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7711|回复:22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修行日记 -- 每天坚持做功课,做善事!我要移民西方极乐世界!

头像
0操作21 #
头像
21 #
0
10-12-03 03: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2

 晚课

 大悲咒  15+

 看《长阿含经》
头像
0操作22 #
头像
22 #
0
10-12-03 03: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万善先资集因果劝节录

 全文见
http://hi.baidu.com/%C8%EA%B5%C2%B7%F0/blog/item/834183f6f9f4d7d17931aa8e.html

劝阅是集者(此篇是戒杀之纲领)

  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只为口难 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古来生杀报,往复如轳旋。吾昔弱冠时,目击生哀 怜。搜罗今昔事,将盈数万言。誓拔三途苦,此志久愈坚。落笔伤心处,一字一呜咽。绣板贫无力,劝募亦辛艰。崎岖三四载,今日方流传。奉劝贤达者,留神阅是 编。

  下附征事(三则)
  示劝全禄(出《梦觉篇》)
  交河孟兆祥,登万历壬子贤书〖登贤书,指乡试取中〗。患脾疾,梦至阴府。王语曰:“汝禄远大,但杀生过多,将折尔算。今宜戒杀放生,刻梦中语劝世,可 赎此罪。”孟许诺,苏后忘之。一夕,复梦如前,大惊。时正会试下第〖即落第〗,急归成其事。是夕,寓屋栋折,床榻齑粉。因刻《梦觉篇》行世。后登进士,官 至理卿。
  [按]人皆为因循二字,蹉过一生。孟君若有一念因循,便与筦(guǎn)簟(diàn)〖供坐卧用的竹席〗床第,同为齑粉矣,安能更享后福耶?其所刻《梦觉篇》,诚哉梦觉篇也!
  冥主遵行(见《感应篇广疏》)
  钱塘郑圭,病,梦已故孝廉陆庸成,来访,仪从盛于平时。问授何职,曰:“冥曹观政。”因出二书以赠,一《孝义图》,一《放生录》。郑曰:“此《放生 录》,莲池大师所刻也。公在冥府,何以得之?”陆云:“冥主遇世间嘉言善行,随敕记录,且颁布遵行,惟恐人之不信也。君能奉行,病将痊矣。”寤而随觅二书 玩之〖玩,指反复研读玩味〗,即坚持杀戒,病果痊安。
  [按]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戒杀,仁也。戒杀书,与人共广其仁者也。独善者,其仁小。兼善者,其仁大。莲大师,儒家麟凤,敝屣科名,后舍俗出家,为法门砥柱,所以祈雨而甘霖速沛,居山而猛虎潜踪。则知戒杀一书,天且不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阻善显戮(见《证慈编》)
  程嗣昌在密州,见胶西镇人好食生命,因夜拜星斗曰:“昌欲为一切众生,并同七世父母因缘,将《戒杀图说》一本印施。今日真武真君下降,愿凭圣力流 通。”部民彭景妻华氏,扯破,投于秽处。明日买鱼欲脍,鱼忽跳,触破华眼,流血化虫,绕身咀嚼。方喧传,监镇郭向,见一神,自言:“吾是真武,察知此地大 善人程嗣昌,印施《戒杀图说》。华氏弃投秽处,罪重当死。其不悔者,亦当获罪。俟再降施行。”
  [按]末世之人,恶业转多,善根浸少〖逐渐减少〗,见人行一善事,发一善言,未有不阻挠之者。且如见人戒杀,必曰:“此迂阔之为也,此薄福之态也。” 见人放生,必曰:“放之未必终活也,纵去之后,不旋踵而被人取也。”甚至露齿谈笑,谤无因果。或于多众之前,讥其惑。或引他端之失,指其愚。直使善人面赤 内惭,退厥初心而后止。噫!此等恶人,天仙见而怒之,等于鸠槃恶鬼,一瞑目后,不可问其为何物矣。敢劝同心善士,凡遇阻善之人,纵或肆行诽谤,但当顺受之 而已,不可存忿恨之心。劝化之而已,不可发自矜之语。怜悯之而已,不可萌弃彼之想。观于华氏,能不凛然知所惧乎?

  劝宰官(以下言居官不宜杀生)
  普天之下,富贵贫贱,万有不齐。有人焉高车驷马,威德巍巍,即有人焉负贩肩挑,伶仃孤苦。有人焉安富尊荣,金珠满藏,即有人焉糟糠不继,哀乞穷途。其 间荣辱相去,不啻天渊。若不信佛家报应之说,宿世酬偿之理,则天之赋于人者,亦甚不平矣。所以经言:“为人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从 布施中来。为人长寿,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从忍辱中来。”宿生作如是因,今生受如是果。喻如典乐之士,叩钟得钟声,叩磬得磬声。亦如治圃之人,种桃必得 桃,种橘必得橘。此富贵贫贱所以悬殊也。叩以小者小鸣,叩以大者大鸣,乃至种一树得一树果,种十树得十树果。此富贵贫贱所以又有差等也。今之年少登科,享 高官厚禄者,皆宿生好善不倦,广修福德之人。不然,彼苍何独厚于宰官乎?然居高乘势,顺风疾呼,为善有力,为不善亦有力。譬之服参苓者,却病在于此,致病 亦在于此。此孟子所以言“惟仁者宜在高位”也。又况爵秩既尊,则日用烹炰〖炰(páo),烹煮〗,宾朋宴会,所杀尤广。身至一方,一方水陆众生,蓦尔而被 凌迟之惨。居官一日,一日无辜物类,相继而遭刳剔之刑。是以往昔高贤,恻然戒惧,随在设放生之河,不时悬禁屠之榜。发一令曰“宰牛者有罚”,而觳觫群牛, 悉庆余生于屠肆。发一令曰“屠犬者有罚”,而司阍义犬,皆脱惨报于刀砧。至围山而猎,竭泽而渔,尤为申严号令,禁止杀机,诚恐事权既去,有善愿而无善力 耳。普劝当道仁人速种善缘,乘机作福,仰体上帝好生之意,朝廷恺悌之心〖恺悌,和易体贴〗,一操政柄,便当广积阴功,苟可生全,无或因循错过。爵尊者,谕 各属以禁其屠。位卑者,请诸宪以止其杀。若能奉仁风于万世,固当名挂仙曹。即使广惠泽于一时,亦可福资后代。否则何异身入宝山,空手而回者乎?
 
