天发这个求生极乐世界的愿,我们就要天天老老实实依法修行、依教修行。古人又有两句 话说得也不错:


修道之人心莫疑 疑心若起便迷途


我们对这个净土法门要深信、切愿、实行,实实在在去修行,这才容易成功的。


不可说时今又说 语言文字非妙科
各位欲得真受用 心心念念阿弥陀


又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颠颠倒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迷而不觉,所以在没有事的世界,就要找一个事情来做,乃至于我们打 念佛七,也是这样子。


本来不需要打七的,可是我们自己不会用功,在平时不知道用功,所以才举行念佛七,大家集会到一齐共同来念佛,希望有所成就。你自己如果知道用功,功夫已经 得到相应了,那么这打七是多余的;但因为你自己不会用功,所以功夫也不会相应的,因此大家集到一齐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


怎么叫互相帮助?譬如我这儿停止念佛了,你那儿还念呢,我听见你念佛的声音,把我这个间断的念又继续起来,这岂不是得到对方的帮助呢?互相提携,你勉励

我,我勉励你,你看我不懒惰,那么我看你也很精进的,这互相一比较,自己就知道应该努力用功,这样就是互相提携。

头像
0操作107 #
头像
107 #
0
10-05-31 16:1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识本愿力扬正法

大家学佛法,人人都不要落后,应该往前边跑。


这个佛七到今天已经是第六天,就要圆满了,佛七是要打完了,我们功夫用得怎么样?要回光返照,反求诸己,问问自 己这个佛七期间是不是得到受用了?是不是功夫有所相应了?说:“很抱歉!我功夫既没有相应,也没有得到受用。”那不要紧,还有最后的今天和明天,你可以继 续努力用功,得到最后的胜利,最后的成就。假如你还没有得到相应,没有得到受用,可以回到家里继续努力念佛,一定要得到受用,得到好处为止,这也还有希 望。就怕你打完七,就把佛忘了,不知道用功,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至于念佛法门,过去历代祖师都把这个法门说得很详细,你看《净土圣贤录》,有很多人得到念佛的好处。我们现在在美国,大家学佛法,人人都不要落后,应该往 前边跑。这个国家所需要的是正法,不是末法,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把这个正法的责任负起来,不要认为这个责任是旁人的。我们每个人自己都要认清楚,这个责任就 是我们自己的,不要向外边推,不要说:“这佛法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


我们不管成功不成功,要抱定我们的希望,一定要把佛教发扬光大,令佛教推行到每个角落、每个地方、每个家庭去,令所有的人都明白佛法。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自 己要认清楚,不要随便放过一时一刻的光阴;现在在这个国家,佛教是一个开始,开始是一个正法,不要一开始就变成末法了。


所以人人都应该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是什么!认清自己是莲池海会佛菩萨之中的一份子,认清自己是五百罗汉之一。我是五百罗汉之一,我是莲池海会佛菩萨的其中 之一,那么我既然是其中之一,应该认清楚我的工作是什么?我在过去生中发的是什么愿力?应该自己回忆一下。假如你想不起来,你可以作个好梦;在梦中,佛菩 萨也就指示你应该做的是什么事。那么在这个国家,一切的人都等着你,等你来向他们说法呢!因为在过去几千年,没有见到佛,没有闻到法,没有遇到圣人,现在 是一个开始,人人都应该往好的做。


说到这个地方,我有几句俗话来告诉你们各位,就说:

今年人比去年好 去年人到今年老
人老将死当念佛 人好壮时更要好


要好呢,就要念佛。今年的人比去年的人都守规矩了,去年因为有一些生性的人。怎么叫“生性”呢?就是不懂佛法来参加打佛七。那么人家坐,他就去喝茶;人家 念佛,他就想坐,或者走到外边去抽香烟。今年,前天来一个抽香烟的,昨天晚间一点钟就跑了,由这个就看出今年比去年好了。


可是去年的人到今年又老了,所以说:“去年人到今年老”,老了怎么样呢?人老了就快死了!啊,“人老将死当念佛”,你应该快一点念佛。“人好壮时更要 好”,人已经好了,年纪又壮,更应该要好好的念佛,好好的修行。

这是我对你们各位的一种期待。

头像
0操作108 #
头像
108 #
0
10-05-31 16:2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求生净土勤念佛

净土法门对一切众生对根机,用力少而成就大,既契理又契机。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一 金山禅寺佛七 


佛成佛之后,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教众生修行成佛--先要发菩提心,然后要修种种的功德、行菩萨道, 之后才能有希望成佛。可是在这中间,不知道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才能成佛。所以在这八万四千法门里边,有一个法门叫“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就是专心念佛的法门,这一个法门是谁创立出来的呢?是当初有一位比丘叫法藏,他发了四十八愿,意思是说,将来他若成佛了,他的国土是没有众 苦,而受诸乐的一个国土;十方所有的众生,无论哪一个世界或者星球,或者月球,或者是其他的地球,所有的众生要是称念他的名号,他就一定接引这个众生到他 的国土去莲华化生,究竟成佛。假如有人或者其他的众生,念他的名号,如果不成佛的话,那么法藏比丘也永远不成佛。他若成佛,所有称他名号的众生,都一定会 生到他这个国土 --极乐世界去。


因为这样,所以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个净土法门,根本是没有人请问,他自己说出来的;其他的法门或者经典都是有人请问,然后佛才说这个法门。而这个净土法门, 是没有人请问,释迦牟尼佛就自己说出来,这叫“不问自说”。这个法门为什么不问自说呢?就因为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的,其他的大比丘、阿罗汉,都没有这种智 慧来请问这个法门,所以释迦牟尼佛看机缘成熟了,虽然没有人请法,佛也就说这个法门。这法门对一切众生是很对机的,所谓“用力少而成功多”,用的力量很 少,而成就很大,所以这法门既契理又契机。


金山寺打七就证明出这个道理,在打禅七时,只有二十多个人;现在打佛七,就有三十多个人,所以就证明这个法门对所有的人很相应的。只怕你不念,你若一念, 阿弥陀佛的力量就把你摄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这是最不可思议的法门。


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和我们这儿所有的众生--念佛的众生--彼此之间都像有一条电话线似的;我们这儿一念佛,阿弥陀佛那地方的电话就响了,说娑婆世 界有众生在那儿念佛呢!阿弥陀佛的电话在什么地方安装着?就在阿弥陀佛的毫毛里,每一根毫毛都有一支电话机在那里,这个电话一响,他说:“哈啰!”那个电 话一响,他说:“喂!”另个电话一响,他说:“Yes!”那个电话一响了,他说:“摸系!摸系!”(音/日文)所以这无量的电话都在阿弥陀佛的身上装好 了,只怕你不打这个电话,你打这个电话,阿弥陀佛一定会听到你念 “阿弥陀佛”这个声音的;这不是讲笑话,这是说真的话。


