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27|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481 #
头像
481 #
0
12-07-07 22: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em52] 
头像
0操作482 #
头像
482 #
0
12-07-09 20:2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前面几卷是逐步详细论证讲述修行的原理。

修行原理,末学读的概括是:精灵圆明的自性是有地水火风空的性质,发展出眼睛,耳朵,鼻子,舌,身,意等功能,六根向外追逐尘相,从而有烦恼与入生死海。本来六根只是自性的功能,自性是不生不灭,不是一不是六,是圆融无碍的。 离了外相,自性不会灭,反而可以见性入本觉大定。
所以想返还不生灭自性状态,我们应详细选择一门深入,挑一个机能入手,静定到极点真心。这样拔除一根后,其余五根习气也会拔脱。当六根与外尘现象消融无碍,定止久后,自性的本觉灵明,就会现前,发生圆融灵妙的本能。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83 #
头像
483 #
0
12-07-09 20: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卷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 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 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头像
0操作484 #
头像
484 #
0
12-07-09 20: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修证自性解脱的总纲

这时,阿难又说:“佛虽然讲了第二义门,(修证的法则与原理)但是世间的人,如想解开此结,而不知道所结的中心在哪里、我相信这个结始终不能解开。就是我 与在会一般还在求学的声闻,也是这样。由无始际以来,随同这些无明,俱生俱灭。虽然得到博学多闻的善根,出了家,专门来修学佛法,犹如患隔日虐病的人,有 时好些,有时又病了。希望佛发大慈,伶悯我们这般陷溺太深的人,指示我们的身心所结在哪里?如何才可以解开?并且亦使将来的苦难众生,免得在生死海中旋转 轮回。始终堕落于无明和欲望和烦恼的三有中。”

头像
0操作485 #
头像
485 #
0
12-07-09 20: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不明白如何解开烦恼生死的结,问无明生死的根结在哪里?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86 #
头像
486 #
0
12-07-09 20: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 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只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 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头像
0操作487 #
头像
487 #
0
12-07-09 20: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听了阿难的请求,就说:“你要想认识明白与生命俱来的无明,须知那个使你轮转在生死之流中的结根,并不是其他东西,就是你的六根。你现在想知道无上正觉,想从速证得解脱的安乐法门,要求得到寂静灵妙真常的果地,也不靠其他的东西。依然还是你的六根。”
头像
0操作488 #
头像
488 #
0
12-07-09 20: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头像
0操作489 #
头像
489 #
0
12-07-09 20:3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听了佛的开示,心里还是不明白。又问:"佛说我们在生死海中轮回的,以及得到安乐妙常的,并不是其他的东西,都是这六根的作用,那是什么道理呢?"


佛说,“生理机能的六根,与自然界的各种物理性能,从同一根源研发生。所以结缚与解脱,在根本体性上,并没有两样。这个分别意识的性能,只是虚妄暂时的现 象,犹如虚空中的华文,幻也幻灭。你要知道,因为物理的作用;引发知觉的性能。因为生理的机能,才有六根的形相。六根形相与所知所见的这个作用,帮没有自 性,就像交芦一样,(交芦是一种植物,不同于普通的芦芦苇,生长的时候,必须二茎交相并立,根处盘结相连。单独就会扑地,不能自立。外形实而中心虚。譬如 心物与身心,都是相依为用,却又是一个体性所生。同时虽有而中间买空,因中空而能显有的作用。)

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若把这个所知所见的作用,认定是一个 可以能知的东西,邢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明了这个所知所见的作用,它的自住功能,本来是不可见的,无形相的。那便是无烦恼的寂灭清净真心。
你何以在这中 间,误认为再有其他东西存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9 20:31:5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90 #
头像
490 #
0
12-07-09 20: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9 20:37:23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91 #
头像
491 #
0
12-07-09 20: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偈子可以多读多读几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9 21:47:57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92 #
头像
492 #
0
12-07-09 20: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9 20:40:5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93 #
头像
493 #
0
12-07-11 20: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时,佛要把这种至理,以扼要简挺的辞句说出,综合起来,作一个偈语与阿难说:

其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真心自性的自体是空无形相的,没有任何三点东西存在。但却有生起一切万有(有为)的作用。万有之能生起作用,都是因缘的会觅因缘聚合则生,因缘离散则灭。万有的存在,只是时间空间里的暂有现象,暂有的存在是如幻的。须知自性以空为体;以一切相为相,以一切用为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1 21:08:0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94 #
头像
494 #
0
12-07-11 20:5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自性以空力体。体性伪空,是澄澄湛湛;寂灭无为的。既无一物存在,又是不生不灭。虽然因缘聚合,生起万有的作用;可是这一切万有,并不能实在固定地存在着。况如虚空星的华文,供起供灭。)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提出一个妄心的名词,只是为了显出真心的理性。其实不但妄心是妄有的;如果你执著认为有一个真心的存在、那么,这个真心的观念,也等于是一个妄心)