劝爱子者
  儿童所造杀业,由于父兄不禁,则习以为常。始仅以昆虫蝼蚁为不足惜,继即以屠牛杀犬为不必戒。恻隐既失,陨节败名,覆宗绝祀,靡不由之。故知总角〖幼 年〗之时,习善则善,习恶则恶,不可一日失教也。普劝为父兄者,毋以物命微而不救护,毋以儿童幼而弗防闲〖闲,防范〗。使子弟见闻无非善行,虽至不仁之 质,犹将化之,况本善者乎?不然,幼时失教,后虽悔之,弗可及已。
  下附征事
  汤公述冥(出《观感录》)
  溧水汤聘,顺治甲午乡试,出闱疾作,至十月六日夜半,举体僵冷,一生行事,俱现目前。忆童子时,戏藏一鸡于沟中,为黄鼠所伤。又杀蝙蝠一窠〖窠 (kē),鸟兽的窝巢〗。又一仆善睡,燃油纸伤其手。须臾见蝙蝠等皆来索命,心甚怖之。其余善事,亦丝毫必记。忽思《心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语,觉 心渐安隐,见观音大士,杨枝一洒,遂苏。至辛丑,成进士。
  [按]公之藏鸡、杀蝠,特儿童时事耳,然方至冥间,皆来索命,则杀业之不恕于幼也明矣。况儿童所害,岂止一鸡一蝠乎?爱子弟者,急宜思患而预防之。

劝妇女
  女子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其于屠割烹炰,往往习为故态。苟非宿植德本,不能毅然信从。然既司中馈之权〖中馈,指家中饮食之事〗,则一家之生杀,操之者居其大半。好生者,岂可不以慈祥之化,自淑其闺乎?
  下附征事(二则)
  写经脱苦(出《法苑珠林》)
  唐龙朔元年,洛州伍五娘,死月余,托梦其姊及弟曰:“吾幼时患疮,杀一螃蟹涂之,疮虽得愈,而我已堕刀林之狱。现有七刀在身,痛不可忍,愿作佛事救吾。”姊乃以其遗衣送净土寺宝献师,为写《金刚经》七卷。写毕,复梦其致谢曰:“今七刀并出,蒙福托生矣。”
  [按]有补于病且犹不可,况徒造杀业哉?
  蝇蚁索命(出《观感录》)
  明末,无锡余氏,年二十余,即持斋奉佛。而性恶蝇蚁,见辄杀之。七十二岁,病甚,大呼有无数蚁子入口,又呼有千万苍蝇,皆来索命。少顷,见引魂童子来,即死。
  [按]观余氏好杀蝇蚁,及临终恶报,则其持斋奉佛,必系泛泛之徒可知。不然,如来具无量威力,至心念佛一声,犹能免宿世重罪,岂有毕世修持,而不能免现在之业者乎?亦岂有真实奉佛,而尚欲戕杀蝇蚁者乎?

  劝勿畜猫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以畜猫论,自世俗观之,不过造业一端。若明眼观之,则能长养无量恶业。今试略陈一二。盖鼠本无害于人,而 吾忽兴恶意以害之,是名无缘杀。吾不能害,而假手于猫,是名教他杀。见捕鼠而悦之,是名随喜杀。见捕鼠而称之,是名赞叹杀。纵猫于有鼠之所,是名方便杀。 欲其日日捕鼠,是名誓愿杀。本欲养猫以食吾家之鼠,而猫正食吾家之鼠,是名正杀,亦名通心杀。本欲养猫以食吾家之鼠,而猫反食邻家之鼠,是名盗杀,亦名隔 心杀。畜猫止欲杀鼠,而至烹鱼以啖之,是名增益杀。使亲邻效之,子弟效之,是名辗转无尽杀。如是无量恶业,皆从畜猫一念基之也,可不严戒乎?
  下附征事(一则)
  硕鼠呈文(出《古史谈苑》)
  李昭嘏(gǔ)应会试,主司阅其文,未佳,因投之架上。旋为大鼠衔于枕侧,弃而复衔至者三,主司异而录之。榜发问故,曰:“已三世不畜猫矣。”
  [按]家中多畜一物,即多一业。《菩萨戒经》云:若佛子,长养猫狸猪狗者,犯轻垢罪。《优婆塞戒经》云:畜猫狸者得罪,养猪羊等者得罪,养蚕者得罪。琅函所载不一,惜世人无缘见之耳。惜物命者,种花养鱼之类,皆不可高兴为之,多杀生之累也。幸细思之,勿以为迂言也。
 
 劝诞日称觞者(以下言吉庆不宜杀生)
  诞日称觞〖举杯贺寿〗,诚为乐事。然当念今日济济儿孙,衔杯上寿之辰,正是昔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日。今人一遇寿诞,但杀物类,广宴亲朋,至罔极之 恩,殊不念及,良可异也。呜呼!人子一生,费父母无量精神,增父母无量烦恼。至皓首庞眉,犹以杀业累及,于心何安?昔唐太宗居万乘之尊,犹且生日不敢为 乐,况其他乎?敢告仁人孝子,每逢诞期,宜怃然自思曰:“今日无逸乐为也,当年父兮母兮,为吾不肖形骸,几度彷徨濒死,在此日也。今日无逸乐为也,当年过 此日后,慈母夜夜朝朝,怀我腹我,推燥就湿,数载不得安眠也。今日无逸乐为也,吾则妻孥完具,安享家赀,不知父母托生何道,此时苦乐何如也。”纵或广修善 事,以资冥福,犹恐不及。忍以母难之期,为群饮酣歌之用哉?