我们念一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儿就听见一声;我们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儿就听见十声;等你念到百声、千声、万声、万万声,念得多了, 阿弥陀佛就给你注册:“这个人等临命终的时候,我一定接他来。”这注册就是给你记下来了,等你临命终的时候,身无病苦,心不贪念,意也不颠倒,也没有什么 疾苦,身也没有病苦,意也不乱,如入禅定。阿弥陀佛手里拿着金台,来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那儿莲华化生,九品莲华做父母,无论谁修这个法门,谁就会 去的。


为什么我们在没有死之前,或者很年轻就要念佛呢?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修临终的一念;临终的一念,有的时候你想起来了,有的时候你就忘了。临终的时候--最要 紧的--是要记得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为阿弥陀佛不打妄语,他一定会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那么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天天念,这个意思我完全不懂,我现在叫你懂一懂这个“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


“南无”是梵语,译成中文叫“归命敬投”。归是归依,命就是生命,归依我们这个生命,恭恭敬敬地投到阿弥陀佛的面前。“阿弥陀佛”是梵语,译成中文叫“无 量寿”,他的寿命是无量,光明也无量,智慧也无量,神通也无量,一切一切都是无量的,所以叫“无量寿”,也有叫“无量光”。无量寿是他的寿命无终无始,也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终了;不过在《阿弥陀经》上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个大劫了。


十个大劫是很长的时间,那么将来再有多长时间呢?这还不知道。阿弥陀佛既有无量寿,又有无量光,又有无量的神通,又有无量的变化、无量的智慧,一切一切都 是无量的,所以叫“阿弥陀佛”。这一尊佛,我们每一个众生称念他的时候,他都接我们到他的极乐世界去,做阿弥陀佛的弟子。


我们现在人人都知道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大势至菩萨也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的左右两边站着,所以叫“西方三圣”;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既是阿弥陀佛的护法,又是阿弥陀佛的代表,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接引众生,有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也来接引,大势至菩萨也来接引,所 以这西方三圣,你念“观世音菩萨”也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念“大势至菩萨”也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西方三圣是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同归极乐世界去 成佛的。


这个念佛,又有种种的法门,不是一种的法门;这种种的法门,就有观想念佛、观相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


什么叫“实相念佛”呢?就是我们参禅的时候,参“念佛是谁”,这就叫实相念佛。找这个实相,实相是无相,可是无所不相。在这个实相念佛,念一佛即是念十方 三世一切佛;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就都还归于净土。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一佛,也就念一切佛;念一切佛,还不离一佛,这就是实相念佛。


“观想念佛”,就是观想: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阿弥陀佛的身体是金色的,他的相好光明是无与伦比的。他那白毫宛转有五个须弥山那么大;他的绀目--绿色的眼睛--有四大海那么大。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里 边,化出来无量无边的佛,变化出来的菩萨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这是观想阿弥陀佛这种法身。


“观相念佛”,就是观阿弥陀佛的相,观阿弥陀佛两目中间的白毫相,这白毫宛转五须弥,那么来观这个阿弥陀佛的佛 相。


又有“持名念佛”,持名就是持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常常念。持名念佛又有金刚念,就是在心里念,自己听心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声音听得清清楚 楚的,口里也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也听得清清楚楚的,这就是 “金刚持名念佛”。


那么最简单的,就是“朝暮十念法”;早晨起身,大小便之后,把脸洗了,口也漱了,合起掌来,面对着西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 气为一念,第一口气你能念多少声,就念多少声,这么样地念十口气,就叫十念法 --朝暮十念法。


早晨也修这十念法,晚间也修这十念法,时时都不要忘了念“南无阿弥陀佛”,等到临命终的时候,自然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念佛法门,是很容易的,很方便 的,用力少而成功多。

头像
0操作109 #
头像
109 #
0
10-05-31 16: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一念光明就是佛

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一 金山禅寺佛七



学佛的人,每天都要欢欢喜喜,要像光明的太阳,不要阴气沉沉;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


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那么我们成佛和下地狱,都是在这一念里面分别,所以我们对这个心,时时刻刻都要管着它,不要叫 它生出一些狂心野性、痴心妄想。


这整个世界,都是由众生的心所造出来的。世界三灾八难现出来,也都是由众生的业感所成就;你不守规矩,将来就遭受很多的刺激,令你受不了。我们现在能聚会 到一起,在这佛堂里边来念佛,这真是一个最好修行的道场。你在这儿念佛,就把你的狂心野性调伏了;你在这儿念佛,就把你的痴心妄想调伏了;你能一心念佛, 就把你的贡高我慢也调伏了;你能一心念佛,就把你心里的染污杂念也都调伏了。所以这念佛的法门,是微妙不可思议的。


有人说:“我念佛念了好几天,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你想得到什么好处?你能不打妄想,少白了几根头发,这岂不是好处,是什么?你能把万缘放下,一念不 生,在这儿一心念佛,无忧无愁,无思无虑,你说这还不是好处吗?这个现前的就是得到好处。那么将来你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手执金台来迎接你往生极乐世 界,你说你还要什么好处?你能不堕地狱、不转饿鬼、不做畜生,这不就是好处吗?


你能没有那么多的妄想,没有那么多的怀疑,这事情也怀疑,那事情也不信,满肚子都是鬼,你能把这些鬼都请出去,请来满肚子佛到里边,你说这有多好!

