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08|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621 #
头像
621 #
0
13-06-05 20: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又因为从耳根闻薰,得能闻性空的金刚三昧,得到无为而生起作用的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一切众生,生起同一悲仰的心情。能令一切众生,于我身心中,获得十 四种无畏功德。(具如原文不译。)

又因为我获得这种耳根圆通法门,修证而得无上大道。所以又能获得四种不可思议的无为而作的妙法。(具如原文不译。)

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我从耳根圆通的圆照三昧,得到缘心自在。因此入于自性实相的法性之流,得到正定的三昧。成就菩提正觉,这才是第一妙法。

过去观世音佛也赞叹我善能得入耳根圆通的法门,就在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因为我成就观听的神妙法门,十方世界,都能圆明自在。所以观世音的名号,也就遍闻十方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5 20:46:4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22 #
头像
622 #
0
13-06-05 21: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前面这些段落是观世音菩萨把自己的修习方法,过程讲给众生听。

末学感觉太重要了,每个字都要仔细弄明白,反复读,才能参照着自己修习。
末学想若能证到观音菩萨的境界肯定是需要观音菩萨那样的大发心,那样圆融通彻的菩提心,观音菩萨那样的精进修习。如能有这样的发心,一心一意,肯定迟早能证。
感恩,鼓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刚开始学习一点点,逐渐逐渐就能累积建立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5 21:36:44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23 #
头像
623 #
0
13-06-05 21: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5 21:17:39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24 #
头像
624 #
0
13-06-05 21: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时,佛以神通能力,显现出神妙不可思议的境界。
头像
0操作625 #
头像
625 #
0
13-06-05 21: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26 #
头像
626 #
0
13-06-05 21:2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然后向文殊师利菩萨说:
“你现在看上面二十五位达到无学果位的阿罗汉们,以及诸大菩萨们的自述,各自说出他们个人最初成道修持的方法,达到真心实相的圆通
法门。他们的修行方法,实在没有什么好坏优劣可评论,也没有前后差别可分。
但是我现在要使阿难开悟证得自性,在这二十五值的修行方法中,哪样才与他的根器相宜?
而且从我灭度以后,这个世界上的众生,若要进修大乘菩萨道,勤求无上正道,应该依哪种方便法门,才能使他们容易成就?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5 21:23:5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27 #
头像
627 #
0
13-06-05 21: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5 21:31:4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28 #
头像
628 #
0
13-06-05 21: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文殊菩萨首先指出妙觉灵明真心自性的本元,譬如澄静无波的大海水一样。圆融遍满,寂然无相。在圆澄的寂灭性中,又元自具足灵明妙觉的。所谓本觉之性,不假修证而得。)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自性本无的妙觉,是灵光独耀,朗然常照,了了明明,元无尘垢。照性至极,就产生相反的妄动功能。在理则上,就叫做有所动了。既有妄动功能的产生,朗然灵 明常照的自性,就亡失它本觉圆澄的真相。等于平静无波的大海中,忽然起了波浪。波涛汹涌,反而遮障了大海平静的本来面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6 20:29:39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29 #
头像
629 #
0
13-06-06 20: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自性本觉圆澄的功能既已已失,就依迷于妄动功能的轮转,开始一变而发生心灵与物理上的虚空境界。虚空的形成,是宇宙世界成因的根本。所以世界宇宙,都是依于虚空而存也的。)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本觉自性,一经变动而产生妄能,迷妄就形成虚空世界。由于坚固妄想,就形成国土世间的存在。复由于灵明妙觉的变,所以有一切具有知觉众生的生存。)

头像
0操作630 #
头像
630 #
0
13-06-06 20: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我们所看到的虚空虽然是无边无际,广大无垠。但是虚空还是自性本中所生起的第一现象。自性本觉,犹如一大海水。无边无尽的虚空,还月如大海中所发现的一个小浮沤。)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这些物理世界,凭无量数微尘构造所成的物质世间,都是依于虚空而生起。然后又存在于虚空之间。须知虚空在本觉自性中,犹如大海中的一小浮沤。如果觉性中的浮泡消灭了,自性就归还到本来清净的本位。若能把现象界中的虚空妄觉灭除了,无边无际的境界,也就复归于虚空。虚空都不存在,哪里还有三有的世间可得 呢?所谓三有与有漏,都是佛法中指世间现象界的专有名词。三有是指欲有、无明有、烦恼有。(或说是业有。)这三种现象,都是有生有灭的,名为生灭法。有生灭就有缺漏。所以说精神世间与物理世间,都是有漏的成因。)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31 #
头像
631 #
0
13-06-06 20: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要灭除三有,还归于本元自性,却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要复还于自性的途径。)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在已证本觉自性的圣境中来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融会贯通,发明自性。无所谓哪一法是顺的,哪一法是逆的。其实都是为了修证的方便所设立。再说:在已证本觉自性圣境的人看来,环境与方法的顺逆,也都是助道的方便。并无一定的执著。)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但是最初发心修习佛法,要证悟自性,进入本觉真心楞严大定的境界,对于人门方法的选择,与成佛的难易,的确必须要审慎为之。因为方法的适合与否,关系成功的迟速至为深切,这叉应当不得不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6 20:38:1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32 #
头像
632 #
0
13-06-06 20: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二十五位圆通法门,是根据六尘五根以及七大种性,与观音耳根圆通共成二十五位。但文殊菩萨的总评,却首先评述色尘入手修持的方法,是有深意的;须知圆澄 元妙真心的本觉自性,既因迷妄而有虚空。复从妄想凝结而形成色尘的物质、色尘物质是自性功能所现的真精妙有。凡夫迷妄不悟,就认为是实有的。如果悟彻色尘妄想的本性真空,就可以证入尘销觉净的自性本觉。但从色尘入手,虽然可以精了,可是不能明彻。何以不能明彻呢?因为色尘虽然精了,但是容易著于妙有,所以 不能明彻圆通如果能够透彻色尘,也就可以真正获得圆通了。恰如本经佛的结论所说:“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是同一意义。所以二十五位圆通的结论评述,先从色尘开始,以观世音的因声证果为结。指出世间所有现象,自始至终,不外声色两种妄尘的缠缚和变化。虽然变出多门,主要还须向声色上了。)