劝祷祀神祇者
  世俗认造罪为烧香,以逆天为修福者,莫如祷赛〖赛,祭祀酬神〗。祷赛中最可恨者,莫如代人保福。盖寿夭生死,皆宿世因,业果既定,不可复逃。譬如官吏 奉旨摄人,衙役岂因口腹之故,代其上击登闻,挽回圣旨乎?所以堂中献神,室内气绝者,举目皆是。而沿习成风,皆口腹小人误之也。小人见人疾病,辄敛金杀 物,以媚邪神。主人愚痴,不知病者阴受其祸,反以为德,不亦重可怜乎?普劝世人,凡遇有疾者,宜劝其作善消灾,诵经礼忏。如病势危剧,必劝其专心念佛,求 愿往生,是为无边功德。慎勿听巫卜妄言,使病人以苦入苦也。
  下附征事(四则)
  祀天遇佛(载《法句经》)
  佛世有一国王,名曰和墨,奉事外道。举国信邪,杀生祭祀。王母寝病,经久不瘥〖瘥(chài),病愈〗,召婆罗门问故。答言:“星宿倒错,阴阳不调, 故使然耳。”王言:“作何方便,使得除愈?”答言:“当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然后乃瘥。”王即如数,牵就祭坛。佛怀大慈,愍王愚迷,往诣王所。王遥 见佛,为佛作礼,白佛言:“母病经久,今欲祀天,为母请命。”佛言:“欲得谷食,当行种田。欲得大富,当行布施。欲得长寿,当行大慈。欲得智慧,当行学 问。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祠祀淫乱,以邪为正。杀生求生,去生道远。”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王闻法睹光,惭愧悔过,遂不祀天。母闻情悦,所 患消除。王于是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五谷丰登。
  [按]生天宫者,皆具清净色身,光明赫奕。无有脓痰涕唾,大小便利之秽。所食甘露,自然化成。下视阎浮世界,坑厕荆榛,腥膻恶气,不欲闻见。望其乘云 来享,无有是处。鸡虽自爱蜈蚣,岂可衔之以塞人口?若谓但吸其气,则普天之下,肉气薰蒸,时刻不断,天亦吸之久矣。如云为天杀者乃享,则和墨国王,祀仅一 日,过此以后,天其枵(xiāo)腹〖饥饿空腹〗耶?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言可考。东邻杀牛,不如禴(yuè)祭〖指薄祭〗,《易》有明文。惜读书 者,不善会耳。
  祷树变羊(载《杂宝藏经》)
  佛世有一老人,其家颇富。忽思肉食,指田头树,告其子曰:“吾家薄有产业,由此树神恩福所致,可于群羊中杀一以祭。”诸子从之,寻即杀羊,祷于此树。 复于树下,立一神祠。其后父死,即生己家群羊之中。时值诸子欲祀树神,执而将杀。羊忽自言:“此树无神,我于往日,思食肉故,妄使汝祀,与汝同食。不谓偿 债,我独先之。”时有罗汉乞食,以神通力,令诸子皆见其父。遂毁此树,悔过修福,不复杀生。(在七卷)
  [按]《增壹阿含经》云:“有五种布施,不得其福。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以淫女施人,五者造作淫祠。”(在二十八卷) 〖淫祠,指民间滥设的祠庙。〗世有无知之辈,遇三宝福田,不肯布施,而于鬼神庙宇,辄欣然创造者,良由正眼未开耳。一祠既成,书其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 建”,彼且扬扬自得,以为我施财作福。呜呼!岂知自此之后,大则猪羊鹿兔,小则鸡鸭鱼虾,哀鸣于白刃下,跳踯于镬汤中者,不知几千万万乎。所谓天堂未就, 地狱先成也。孔子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大哉圣训,不异金口亲宣矣!
  东岳受戒(出《传灯录》)
  唐元珪禅师,俗姓李,伊阙人也。永淳二年,受具戒。后谒安国师,印以真宗。卜庐于泰山之庞坞。一日,有异人峨冠而至,舆从赫奕,问:“师能识我否?” 师曰:“我等视一切众生,不作分别。”神曰:“我岳帝也,能操人生死之权,何得一目相待?”师曰:“我本不生,汝安能死吾。吾身如空,汝能坏空乎?”神即 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胜于余神,愿受正戒,令我度世。”师乃张座秉炉,正几告曰:“付汝五戒。汝能不淫乎?”神曰:“我亦曾娶。”曰:“非谓此也,谓 无外色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盗乎?”神曰:“我无所乏,焉得有盗?”曰:“非谓此也,谓不因受享而福淫,不奉而祸善耳。”神稽首曰: “能。”又问:“汝能不杀乎?”神曰:“实司其柄,安得不杀?”曰:“非谓此也,谓无滥误疑混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妄乎?”神曰:“正 直之神,何曾有妄?”曰:“非谓此也,谓先后皆合天心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遭酒败乎?”神稽首曰:“能。”师曰:“如上五戒,乃佛戒之 本。”辩论良久。神曰:“我受师教,当报师恩。乞师命我为世间事,现我小神通,使未信之人,皆生信念。”师辞。固请,乃告曰:“东岩寺之障,空旷无树。北 山有之,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闻命矣,但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师送出,观之,见仪卫如王者,云霞瑞霭,环佩幢 幡,凌空隐没。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诘(jié)朝〖翌日〗视之,则北岩松柏,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矣。开元四年丙辰,嘱门人曰:“吾始居寺东 岭,没后可塔于此。”言讫,安然而化。
  [按]水陆神祇,宿世亦曾修福,但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复昏迷。世有持戒之僧,转世居权要,遂饮酒食肉,毁谤三宝者,皆修福不修慧故。昔世 尊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端坐。魔王波旬恐其成道,将八十亿众,欲来害佛,而告佛言:“悉达太子,汝可起去,若不去者,我执汝足,掷之海外。”佛告波旬: “我观一切世间,无能掷我海外者。汝于前世,曾作一寺主,受一日八戒〖即八关斋〗,布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第六欲天,为大魔王。而我于阿僧祇劫,广修功 德,供养无量诸佛。汝安能害我?”波旬谓太子:“汝之所言,有何证据?”佛指地言:“此地证我。”说是语已,大地震动,无量地神从地涌出,胡跪合掌,白佛 言:“世尊,我为作证,如佛所说,真实不虚。”(详载《杂宝藏经》)故知福慧二者,不可偏废。东岳圣帝,可谓不昧正因矣。所以垂训有云:“不因享祀而降 福,不因不奉而降祸。”明明是受戒后语也。世俗不察,枉杀物命,良可慨已!
  关公护法(见道书《关帝经注》)
  关公讳羽,字云长,后汉人也。没后奉玉帝敕,司掌文衡及人间善恶簿籍,历代皆有徽号。归依佛门,发度人愿。明初,曾降笔一显宦家,劝人修善,且云:“吾已归观音大士,与韦驮尊天,同护正法,祀吾者勿以荤酒。”由是远近播传,寺庙中皆塑尊像,显应不一。
  [按]余阅道家书籍,见有《文昌忏》三卷,系帝君降笔。其言纯用佛书,虽不及《梁忏》之圆融广大,然其归信三宝,殆不亚于关公也。因叹二帝现掌文衡, 一应科场士子,皆经其黜陟,出天门,入地府,威权如此赫濯,然且倾心归向,则佛法之广大,不待辩而可知矣。孟子以伯夷、太公为天下父,曰:“天下之父归 之,其子焉往?”余于二帝亦云。

