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23|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421 #
头像
421 #
0
12-06-22 22: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要反复读。感觉这些话就像读咒一样
头像
0操作422 #
头像
422 #
0
12-06-27 16: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前面讲的大概是:“一切都是因缘法,但自性本体不是, 一切都是和合成,但本体不是。 本体即不自然,也不因缘,不和合”

狂妄是没有原因的,心性本来是灵妙园明的,现在既然是妄心,怎么还用什么原因呢 (妄就是原因啊),如果我们认识了痴迷本来就没有原因,妄心还要什么依据呢?

妄心也没有固定的所在。狂心自歇,歇即菩提。只要杀盗淫三种业力不生,三缘就断除,心中的狂性自歇,就是菩提正觉。 头自然就在,没有不自然;发狂可不是自然性;所以不关自然,自己无故发狂乱跑,何须因缘。所以狂性不是自然,因缘。

若能把能灭能生的功能都彻底净尽,才是无功用道的自性的妙用。能和能离,能生能灭的都不是自性。
这些要亲自勤苦修行证:自性正觉寂灭园明。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23 #
头像
423 #
0
12-06-27 16: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em52]
头像
0操作424 #
头像
424 #
0
12-06-27 16: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 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 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 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头像
0操作425 #
头像
425 #
0
12-06-27 16: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解脱宇宙时空与物理世间束缚的法则与原理

阿难同大众,听了佛的开示教海,心中的疑惑便都消除,明白了自性的实相。身意顿时感觉轻安,觉得从来所未有。

他又继续问:“自性本体虚妙正觉灵明的真 心,充满周遍于宇宙间。虽然能够包含孕育十方国土的佛世界中的万有,但自性还是清净庄严,依然灵妙正觉。可是佛又斥责我多学博闻是无益的,不如努力修习佛 法。我今天犹如飘泊在旅途当中的人,忽蒙大王赐我富丽堂皇的大宅,但是还不知道入门时门径。希望佛的慈悲,指示我们一般在黑暗中的人,如何舍弃修学小乘, 证得自性寂静的本际,开发我们明白自性真心的大道。使一般求学佛法的人,知道怎样降伏素来的攀缘心,得到总持法门,而进人佛的知见。


这时,佛哀悯在会得到 小乘果,或者对于正觉真心还不能自在的人。也为了将来在佛过世以后,末法时代想要发明真心自性正觉的人。去开示一条上乘的微妙修行的道路。就向阿难说: “你们既然决定发正觉的心,对于佛境界的灵明大定,立志勤求不生疲倦,永不退转。应该首先明白,要发明正觉自性的基本初心,开始就要认清两点决定性的义 理。什么是那两点基本初心决定性的义理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30 21:08:1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26 #
头像
426 #
0
12-06-27 16: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南受到佛的批评后请佛开示 如何因门如入地修习,开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佛说:你们决定发菩提修行,先要看看自己发心初心,要搞清楚两个重要的决定性的道理。
头像
0操作427 #
头像
427 #
0
12-06-27 16: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 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 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 入终,五叠浑浊。

头像
0操作428 #
头像
428 #
0
12-06-27 16: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第一,你们若要舍弃小乘的声闻果,修学大乘的菩提道,进入佛的知见境界。应该仔细观察,发心的动机,与证果时候得到正觉的真心是相同的?还是不相同的? 假若最初发心修证自性的时候,是用生灭的心,作为基本修行的因素,而想要用它证得佛乘不生不灭的果位,那是绝对错误的。

因为这个道理,你应该透彻观察一切 物理世间,可以造做的事物,都会变化消灭。你再观察世间可以造做的事物,哪一样是不坏的?但从来不曾听说虚空会烂坏,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不是可以造做的, 所以始终不能变环与消灭。

你的身中坚固的(如骨骼等)是地的种性。润湿的(血液等)是水的种性。暖触的(温度暖力)是火的种性。动摇的(呼吸循环等下是风 的种性。综合起来叫做四缠,构成一个人身。

因为有此四大种性的四缠作用,分化了你澄澄湛湛圆妙正觉灵明拘真心自性的功能,发展而成为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所 以能看、能听、能感觉、能思推观察,从始至终,受时间空间的五叠混浊所牵缠。何以叫做浊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7 16:43:5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29 #
头像
429 #
0
12-06-27 16: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云何为浊。

