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25|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461 #
头像
461 #
0
12-07-06 20: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 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 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头像
0操作462 #
头像
462 #
0
12-07-06 20: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修证自性的法则与原理

佛说:“如上面所说六根的身心作用,都是由正觉灵明能所发生,人们不能怔悟自性本自具足的灵明,反而只认识现行的有为意识的明了作用,还想用它来明白这个 本来灵明正觉的本性,所以才失掉精灵了然的自性功能。胶着妄想动能发生有形有相的光辉。你现在知果离开黑暗与光明,就没有可见的自体,离开有声无声的动 静,根本就没有能听的实质。没有畅通与闭作用,嗅闻的性能就不能发生。没有变昧与淡昧,能尝的性能就无从出。不离也不触,感觉的本能就投有。不灭也不生, 意识的了知,便无处安寄。

你只要不依循动静、合离、淡变、通塞、生灭、明暗等十二种有为的现象。‘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 余五黏,应拨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任随你在哪一机能上,自己拔除它的执著习惯,脱开胶着性的黏固作用,使它 内在潜伏。(此处所说的内,不是确指身体以内。内是对外说,就是无内外的内。但亦不离于身内的内,这里全在智慧的明决。)

沉潜内伏久久,静定到极点,反归 到自性根元的真心,就能发明本性的灵明朗耀。灵明朗耀的本性发明以后,其余五根执著习气的胶固性,也会随着拔脱,自然全体圆明自在。然后就可以不由外界影 响,发起自性的知见功能。这时侯的灵明,不必一定要依附于生理的机能,但也可以寄托于六根而发出灵明的作用,因此六根就可互相为用了。(到这样才可谓神而 通之,就是俗名叫做有神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63 #
头像
463 #
0
12-07-06 20: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头像
0操作464 #
头像
464 #
0
12-07-06 20: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难道不知道在这个法会里的阿那律陀;(译名无贫,得半头天眼。)虽然盲目而能看见。跋难陀龙(佛经所称龙神之名,译名善欢喜。)虽然无耳而能听声音 。 伽神女,(佛经所称女河神之名,伽是印度的河名。)不需用舌头而能知味,舜若多神,(佛经称虚空神。)虽无身体亦能感触。虚空神本来就没有身体与接触的感 觉作用,佛施予神力,在自性光明中,照映他暂时具有身体,使他领略感触的情形。因为他的性质本来和风一样,根本就没有如同人类的身体。还有如一切得到灭尽 定功力的人,到了寂灭果位境界的声闻们,例如现在在座的摩珂迦叶(金色头陀,传佛心印,又名大迎叶。)很久以前,已经灭除意识的作用。不必如通常人,用思 想心念,即能凭自性功能,圆满灵明,了知一切事物。
头像
0操作465 #
头像
465 #
0
12-07-06 20: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66 #
头像
466 #
0
12-07-06 20: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要知道,你现在的六根,拔除了执著的胶固性,而能够圆满归伏到自性功能。静安久久,心性内在,譬如壁玉无瑕,晶莹发光。但能如此,所有四大种性的微妙放 射作用,以及物质世间等一切变化现象,都犹如热汤销化冰雪。就可以随时随地,将一切妄念妄想化为自无上知觉。

例如一个平常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眼睛上。如 果很快地闭上眼睛,眼前就只有一片暗昧现象,六根也就看不清楚。那里,头与足,也都一样是看不明白了。但是这个人用手遍绕身体来摸,虽然看不见六根的形 相,头足却有不同的区别。这个能够知觉的功能,还是依旧存在。所以应当知道能看见的自心能发挥功用,那就不会被黑暗现象所蒙蔽了。所以你若能使生理的六根 与外界的现象都销融无得时,自然自性的本觉灵明,就发生圆融灵妙的功能了。”
头像
0操作467 #
头像
467 #
0
12-07-06 20: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些讲述实际上就回答了开篇的讨论问题,心在哪里. 也回答了灵妙真心的圆融妙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6 20:57:3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68 #
头像
468 #
0
12-07-06 20: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 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 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 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悕。
头像
0操作469 #
头像
469 #
0
12-07-06 21: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问:“如佛所说:最初要求证得正觉的因地之心,如果想要常住不变,必须和证得自性正觉的果地名目相应。那么,如证得自性果地中的所称的:菩提,(正 觉)涅架,(寂灭)庵摩罗识,(白净识)真如,佛性,空如来藏,大圆镜智等七种名称。名称虽然同,其所表示的含义,都是称颂自性本体功能的清净圆满。体性 坚凝;犹如金刚宝玉颠扑不破的长住不坏。

但是现在这个看的,与听闻的,离开光明与黑暗,动与静,通与塞等等现象的映,就毕竟没有一个自体。犹如意识心念, 离开面前外境的用,本来就无所有。何以用这些终将断灭的性能,做修证的基因地,而能获得上面所说的长住的果位呢?如果离开光明与暗,所看的就是绝对的虚 空。如果没有面前的外景,意念的自就自然消灭。这样进退循环去研究,加以微细的去推导,本来没有一个是我真心的自体,也没有一个是我真心的所在处。

这样一 来,用什么做修证的因地,去求得无上正觉呢?佛在前面所说的自性本体,澄澄湛湛的精明,是圆满长住的。我们既然把握不住,好像并不是真诚的实话,结果犹如 儿戏的理论。究竟怎样才是佛的真实道理,希望再赐慈悲,开发我们的愚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6 21:01:0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70 #
头像
470 #
0
12-07-06 21: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问佛说:“这个看的,与听闻的,离开光明与黑暗,动与静,通与塞等等现象的映,就毕竟没有一个自体。犹如意识心念, 离开面前外境的用,本来就无所有。“