  劝星卜之士
  刀杖杀生,显而易见。言语杀生,微而难知。且如卜人占病,必曰某神见咎。遂使愚人误信,燔鱼鳖〖燔(fán),烧、烤〗,割鸡鹅,无所不至。由是被杀 物命,生生与病者为怨,且生生与占病者为怨。则卜筮者一言之害,岂不大乎?普劝卜者,凡遇占疾,必告以行善修福,念佛持斋。倘诚系鬼神见咎,祷祀势所难 已,劝之以蔬代腥,可也。
  下附征事(一则)
  师巫偿报(出《广仁录》)
  江陵吕师巫,断事必言杀生。后至病家,正欲判断,忽仆地死。两日苏,问之,曰:“见一丈余恶鬼,摄至王所。王以我妄言祸福,广害生灵,大加诃骂。又见 鬼囚数百,泣且詈曰:‘误听汝言,致吾受罪。’皆持枷抵触。又见无数禽兽,皆咆哮怒目,争来攫掠。时王即欲驱吾入狱,一绿衣者云:‘彼阳寿未尽,姑放之, 旋当追论也。’因得苏。尔家病人,闻已上牌,想不复起矣。”不数日,果死。巫自此改业,遍书其事以告人。
  [按]城隍社令,江河土神,人皆谬称为菩萨。甚至杀生设祭,亦名献佛。噫!此等幺麽神鬼〖幺(yāo)麽(mó),微不足道〗,滥加以佛菩萨之号,则朽木亦可指为旃檀。若夫史鉴诸书,皆称:“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则是佛而反称以神矣。正眼未开,一至于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1:19:3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3 #
头像
23 #
0
10-12-04 04: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3
 早课
 晚课

 大悲咒  10+
 心经 5+
 礼佛大忏悔文 1

 看《长阿含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4:13:0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4 #
头像
24 #
0
10-12-05 03: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4
 早课
 晚课

 大悲咒  10+
 往生咒 10+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1
 

头像
0操作25 #
头像
25 #
0
10-12-05 05: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中国一定要好好做!中国如何好好做?其实就是指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好好做!

 前几天在开心上看转帖,突然有一个灵感,接下来,世界将会越来越坏,世界上的坏人将会越来越多,或者说,变坏的人将越来越多。

 
论坛上不是八卦,就是时尚,不是打折,就是笑话,还有很多有色的STUFF.

  很多很多的网游。

  电视虽然我很久都不看,但是国内热门的节目还是知道的,只知道现在的风气就是博出位,不惜靠露点或是装疯卖傻,越囧越红。

  宣化上人曾讲解过百年预言诗,指出中国一定要好好做,因为中国未来可能会是世界三大强国之一,也可能国将不国。

  未来是可以改变的,未来靠每一位国民行正行,做善举而选择,大家一起行正行,做善举,就是在一起齐心协力地把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而如果大家一起传播怨念,争斗不休,沉溺于网游电视这些负面能量的环境内,则国将不国。

  中国一定要好好做!中国如何好好做?其实就是指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好好做!因一国的福,是该国的国民共同积的,而一国的业,共业,也是该国的国民共同积累造作的。

  每位国民,有时间指责,声讨,感叹这个国家搞不好 ,或是发帖宣扬外国有多好,实在倒不如好好自我反省,我每一天有没有好好做人;我每一天做每一件事时,有没有贪念;有没有损人利已的私欲;有事发生时,有 没有想要靠走后门找关系解决而不是遵守规则;甚至小到开车过斑马线时有没有让行人;在公共场合发生争执时有没有息事宁人;很多很多,诸如此类,找回自己的 良心。每天,每时,每刻,面对它,不要让它日渐侵蚀。