我们在这儿打佛七,一年只不过有几次,这是很宝贵的时间,很稀有的、很难得的。所以要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来这儿共同修行,结菩提缘,将来好结菩提果。


切记,不要在道场里头来破坏道场。怎么样破坏道场呢?就是在这儿修行念佛,怕其他人念佛念得相应;如果有人得了念佛三昧,就生一种妒忌心,“我有办法了! 等到开静时,大家站起来念佛,我就先到厕所,不管有没有小便,我也到那儿去;我这么一走去,就会把旁人的精神弄散,他就不能得念佛三昧了。那么我在厕所里 偷着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在那儿我拼命地念,我一定会得念佛三昧。”因为旁人都散了,只有我一个人诚心这么来念,这是一个办法来破坏旁 人用功。


又有一个方法,旁人在那儿念佛,我跑到厕所门口,或者厨房前面大声讲话,连说带笑,甚至于带哭,在那儿他自己就想了:“我这一闹,你一定不能得念佛三昧。 我就自己偷偷着念佛,先得念佛三昧。”这是一个方法来破坏其他人用功。


所以由今天开始,任何人不可以在厕所前面和厨房门口讲话,或者在那儿开会。不单是打佛七的时候不能这样,就是平时,人家在这儿来念佛,你跑到厨房门口那地 方去谈话,这是不可以的。道场是修道的地方,不是讲话的地方。


你这个垃圾不收拾,那么读书与你也没有用的,你还是一个垃圾筒。所以我们修道的人,讲来讲去都要自净其意,要把自己的心性收拾得乾干净净,一点阴气都没 有,都是阳光普照;不要一天到晚都是阴气沉沉的样子。你看这个人天天都没有快乐,就是阴气沉沉;天天都欢欢喜喜的,不去害人,不去计算人,就是阳光普照。 怎么计算人呢?就是尽打其他人的主意,怎么样想法子、想办法对自己有利益。


我们学佛最要紧的,就是在这一点点细微的地方弄清楚,佛和鬼的分别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 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所以佛与鬼的分别,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这一念之中最要紧。在这个念未生之前,要特别特别小 心,一念的光明,这个世界就平安了;一念的黑暗,这个世界就乱了。所以你一念之中,和这个世界都有相当的关系。


各位呀!希望深深地明了、深深地认识因果。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地颠倒呢?如果不弄清楚这一点,这真是愚不可及了。

头像
0操作110 #
头像
110 #
0
10-05-31 16: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念佛问答


问:《阿弥陀经》说,我们应发愿生到极乐世界,因为那里没有三恶道。如果人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三恶道的众生就不去度了,不去管了吗?


上人:你不管他,有旁人管;若你愿意管,在那儿成了佛还可以回来管,阿弥陀佛就是这样。


问:念观世音菩萨、〈大悲咒〉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吗?


上人:可以!〈普贤行愿品〉就是归向极乐的。


我知道已有人念佛而见光、见佛、见莲华,见阿弥陀佛来替他摩顶授记。有人问:“真有此事吗?为什么我没看见?”这要问你自己,要专诚用功,才有胜境现前 啊!或者有人又说:“真苦得要命!”那就不要命好了,要命干什么?


舍不了死 换不了生
舍不了假 换不了真


如果你要享受,那么出世法便没有你的份;如要得出世法,返本还原,那你便要受点苦,把世间法看轻一点,不要看得 太重要。


念佛有时见光、见佛,有时也见神见怪,所谓“有善境、有恶境”;你们有任何境界,可提出来讨论。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1 #
头像
111 #
0
10-05-31 16:2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皈依的真义》

简介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
  • 皈依佛竟,宁舍生命,不皈依天魔外道。
  • 皈依法竟,宁舍生命,不皈依外道典籍。
  • 皈依僧竟,宁舍生命,不皈依邪师邪众。

若要再皈依戒,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久而久之,积功累德,就能开大智慧,得到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报。

可是皈依不是凑热闹,不要皈依那么多师父,结果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真信的;要有择法眼,不要盲从瞎练。否则,三宝虽然有大威神力,也不 能来帮助你修成佛果。


头像
0操作112 #
头像
112 #
0
10-05-31 16: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人生第一件大事——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是要凭一个“真诚”,若是敷衍了事是没有感应的。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三月廿八日开示于长堤圣寺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要把它重视一点,不要那么轻举妄动。第一,你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明眼善知识来皈依,以后有什么不懂 的道理,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正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要投到旁门左道,听那个邪师说法。


邪师外道不单现在各处都有;就是在佛住世的时候,也是非常之多;那时候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七十二个旁门。这旁门左道是比这个正法还兴旺得多,往往人不懂得 真理,就投入旁门左道去了。投入旁门左道,害处是很多的;因为你很容易就误入歧途,走到这个错的路上去。你走到错的路上去,就想要得到利益,反而受了害 处,这都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你们皈依三宝,投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要寻访善知识。就是在出家人里头,也是龙蛇混杂,分子不齐。你误入旁门左道,那害处很大;你误投到邪师说法里 头,这害处更大。


所以你们各位学佛法的,不要想要往上升,反而堕地狱了;想要得到快乐,反而受了无量的痛苦。因为这个,所以我说这个皈依是第一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要看 得特别重要的才对。所以在我这儿受皈依的,你必须要考虑清楚,必须要认清了这个门路。


这个忏悔,你们每一个人要拿出万分万分的至诚恳切心,在佛前来忏悔以往的罪业。那么你忏悔已竟,忏悔得诚心,你罪业就都可以消除了,善根就可以增长了;你 若不诚心来忏悔呢,那你罪业还是罪业,善根也不能增长。所以,这就看你个人的至诚恳切心,专一其心,不要有杂乱心,不要有痴心妄想,狂心野性。皈依三宝, 是要凭一个“真诚”,你没有“真诚”两个字,就是那么敷衍了事,苟且塞责,这是没有感应的。


正式皈依三宝,如果你信心坚固,行为清净,乃至成佛,一定没有什么困难的;你若信心不坚固,行为不清净,那么就不要希望成佛了,你就成一个人都不容易的。 不要说你们各位在家人,就出家人,他若不修行,也一样要堕地狱的。


所以你们各位在家人要好自为之,特别努力;不要这么在佛教里头,不专心、不恭敬。要恭敬三宝,供养三宝,信仰三宝,要终身地来奉事三宝,你这样子才能有所 感应道交;你若不这样子,皈依之后,还像没有皈依以前那样子,那是不会有感应的。


这四弘誓愿,你每一天一早起,在醒来之后,要对佛前发这四弘誓愿,这是每一个菩萨都应该发的誓愿。早晨要发,晚上要问一问自己,众生无边,我度了没度呢? 烦恼无尽誓愿断,我断了没断烦恼呢?我如果没有度,我要度众生;没有断烦恼,我要断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法门,我学了没学呢?没学!我应该学这个无 量无边的法门,我在忙里偷闲也要读诵点经典,看看佛书之类的,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佛道无上誓愿成,我现在还是个凡夫,还没有成佛呢,我要赶快修行,才 能成佛。每一天都要做这一种的观想,早晨要发愿,晚上要检讨自己,是不是满自己这个四弘誓愿了?

