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这么提醒大家,是因为打七时有同修诉说因为回向不得法,结果很多事情不顺利的实例。
你的父母家人,已经是你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你回向给自己,他们就会得益。
当时打七时,也有同修问这样的回向是否自私,老师说因为我们的能力实在太有限,心中要怀有对众生的慈悲心,但要量力而行。
谢谢楼主啊 功德无量!
弱弱地问楼主,看到你的签名‘抵制章骗子,从我做起’,请问谁是章骗子啊? 给个提醒,好提防提防啊。
谢谢楼主啊 功德无量!
弱弱地问楼主,看到你的签名‘抵制章骗子,从我做起’,请问谁是章骗子啊? 给个提醒,好提防提防啊。
南无阿弥陀佛
谢谢楼主
我的回向都是给十方三世的,看来以后还是给自己的比较好啊
谢谢楼主啊 功德无量!
弱弱地问楼主,看到你的签名‘抵制章骗子,从我做起’,请问谁是章骗子啊? 给个提醒,好提防提防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9 17:27:25编辑过]
请问怀孕的时候回向文应该是怎样的呢?是否是回想给“我和我腹中的孩子的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
请问怀孕的时候回向文应该是怎样的呢?是否是回想给“我和我腹中的孩子的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
看到一篇讲回向的开示,觉得很好,转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华严经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什麽是回向呢?无论做什麽善事,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具备有万种功德,我们念佛后,将无量无边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摄起来,朝向一定的目标送出去,这称为回向。关於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总共有四种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0 20:37:31编辑过]
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种於田土中是因,将来成长为稻谷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终以后有个好结果,不再轮回六道。一般不知学佛修道的人,平时胡乱作为,等到命终时,茫然不知投生到何处。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较安定,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有一个大目标存在,无论在家或出社会,守住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将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当我们做种种善事时,要将功德收摄起来,向西方净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结果而做,如此回向称为回因向果。
回小向大
平时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将来只得小福报,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间的福报,而将它回向西方极乐净土,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层目的。第二层目的是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这是大结果。什麽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罗汉为自己了生死,不愿度化众生,大乘则发菩提心,
不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为了自度度他发菩提心,发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变大了。
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将一切善的功德全数回向他,他指法界众生。在四十二章经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见自己手中的烛火传送到他人手中,使各处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减少,反而加倍的增长。所以念回向文必须真心至诚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才能无限制的增加。
回事向理
佛法将万事万物分为「事」「理」两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见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体会、说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层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问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来的,总源头在何处,这就是理性,万法唯心造,万法都是我们的心性变造出来的,真如本性虽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存在的,依华严经的解释,万事万物是心性所变造的,故万法和心性是合为一体的,万法既然是心性所变造的,其本体即是真如本性。 我们所见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现相所执着,我们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体心性,故华严经中的四种无碍,最根本的是事理无碍,看得见的事相和看不见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却看不到真正的理性,无法体会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的,是无自性的;如能悟到万事万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无碍。回事向理,是希望将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体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净土的人,若能对所作的一切功德不执着,又能将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种回向的意义,我们作回向时能存此四种心,即能真正达到回向的作用,再来解释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