 社会是人群形成,社会风气就是这群人的风气,成天批评坏风气,不如默默努力推行好风气。

 不要把怨念传给别人,那样你就是在传播负面能量,而应把开心,善念传给别人,这样你就是在传播正面能量。

 身在上海的人不要觉得有些外地人素质好差,人品好烂,希望他们离上海远一点。

 就好像身在他国的人也会觉得很多中国人素质好差,人品好烂,这个国家搞不好了,我不回去了。

 这是错误的想法。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有这么多,中国人不好好做,不但是全中国同胞之不幸,也是世界人民之不幸。

 因我们更大意义上是整个地球的国民,上海人有上海人的共业,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共业,地球人也有地球人的共业,所以中国人不好好做,不但把自己的国家拖累,甚至会拖累到全世界的人!整个地球的人!

 从每个人自己做起,不必告诉别人该怎么做,只要我们首先真正地做得好,好好做,无形的力量自然会令周围相关人等有所感应,乃至于影响到全上海,全中国,全世界。类似于感冒病毒的变异是全球范围,是一样的道理。

-------

写完之后的几天,突然觉得我少写了一段,那就是---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有这么多,中国人一旦好好做,则不但是全中国同胞之大幸,更是世界人民之大幸。

一旦中国人好好做,不但救自己的国家,甚至能够救全世界的人!整个地球的人!

-rewarde
d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6 #
头像
26 #
0
10-12-06 02:2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5

 晚课

 大悲咒  10+
 永嘉大师证道歌 1
 礼佛大忏悔文 1

 读宣化上人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这次梁王宝忏时正在念地狱中的种种情形时,觉得拜得有点累,那天很冷,风很大,想早点回家,一转念想起说,我们现在比在地狱舒服多了,现在的苦跟地狱里比起来,跟本不是苦,简直是天堂,那么一定要抓紧现在的一分钟,多忏一分钟,就能消掉地狱里很长很长时间的受苦。忏得越干净,把心灵中的毒素洗得越完全,并从此永不再犯,则地狱的门对我们关得越严。

 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礼教日渐没落的时代,很难不作恶,不知不觉就会做坏事,还自以为我没干坏事啊,我很善良啊,我很正直。其实可悲又可怜。

 敬请常发愿  我一定要移民西方极乐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1 16:27:2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7 #
头像
27 #
0
10-12-06 03:0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1 16:26:5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8 #
头像
28 #
0
10-12-07 03: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6

 晚课

 大悲咒  20+
 往生咒 40+

 读宣化上人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今天晚上坐BART,边坐边看宣化上人讲解的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有些地方讲得很好,有些地方讲得很幽默。

 看啊看啊,有一个男的过来问我说,介不介意坐我旁边?我说不啊。

 于是他坐下。

 过一阵他凑过来看书,还问我说这是广东话还是国语,我解释说,中文就只是中文,广东话和国语是语言,但不是文字。

 然后他又问那有多少个中文字,我说常用的有1万个,多的有3万个。

 他说哗你全记得啊

 然后我跟他说,这是一部佛教的书,我问他,你知不知道AMITABHA?他说不知道,我说AMITABHA BUDDHA 在WESTERN PURELAND等这个SAHA WORLD里的好人死了以后去那里重生。

 WESTERN PURELAND比上帝在的星系离我们更远,但是我们好好做人,做很好很好的好人,死后不管是上帝的宫殿还是WESTERN PURELAND都是可以自己挑选,想去哪里生活都可以的。

 他听了似乎很欣赏,就开始对我合掌低头,很尊敬的样子。

 我告诉他SAN JOSE有一个GOLD SAGE MONASTERY ,叫他有空可以去。他很仔细地问,GOLD是什么GOLD,SAGE是不是植物,我说是。

 临别前他伸出手掌介绍自己的名字,我也说我的名字,然后我们握了下手。

 然后他又特地说谢谢你跟我讲这些,祝你有个很PEACEFUL的晚上。又再次对我合掌鞠躬的样子。

 我说你也是。

 有善根的人无分国籍都会对佛法尊重的吧,我注意到他伸出的手掌,掌心红润,厚厚的,更加证明他心地不错。

 希望今天他听过的阿弥陀佛四字,一经耳根,菩提永种。

 现在了解到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讲经说法,因为虽然这是个五浊恶世,但是其实人都还是想学好的,就在那人坐在我旁边之前不久,我有一刻想到,其实所有的佛,菩萨都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变好,越学越好,他们的能量,一直在我们周围,只要有一个人,动一个念头想要学好,他们都会很开心,都一定会来帮助你。

 将来有一天我也要教人,教很多人,怎样做好人,怎样开智慧,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怎样移民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头像
0操作29 #
头像
29 #
0
10-12-07 13: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ahah在12/7/2010 3:44:00 AM的发言:
 12.6

 晚课

 大悲咒  20+
 往生咒 40+

 读宣化上人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今天晚上坐BART,边坐边看宣化上人讲解的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有些地方讲得很好,有些地方讲得很幽默。

 看啊看啊,有一个男的过来问我说,介不介意坐我旁边?我说不啊。

 于是他坐下。

 过一阵他凑过来看书,还问我说这是广东话还是国语,我解释说,中文就只是中文,广东话和国语是语言,但不是文字。

 然后他又问那有多少个中文字,我说常用的有1万个,多的有3万个。

 他说哗你全记得啊

 然后我跟他说,这是一部佛教的书,我问他,你知不知道AMITABHA?他说不知道,我说AMITABHA BUDDHA 在WESTERN PURELAND等这个SAHA WORLD里的好人死了以后去那里重生。