头像
0操作113 #
头像
113 #
0
10-05-31 16:3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头是岸——皈依三宝

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用贪心来求佛法。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七日开示于台湾板桥台北县立体育馆


皈依,这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初步。可是这一初步,你们要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转,这才是成佛的一条道路。你若向后退转,还会堕落三途,流浪八 难。所以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

不要说我皈依了,就倚赖着佛、倚赖着法、倚赖着僧。佛、法、僧,虽然有大威神力,可是他不能来帮助你修成佛果,不能帮助你了达一切佛法,也不能帮助你明白 一切修行的道路。法赖僧传,佛法流到世间。


那么,虽然你皈依三宝了,还要自己努力向前,你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才是真正受五戒了。你若是还杀生、还偷盗、还邪淫、还去打妄 语骗人、还饮酒,这是受而没有受。


你受戒不守戒,这是罪加三等的;因为你明知故犯,你知道这个事情不对了,你还去犯去,这就是犯戒。你犯戒就要堕落的。不是说我皈依三宝,受了五戒,我就有 所仗恃了,我杀人不要紧、偷盗也不要紧、邪淫也不要紧、妄语也不要紧、饮酒也不要紧。


有的人心里就不服,说:“在家人受五戒,犯戒这么严重;那出家人不守戒律的,那又怎么讲呢?”我告诉你们,你 要:


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


你终日管自己,行住不离家,总要回光返照,要反求诸己,天天问问自己,是不是守戒了?是不是犯戒了?是不是皈依三宝,我就做一个真真实实的佛教徒,我是不 是还去天主教、耶稣教、犹太教,或者回教,到其他的宗教去,或者学习外道法。方才没说吗?皈依之后,不要说活着,就算有人逼着我,要我死,说:“你信佛, 我就把你杀了;你若不信佛,我就不杀你。”就这样,也不信外道去。


所谓外道,就是自在天魔等。“等”,这就等于天上一切的魔,天魔外道。这个天魔他都有神通,都有本事,啊!他变化无穷的,神通妙用,他总是要显神通的。佛 教徒不显神通,佛教徒若有神通,他也不会显,也不会说。凡是说他有神通,又有天眼通、天耳通,这都是五十种阴魔,天魔外道的眷属。


所以我们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去用贪心来求佛法。今天听人家说显宗好,我就学显宗;明天又听说密宗不错,又去学密宗了。学了一辈 子,可是没有抱定宗旨、没有专一、没有纯一,没有守住这个“一”,所以这一辈子还是把光阴都空过了。


你们皈依之后,要不犯五戒,谨奉三皈,严持五戒。这五戒是成佛的一个基础。那么在家人是五戒,出家人有二百五十条戒,那么比丘尼就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这个 戒律是很繁的、很多的;可是你要真能守戒,什么戒也不犯。根本戒是一个范围人、规范人的一个规矩。你若尽量守规矩,不犯错误,这就是守戒;不然你受了戒也 不守戒,那还是一个凡夫俗子。


佛、法、僧是公道的,是平等的,你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不修就不得。所以你们各位“将军不下马,要各自奔前 程”。


看你们谁呀!先走到这个佛果去,先到极乐世界。那么因为仗着五戒的功德,或者出家修道,往生了极乐世界。你不要到了极乐世界,就自己在那儿不管众生了,还 要回来度众生。所以要发大菩提心,广度一切众生。


有的人就说:“现在我要度众生!”你现在连自己还没度好呢!所谓“泥菩萨过海”,你怎么能度众生呢?你把你自己先度好了,已经就够了。你自己没有度好,你 想去度众生,这叫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你舍己田而耘人田,这是大错而特错。


所以大家要努力,不要倚赖着师父,说:“我师父又有什么智慧。”可是师父有智慧,不能把智慧分给你一点;师父有什么道,也要你自己来修行。你自己不修行, 那就是佛现前,也不一定能帮助你。

头像
0操作114 #
头像
114 #
0
10-05-31 16: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皈依三宝要守戒

皈依三宝,要守本份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不要投机取巧。

◎宣公上人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开示于马来西亚吉隆坡首都佛教大厦


今天你们各位都正式皈依三宝和皈依戒,本来在佛教里,一般只皈依三宝没有皈依戒。因为佛入涅槃,一切众生都应该 以戒为师,所以现在给你们说皈依的时候,顺便也要皈依戒。什么叫“戒”呢?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佛教徒很多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入主出奴,入附出污。”那么有的时候就跑各处打游击去,今天信了一贯道,明天又信了二贯道,后天又信了三贯道,大后 天又信了四贯道,再后天信了五贯道,信来信去,可是不知道自己就跑到地狱去了!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宗旨,各处打游击,各处想要找便宜,结果你喜新好异,又是 学什么密宗,又是学什么鬼鬼祟祟见不得天的这种道,所以就跑到饿鬼趣里头做饿鬼,跑到地狱里受苦,跑到畜生里去遭报应,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很可怜的事 情。


我们今天皈依三宝,第一个是皈依佛。“皈依佛竟,宁舍生命”,我把我这个身体和生命都可以舍弃了,可是我不能再去皈依这个天魔外道,自在天魔。自在就是所 谓快乐,就是所谓天国、地国这些个,你也没有去过,他就用这么一个名称,把你诱惑得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啊,


入马腹,出驴胎,阎王殿前几度回,
始从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


这六道轮回很危险的,你各处打游击,打来打去就打到那个傍生里去了。所以宁舍生命,也不再皈依这个自在天 魔。


天魔外道他就说他的怎么好、怎么好、怎么好,尽是自我夸张,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说我自己又是什么什么,我自己又是怎么怎么好;你信我这个 道,又怎么能即身成佛,又能立刻开悟,你不用修行,也不用持戒、也不用断荤,也不用离开女人,也不用离开男人,就可以修行了,就可以成佛了!又修什么双身 法呀,这个法、那个法的,把你就弄糊涂了,说:“哦!这个这么好啊!”所以也就往那个地方跑了,跑来跑去就跑错路,就不容易回来了。


所以不能贪便宜、不能贪自在、不能贪快乐、不能贪享受。皈依三宝,要“守本份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不要投机取巧、谄媚,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不可以 皈依自在天魔。皈依如来至真等正觉,皈依佛大智慧者,这是我所应该尊重、所应该恭敬的世尊、佛。


这皈依法呢,也是宁舍生命。我们皈依法竟了,把我们这个生命舍了也可以,可是我们不再去皈依外道典籍。外道典籍就是外道所流通的书籍之类的,它的经典、它 的书、它的学说,这不皈依它,也就是不看它的;你连看都不看它,那何况能皈依呢?所以不能看外道的书。你皈依正法就不能看邪法的书,那外道的书都属于邪 法。


