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29|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521 #
头像
521 #
0
12-07-18 17: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好像是网上师兄提过的观白骨或观不净。
末学一点不懂。感兴趣同学可以搜索更多资料了解阿。
感觉修习这个法门是不是要大勇气胆量。:-)
 
头像
0操作522 #
头像
522 #
0
12-07-18 17: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 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23 #
头像
523 #
0
12-07-18 17: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三)香。嗅觉的修法,

香严童子起立自述说:"我最初听佛教我仔细观察一切有为法的现象。那时我就辞佛独居,宴息清心,寂然安处。扫除心理一切妄念。忽然 看到比丘们燃烧沉水香,香气悠然进入我的鼻子孔里。我就观察这香的气味,既不是沉水香木所发生,也不是虚空研发出。既不是烟,又不是火。它进了鼻孔,不知 香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无影无踪地去了,又不知道香味归到哪里?

因此发现这个分别思维的意识,也是如此。妄想意识消散,就归于空寂。由此证得无烦恼的无 漏果位。(说明意识妄想,犹如烟雾,时生时灭,来去都没有踪迹可寻。自然不必追寻执著,也不必去扫除清理,因此可得安然休息的境地。)


佛就印证认可,赐给 我香严的名号。妄想意识的心理状态,与自然界物理现象的能量互变,都如尘氛气流一样,时起时灭。从燃烧香气的道理,可以证到万有现象的微妙作用,悟澈自性 的密圆功能。

我是从香气庄严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实验得到的,以鼻观香气庄严,乃是最上乘的修法。
(佛 法中教人烧燃好香,不仅是庄严道场,同时也具有从鼻观而得清心的妙用。至于可以解积驱虫,变更空气的洁净,还是其末节的作用而已。)
头像
0操作524 #
头像
524 #
0
12-07-18 18: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 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 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头像
0操作525 #
头像
525 #
0
12-07-18 18: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四)味。舌观味性的修法:

药王药上两位菩萨,及同行眷属五百天人们,起立自述说:“我从无始劫数以来,便是世上的良医。口里亲尝这个娑婆世界各种药物, 草本的、木本的、金石等矿物,名称数量约有十万八千之多。这些物理性能,完全知道。所有药物的咸、甜、苦、辣、酸、淡等味性,以及它的变化作用,冷热、有 毒、无毒的性格,我也完全了解。我因为从佛修学佛法,了知这一切味性,它的根本自性,既不是绝对不存在的空,也不是永远固定的有;既不是依赖身心的关系, 才显见它的功能。但是离开身心,又不能表达它的作用。因为分别药物味性的初因,而得开悟自性本体的功能。因此佛就印证认可,许我两弟兄是菩萨位中的人。

现 在佛的法会中,为传承佛法的法王子,(药王药上两昆仲,从久远劫数以来,遇琉璃光佛前身的教化,自己便发心历世为良医,做济世救人的功德事业,遍尝世间的 药物性能。如以现代语来说,等于是个大医师,并且是研究物理他学的大药剂师。从真实的慈悲救济时动机出发,由尽知物理的性能,而悟得万物与人佳的本体。)

我因为田了解味性而觉悟,发明自性,登于大乘菩萨的果位。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实验得到的,以研究亲尝物理的味性去体 会,乃是最上乘的修法。"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26 #
头像
526 #
0
12-07-18 18:0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末学要学习这种济世发心。
    “是研究物理他学的大药剂师。从真实的慈悲救济时动机出发,由尽知物理的性能,而悟得万物与人佳的本体。“
“了知这一切味性,它的根本自性,既不是绝对不存在的空,也不是永远固定的有;既不是依赖身心的关系, 才显见它的功能。但是离开身心,又不能表达它的作用。因为分别药物味性的初因,而得开悟自性本体的功能。“
头像
0操作527 #
头像
527 #
0
12-07-18 18: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 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头像
0操作528 #
头像
528 #
0
12-07-18 18:1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五)触。观察身体感触的修法:

贤首菩萨及其同伴道侣等十六位开士,起立自述说:“我们从前在威音王佛的时侯,听闻到佛法,就发心出家了。因为随例跟着僧 众入浴,忽然悟到水的因缘。它既不能洗涤尘垢,也不能洗净身体,水始终是中性的。无论洁净与污垢,它都不沾滞,自性得无所有。这种过去世所了解的记忆,直 到今生都不会忘记。从那个时侯起,佛就称我为贤首。现在从佛出家,到达无学的果位,