 WESTERN PURELAND比上帝在的星系离我们更远,但是我们好好做人,做很好很好的好人,死后不管是上帝的宫殿还是WESTERN PURELAND都是可以自己挑选,想去哪里生活都可以的。

 他听了似乎很欣赏,就开始对我合掌低头,很尊敬的样子。

 我告诉他SAN JOSE有一个GOLD SAGE MONASTERY ,叫他有空可以去。他很仔细地问,GOLD是什么GOLD,SAGE是不是植物,我说是。

 临别前他伸出手掌介绍自己的名字,我也说我的名字,然后我们握了下手。

 然后他又特地说谢谢你跟我讲这些,祝你有个很PEACEFUL的晚上。又再次对我合掌鞠躬的样子。

 我说你也是。

 有善根的人无分国籍都会对佛法尊重的吧,我注意到他伸出的手掌,掌心红润,厚厚的,更加证明他心地不错。

 希望今天他听过的阿弥陀佛四字,一经耳根,菩提永种。

 现在了解到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讲经说法,因为虽然这是个五浊恶世,但是其实人都还是想学好的,就在那人坐在我旁边之前不久,我有一刻想到,其实所有的佛,菩萨都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变好,越学越好,他们的能量,一直在我们周围,只要有一个人,动一个念头想要学好,他们都会很开心,都一定会来帮助你。

 将来有一天我也要教人,教很多人,怎样做好人,怎样开智慧,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怎样移民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善哉,阿弥陀佛。
圆觉经里面有讲如何:“要教人,教很多人,怎样做好人,怎样开智慧,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请师兄有时间阅读。
头像
0操作30 #
头像
30 #
0
10-12-07 15: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7

 早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5:20:3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1 #
头像
31 #
0
10-12-08 02:5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7

 早课
 晚课

 大悲咒 20+
 心经 30+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1
 永嘉大师证道歌 1
 
读宣化上人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头像
0操作32 #
头像
32 #
0
10-12-08 04:0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哈哈,又一口气重读宣化上人讲解佛说阿弥陀经,真的是讲的很明白啊!!很妙啊!!解释得多清楚啊!真的是好智慧啊!!宣化上人讲经是我在所有的法师讲经里最爱听最爱看的,因为他讲得有趣又明白,还很会打比方。

节录下来充实我这篇以移民西方极乐世界为主题的修行日志--
 

仅仅是节录,全文地址在
http://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Amitabha/amitabha_01.htm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的,為什麼不問自說呢?因為沒有人懂這個法門,所以就沒有人問。大智舍利弗雖然當機,但是他也不知道怎麼樣問。那麼佛可以說是忍 不住了,在忍不住之中,把這個念佛最方便、最直接、最了當、最省事、又省錢這個法門說給大家。只要你每一個人,能專心念佛,念得「若一日,若二日,若三 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就來接引。所以這個法門,是一般人所不能相信的。可是,這還 是最直接、最了當的法門。 


這一部經主要的,是叫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和十方一切眾生 都有大因緣。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也就是沒有成佛以前,他發過四十八願。那時候他是一個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個大願,這四十八願,每一 願都是要度眾生成佛的,用種種的方法來度一切眾生成佛。


那麼其中,他就發了一個願,這樣說的:「所有十方一切眾生,等我成佛的時候,他們若念我的名 字,也一定會成佛;如果他們不成佛,我也不成佛。」這好像觀音菩薩說《大悲陀羅尼經》說 :「若有人持此神咒者,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 阿彌陀佛的願力,是要攝受一切眾生都成佛去,都生到他那個國土,然後成佛。


阿彌陀佛這個願力,就好像那個吸鐵石,那種吸鐵的力量似的。十方所有的眾生,都好像這個鐵,一 塊鐵似的。阿彌陀佛這個願力,就是這個吸鐵石,所以把十方的眾生,都給吸到極樂世界去。如果吸不到呢?吸不到的時候,阿彌陀佛也不成佛!所以我們一切眾 生, 若有稱 「阿彌陀佛」 這個名號的,就都有成佛的機會。


這念佛的法門,是三根普接、利鈍兼收的。 什麼叫三根呢? 就是上根、中根、下根。 上根, 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是平常的人;下根, 是最愚癡的人。你最聰明的人念佛, 可生到極樂世界去;你最愚癡的人念佛,也可生到極樂世界去。生到極樂世界,那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以蓮華化生,不像我們人要經過胎藏。 極樂世界是以蓮華為胎,在蓮華裏住了一個時期,將來就可成佛了。所以這念佛的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不論你是聰明人、愚癡的人,一樣都可以成佛。


那麼說:「念念佛就成佛了,這個法門,我是不信的!這麼容易?」念念佛就能成佛,這是藉著阿彌陀佛這個願力而成佛。你不要不信,這是阿彌陀佛以前和我們簽的合約,都 sign lease ,說:「我成佛了之後,你若念我的名字,你就成佛。」兩個人都簽過字的。所以現在我們念佛,一定成佛的。


那麼這一部經,就以「信、願、持名」為宗。


「信、願、行」,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三資糧。什麼叫資糧呢?就好像你要旅行,到一個地方去,你要預備一點吃的東西,這叫糧;你又要預備一點錢,這叫資。這個資糧,也就是你所吃的,和你所需要用的錢。你想到極樂世界去,也要有三資糧,這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沒有信心,那你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沒有緣;你若有信心,就有緣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


怎麼叫信自己呢?你要信你自己決定可以生極樂世界。你有資格生到極樂世界去,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看輕了,說: 「哦!我造了很多罪業,我不可以生極樂世界去!」你這就是沒信自己。你造的罪業多,不是嗎?這回你就遇著好機會了。什麼好機會呢?可以帶業往生。你造的什 麼罪業,都可以帶到極樂世界去,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叫帶業往生。


