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95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心灵禅语

头像
0操作21 #
头像
21 #
0
21-11-27 08: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在这个世界当中,有太多的喜怒和哀乐,有太多的悲欢和离合,有太多的烦恼和痛苦。只有认识到人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才能想通;只有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就像我们的年龄一样,很快会变老,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舍得下,才会得到快乐,才会觉得生活要过得简单一点。

 

2,实际上,人要活得简单一点并不难,只是我们的需求太多。如果我们的欲望少,懂得为别人活着,自己的要求就会越少,人的自由就会越多;需求越多,人的自由就会越少;烦恼越多,人的幸福就少,不烦不恼,幸福就到。

 

3, 自己的缺点只有别人看得见,自己看不见。善恶都是缘,果报最俱全,一生造因缘,因果还自还。人在社会当中,什么事情都会碰到,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烦恼根源都在自己,想通了,你就不会生气了,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如果你感觉郁闷,因为你还没想通;如果你还有点焦虑,说明你不够智慧;你悲伤,说明不够坚强;如果还惆怅,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你嫉妒,因为你不够努力;如果有烦恼,你还没有开悟。每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头像
0操作22 #
头像
22 #
0
21-11-28 08: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要想自己快乐,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来感受。要让别人快乐,要把别人当成你自己来感受。为人处事,要把别人当成别人,尊重别人。怎么让自己自由自在?要把自己当成自己,好好地看待自己,那你才会拥有当下的真实人生。

 

2,要关怀一切众生。“人溺己溺”,就是看见别人溺水了,你也要像自己在水中一样;“人饥己饥”,别人饥饿,你也要感觉自己像饥饿一样;“利己利人,达己达人”,也就是说,要帮助自己,更要帮助别人。

 

3, 要包容一切众生,以责人之心责己。经常讲别人不好的人,要用这种方法来检查自己够不够好。以恕己之心恕人,很多人经常原谅自己、宽恕自己,但是老公要是做错事情,就不能原谅他。自己的孩子可以原谅,就是不能原谅老公,为什么呢?孩子是自己生出来的,老公是别人的;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老公还可以再找,这就叫自私心。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3 #
头像
23 #
0
21-11-29 08: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要学习克己,克服自己的毛病,常思己过,学习忘我,常思己过,不念人过。

 

2,“勿固、勿我”,就是不要固执,不要执着我相,给人信心,给人欢喜。

 

3, 诚心待人,善解与人,热心助人,成人之美。要帮助所有的人,这个人就是成人之美。

 

 

 

 

 

 

 

 

 

 

 


 

头像
0操作24 #
头像
24 #
0
21-12-01 08: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学佛做人一定要想得通,抱怨非常不好。抱怨命运,你还不如去改变命运;抱怨你的生活不好,还不如去改变你的生活。因为抱怨会减少你的希望,整天活在抱怨里的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2,人生,有多少计较,你就会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你就会有多少幸福。痛苦和欢乐都是你心灵的折射。

 

3, 世间所有的好和坏,跟你的心量和气量都有关系。如果你对世界充满着怨恨,这个世界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幸福;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爱,这个世界回报你的是更多的爱。不要给自己的怨恨、冷漠找任何理由,没有什么理由。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不管你多么烦恼,你要坚持自己本性中的善良;不管你在生活中是多么的孤独,你要坚守高尚的人格。

 

 

 

 

 

 

 

 

 

 

 

 

 


头像
0操作25 #
头像
25 #
0
21-12-03 08: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人就是靠心态活着的,你心态好你就很开心,你心态不好你就倒霉。所以一个人的心态要好,把人家的话都当成好话,你听了也开心,别人爱怎么说,你都把它当好话听。人生之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从幼稚到成熟,慢慢再到老人的经验,是一种过程。

 

2,人的毛病:一开心,忘乎所以;一不开心,觉得这个世界都是悲惨的。所以要学会宠辱不惊,心惊则心动,而动中有静,惊而不乱,则具有智慧之美,这就是佛法经常给我们讲的“如如不动”。