头像
0操作495 #
头像
495 #
0
12-07-11 21: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真心自性,并不是真的另有一个真心单独存在。但也不可以执著真心就没有一个自性存在。要离妄心意识的作用,才能证悟得到。所以在这个理性中间,你如何可以坚执地认为有一个能见的功能,或者把捉一个所见的作用呢?),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在本能与所发的作用中间,以及空与有的中间,真与妄的中间,体与用的中间,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真实自性。所以说自性的体用之间,像交芦一样,都是一体的两面。空有同源。而又不著于空有。)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96 #
头像
496 #
0
12-07-11 21: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空有本来同源,只是一体的二用。万有一切都从因缘所生而起,它的体性本来是空的。所以缘生性空,性空缘生。有复归空,空能生有。凡夫众生被缘生的幻有所 迷惑,六根所起的结缚,不能开解,所以追逐轮旋于生死的巨流里。若能超越幻有的缘生而证得真空自性,就是解脱,名为圣人。其实,以自性本体而言,在根本 上,圣人与凡夫,都没有两样,本来是相同的。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根据上面所引用的交芦譬喻,便知自性体用一体两面的原理。你观察这个交芦的中间性能,说它是两个支干吧,它又本来同根。说它是一个根本吧,又发生两支的 现状。说它的形状是一根实根吧,它的中心又是空的。说它的中心是空的吧,它又能产生实质的支干形状。无论事实上与理论上,都不能坚执地将任何一面作为定 论。如果坚执地说它是空,或是有。便是错误的偏见。

头像
0操作497 #
头像
497 #
0
12-07-11 21: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迷晦即无明,发胡便解脱。

(如果坚执著空有任何一面的道理即是究竟;或误认有与空的一边,就是自性的根本。这样就被昏晦所最,就叫作无明。觉悟无明是空的,无明就会涣然消失,无明妄想,便一转而为灵明正觉,这样即达到解脱的境界)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但定要达到圆满解脱的果地;能够解除无始以来,生死习气的六根缠缚,必须先从某一根源开始修证;然后六根缠缚,依次解除。六根既经解脱,连那一个清净的境界也随着消失,而返还子自性本来。)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走觉。

(所以要达到解脱圆通的境界,在开始着手修证的时侯。对于六根门头的选择,就要审察注意。从哪一根着手修证,才能最合子自己,而能有所成就。选择确定以后,精进修持,得入本体功能之流,修成正觉的果位。)

头像
0操作498 #
头像
498 #
0
12-07-11 21: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阿陀那识,又名阿赖耶识。佛法将身心见闻觉知的分别思惟意识作用,仔细剖析,说明它的现象,叫做法相,又称为唯识。大体区别识共有八种,所以也叫被八 识。眼,耳、鼻、舌、身的个别作用,是前五识,第六是分别思惟的意识。第七是与生命俱来的我执,叫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是身心一体,心物一元,含藏前七 识一切种子功能的总机枢。阿赖耶识的含藏一切种性功能,本来也是空有互相为体用的。它所以形成阿赖耶识的功能,并不是真有一个阿赖耶的存在。它是无始以来 的无明习气的种子;刹那刹那,生灭不停的,所以显出作用。犹如一股暴流,生生不已,运行不息,绵绵密密,宛然形成它的现象。说它是自性真心的功能,可是它 的自体却是空的,它不是真心的功能,可是离开作用,真心的功能,又无从产生。一般人很难了其中空有是一体二用的道理。说空就执著一个空,说有又执著一个 有。佛说恐怕世人容易迷惑,所以平常不肯开示演说这个道理。)

头像
0操作499 #
头像
499 #
0
12-07-11 21: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自心取自心,非勾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所谓理性上的真与妄。事实上的空与有。现象上的实与幻等等。以及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其实,都是自性真心的功能研发生的作用。它的真心体性,元本是空无 形相的。现在想要明自真心的空性和一切现象的本元,都是以自心求取自心的体用。为了要辩驳幻有,因此说它是幻法,其实何曾有一个东西可以把捉。所以就真心 空性的体上来说,根本无所谓勾有的存在。但是性空自体,遇因缘聚合,生起作用,就形成幻有的一切现象。不执著幻有的作用,虽然有勾有的现象,根本并不相 干。但是如果执著以不取幻有才是究竟,这个不取的作用,还是幻的。自住真心的体住,无所谓非幻的现象。非幻尚且不存在,一切幻有的法则,不过都是为了剖析 性空的本体所建立,哪里有个幻法可得呢?)

头像
0操作500 #
头像
500 #
0
12-07-11 21:0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靡提,弹指超无学。


(上面所说的直指自性真心的理性,是究竟的了义教,是无门的法门。犹如妙莲华出于污泥,而不沾染丝毫泥渣。犹如颠扑不破的金刚王宝,是无上的正觉。也就是达到如幻三昧境界的捷径,弹指之间,就可以超过无学的果位。)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注五十),一路涅磐门。


(阿毗达磨,简译作论藏,就是真理的最究竟的理论。薄伽梵,也就是正觉成佛者的另一称呼。这三句是本偈语全篇的结论。说明上面所说的理性,就是最高深的理 论。十方一切佛,都是从这一门而得入自性寂灭海(涅磐)的果地。通常认为理性的理论,与事实的实证是两回事。其实不只事与理本来合一。对理性真能透彻了 解,也就可以达到实证的果地。如果只知道理性,事实验证不能达到,也就是对理性没有彻底的了解。须知最后解脱,乃是般若智慧的解脱。般若智慧,就是理性与 实证泯然一体的究竟正觉。即不是有象,也不是无相,而历历不昧。所谓非生因之所生,实了因之所了。)

发帖回复
查看:26127|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