可是帶業,你又要知道,是帶宿業,不帶新業。宿,就是宿世,前生的罪業可以帶去;新業,就是將來的罪業。這 個帶業,就是帶過去的罪業,不帶將來的罪業。你以前所造、所行、所做,無論你造了什麼罪業,現在你改過自新、改惡向善,那麼以前你所造的罪業,可以帶到極 樂世界去,不帶將來的業。


你知道念佛法門了,你知道不應該造罪業了,那麼你還照常造罪業,和以前一點分別也沒有,那麼你再造的罪業,不單不能帶去,而且你根本就不會生到極樂世界去。你就念佛呀,拜佛呀,這只可以遠作菩提之因,作為將來成佛的一個本錢,你不能今生就生到極樂世界去。


為什麼呢?你明知故犯。你知道造罪業是不對,你還仍然去造罪業。好像你沒皈依三寶以前,隨便你 做種種不合法的事情,那可以的。你皈依三寶了之後,你還要去造種種不合法的事情,那不單你不能減輕你的罪,而且還增加!你知法犯法,你知道這有法律,為什 麼還要犯法律呢?以前你所犯的法律,因為你不知道,所謂「不知者,不作罪。」現在你已經知道了,你還去犯去,那就是罪上加罪了。所以你若信真了自己,能以 改過自新,我決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叫信──信你自己。


信他,你要信真了西方確實有一個極樂世界,離我們這個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這是當初阿彌陀 佛,在沒成佛以前做法藏比丘的時候,他發願將來造成一個極樂世界。十方的眾生發願,願意生他這國土的話,不用旁的,只念他這個名號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了, 其他什麼事情都不費。這是又容易,又簡單,又方便,是又圓融,既不費錢,又不費力,可以說這種法門是最高的法門,最無上的法門了。你只念「南無阿彌陀 佛」,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叫「信他」。


那麼又要信因,又要信果。信什麼因呢?要信自己在往昔有善根,所以才能遇著這種的法門。你若沒有 善根,就遇不著這個念佛的法門,也遇不著佛一切的法門。因為你有善根,所以在往昔種這個善因,今生遇著這個淨土法門──信、願、持名。你要是不繼續來栽培 你這種的善根,你就不會成就將來的菩提果,所以你必須要信因、信果。


敬请常念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12:11:04编辑过]

头像
0操作33 #
头像
33 #
0
10-12-08 04: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宣化上人在佛说阿弥陀经里还讲道:

”我們人修道,其他的法門都是有一種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為沒有人保險。好像你持咒,持了幾年咒,覺得沒有什 麼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這就向後退了。或者你念經,念了幾年,覺得也沒有什麼好處,於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今生你不退,等到來生又退了。今生你念 經也很精進,念咒也很精進的,可是你沒有修行成,到來生,來生就不精進了,就休息下來。為什麼呢?因為「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


不要說你是一個凡夫,就是證到羅漢,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薩有隔陰之迷,他 一經過這個胎,一投胎之後,他也就迷了。若遇著善知識,能指點你怎麼樣修行,這還可以得到覺悟;若遇不著善知識,今生退墮,來生更退墮,就不容易再發這菩 提心,所以這很容易就退墮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就沒有退了,只有向前精進而沒有退了,能得到這個四不退。 “


令我想起我是在不记得哪一次法会时,在大殿放着随喜经书的地方正在翻这本翻那本地找要看哪些,突然注意到宣化上人有一张露出胸口的照片,他的胸前有一个“"字,我心想,咦?这不是佛像胸口才有的么?怎么宣化上人在自己胸口也弄一个呢?然后突然就明白过来,再去找他以前的照片,发现是后来才有的,我意识到,哦!他是在告诉我们他是佛!想到这里就在当时明白到,宣化上人就是观世音菩萨!


后来看他在开示录里讲过太守当面不识丰干和尚即是弥陀的典故,然后在最后又点多一句:這是當面錯過,所謂「對面不識觀世音。」我們禪堂中也有觀世音菩薩,可是我不能告訴你們,免得被你們給攆跑了。





















头像
0操作34 #
头像
34 #
0
10-12-09 02:2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8
 
 早课
 晚课

 大悲咒 20+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1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

 

 读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这本四十二章经的包装十分精美,我爱买版本精美的经文,就像我爱点很香的檀香来供佛一样。
 而且这个版本它前面所配的插图全是台湾故宫博物馆中的国宝级藏品,真是令人看来也赏心悦目。

 等这本书读完了,就是把上次法会买和取回来的书都看完了,正好又到阿弥陀佛法会,又可以去入新的。

 这本经读起来真的是字字珠矾!而且十分短,哈哈,短是短,但是讲的道理却非常非常之高深。

 

 我觉得其中最妙的一句就是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尊敬的宣化上人 这样解释 :

       ‘佛言’:佛说了,‘慎勿信汝意’:你不要听你自己意念的话,你不要信你自己所想的东西,所以说你要特别谨慎一点,特别小心一点,不要信你的意念和你那个意思。‘汝意不可信’:你那个心意是靠不住的,不可以相信的。

  ‘慎勿与色会’:你切记谨慎一点,不要著到一切色相上。‘色会即祸生’:你若是和色相合而为一,就会有祸患生出来了。‘得阿罗汉已’..你若得到阿罗汉了,证果了,断这见思烦恼了,‘乃可信汝意’:你那时候,才可以稍微信你自己的意念一点,还不可以多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3 2:11:47编辑过]

头像
0操作35 #
头像
35 #
0
10-12-10 02:5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9
 
 早课
 晚课

 大悲咒 30+
 心经 50+
 七佛灭罪真言 90+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6 #
头像
36 #
0
10-12-11 03:4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10
 
 晚课

 大悲咒 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3:05:4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37 #
头像
37 #
0
10-12-13 03: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11