所以各位要知道,不要皈依三宝之后,还糊里糊涂的,见着个土地公也叩个头,见着这个牛粪也叩个头,见着这个狗粪也叩个头,真是可怜了!所以你不能去看那些 外道的书,凡是外道的书都不可以看的。


这皈依僧呢,是要皈依十方贤圣僧,不要皈依邪众。所谓邪众,就是这一些个旁门外道;你若皈依它,你也跟着它堕地狱的,所以不可以皈依。你要皈依什么样子的 僧呢?皈依清净福田僧。为什么要皈依僧呢?因为法赖僧传,你皈依僧了,才能明白佛法;明白佛法,才能成佛。


所以你皈依僧,不要皈依邪知邪见那些个邪魔外道,又听他说他有什么好,又说他眼睛会放光、鼻子会说话、耳朵会吃饭,这简直地都是妖魔鬼怪才这样子嘛!一个 人为什么眼睛要放光?为什么鼻子会说话?为什么耳朵会吃饭?你想这不是个妖魔鬼怪是什么?实际上他也不会,不过他要这么欺世骗人,就这么样讲。所以你们各 位皈依三宝了,要有正知正见,不要还有邪知邪见。


皈依僧,什么叫清净福田僧呢?清净就是没有染污法。什么叫没有染污法?他就是教你怎么样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谁若能持银钱戒,那 是真正的清净福田僧。就是他身边有钱,他也不要钱,他也不知道这个钱是怎么样好?所以你若给他一点钱,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这个就是有问题了!那么他若能如 如不动,了了常明,你供养他,他也是这样子;你不供养他,他还是这么样子,他对人不会见着有钱的人就谄媚,见着没有钱的人就看不起,这就叫清净福田僧。你 们要认识清楚,不认识清楚这一点,那么你们始终是迷的。


然后要皈依戒,皈依戒就是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你心里也不可以起恶念。


有人说:“那我心里常常起恶念,怎么办?”


起恶念,你慢慢把它减少了,不要随着它,不要这个念头来了,说:“哦!我要杀个人。”“好,你快去杀去!”这就随着那个恶念转了。这个心里想:“哦!他有 一个钻石,值多少钱,这是很稀有的宝贝,我想法子把它偷来。”这都是恶念。


总而言之,心里不起这个邪念、也不打男人的妄想、也不打女人的妄想,男女都不互相打妄想了,这就是正念。互相在心里打妄想,这都是恶念,都是邪念,所以要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还是方才那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能这个样子,这就是皈依戒了。


皈依戒,你久而久之,积功累德,就开大智慧,真正得到圆满智慧、圆满福报,那就是证得佛果,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 然后你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这是我们人皈依三宝一个最初的条件,我们应该要知道。不要皈依了之后,还在佛教里造罪,这儿钻、那儿钻地找机会,以为有鸿鹄 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是大错而特错!那么现在我讲的话你们都懂吗?(众人答:懂!)


要本照这四弘誓愿去做。


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度了众生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度众生,我们有没有度了自己?怎么叫度自己?我们皈依佛了, 是不是做一个真正的好佛教徒?是不是在佛教里头,指佛穿衣,赖佛吃饭?是不是藉道骗财?是不是在佛教里头混混骗骗的?我们若是这样子,不单不能度众生,而 且将来自己也会跑到地狱去,这是第一点我们要知道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来影响众生发菩提心,我们也不怕少,就度一个众生,以后两个、三个、四个、 五个,由少而多,那么这样去度众生。


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我的烦恼、我的臭脾气、我的牛脾气、我的狗脾气、我的猫脾气,有没有断?我是个人性,还是个畜生性?我是懂人性?是不懂人性?我这 个烦恼愿不愿意断?我若不愿意断,那么我对四弘誓愿,就没有做到圆满。所以首先要断烦恼、去无明;你能断完烦恼,去无明,那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所以不要 有脾气。


法门无量誓愿学,我学了没学?我是不是天天看黄色的小说呀?我是不是尽看那一些个谈情说爱的小说呀?我是不是尽看那一些引人想入非非的小说啊?我是不是没 有研究经典啊?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是不是把宝贵的光阴,都用在那个没有意义的时间上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这个法门,学法门之后,我们为什么呢?我们就 要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道无上誓愿成,我成了没有呢?我没成!没成,我想不想成呢?我想要成,就要发大菩提心,勇猛精进,有进无退。这个样子,我们才能以四弘誓愿的这个力量, 来支持我们的行为,到无上的正等正觉,佛果菩提。你如果不这样做,那就是自甘堕落,虽然皈依三宝,可是你没有真正知道三宝是怎么回事。

头像
0操作115 #
头像
115 #
0
10-05-31 16: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皈依不是凑热闹

皈依那么多师父,结果也没一个是自己真信的,这有什么意思呢?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七日开示于纽约上州罗彻斯特


皈依过的,就不要再皈依了,为什么呢?


一、避免佛教中为了争皈依弟子,搞得是是非非,人人为争利益,生大仇恨,水火不相容。


二、皈依的若都是旧人,佛教就没有新血。佛教徒走串各道场,人人都成了游击队,不像是佛弟子了。


三、我自己道德不够,只能勉强接引那些尚未皈依过三宝的初学者。但如果是求皈依者他自己原来的师父同意,或者自 己师父已经故去,或失踪,或还俗,这还可以。


各位要做真的佛教徒,不要糊涂学佛,你皈依那么多师父,结果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真信的,这有什么意思呢?要有择法 眼,不要盲从瞎练。佛教徒不应找便宜,要多吃亏,不要尽为自己。世界的人都是为自己,所以世界才越来越坏,大家你死我活地互相争斗,无非是为了这个利。


我什么都不懂,只懂吃亏。因此我不接受任何的私人供养,你供养道场,供养公家,那可以。我替大家找饭吃,不是为 我个人。若单单我自己一个人,那我饿死都可以的。所以我说: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这是上联。记得刚买万佛城时,人人看到这么大的地方,怕我向他们化缘,结果都吓跑了。即使如此,我也从没对人告过艰难,我做事不求代价,也绝不求人,只是 自己埋头苦干。


下联说的是: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这是说不顾生命地拼了命,流血汗、不休息地要来做为佛教的事。造命之学就是说的:


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正命为僧事,这是说的出家人要严守佛制,例如搭衣是出家人的标志,不搭衣就等于还俗一样的。又有日中一食,也是佛制。节饮食驱遣鬼尸(人身有三尸神,吃多 了,三尸神就作怪。)欲心轻,欲心轻才容易修道,所以不要吃营养的东西。在万佛圣城我们的制度是如此,虽然做得还很不圆满,但希望人人能努力,向好的来 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6 #
头像
116 #
0
10-05-31 16: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赶着路程向佛道