头像
0操作633 #
头像
633 #
0
13-06-06 20: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合一切,云何获圆通。

(第二说从听闻道理,研究理论入手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言语文字,都是抽象的表示,不能从一枝一节上,证入本觉真心的自性,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第三说从鼻观闻香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鼻与香气相合,才产生中间的知觉性能。香气本身,又是游离不定的。香气离散了,就一无所有。香味的感觉并不永远存在,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头像
0操作634 #
头像
634 #
0
13-06-06 20: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第五说从身体的感触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感触的作用,是因为与外界有所接触才发生明了的觉知性。如果没有所可感触的,就没有什么可明了。时合时离,并没有一定的性能,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第六境从意识思惟法则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思惟法则,就是意识内在所生的妄想尘障。而且内尘妄想,必定是有所执的。无论是能执的,或者是所执的。只要有能有所,就不能普遍涉入,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头像
0操作635 #
头像
635 #
0
13-06-06 20: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第七说从眼晴见光明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眼的观见性能,虽然洞然明白。但是眼睛只能明见前方,旁观左右,只能看见一半。以四维四方来说,它的功能亏欠了四分之一,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鼻息出入近,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第八说从依鼻子呼吸的修法,是不容易究竟的。因为鼻子的呼吸,是一出一人,出入的中间,不能互相交接,也没有中间性的存在。出入支离,不可能互相连绵不断,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36 #
头像
636 #
0
13-06-06 20: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舌非大无端,因味生觉了,昧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第九说从舌根尝味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舌头的作用,在尝到滋味的时候,才发生明了的觉知性。失去了滋氏能尝滋味的知性就不常在,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身与所触田,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第十说从身体感触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身体的本身与感触的作用,都同样是不能普遍圆满的。因为身体与感触的边际关系,很不容易冥然体会,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头像
0操作637 #
头像
637 #
0
13-06-06 20: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知根杂乱想,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第十一说从意识了如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意识的如作用,始终是混合了杂乱的思想,才显见意识的现象。如果意到了澄清湛然的境界,就是想念的一种最基本现象,这样怎么可获得圆通呢?)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第十二说从眼所能见的见识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眼所能见的见识,必须因有眼根与外境相对,才引发眼识依他起的见相。眼与外境,以及依他起的万有识见,三种缺一,都不能显出眼所能见的见识作用。如果追寻他的根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性现象,自体的性能既然不定,这样怎么可以获碍圆通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6 20:51:5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38 #
头像
638 #
0
13-06-06 20: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心闻洞十方,主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第十三说从心声能闻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心声虽有洞闻十方的功能,但是必须有很深的修持功力,才能发起它的妙用。初学的人,很不容易进入这种境界,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第十四说从观想鼻息调气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观想鼻息的方法,本来只是一种巧妙的权宜,不过为了收摄妄念纷飞的忘想,使它专一系在一点上安然而住。其实,那安然而住的,还是妄心所造成的境界,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头像
0操作639 #
头像
639 #
0
13-06-06 20: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第十五说从文字言语的说法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言语讲解的说法,只是播弄声音文字。如果从前修持已有成就的人,或者可以在言下顿捂,否则是很难的。因为名词和文句的本身,这是生灭不定的象征作用,是只于有为法,并不是清净无为的无漏法,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无非近一切,云何获圆通。

(第十六说从持戒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因为持戒与犯戒的作用,大体是约束管理身心行为的作用,由修身而进入治心。如果不属于身体的行为,或达到无身境界以后发生的错误,现行的戒律,就不能约束。所以现行有相的戒律范围,仍因时空而异,并不完全相同,不能普遍引用于一切处所,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 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6 20:58:3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40 #
头像
640 #
0
13-06-06 21: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第十七说从神通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意识思想测度推导所不能理解的叫做神。如意自在而无障碍的叫做通。有的神通从修持定力而得,有的神通从历劫功德福报而得。但是神通还是定境中的妄念所生,所以说神通是本于宿世的因缘,和那个无分别的真心正法无关。而且神通始终是依于妄念所缘,妄念所缘仍然不离 于物理的作用,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至性,云何获圆通。

(第十八说从地大种性的修法,是不容易达到究竟的。观察身的内外地大的种性,物理的有为法,始终是有障碍,不能自在通达的。从有为法起修,不是直接通明自住至圣的境界,这样怎么可以获得圆通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6 21:02:14编辑过]

发帖回复
查看:26108|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