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30|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541 #
头像
541 #
0
12-07-24 20: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呵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 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 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42 #
头像
542 #
0
12-07-24 20: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九)舌。舌的味性修法:

桥梵钵提(译名牛__)起立自述说:"我因为在过去世造有口业。看到一个老年比丘,没有牙齿,吃东西时像牛吃草一样,我就轻慢侮 辱他。所以生生世世,得牛__病的果报。(犹如牛的反嚼,是食管与胃部的病。)佛就教我一味清净心地的法门。我因此得断灭一切妄心,进入正定三昧的境界。

观察滋味的知性功能,既不属于身上,也不属于物质。一念之间,就超越世阿所有烦恼的习漏。从此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欲、无明、烦恼的三有束缚。犹如飞 鸟出笼,离开一切尘垢,妄心自然销灭,得以认识正道的法眼清净,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佛就亲自印证认可我已经登无学的道果。

(舌观的修法:比较不容易普遍, 并且也很难修。通常人对于滋味的食欲都很深切。首先要能不贪浓厚的食物,渐使淡薄。再渐渐减少饮食,归到平淡无味,进而达到没有食欲的贪恋。由此生理发生 转变,心境妄念也随之皆空,自然进入正定的三昧。

所以佛法制度中的头陀行,教人日中一食,而且必须淡薄。禁绝浓甘的饮食,实在有很深的作用存在。道生尊者 由舌根悟道,亦只在一念之间的转变。(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可以了然于胸了。)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从 返还追究能知味性的自性功能,就是第一妙法。"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43 #
头像
543 #
0
12-07-24 20: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剌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 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 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44 #
头像
544 #
0
12-07-24 20: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十)身。身体感觉的修法:

毕陵伽婆蹉(译名余习)起立自述说:“我最初发心,跟佛学道。经常听佛说世间一切事物,是纯苦无乐。有一天,到城里去乞食,心 里却在思惟佛法的精义。不知不觉间,脚上被毒刺刺伤,立刻觉得全身都发生疼痛。

就在这个时候,我想到因为有一个知觉的作用,所以才能够知道这种疼痛的感 觉。这个知觉虽然知道有了疼痛的感觉。近照追寻这个知道疼痛感觉的知觉自性功能,却本来清净无物,并不受疼痛的影响,也没有感觉的存在。于是我又再加思 惟。我这个身体上,难道有两个觉性的存在吗?这样一寻根究底,所有妄想杂念,就都归摄到一念。再一追寻这一念的根本,身心忽然空寂。这样住在空寂当中,经 过三七二十一日。一切烦恼习漏就都空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

得到佛的亲启印证。认为已经发明了自由登达无学的果地。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清通达 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返还止住在自性本觉上,遗忘了身心感觉知觉的作用,就是第一妙。”
头像
0操作545 #
头像
545 #
0
12-07-25 21: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 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46 #
头像
546 #
0
12-07-25 21: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十一)意。意念空寂的修法:

须菩提(译名空生)起立自述说:“我从很久远世历劫以来,心已得到无漏的境界。自己能够回忆到过去的受生经过,和历劫中无数 次的生生死死。当我初在母胎时,就知道空寂的境界。这样乃至使十方世界,都成空相。同时也可使于一切众生,证得空性。现在蒙佛开示启发,了然自知自性正觉 的真空无相。证得空性的圆满光明,得到的阿罗汉的果位,顿时进入佛性宝明空海的境界,相同于佛的能知能见。佛就印证我已成无学的果地。认为解脱性空,以我 为最上乘。

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体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使身心世界一切心物和事理等所有现象,了然不留于心中。放下一切意念的染 著,入于空寂无相的境界。最后将空寂无相的境界也一并空去,到了空无可空的实际。那时万缘都寂,万法皆空,归于无所得的大定,就是第一妙法。
头像
0操作547 #
头像
547 #
0
12-07-25 21: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须菩提长老。


金刚经中,须菩提长老代众生请教佛,“发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头像
0操作548 #
头像
548 #
0
12-07-25 21: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顶礼金刚经。 顶礼佛祖和须菩提长老。
头像
0操作549 #
头像
549 #
0
12-07-25 21: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 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50 #
头像
550 #
0
12-07-25 21: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十二)眼识界。心眼观照的修法:

舍利弗起立自述说,我从久远世历劫以来,就观照自心的清净境相。这样历劫受生,所经历的生生死死的次数,已如恒河中的无 量沙数。对于世间及出世间种种事物变化的道理,一见就通。获得无碍的境界。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迦叶波三位弟兄听说他们互相讲论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 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他们说就是佛法大乘的要义。我听了,就悟到心念本来是空无实际的道理,于是就从佛出家。见到自性正觉的光明圆清之体, 得大自在大无畏的智慧,成就阿罗汉的果位。现在做佛法传统中的长子,乃从佛口说法开示所化生。

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 证得的,由观照自心。久而久之,照见自心本来的清净实相,心境发出自性的光明。待光明圆满到了极点,自然能知能见自住是佛的体用。才是第一妙法。"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51 #
头像
551 #
0
12-07-25 21: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末学感觉这些修行方法都是相通的,只每个人着手点不同而已。

“这个知道疼痛感觉的知觉自性功能,却本来清净无物,并不受疼痛的影响,也没有感觉的存在。“

“心念本来是空无实际“

“使身心世界一切心物和事理等所有现象,了然不留于心中。放下一切意念的染 著,入于空寂无相的境界。最后将空寂无相的境界也一并空去,到了空无可空的实际。那时万缘都寂,万法皆空,归于无所得的大定,“
头像
0操作552 #
头像
552 #
0
12-07-25 21: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头像
0操作553 #
头像
553 #
0
12-07-28 13: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 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 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54 #
头像
554 #
0
12-07-28 13: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十三)耳识界。心声闻听的修法:

普贤苦萨起立自述说,“我已经为过去无量数佛的法王子,一切十方世界的佛,教授他们的弟子修大乘菩萨道的根本时,都教他 们修习普贤的行持。这种普贤的法门,乃由我而建立。

(普贤菩萨,旧译又名普现。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切处显现的意义,普贤菩萨的修法,是代表大乘苦萨迸的大 行。有显教密教位法的异同。但都是根据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为基础。密教修法,如金刚萨捶大法等,以咒语配合瑜伽观想作行持。显教修法,以身体力行为主。但 一般修习念诵者,大多都是口里念过去,没有深思力行他的功用。为了发心位习大乘道的人,有合法的修持。现在融会显密修法的道理,述说他简单的规范。

凡是真 实发心倍习大乘佛道的人,首先要熟读普贤行愿品当念习纯熟以后,要深思他的意义与意境然后把他说的十大行愿,构成一种意境上的曲境界。例如以第一行愿 礼敬十方诸佛的法门来说,当你起身礼佛,或者在禅静中,起意礼数十方诸佛的时侯。自己忘记身心的感觉,在意境上,构成一个没有时间空间的广大无边的境界。 意想十方诸佛都于一一显现在面前。每位佛前,都有一意境上化身的我,在体前恭敬礼拜。依次如启请、供养,一一都有我在前面,发声赞叹,或者念诵,每一行 愿,都要构成一神意境上的境象。

这样久而久之,意境形成妙有的实相。即有如普贤菩萨的实相庄严,乘坐六牙白象,也宛然显现,如在目前。可以参看法华经上的 记述。但是意境上一念收回,即如这些所有现象,也完全寂灭不生。身心都不执著,自然归于了无所有的寂灭性相之中。至于其中的真空妙有,缘起性空的至理,也 就可以在这种修法上去体会印证了
。)

普贤菩萨又说:"我用这种心闻修法的结果,能够分别一切众生的所有知见与意念。纵使在无量数的远方世界以外,有一个众 生,他的心理能够发心修习此法,我就在那时,乘大牙白象,分出百千个化身,到他的前面。即使他们业障深重,一时不能够见到我,我也为他们暗中摩顶,爱护 他,辅助他,使他渐渐的有所成就。

佛现在要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方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我现在说出从前开始学佛,是用这心声闻法的方法,发明悟了澄澈的自 性,并且能够发生妙用,可以自在地运用分别心,才是第一妙法。(心声等于是说心理电波的交感作用,可与现在心灵交感来参考研究。)
头像
0操作555 #
头像
555 #
0
12-07-28 13: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南老师讲得真的是很好很好。感恩不尽。
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确实是会有一种特殊的境界,一种说不出来的非常广大的意境。读着读着就会更想读。南老师讲的很帮助末学。末学要回头多读读。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56 #
头像
556 #
0
12-08-02 07: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 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 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57 #
头像
557 #
0
12-08-02 07: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十四)鼻识界。鼻息调气的修法: 

孙陀罗难陀(译名艳喜)起立自述说:“我从前出家,跟着佛学道。虽然受过形式上的戒律,但是始终不能够达到正定的三昧 境界。心里经常散乱浮动,没有获得烦恼漏尽的元漏果地。

因此佛就教我与拘希罗(大膝氏)二人,先制心一处,专守一点我制念在鼻端上,开始仔细观想注视。 用这种修法,经过了三七二十一天。就看见了鼻子里呼吸的气息,一出一人,犹如烟雾一样。(能到达这个程度,身心的感觉,就由轻安而渐至于空无感觉。)因此 身心就由内在自然发出光明的境界。再扩而充之,光明渐渐地圆满,遍满所有的空间。整个世界,都普遍地成为净裸裸的清虚境界,好仅一个整体的玻璃体。

再进一 步,烟雾的现象也渐渐消散。鼻子的出入气息,完全变成一片纯目的光相。由此心开意解,一切烦恼习漏净尽。所有出入的气息,化作一片光明,可以照到十方世 界,就得到阿罗汉的果位。佛就预记我将来会得证自性的正觉。

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我认为从消融气息,达到气住脉停。使气息止伏 久住以后,发出心性的光明。最后使光明净裸圆清,灭尽一切烦恼的习漏,才是第一妙法
头像
0操作558 #
头像
558 #
0
12-08-02 07: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 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59 #
头像
559 #
0
12-08-02 07: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十五)舌识界。说法的修法: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译名满慈子)起立自述说,“我从很久远世历劫以来,就已得辨才,宣扬佛的苦空妙理。(众生世界,只有苦 境,没有绝对的乐事。世界一切,始终总归于空的。)因此深深通达自性的实相,毕竟是空的。并且对于十方三世无量数佛的秘密法门,我都能为他在众生界里,作 微妙的开示和宣扬,得大无畏的功德能力

佛知道我有大辩才,就教我以言语声音来宣扬佛教。我所以就在佛前帮助佛旋转法轮。因为如狮子吼似的宏扬佛法,就在 说法之中,自悟妙谛,得成阿罗汉的果位。佛就印证认可我,是善于说法的第一人。

佛现在阿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我认为用言语声音来说法, 降伏一切魔怨,消灭一切烦恼习漏,才是第一妙法。"
头像
0操作560 #
头像
560 #
0
12-08-02 07: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狮子吼?
看起来要天赋和辩才阿,
发帖回复
查看:26130|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