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kakujenny在7/31/2012 4:45:00 PM的发言:
教育,從甚麼時候教起?從胎教起。中國儒家的教育,就是從胎教開始的。母親的情緒、起心動念對胎兒有很嚴重的影響,古人知道這個道理,重視胎教,所以懷 孕這十個月當中要心平氣和,舉止安詳,希望這個小孩他能受到好的影響。母親懷孕,就不能夠打妄想,心地要清淨,這個對於小孩的身心影響很大。如果母親懷孕 常常發脾氣,這個小孩以後就變成問題兒童;懷孕的時候,如果母親充滿愛心,這個小孩將來是仁慈的人。飲食舉止都要留意,不可以放逸,影響胎兒。小孩出生之 後,自己更加要嚴格的約束自己,給小孩做好榜樣,這叫真正愛護子女。
我只有初一十五吃素,但平常尽量吃素,可有的时候还是会馋肉,哎,孽障深啊。我现在也是有孕在身,除了为宝宝念经以外还希望多为宝宝积点功德。
我們在史書裡面看到,文王的母親太任,懷孕的時候就胎教。懷孕時,起心動念、言語造 作小心謹慎,決定沒有負面的,就是不善的這些事情,她都遠離。不善的,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口絕不說,影響胎兒。所以中國典籍上記載的胎教,這是太任,生 下來的小孩就是周文王。文王的母親是個典型,她把她的兒子養大教出來,周文王建立周王朝。周王朝在中國歷史上享國最久,八百年,傳幾十代。文王的弟弟周 公,都是聖人!聖王、聖人全是得力於母親調教出來的。
台灣高雄有一位醫生在婦產科工作,他在接生過程中曾見到一位媽媽生產時,特別順利, 媽媽連吶了三聲「哼、哼、哼!」寶寶就出來了,一點痛苦都沒有。他多年做接生工作,從來沒有見到這麼順利的,好奇的問這位媽媽,這位媽媽說她一懷孕就在肚 子上綁一個念佛機,胎兒天天聽阿彌陀佛,這是最好的胎教。如果我們用不好的意念對胎兒,要殺掉他,胎兒也會有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