必须要睁着眼睛,认清楚了这个道路,向前去勇猛直进,不可以后退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廿八日开示于法界圣城


你们各位今天是善根发现、菩提芽生的一个日子。皈依三宝,这叫睁眼投胎,不要走错了路。怎么叫睁眼投胎呢?就是你睁着眼睛再去重新地做人,必须要找对了门径,必须要认清楚我为什么要皈依?我为什么要皈依三宝?这是一个紧要的关头。


你不要人家皈依三宝,我也皈依三宝;人家拜佛,我也拜佛,究竟皈依三宝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
“拜佛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


那么很多的不知道来皈依,这未免是盲修瞎练,盲从了。你必须要睁着眼睛,认清楚了这个道路,向前去勇猛直进,不 可以后退。


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怎么样叫末法呢?末法时候就没有佛法了,法已经到这个末梢上了,将要灭亡了,所以这法在秋天了,秋天就日暮穷途,没有什么希望了。 可是我们就在这个时候,才要向前勇猛精进,赶这个路程,好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这是皈依三宝大略的一个意思。


今天皈依三宝有很多善根很深厚的人,有的是菩萨化身来皈依的,有的是天龙八部化身来皈依的,有的又是人来皈依的,又有一些个鬼神也都来皈依。所以可以说在 法界圣城这第一次皈依的仪式、皈依的法会是很隆重的,这个护法、天龙八部都遍布虚空,来拥护这个道场。你们各位,谁的心里头所想像的和你们将来的志愿,护法善神都是洞鉴无遗,你们各位要好自为之。


我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愿力,就是你们皈依我的和没皈依我的人,他信佛的人、信其他宗教的人,要是他不成佛的话,我 是等着他。


你们各位都应该努力向前,勇猛精进,不要懒惰,不要躲懒偷安,好逸恶劳,要改恶向善,改过自新,向这个菩提路上勇猛精进,不要令我等着你们时间太久了。等 着时间太久,或者我也就没有那么多气力了,所以你们各位啊!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头像
0操作117 #
头像
117 #
0
10-05-31 16:5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宣化上人一九九三年访台开示

简介

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至十八日,宣公上人率领四十五人访问团,赴台湾访问两周,掀起了一阵热烈的旋风。


上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次访问台湾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为台湾的众生送福来;第二,是聘请梁肃戎资政为法界佛教大学董事会主席。第三, 劝告台湾人民要本着人道做人,真正爱国、爱家、爱身,照顾鳏寡孤独,政治人物不要打架。希望住在宝岛的人,都能珍惜这块福地。


两周的行程,除了接见来自政治 界、宗教界教 育界企 业界以及信众络绎不绝的拜访外,并主持为期一周的“楞严大悲暨三皈五戒法会”与多场佛法讲座。上人丝毫不畏辛苦,为的就是“为台湾人民送福来”


本书汇集当年访问期间上人的开示及答客问。事经多年,上人苦口婆心的音颜宛在,只待众生用心体会。


头像
0操作118 #
头像
118 #
0
10-05-31 16:5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谆谆教诲

我出门都叫访问团,没有叫过弘法团,我们到各处跟人学习。

◎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开示于长堤圣寺


节录自台湾访问前会议


弟子:师父,这次弘法团没有带什么…


上人:没有弘法,我们这不够弘法的资格,不能冒冒失失就称弘法,我们是访问,我们到处学 习,并不是弘法。我们弘法,谁也不够资格,都是当参学,我们到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谁做录音?都要有一定的专人来负责。我们这回出门,新闻界记者来访问,我们都要大家一起参加,不是一个人 单独就讲。我们譬如谁讲话,有错误的地方,随时就应该向记者纠正,也就是说明了,并不是吵架。免得一个人说话,有的时候就说错了,没有补救的方法。所以你 们大家在一起,谁讲什么话,大家都知道,随时如果讲得有不圆满的地方,大家再补充一下,你们大家都懂不懂啊?(大众:懂。)不是说在这吵架,我揭你的短 啊,你说我的什么。就是有不圆满的地方,我们再提出来补充一下。


那么在新闻上,有什么发表,随时有什么消息,我们都要有一个记录,要把它订成一个记录本子,不是像以前那 样,对于新闻也都不注意的,因为我们这回这个团体是很庞大的,四十四个人。你们觉得这样应该不应该啊?(大众:应该。)


譬如他照相,我们这个团体的都要照,不要跑得远远的,说不照相,这是不合法的,没有团体的心。好像我们出 门,无论男女,坐着、站着都要距离不远,我们一致行动。好像走路,不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我们都是男界也两个和两个一起,女界也两个和两个一起,这么样走。 我从来在什么地方,我都是在后边的,我不愿意跑到前边,所以你们都在我前边走。不要你看他,他看你,走路都不敢走,弄得七长八短的,这不像样子。


我们团体要像军队似的,大家都要打起精神来,不能在那儿,人家要上飞机,你在那儿睡觉呢!不能这样子。我 们上飞机也要快,下飞机也要快。不过走路也不必像跑似的,我们要很稳当、很威仪的,不能叫在家人看我们这班人,大概都是嬉皮吧!你们要知道这一点。男界的 在我左边走,女界的在我右边走,这到什么地方都是这样子。坐也是这样子坐,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要你坐得八百丈远,找你们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找去。你看像 昨天上飞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你也不敢走,他也不敢动弹,这是在这儿干什么的?你们懂不懂这个?(大众:懂。)


我们和那嬉皮不一样。还有做早晚课,大家都要一起出动,一起去做早晚课。不能你先走,他后走,大家都要一 起走。(弟子:排班。)

嗯!要很整齐的,不能前前后后的。我们这个团体,出家人也要保护在家人,在家人也要保护出家人。在我们这 个团体里边,你们都有那个名牌没有?


