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智慧观照,佛法里面讲「般若智慧」,最究竟、最彻底的是金刚般若智慧,般若智慧里面最高的称之为金刚般若智慧,也就是《金刚经 》所讲的。换句话说,《圆觉经 》里面所讲的「圆照清净觉相」,理论与方法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古大德说「开慧《楞严》,成佛《法华》」,古来大德讲的这两句话没错,开智慧的《楞严经 》,讲成佛道理那是《法华经 》,这两句话流传得很广,於是大家拼命去学《楞严》,学《法华》,智慧开了没有?我看没开,愈学愈迷惑,愈学愈颠倒,何以故?你听了这两句话你就执著这两句话,你就迷在那两句话里头,你死在这两句话里面,那叫增长无明,增长邪见!
在中国的佛教,将近二千年来,诸宗祖师、大善知识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倡《金刚经 》,几乎没有人不读《金刚经》。换句话说,得有《金刚经》的基础,学《楞严》才能开得了智慧,学《法华》才能成得了佛道。可见得《金刚经 》非常重要。你学佛从哪里学起?从《金刚经》学起。过去我们大专讲座在台中开始办的时候,同学们都在问,我们学佛法要从哪部经学起?李老师就推荐从《金刚经》江味农居士的注解学起,很有道理。《金刚经》虽然五千言不好懂,但是有了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就有入门之处,是教你研究《讲义》,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金刚经 》教我们什么?大家都晓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是六祖大师从这里悟入的,於是每个人都牢牢记住这一句重要。其实,《金刚经》句句都是悟入的地方,每个人悟入不一样,六祖从这里悟入,你不见得从这里悟入,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总而言之,《金刚经 》教我们离相,全经 的总纲领就是《金刚经 》里面所谓二句一偈,这两句就是世尊告诉须菩提,为人演说应该要怎样,什么样的态度,「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后面一首偈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整个《金刚经》的结论,是《金刚经》的总结处。你要是会这二句一偈,你修学任何法门都会有成就,那就是不能取相,不能执著!
一切有为法包括佛法,佛法也是有为法,经典白纸黑字怎么不是有为法?讲经说法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怎么不是有为法?有为法不能执著,无为法也不能执著。为什么不能执著?因为你才有分别执著,你就四相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四相是从「我见」生的。我见,是第七末那识里面的,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里面就有我见,那是凡夫,不是佛菩萨。
前面讲「圆照清净觉相」,我们讲功夫是四个层次,第一个是观照,第二个是照住,第三个是照见,最后一个是圆照;圆教从初住到等觉是照见,如来果位上才称为圆照。怎么照法?先讲观照,《金刚经 》那四句偈就是最好的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种比喻里面以「梦」为主,其他的「幻、泡、影、露、电」都是陪衬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会作梦,梦醒就晓得梦是虚妄的,完全是假的。睡著了作梦,你有没有觉悟到,我们现在醒著又何尝不是作梦!以《金刚经》来说,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你在哪里?没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在哪里?一切法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不明我法皆空。这四句,你只要真正明白我与法都是空的,前面三句是迎刃而解,就很好办了,生佛平等、诸法幻相、圆觉真心,都不难证得。
所以第一关要看破,看破什么?我法皆空。所以你不必起心动念,完全虚妄的!你仔细去想想佛讲的话对不对,三心不可得!你所有的念头都叫妄念;真心里面没有念,无念则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念。这个无念要记住,无有念也无无念,有念跟无念都没有,这个才叫正念。如果有的念头没有了,还有个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还有个无念,那是无想定,纵然修成功,外道天去了,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不究竟。
这四句,可以勘验我们自己无明有没有破。如果我们真正觉悟到无我、无法,我法皆空,那么你自己就明白,你的无明已经 断了,纵然没有断尽,也断个一分二分。从这个地方去勘验自己的功夫,在一切法里面是不是平等性现前?在一切众生是不是还有高下之心?如果有高下,你平等性没现前。平等性是真心,不平等是妄心,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心是平等的。这些地方都是值得自己去勘验的。这四句把无明的现象说出来,我们想想自己确实是有这四种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是被无明盖覆住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