 大悲咒50+
 心经3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3:32:0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38 #
头像
38 #
0
10-12-13 03: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2.12

 早课
 晚课

 大悲咒40+
 七佛灭罪真言 90+
 往生咒 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3:32:2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39 #
头像
39 #
0
10-12-13 04: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要成佛度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厄,究竟成就与佛无二。他发愿之后,无量劫修行,成就这个琉璃世界,到了成佛的时光,就成了琉璃光佛。现在我们若有病魔、苦难,只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就可以灭了无量劫来的生死重罪。 
 又例如我们出家人,在家居士,受了五戒、八戒,受了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对戒律有违犯了,普通忏悔很难消净,但是一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一想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法身,就像万里无云万里天,如同蓝色的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想这个蓝色天空光明回光返照,照着自己,这样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法身光明,回照自己,自己犯戒罪堕,就能消灭还复清净。这是菩萨因地发愿,经过修行,果地成佛的功德。  所以世尊说:一个众生能够得到人身,要遇到佛法,是很不容易的,但能够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号就更不容易了,什么道理?要在无量劫来为众生而起大悲,为大悲发无上菩提心,这样才能听到。

(清定上师开示)

 
****************************
PS:清定上师曾率众弟子等于1989年受宣化上人邀请来到万佛圣城宏法授戒。

我本人也觉得与药师琉璃光如来很有缘份,不知为什么,就是很喜欢,上中学时身体不舒服又查不到是什么原因,突发奇想,觉得说佛经里找找看有没有专门管治病的菩萨,一找找到药师灌顶真言,就开始背,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咒。后来真的是靠向阿弥陀佛许愿忏悔,和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在病还没有大发作,只是自己有感觉觉得气色不对,要生病前,就治好了。

这就是一位中医老师对我说过的,上工治未病。

最高明的医术,不是在你发病后治,而是使人身心健康,跟本就不生病,或是在你的病要发作之前--经络开始失衡时,就对治。

我最最最最喜欢的就是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和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三位佛菩萨。

也许前生曾学习过这三位佛菩萨的法门吧,今生一看到就觉得投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1 16:30:3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0 #
头像
40 #
0
10-12-13 16:5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放生赎命事虽庸

 无限阴功在此中
 一岁积成千种福
 十年培养万重功
 已赴网罗遭困厄
 将投汤火近惊冲
 临刑遇赦恩无量
 彼寿隆兮尔寿隆。

 清寿光禅师


 这首诗读起来很动听,他们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和黄金屋,我总觉得读着经文唱着佛号,以及读这首诗的时候,有穿着长长袖子的古装,边挥舞边转圈随乐起舞的错觉。

 法会拜忏时鼓乐齐鸣,时不时还有清脆悠扬的铃铛敲一敲,那种感觉好像不在人间,而是在天上的宫阙间流连。

 恍惚间行云流水,花雨缤纷,高大含苞待放的莲花拨地而起,带着水汽的瀑布从空中落下,像铃铛一样形状但是透明的一串串的花朵若隐若现,地上铺满蓝色红色各色的透明宝石,碧蓝配金色好像万佛城中的孔雀一样的鸟儿飞去飞来,空中弥漫着沉香和檀香的味道。
 
 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仑美奂多么圣洁多么清净的空间啊,没有这个世界的自私自利,斗争,残忍,险恶,欲壑难填和苦楚交加。

 名利名牌和财富,容颜和学问,这些虚幻的外在表像只有在我们看不到内心世界的人的眼里才是用来JUDGE一个人的标准。
 但是当我们看得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时,当我们看到一个长得美貌穿着名牌,讲着自己为人有多善良的人,内心里的想法和私下不为人知的行为却完全相反,因而内心很丑陋时,一定会得到完全相反的感觉。
 由之前的赞叹,羡慕,由衷地欣赏,到之后的无比厌恶。

 我曾认识一位美女,常常会提到自己为人有多善良,多大方,多无私,多为人着想,我也因此很欣赏她常和她聊天,可是从一些小事上我慢慢发现她似乎不是她讲 的那样,有一天突然对她十分十分反感,觉得再也不想跟这人交往下去了。因为突然间从心里有一种她的内心好脏的感觉,而这又跟她姣好的外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实在令我无法接受。以至于马上找了一个比较太极的借口不再跟她来往。

 那时真的是打心眼里理解到了心灵美的意思,也意识到,真的啊,在看得见每个人内心的佛菩萨,神鬼的眼里,你再穷穿得再不体面,但是只有你的心是正直的,清净的时候,他们才会由衷地欣赏你。

 而到死了以后,剥下所有的画皮面具,清空名利与财富,剩下的不过是一颗赤裸裸的心,原来这才是我们始终,最终拥有的东西。

 心灵像一颗沙子。
 这个东西是靠暗地行善,放生护生,忍让,谦和,爱惜物命,改正错误,誓不再犯,勤奋学习做人的道理,好好对待长辈和老师,教小孩子和朋友好的道理,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好的风气等等真实的行动,得以滋润和维护,得以越做变得越美,最终成为一颗熠熠生辉不照自亮的明珠。

 心灵的美丑与否,不是自己来判断,而是所有的天地人鬼神佛菩萨来判断的。

 心灵的美丑与否,不是说着说着就会实现的,而是靠一步一步,一小事一小事经年累月地做,也许很单调很平淡很乏味,正是在这千百个单调平淡乏味的日子里,能炼出出类拔萃的绝世明珠。

 我们的机会,一共不会超过36500天,去掉刚出生不明事理的幼年,所剩真的不多了,这还是算的活到百年的人。
 而现在平均也就是70-80岁的寿命吧,那么还剩多少天呢?
 


~~
2010年末,梁王宝忏有感。
发帖回复
查看:17711|回复:22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