 

3, 中国禅文化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在你愤怒的时候去做任何事情,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水深则流缓”,就是水很深的地方,水流得很慢很慢。“语迟则人贵”,一个人讲话不是很快的话,这个人就显得非常高贵。讲话太快,这个人就像丫头。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6 #
头像
26 #
0
21-12-05 07: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当你和别人斤斤计较的时候,想一想,人在世界上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步步不让别人。话多了伤人,计较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恼,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悠心自然。

 

2,我们小时候追求很多东西,我们得到了,最后又失望了,又抛弃了,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要明白,这个世界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随缘。今天该是你得的就是你的,今天不该你得的就不是你的。我们小时候追求很多东西,我们得到了,最后又失望了,又抛弃了,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要明白,这个世界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随缘。今天该是你得的就是你的,今天不该你得的就不是你的。

 

3, 我们让自己难过,让自己愤恨,让自己想不开,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嫉妒别人,越来越贪。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逼着你去难过,没有人逼着你去恨别人,只有你自己想不开。所以,要克服心中的仇恨,要用慈爱来弥补心中的仇恨,要用舍来弥补心中的贪,这就是智慧。要让佛陀的智慧布满人间,让智慧在这个世界上到处撒播,以人间的智慧换回我们佛菩萨的般若智慧。

 

 

 

 

 

头像
0操作27 #
头像
27 #
0
21-12-05 07: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外在的环境发生都是一种缘分,如果你的心随着外在的环境而变化,产生喜怒哀乐,你的心已经被外界所控制了。

 

2,佛陀继续慈悲地说道:“你们不要将内心的平静交给别人,外在的环境能动摇你们,也能愉悦你们。”

 

3, 有时候我们在家里想开心、想不开心,都是自己造的。太太天天叽里咕噜地骂你,有的时候你会忍受、忍耐,你照样很开心,为什么有时候就憋不住了呢?因为你的心在变化。你的心要是无罣碍的话,别人再怎么讲你,你照样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头像
0操作28 #
头像
28 #
0
21-12-06 08: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风还是那个风,只是人的情怀有变化。痛苦的人看到一个好风景,他照样悲哀得要哭。心情好的人看到好风景,他就会赞叹:“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不是人的心态在变化啊?

 

2,我们像陀螺一样,每天在金钱、地位和色欲中轮回不休,我们拥有了一些明明知道会失去、不能长久的利益,而得到的却是每天在伤害自己的恐惧、烦恼和忧郁,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在人间活着,我们总是活在自己设计的一个未来中,忘记了生活中除了竞争和财富,人还应该有良心、慈悲、理解、慧命和喜舍。如果我们把拥有和财富当成了生活的全部,那我们就错过了人生真正的义谛。

 

3, 很多人说,为什么别人不尊敬我?不要去抱怨、埋怨别人不尊敬你,要想让别人尊敬,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更加高尚。抱怨自己的命差,不如让自己先善良,对人要广结善缘,你就会拥有贵人缘,你的命运就会改变。

 

 

 

头像
0操作29 #
头像
29 #
0
21-12-07 08: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不贡高我慢。这个世界天外有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把自己当成别人,会减少痛苦,理解包容;把别人当成自己,会同情不幸,柔性人生;把别人当成别人,你会尊重别人,不伤害他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你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是圣者贤人。

 

3, 人本是人,不要刻意地做人,世界本是世界,不必精心处世,这样会很累。人一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人之初的时候就是真实的显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人到中年,觉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假缥缈的;当你回归自然、返本归元的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头像
0操作30 #
头像
30 #
0
21-12-08 07: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不要随便讲话,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2,不要不尊重别人,播撒慈爱,收获幸福。尊重是一种心情,尊重会使你拥有力量。尊重别人的同时,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在修心努力之后就会超越自我。

 

3, 尊重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昂首是春,俯首是秋。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1 #
头像
31 #
0
21-12-09 09: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不要欺负弱者。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拥有智慧。

 