弟子:有。上次名牌是由台湾统一做的,以前是写弘法团,我们现在改为万佛圣城访问团。


上人:我们都不够弘法的资格,你们大家不要贡高我慢的,一初出茅庐就弘法了,弘什么法呀? 自己还没弄好呢!你弘什么法!他要是说我们是弘法团,我们就不戴的,我们不要自称弘法团。你们要知道啊,这个不用我来教的,我们出家人切忌贡高我慢。不够 这个资格,不能冒充的。我知道我,我是在学习的,我不够弘法的资格;你们够不够,那我是不知其高深莫测了。我们是访问团,到处去访问,访友求明,我们不能 大言不惭就说我们是弘法团,这就是藏着一种贡高我慢在后边,你们懂不懂?(弟子:懂。)


那你们怎么到外面就叫弘法团?我不知你们怎么样,我自己如果见到弘法团,我知道我自己不够资格。我头一次 出门也是叫访问团,第二次也叫访问团;出去几次,我若知道,都叫访问团,没有叫过弘法团,我们到各处跟人学习。你们没听到吗?我到什么地方,头先我就讲 说,我到这儿来是访问诸山长老、大德高僧,我是来向诸山长老、大德高僧学习。


还有我们到外面,不可以冒冒失失的,很贡高。好像以前我的一个出家弟子,到马来西亚,大家要皈依他,他就 收徒弟。收徒弟收完了,打皈依打完了,还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派,法名应该怎么起,完全都不知道。人家都皈依他了,没有法名,那么人家问他,这才打电话回来问 我是什么派?叫什么名?是哪一个字?你看这多丢人哪!人家那些诸山长老一看这个样子,这把万佛城什么架子都倒光了。有七、八十人皈依,原来收的尽是同性恋 小孩子。


弟子:这次大概没有什么机会给大家讲法,不过希望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大家先开会讨论一下 讲法的内容、时间,以免重复。


上人:都要先准备。现在有几个题目要讲:


第一、我们注重讲教育,因为现在世界教育破产,斯 文扫地,如果不挽救这种的风气,人类就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好像美国的教育,十一、二岁学校就给避孕药吃,这样子不是把小孩子都杀了吗!


第二、我们要提倡敬老,因为现在到处老人都没人照顾了,都送到安老院去,那个安老院也不好好照顾,冻死、 饿死的都大有人在,我们要到处提倡这个问题,这是救世的一个方法。 


第三、我们再讲青少年的这些问题,老年、少年、中年人应该怎么样?我们要把人生这种经,给大家好好讲一 讲,怎么样做人,这是学佛的最要紧条件,你人不做好,怎么能成佛呢?


第四个重要题目,我们要讲不吃肉,要讲吃斋。本来我们应该讲堕胎有什么不好,这个同性恋有什么不好。但是 你们都年纪轻,不适宜讲这个法,年纪老了还可以。(弟子:年轻人不讲堕胎、同性恋?)你们讲也没人相信,并且会令人反感,所以就不讲这个。


教育是很要紧的,敬老也是要紧的,上次你们这里面有没有人参加那个敬老会?(弟子:有。)你参加了,有什 么感想?


弟子:感觉到,每一年如果像这样举行敬老的仪式,会提醒…


上人:这不是每一年啊,这要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要提倡,你每一年一次,那有什么用 啊,我们要念兹在兹地常常提倡。常常提倡,人都还忘了,你提一次,过去他就忘了。杨校尊他预备写一篇文章,你们谁对这个有感触的,都可以写文章,在《金刚 菩提海》发表,也可以到其他杂志上发表。你们尽量要练习写文章,我们这儿就是按照实实在在地给世界一个报导,不要绣花。这是我们一种根本的教育,根本的道 理,你们要尽量去做,时时刻刻都要提倡教育,时时刻刻都要提倡敬老怀少,这是孔夫子的志愿。


孔夫子问他弟子子路和颜回,说:“盍各言尔志?”你们都说一说你们自己的志向。


子路曰:“乘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他说,我骑着一个肥马、大马,穿着这个轻暖的、皮的 衣服,穿皮袄。我这个马,朋友也可以用;我这衣服,朋友也可以用,“与朋友共”,两个人用这个东西。“敝之而无憾”,就坏了,我也不可惜的。这是子路,他 那冒冒失失的就先回答。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他说,我的愿力、我的志愿,“无伐善”,我不说我自己有什么好、有什么 好,不夸赞我自己的好处,不自己赞叹我自己;“无施劳”,我对谁尽什么心了,做什么事情,我不向那个人去报功去,不向那个人说:“我做这个事对你有什么好 处、有什么好处,我这有功劳了。”

他们两个说完了,就“敢问夫子之志?”我们敢问一问老师您的志愿怎么样子?


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说我对老年人哪,一定叫他得到安乐,令他不忧愁,这是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我交朋友,一定不会对朋友失信的,我说什么话,一定照这个话去做去,我履行我的诺言。少者怀之,这个小孩子啊,我是拿他就当我自己的子女那 么看待,我是怀念他们。所以孔子的志愿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敢问子之志,敢问夫子您的志愿。子,这是尊称,这是夫子,敢问夫子您的志愿是什么?不是说“你”。这有读 过书的人,不能对尊长就说“你、你的”,没有这口气的。不像你们美国人叫爸爸都叫“你、你的”,叫妈妈叫“她、她的”。你说 you you,这就是不恭敬的话。


这个称呼很要紧的,普通一般在家人来讲,你称呼人,不能称人的名字,应该称呼人一个别号,那个别号又叫 字,称那个别号。譬如这个杨教授,他名字叫富森,他自己起一个别号叫蠡痴。那么叫他蠡痴,这是尊重他,你不能叫他富森、富森。所以不要说出家人,就在家人 都是这样子。


做儿子的,不可以说父亲的名字,“子不言父”,人家想要道道歉,问你父亲是谁啊?说子不言父,我做儿子的 不说父亲的名字,不过你问到了,才说父亲叫什么什么名字,这都是有一套的。


好像一般在家人给出家人写信,有的时候就说ㄐㄧㄥˋ启,这个ㄐㄧㄥˋ,有的用清净那个“净”,有的用恭敬 那个“敬”。你用清净那个净,是叫对方清净?是要自己清净?这里头有疑问的。叫对方清净,那就是你因为知道人不清净,你叫人清净,是不是这样子呢?所以叫 你净启。还有恭敬这个敬,你是叫人家恭敬你写信这个人呢?是你写信的人恭敬看信的人呢?这里边都有一些个讲不通的地方。所以用ㄐㄧㄥˋ启,恭敬的敬和清净 的净,这按着文法都很不对的。可是现在写信,很多都这么写,好像有的人给我写信,大陆上很多人这么写信。


你连称呼都不会,都不懂,这种很皮毛的事情都不懂。或者皈依弟子看见出家人,说是给谁写信写合十,合十就 这么样子(合掌)。那么对出家人,人家懂礼的,人家都是写顶礼,或者作礼。譬如平等的人,就说作礼,不说顶礼,那么这是出家人给出家人写信。给在家人呢, 根本你就合十也不应该写,就写这个某某人启就可以了,不必说个合十。因为你先给在家人合十,这也犯戒的。譬如在家人给你合十呢,那你可以还礼这么合十。因 为你给人家写信,你不知道人家向你合没合十呢!你说合十,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就这小小的地方,你看!读了多少年书都不懂的。


杨教授他还有个名字叫儆樵,意思就是叫人不要到他那个山上去砍柴去,你叫他这个名字也可以。学问,我们活 到老,学到老,都要学习,不能说,“哦!我够了,我自满了,我不需要学了。”这样子就完了。


因为那个敬启,是人家看信那个人开启这个信,你叫人敬启,你说,“哦!你看我这个信,你要恭恭敬敬地先叩 几个头再看。”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或者“你要看这个信,你先要沐浴一下,穿上干净的衣服,才能看这封信。”这叫净启,你们认为是这样子吗?我讲这个道理, 你们认为怎么样?