离开了动静,都没有了闻性。自性都没了,还怎么修习呢?阿难问

离开了动静,会不会没有了能闻的这个圆明觉性?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71 #
头像
471 #
0
12-07-06 21: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钟一声。问阿 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如来又敕罗侯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阿难大 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 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头像
0操作472 #
头像
472 #
0
12-07-06 21:1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说:“你虽然博学多闻,还未灭尽一切习漏,你心里只是知道有一个个颠倒的原因。但是真实颠倒摆在你的前面时,你实在并不认识。我恐怕你虽然有诚心,还是 没有信我的话。我现在姑且拿尘俗的事实,来解除你的疑惑。”这时,佛叫罗喉罗(佛之子,译名覆障)打钟一声。

佛问阿难道:“你现在听到了吗?”。
阿难与大 众都答说:"我听到了"。
过了一会,钟声停止了,佛又问道::你现在听到了吗?”阿难与大众都答说:"现在听不到了。"
这时,罗眠罗又打钟一声,佛又问 道:"你现在听到了吗?”
阿难与大众又答道:“都听到了。”
佛又问阿难:“你怎样能听到?怎样听不到的?”
阿难与大众都答道:"如果打钟发声,我们就听得 到。打过了很久,声音消灭了,声音与响动都没有了,就叫做听不到。”
这时,佛又叫罗喉罗打钟一声,问阿难道:“你现在有声音吗?”
阿难与大众都答说:"有 声。"
过了一会,声音消灭了,佛又问道"你现在有声音吗?”
阿难与大众都答说:“没有声。”
再过一会,罗喉罗又来打钟佛又问道:"你现在有声音吗?"
阿难 与大众都答说:"有声。"
佛问阿难:“你怎样才叫它是有声?怎样才是无声?”
阿难与大众都答说:"如果打钟发声,就叫做有声。钟打过了很久,声音消灭了, 声音与响动都没有了,就叫做无声。"
头像
0操作473 #
头像
473 #
0
12-07-06 21: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有声音没声音,能闻的自性没有生灭。
头像
0操作474 #
头像
474 #
0
12-07-06 21: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 云何不名矫乱。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 无,谁知无者。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9 19:52:4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75 #
头像
475 #
0
12-07-06 21:1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说:"你们现在何以这样胡乱说话,毫无标准?”大众与阿难,听佛这样说,就问道:"我们怎样是胡乱说话,毫无标准呢?”佛说:"我问你们听到吗?你们就 说听到了。又问你们有声吗?你们就说有声。一忽儿答的是听到了,一忽儿答的是有声,这样如何不是胡乱说话呢?声音消灭了,没有响动,你就说听不到。如果实 在听不到,能听闻的自性已经消灭等于是枯木。那么,钟声再打的时候,你何似又知道有声音或没有声音呢?

有声音或设有声音,自然是声响的作用。能听闻声响的 自性,与有声无声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那个能闻的自性为您的需要而有无吗?能听闻的自性,如果实在绝对没有,知道绝对没有的又是谁呢?所以你要知道,声在 能听闻的自性功能中,只是声音自己生起灭了。并不是因为你听见声生声灭而使你那个能听能闻的自性功能,随着而有而无。你既然还不清楚哪个是声响,哪个是能 闻的自性。难怪你昏迷不悟,认为真带的自性将会断灭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6 21:14:31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76 #
头像
476 #
0
12-07-06 21: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 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 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 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9 19:51:3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77 #
头像
477 #
0
12-07-06 21:2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更不应说:离开动与静,闭塞与开通,就没有能听闻的自性。为什么呢?譬如二个睡熟了的人,在他睡眠的时候,家里有一个人,就在那时,槌布或者舂米。这个 睡熟了的人,在梦中听到这种舂米的声音,幻觉成为其他东西的响声。或者以为是打鼓,或者以为是在撞钟。他在做梦当中,就自奇怪这个钟的声音不够响亮,很像 木石的声响。等到醒来一看,才知道是槌杵的春捣声音;他告诉家人说:我刚才在做梦,把这个春臼的声音,当做鼓响了。

这个人在做梦当中,"难道不记得动与静,开闲或通塞吗? 
由此可见他的身体虽然睡眠了,他能听闻的自性,并没有昏迷。


头像
0操作478 #
头像
478 #
0
12-07-06 21: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再迸一步来说:即使你的形体完全消灭,生命光辉的本能变迁了。这个能闻的自性,怎样能说会随你的形体而消灭呢?

都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追逐一切声 色,跟着意识心念的变迁而流转不停。从来就不能自己开悟自性是清净的,灵妙的,常住不变的。他们不去依循常住自性,只随外缘的变迁,追逐一切生灭的作用与 现实。所以生生不已,"习染杂乱,因而流转不息了。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如果舍弃生灭的作用,守住真常不变的自性。定 止久了,自性真常的光明便会现前。生理机能的六根本能,与相的外境六尘现象,以及意识心念的作用,就会顿时消除。思想的现状,就是清净自性的渣尘。意识信 念的作用,就是清净官性的污垢。如果这两种都远离了,你的法眼(具见佛法所指自性的人眼)就会顿时了然清明,岂有不成无上正觉的道理。
头像
0操作479 #
头像
479 #
0
12-07-06 21: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里就是修习自证自性的法则原理要点。也就是我们听到过修习法门方法的最基本原理。
头像
0操作480 #
头像
480 #
0
12-07-06 21: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末学感觉是:把这一整章大意知道后,后面的部分就相对好懂些了。
感觉楞严经最最难的部分是开头的几卷,鼓励鼓励能读到了这里 [em68]
把前面原理跟着(至少有点点轮廓印象),后面的方法学,操作,注意事项,等等就好理解些。
发帖回复
查看:26125|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