2,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我们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就顺利,因为我们不斤斤计较;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我们懂得了放下。

 

3, 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好的心态能激发善良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人有希望,才不会失望。中华传统有句谚语“能解决的事,你不必去担心;不能解决的事,你担心了也没用”。学佛人一切随缘,尽力而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把握当下才是最最重要的。

 

 

 

头像
0操作32 #
头像
32 #
0
21-12-10 07: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人生有舍就会有得,所以称为“舍得”。人的欲望很难满足,只有舍,境界才会上升,才会知足。

 

2,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环境,但是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虽然不能控制命运,但至少可以解脱现在的苦难。

 

3, 我们天天活着,我们还需要什么?我们每天活着要好好地感恩,因为我们今天还有眼睛,还有鼻子,还有耳朵,还有思维……想想有多少人是残疾,有多少人在病痛当中受折磨。我们要感恩,要知足,当你知足之后你就会非常地快乐。

头像
0操作33 #
头像
33 #
0
21-12-11 07: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中华文化和佛学都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人只要爱别人,别人会永久地爱你;“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想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你首先就要去尊敬别人。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学佛,都需要记住:付出才会有回报,而不是因为有了回报才开始付出。

 

2,得到的要学会珍惜,失去的就要学会舍弃。计较得太多,人生的烦恼将会被你激活。看淡了,放下了,执着其实是一个负担,一定会让你痛苦,“我就要这个东西,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你会非常痛苦。计较得太多,就会成为人间的麻烦;迷失太久,就会成为一种痛苦。

 

3, 中华文化和佛学都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人只要爱别人,别人会永久地爱你;“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想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你首先就要去尊敬别人。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学佛,都需要记住:付出才会有回报,而不是因为有了回报才开始付出。

 

 

 

 

 

 

 

 

 

 

 

 

头像
0操作34 #
头像
34 #
0
21-12-12 09: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当今社会物质富足,但是却不能换来人类心灵的充实。在物质条件的转换下,人的心已经变得越来越自私,很少有爱心和慈悲心。

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在末法时期,人要想身心安乐,必须克服内心的“贪、瞋、痴”三毒,因为它一直在残害着我们的心灵。

 

2,与人相处之道在于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有这么多的朋友一直可以延续呢?为什么他的朋友遍天下?要记住,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夫妻也是这样,如果你不能容忍别人,你怎么能够跟别人相处?实际上中华禅文化讲的那种容忍,就是我们人间说的“原谅别人”。

 

3, 最好的解脱是学会放下,一个念头,天地皆宽,相濡以沫,退一步海阔天空。唯有放下怨恨,人生才能自由轻松、幸福常伴。我们羡慕神仙的生活,要懂得,放下怨恨,赛过神仙不老翁。没有忘记不了的往事和旧人,什么都能忘记,只是你不想忘记而已。只有放下过往和回忆,你才能活在当下。

 

 

 

 

 

 

 

 

 

 

 


头像
0操作35 #
头像
35 #
0
21-12-13 08: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中华传统文化讲“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因为你心中一直有不平,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错和对,当你有对错的时候就有仇恨升起,当心中有仇恨的时候,要用“和”来化解,就是和谐、和平、和蔼。人间阴阳和合而成,所产生的万物都有对错和矛盾,当你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种和合而成,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时候,就懂得用“和”来化解矛盾。

 

2,人到最后一切归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学佛人不要记恨世界给你留下的你认为不平的一切事情,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3, 把人间的一切不要看得太真,人间只是人生旅途中的旅站而已,如果把人间看的太真,当你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以为自己能永远拥有,才会产生舍不得,不要多去得就不会有舍不得,应该舍,才会得,所以叫舍得,当你得到太多不愿意舍去的时候,带来的是更多必须要舍去的痛苦。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6 #
头像
36 #
0
21-12-15 09: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不能原谅别人的人、不宽恕别人的人,其实是苦了自己。

 