    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7 16:59:54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30 #
头像
430 #
0
12-06-27 17: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譬如清水,本是清洁的,因为含有尘土灰沙等的物质,所以本来的清洁变了障碍,清浊两种体性,是不相同的。例如一个人,拿尘土投在清洁的水里。那么,土质就 失去固定留碍的作用,同时净水也失去清洁的本相,而形成混浊的状态。所以名之为浊。你的浊,共有五种。它之所以成为浊,也同是这个道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31 #
头像
431 #
0
12-06-27 17: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佛告诉大家:

第一要看看自己的发心。发心不对,后面修行结果会不好,所以很重要。证的是正觉的真心,不生不灭的,是大乘菩提道,进入佛的之见,如果我们的发心是小家子,或者是生灭心发心,那将和佛的不生不灭失不对应的。
世间万物都可坏灭,而虚空不坏。同理真心是不生不灭,而色相都是生灭的。

佛为了解释自性本体的正觉,就解释世间的五浊 (众生在浑浊状态吧),自性真空的地水火风构成人身,澄湛园明的真心发出人身的功能,发展成身体各部分的作用。 但是这些能看能听能感觉能思维观察的作用,从始到终,时间空间,互相重叠牵引成诸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7 19:27:0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32 #
头像
432 #
0
12-06-27 17: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师兄!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6/27/2012 4:27:00 PM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头像
0操作433 #
头像
433 #
0
12-06-27 17: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 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通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 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 为命浊。
头像
0操作434 #
头像
434 #
0
12-06-27 17: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五浊的说明:你见到虚空遍满十方界。虚空与所见的作用,不能分别。虽有虚空现象,而没有虚空自体。虽有所见的作用,"而所见的性能不能知觉。虚空与诸现 象,互相交织,妄成世间相,这是第一重,叫做劫浊。

你的身体,组合地、水、火、风四大种而成,见、闻、觉、知的功能,受到生理的限制,被身体上有限度的本 能所留碍,而地、水、火、风的变化性能,又使你有知觉,这种心理与生理的互相变化交织,妄成精神作用,这是第二重,叫做见浊。

你心里有记亿、知识、诵持、 习惯等作用发生所知所见的性能,包容显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事物)等影像。离开外界,就没有现象可寻。离开知觉,就没有自性可得。心里变化互 相交织,妄成身心现状,这是第三重,叫做烦恼浊。

你随时随地心思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意识知见,希望现实景象,永远存留于 世间。但是亚力自然地运行,却使一切景象,经常随时间空间而变迁。矛盾互相交织,妄成人间世事的痛苦,这是第四重,叫做众生浊。

你们能见与能闻的,与本来 的觉性原是没有两样。因为外界的现象不同,所以生理上的党性作用也就互异了。而实际在心灵上又都能互相知觉,只是在应用土不一样而已。这种体用上的同异, 失去准则。二者互相交织,妄成生命的历程,这是第五重,叫做命浊。
头像
0操作435 #
头像
435 #
0
12-06-27 17: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所以说是五浊世界。

这么多浊,所以我们不容易净定下来,还没有看到真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7 19:24:2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36 #
头像
436 #
0
12-06-27 17: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 修证。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 妙德。
头像
0操作437 #
头像
437 #
0
12-06-27 17: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修证的法则:“你现在要想从见闻觉知的功能上,契合自性本来常乐我净的佛境地,应当先自抉择死生的根本原因。然后依据本来不生不灭,圆满澄湛自性本能的原 理。以澄澄湛湛的境界,旋转虚妄生灭的妄想作用。渐使还归于原来的本觉自性,得到元本灵明正觉没有生灭的自性本体。你应当这样来决定修学佛法的因地发心, 然后再精进修证,圆成佛的果地妙用。例如要想澄清浊水。初步必须先把油水贮放在静止的·器皿里面,使它要静静地深沉不动,沙土自然会沉下,清水就显出来 了。这样名叫初伏客尘烦恼。由此再加精进去掉泥滓,保持水的纯清。这样名叫永断根本无明。最后复加精进,使清洁灵明的性相益发精纯,对于一切变现不再生烦 恼心。而能起一切变现妙用,都能自然而然地使之合子自性本体寂灭的清净妙德。(以上说明,如果只依据物理生理来求自性正觉,是不究竟的。)”
头像
0操作438 #
头像
438 #
0
12-06-27 17: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是第一个决定性的义理。 
头像
0操作439 #
头像
439 #
0
12-06-27 17: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头像
0操作440 #
头像
440 #
0
12-06-30 20: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 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发帖回复
查看:26123|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