(水性永远是清净的,无论污秽或干净的东西,它都不容纳。轻微的使它漂 流而去,粗重的使它沉埋下去,
本性自己还是不垢不净,自性真心犹如水性。微细的,好的妄想,犹如本土的浮尘,轻轻地随时溜去。粗重的,恶的情欲;犹如水中 的沉淀,深深地沉埋下来。但是能知能觉的自性,却始终不变、
由此体会,可以领悟到自性的实相。

再说,心上的妄念,犹如水上的浮尘与波纹。沤生沤灭,以及浮 尘与波纹的变化,又始终变不了水性。
但能心如止水,静观心波浮尘的变化,皆如梦幻,自然可以领悟到自性的实际。

贤首菩萨,过去世虽然从佛出家,但常以轻慢 的心,傲视别人,因此堕落尘劫。后来转从常不轻菩萨的教化,对一切众生,决不轻视。对任何人,都很恭敬。所以得到贤首的名号。)

我因为微妙为感触,明白了 自性有如止水的道理,得到佛的法要,成为继承佛道统的法王子。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历经验得到的,从微妙感触作用去体会, 乃是最上乘的妙法。"
头像
0操作529 #
头像
529 #
0
12-07-19 22:1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末学理解,就是不知对不对:

我们大脑能识别出大概10,000种不同气味。鼻子接收到气味后,由神经,神经束将接受到的信息送到大脑。信息处理知道了是什么气味,香的臭的,同时也情感上喜爱或厌恶,还有记忆上的反应。
按现代人们理解来说,沉木香有油细胞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受热挥发到空气中,挥发油分子到达鼻子,这样由此产生了嗅觉。
现在问题是:
香气若是产自沉香,那沉香却不能分辨香(它没有知觉灵性),若产自虚空,为什么需要沉香和需要人的感受;若是想起出自鼻子,把鼻子和脑神经单独放到沉香一块,鼻子和这些神经会不会知道有沉香这气味,显然不会。

那这个香气来自哪里呢?我们的意识分别。而这个意识分别恰恰是我们圆觉自性的功能作用。作用中可以见自性。 



以下是引用很静很静在7/18/2012 5:58:00 PM的发言:
 (三)香。嗅觉的修法,

香严童子起立自述说:"我最初听佛教我仔细观察一切有为法的现象。那时我就辞佛独居,宴息清心,寂然安处。扫除心理一切妄念。忽然 看到比丘们燃烧沉水香,香气悠然进入我的鼻子孔里。我就观察这香的气味,既不是沉水香木所发生,也不是虚空研发出。既不是烟,又不是火。它进了鼻孔,不知 香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无影无踪地去了,又不知道香味归到哪里?

因此发现这个分别思维的意识,也是如此。妄想意识消散,就归于空寂。由此证得无烦恼的无 漏果位。(说明意识妄想,犹如烟雾,时生时灭,来去都没有踪迹可寻。自然不必追寻执著,也不必去扫除清理,因此可得安然休息的境地。)

头像
0操作530 #
头像
530 #
0
12-07-22 11:1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感觉这段证到自性如如止水 理解起来不是很难。念佛或打坐能定下来时可以有些体会到。
以下是引用很静很静在7/18/2012 6:14:00 PM的发言:
(五)触。观察身体感触的修法:

(水性永远是清净的,无论污秽或干净的东西,它都不容纳。轻微的使它漂 流而去,粗重的使它沉埋下去,
本性自己还是不垢不净,自性真心犹如水性。微细的,好的妄想,犹如本土的浮尘,轻轻地随时溜去。粗重的,恶的情欲;犹如水中 的沉淀,深深地沉埋下来。但是能知能觉的自性,却始终不变、
由此体会,可以领悟到自性的实相。

再说,心上的妄念,犹如水上的浮尘与波纹。沤生沤灭,以及浮 尘与波纹的变化,又始终变不了水性。
但能心如止水,静观心波浮尘的变化,皆如梦幻,自然可以领悟到自性的实际。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31 #
头像
531 #
0
12-07-22 11:1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末学还是没有理解清楚“既不是依赖身心的关系, 才显见它的功能。但是离开身心,又不能表达它的作用。因为分别药物味性的初因,而得开悟自性本体的功能。“    有些转不过来 。先放放看看