2,每个人总是想改变别人,一旦不能改变别人,就会在思维中产生可怕的对别人邪恶的观点和看法,会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选择,与其改变他人,还不如先改变你自己。学佛做人要懂得,虽然精明能获利一时,但是人有厚道却可以安详一世。

 

3, 家庭的争吵矛盾,也是自己执著自己对的,每个人都是从自己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

 

 

 

 


 


头像
0操作37 #
头像
37 #
0
21-12-16 10: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要容言,容许别人怎么样讲话。好话、坏话、刺耳的话,什么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个人就叫有风度,这个人就叫胸怀坦荡。(掌声)让别人把话讲完,就是大度,就是包容,就是内心慈悲、有力量的体现。容言需要有勇气,很多人不听别人把话讲完就生气,没有勇气是听不了别人的意见的。容言要有耐心,没有耐心的人是听不到真正的好言好语的。

 

2,容言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容言是一种智慧,分得清哪些是善言、哪些是恶语,还要有气量,听得进甜言蜜语,也容得下别人的直言不讳。你的心海纳百川,接受别人的意见,你才会改变,如果你永远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就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中华传统文化曾经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容言才能广度有缘,有容乃大。

 

3, 容人。不管这个人是很平常的人、很有能力的人,还是有功过之人,我们学佛人要一视同仁,以诚相待。无论是常人、能人,还是有功过之人,只是相互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功过有区别,但是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这就是佛法界所说的平等之心、宽容之心、以诚之心,这也是做人尊重别人的准则。

头像
0操作38 #
头像
38 #
0
21-12-17 08: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想不能想得太深,深了难以清醒;话不能说得太满,满了难以圆融;调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难以拉低;事情不能做得太绝,绝了难以进退;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难以自拔;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难以交心;利益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难以明智。

 

2,人生无悔便是道,人生无怨便是德。(掌声)得到要珍惜,失去就要放弃。过多地在乎人生的幸福,就会减半你的生命。看淡了,一切自然放下,放弃心中的一切烦恼,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学佛人不执着过去,因为执着过去是一种负担,甚至是我们心灵的一种痛苦。

 

3, 以貌取人,那是一个俗人;以看别人的衣服穿得好坏取人者,那是一个庸人;以财取人者,那是一个小人。无论地位卑贱,年龄大小,有功还是有过,均能以诚待之,方为容人,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者,方能被他人和别人所包容。

头像
0操作39 #
头像
39 #
0
21-12-18 08:4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每天追求着最后都不属于我们的那些物质和名利,想象着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是,当我们在这个虚幻世界当中贪瞋痴,我们有时候非常地无奈,非常地沮丧,因为我们好不容易追求到的东西,却因为这个世界的无常很快地又消失了。当我们的心中失去希望的时候,我们想象自己还能够奋斗,还能够赚到钱和得到名利,所以再一次努力,继续在人间吃着苦,我们再去追求,又失去,再追求,最后又失去,这就叫轮回。

 

2, 善导大师用反证法认为,待人友善,别人必定会以友善相回报。一个善良的人,总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和欢乐。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欢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就越多。春播秋收,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用慈悲和宽容来待人,我们将会得到收获,那就是平安和快乐。

 

3, 佛法告诉我们,宽容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健康,随缘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拥有财富,慈悲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拥有幸福。

头像
0操作40 #
头像
40 #
0
21-12-19 08: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 烦恼的根源在你自己。生气的人,是因为不够包容;郁闷的人,是因为心里不够阳光;烦恼的人,是因为心里不够智慧;悲伤的人,是因为不够坚强;瞋恨的人,是因为不够慈悲;嫉妒的人,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

 

2,人拥有的荣誉、地位和钱财都是一时的,它没有办法给我们带来永远的幸福,而这会造成我们烦恼。

 

3, 经常说“都是我的错”是一种自律,让你不断地提升;“都是我的错”是一种胸怀,时刻为别人想;“都是我的错”是一种美德,让彼此之间的心更加贴近;“都是我的错”是一种难得的修为,真修当不见世人过;“都是我的错”,自净其意,常养身心。

发帖回复
查看:112483|回复:95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