弟子:那应该怎么写?


上人:你就是或者亲启,或者开启就得了,你不能说叫人(净、敬)启。以前有位居士写信都是 这样子,说(净、敬)启,这里头矛盾在里边。普通人看还不觉得,有学问的人一看,真是糟糕。这堂课,你读书读十年、八年,也上不到这个课。


弟子:慧鉴、道鉴、慈鉴…那是什么分别?


上人:可以的,那没有什么,慧鉴就是说他有智慧,道鉴说他有道嘛,慈鉴说他慈悲,这没有什 么分别。你认为他有智慧,一个大智慧的人用慧鉴,你用智慧来鉴察我这个信。多少年了,对这个都不懂。


弟子:师弟写给师兄,后面是写作礼?还是顶礼?


上人:写顶礼就可以。师兄弟,师弟应该恭敬师兄。


弟子:那师兄给师弟写,就写作礼?


上人:嗯。我们这里可以散会了,以后我们这儿的人再选择一个时候,最好是一早,他们吃饭的 时候,我们大家开会检讨一下,过去昨天有什么不圆满的地方,大家都要很坦白地开诚布公来检讨。那么今天再做的事情大家应该要怎样做?要补救我们的短处,发 展我们的长处,这是叫取长补短。我们一定要人人都要很努力的,不要睡不醒的样子,好像饿得抬不起头的样子。到外面,一定要趾高气扬的,不能这个样子(低头 垂头丧气)。这个样子,人家说,怪不得他这个样子,吃一餐嘛!我没有说吗?要“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行”,我们就算冻死,还在那儿叫风吹着。我们人弘扬佛 法一定要有尚武的精神,比那军队还要勇猛,要有股勇气。


上人:(对某弟子)你以后不要有脾气,不要对谁讲讲话,就发脾气了。讲是讲道理嘛,也不要 不高兴,就是用道理来说服人,不是用脾气来压迫人,那才香了;你若用脾气,那就臭了,懂不懂啊?(弟子:弟子会努力学习。)人都说臭脾气、臭脾气,没有说 香脾气的,你一有脾气,这个人就臭了。一发脾气来骂人,或者闹人,就是像放臭气似的。不要说你,就我若天天尽骂人啊,对你们发脾气,你们大家也都跑了。我 虽然是也说人家毛病,但我完全是用慈悲来说的,所以你们大家也都不怕了。


弟子:在工技学院有定题目,一个是“现代人心、道德、行为”,一是“科、哲学的进步”。


上人:你们各人都研究研究,每个人都可以讲一讲。

(收到美国总统公关代理人邝朝贤的贺函,弟子念贺函。)


上人:这是他自己亲身去寄的,上次敬老会他也写了一封,大概寄丢了。

头像
0操作119 #
头像
119 #
0
10-05-31 17: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做人的根本先要尽孝道

人要是没有做好,都是不能成佛的。

◎一九九三年一月四日


开示于台湾法界佛教印经会


我们做人,人要是没有做好,都是不能成佛的,所以必须把基础建立起来。什么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的基础是孝 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那么做人的根本先要尽孝道,先要敬老尊贤,看所有 的老人都是等于我的父母一样,中年人都像我的兄弟姊妹一样,青年人则像我的子女一样,能这样看,这才是懂得怎么样做人。因为这个,古人才说:“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尊贤,尊重贤人,再能恭敬有道的人,这是做人的根本。


〈礼运大同篇〉上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在古来古圣先王、有道的明君,都是这样治理天下。文王发政施仁,必先周济鳏寡孤独这四类人,所以周朝人民享受太平。文王能以天下像一家似的, 世界像一体,所以没有彼此亲疏远近的分别,这叫大同世界的开始。


我们做人都要本着这种心理来学佛,你如果有这么大的心量志愿来学佛,佛一定会护持你;你要是不这样去做, 你就是念佛、拜佛,然后常常发脾气,这也是无有是处的,于佛教得不到什么利益。


我不会说什么高谈阔论,只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脾气布施出来,这是你真正的布施。你要是不能布施你的脾气, 这与佛道一定不相应的。


今天我头一次到这儿来和你们各位见面谈话,因为在飞机上没有睡觉,昨天晚上也没有睡觉,今天又有很多人来 见我,所以觉得很累。我不多说了,说得太多,你们都忘了,也是没有用的;说得少,你们记住一句,真能去躬行实践,真能去认真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再加上不 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是把佛教的路迈出头一步;第二步你们更应该努力勇猛精进,祝你们各位早成佛道。

头像
0操作120 #
头像
120 #
0
10-05-31 17: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成佛的一条光明道

我们成佛是成自己的佛,并不是外边的佛。

◎一九九三年一月七日三皈依时


开示于台湾福慧圣寺


你们皈依之后,要记得这个四宏誓愿,这是要紧的,这是成佛的一条光明道路。


“众生无边誓愿度”,常常要问自己,我度了没度?


“烦脑无尽誓愿断”,你有没有断烦恼,是不是还有脾气?


“法门无量誓愿学”,我学了没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当然现在是还没有成,就要赶快修行,要成佛。


那么,这一切法门不离自性,所有众生都是我们自性里的众生,我们要发誓度他们成佛。我们所有的烦恼,自性 里边的烦恼,我们发愿一定要把它断了。这个自性里边的法门,我们要学习,我们一定不要把光阴空过了。自性的佛道誓愿成,我们成佛是成自己的佛,并不是外边 的佛。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要记得,然后天天要向前精进,不要向后退。


你们各位听得懂我讲的吗?(大众:懂。)会不会依教奉行啊?(大众:会。)会不会不依教奉行啊?(大众: 不会不依教奉行。)那你们都不要忘记今天皈依时所发的愿!Okay!

发帖回复
查看:9786|回复:185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