以下是引用很静很静在7/18/2012 6:04:00 PM的发言:
(四)味。舌观味性的修法:

药王药上两位菩萨,及同行眷属五百天人们,起立自述说:“我从无始劫数以来,便是世上的良医。口里亲尝这个娑婆世界各种药物, 草本的、木本的、金石等矿物,名称数量约有十万八千之多。这些物理性能,完全知道。所有药物的咸、甜、苦、辣、酸、淡等味性,以及它的变化作用,冷热、有 毒、无毒的性格,我也完全了解。我因为从佛修学佛法,了知这一切味性,它的根本自性,既不是绝对不存在的空,也不是永远固定的有;既不是依赖身心的关系, 才显见它的功能。但是离开身心,又不能表达它的作用。因为分别药物味性的初因,而得开悟自性本体的功能。因此佛就印证认可,许我两弟兄是菩萨位中的人。
头像
0操作532 #
头像
532 #
0
12-07-22 11:1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 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 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头像
0操作533 #
头像
533 #
0
12-07-22 11: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六)法。心空意念的修法:

摩诃迦叶(译名大饮光)与紫金光比丘尼(紫金光原来是迦叶尊者的夫人,出家后便称比丘尼。比丘尼是佛弟子中出家女众的名称。) 同时起立自叙说:

“若干劫前,在这个婆婆世界上,有位佛出世,名叫日月灯。我有机缘亲近他,得闻佛的法要,依法学习修持。等到日月灯佛灭度过世以后,我 就供养他的舍利子。在佛像与舍利子前面,常时燃灯供养,永远继续着这一点光明。并且用紫金色的光质,涂在佛的形象上面。从此世世生生,身体经常充满着紫金 色的光华。这位紫金光比丘尼,就是我生生世世的誊属,与我同时发心。

(过去在毗婆尸佛灭度过世以后,佛的塔像金色毁坏了。有一位贫家的少女,对着佛像发生 无限的伤感,心里很想为之修治完整。可是自己没有资财,便去乞讨。得到了金钱,就请来匠人为佛装金,这位装金的匠人,很欢喜地和她共同完成了这件功德。功 德完成以后,两人结为夫妇,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经过九十一劫,虽然生在人间天上,身体经常都得紫金光色。当释迦佛出世的时候,夫妇又同时发心出家。这个 少女的前身,就是紫金光比丘尼。)

我观察世间六尘,(生理的五官与心理意识的各种现象)-种种的作用,一切都似变幻中显现出的幻象,最后终归于坏灭。唯有 心空一念,寂然不动,才可以修到身心寂灭的境地,这样始能在定中度过百千劫的时间,犹如一弹指的刹那。

(心空一念,就是意根上解脱的无上妙法。天台宗与密 宗的修止观等方法,就是依这个道理修持的。心意识是最难空寂的。迦叶尊者所述的方法就是观心的一门。静坐观心,识知心意识各种现象,思惟分别妄念等相,都 如空中鸟迹。又如浮光幻影掠过长空,忽起忽灭,随时变幻化去。若能不随变化,不去追逐不舍,只任其自生自灭,不排除,不执著,自然现出自心一段空相。然后 即此心空一念,还要放去。到了空空的境界亦空时。就可悟明这一段妙用。)


我因为修习心空一念的方法,与严守苦行头陀的规范,得成阿罗汉的果位。佛就说我是 头陀中最成功的人。因为从这个了解心意妙法而开悟明白,消灭一切有漏的烦恼。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从观察心 意识的方法去体会修证,乃是最上乘的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2 11:38:0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534 #
头像
534 #
0
12-07-22 11:2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末学感觉自己挺想实验这个方法的。
头像
0操作535 #
头像
535 #
0
12-07-22 11: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36 #
头像
536 #
0
12-07-22 11: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七)眼。眼的见精修法:

阿那律陀(译名无贫)起立自述说:“我最初出家的时候,经常喜欢睡眠。佛责备我犹如畜生一样。我听了佛的申斥,惭傀反省。涕泪自 责。自己发愤精进。七天当中,昼夜不眠不休,因此双目失明。佛就教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的佳法。

我因此可以不需对眼,只凭自性的真精洞然焕,看十方世界中的 一切,犹如看到手掌中的果子一样。佛印证我已经得成阿罗汉的果位。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旋转能见的根元,返 照以至于无,就是第一妙法。

(乐见照明三昧,经教中但有其名,究竞不知道是如何修法?自阿难教授提婆达多修习天眼,得到眼通等神力以后,提婆达多反因神 通狂妄自用而成魔障。以后显教经论,就没有修法的记述了。密教所授眼通及观光的修法,也是利害参半。而且没有得到正定的人习之,不但无益,反容易受害。所 以对于这一修法,不需详细补充说明。本经所载阿那律陀的自述里,对于这个原理原则,也已很明显地说出。

眼的见精,分为能见与所见的两种。眼见到外界的一切 境象,都是所见的作用。即使双日失明,心里还是看得见眼前是一片昏暗。这种昏暗的境象,依然是所见的作用。它是从自性能见的功能上所发出。由此体会,返还 所见的作用,追寻这个能见眼前现象的自性功能。久而久之,所见的作用,完全返还潜伏到能见的功能上,然后并此能见的功能,也涣然空寂。在道理上,就叫做能 所双忘。在事相上,完全大于性空实相。旋见,就是返观返照的意义。循元,就是依止自性本元的意义。由自性空实相,泊然定住在常寂的无相光中,漏澈十方的天 眼作用,就自然发起。

但切须记得,如为求得天眼而修,不依性空而定。不但能所不能去,纵使能够得到部分天眼,都是浮光幻影,便为魔障。再说,所谓眼通,并 不是有如肉眼的眼。到了那时,由自性定相所发生的功能,与虚空会为一体。无尽的虚空,和能观的作用,浑然合一。虚空与我,只是一双眼而已。)
头像
0操作537 #
头像
537 #
0
12-07-24 19: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大家要是觉得贴得不好,要改进,请一定要告诉我,我就可以改进,让大家看得更舒服些,
头像
0操作538 #
头像
538 #
0
12-07-24 19: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 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 为第一。
头像
0操作539 #
头像
539 #
0
12-07-24 19: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八)鼻:调伏气息的法门: 

周利磐特迦(泽名道生)起立自叙说:“我缺乏诵持多闻记忆的能力。最初遇到佛的时侯,听闻到佛法就出家了。佛教我记亿四句偈 语。在一百天以内,记后又忘前面,始终不能背诵。

(道生在过去迦叶佛的时侯,为律、论三藏都通的沙门。有五百个弟子。但是道生非常吝惜经义,不肯尽心教 导,所以得如此愚钝的果报。他的哥哥出家在先,因为他太愚钝,叫他还俗。道生就拿了一条绳子,到后园树下去自杀。佛以神力解救了他。指着扫帚,叫他专念扫 帚三字。他忽然领悟到佛是教他把心地上的尘垢扫除开净,由此而悟道。)

因此佛又怜悯我的愚钝,教我安居自修,调摄出入的气息。我那时观察气息,由微细而到 穷尽。了解它的生起、存在、变易、消灭的一切经过,刹那之间,也不得固定常存。因此心境豁然开朗,得到大无碍的境界。再加进修,到达烦恼漏尽,完成阿罗汉 的果位。

现在得在得佛的座下。印证我己经得无学的果位。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体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从调息到反息。息止心空,依空 取证,就是第一妙法。

(修习调伏气息法门,有很多种方法。天台宗六妙门的止观修法,也是着重在调息的修法。生命存在的生理机能活动,就靠气机的往来。气 息有四种现象:有声的叫做风。结滞的叫做气。出人有力的叫做喘。绵绵不绝,无声不滞的叫做息。妄心想念的心盛,气就粗浮。换言之:气息静止时,想念妄心就 比较轻微心息二者,是互相为用,互为因缘的。

在各种调息的方法中,
还有一种简捷修法。
首先回转眼光,摄念合于气息。然后返用耳根听觉,听自己的出入气 息。先只听到出人气粗重有声,这都属于风与气或喘的阶段。久而久之,心息合一相依,绵绵不绝,这才叫做止于息上。而且这时候的气息,若有若无,身心轻快无 比。由此再加进修,气息不起呼吸的作用。听闻与感觉,也不能觉察。妄想杂念,就涣然冰消,心息都入于空寂大定的境界。再加向上精进,就得果无疑了。)
头像
0操作540 #
头像
540 #
0
12-07-24 19:1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试了一试听自己呼吸,挺粗重的阿。
觉得这个方法也挺方便,可以练习的
发帖回复
查看:26129|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