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101|回复:68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一起读楞严经

头像
0操作261 #
头像
261 #
0
11-09-23 11:3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自说现在已获得法身,得成正果,好像得到宝中甲之王。因此亦同时发愿如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回转来,还要使十方虚空中所有世间,一切仍在沉迷浊世中的苦恼众生,使其得到解脱。恒沙,是无量数的形容词,犹如恒河里的的沙子一样多。)

将此身心奉尘刹。

(这是承接上句立志发愿的引申。说要把这种恳切坚定思力的深心,也同时表明自性无相,深远的真心功能。点滴无存,毫不保留地贡献给尘尘刹刹的一切众生。尘刹,也就是毫末点滴,细入无间有形有相存在的形容词。)

是则名为报佛恩。

(唯有这样做,才可以报答佛今天给我们的开示,使我们领悟得度的慈恩。)

 
头像
0操作262 #
头像
262 #
0
11-09-23 14: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9/22/2011 12:32:00 PM的发言:

众生入胎出胎就迷了,这确实是个问题。
所以佛才开示净土法门,死后直接往生净土。
十方世界都有佛,十方世界都有净土。
佛净土没有高低上下的区别,佛佛道同,只是西方净土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更相应。
去净土不会退转,但是到底有多快,也要看个人努力。
若是生在净土的边城疑地,还不知道要多少大劫才行。

其它宗也不是不好,只要能够修行得法得力,彻见本性,也不至于入三恶道,依然可以精进修行。
所以说诸多世界,都好,所谓我们这个五浊恶世,其实众生因业所取之相。
罗汉看这个世界时空的,菩萨看这个世界就是净土。
有时间您读读维摩诘经,就明了了。当然了,不仅仅是读,同时还要实修实证,定慧等持,否则也只能停留在书面了。

彻见本性还不能成佛吗?在三善道里能记起之前的修行吗?昨天看了师兄推荐的圆觉经,真是高深啊。之前末学以为看得佛经越多,就越能明白佛法的义理,原本还希望能够读遍大乘经典,就能懂得多一些。现在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63 #
头像
263 #
0
11-09-26 08: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beidou5在9/23/2011 2:34:00 PM的发言:

彻见本性还不能成佛吗?在三善道里能记起之前的修行吗?昨天看了师兄推荐的圆觉经,真是高深啊。之前末学以为看得佛经越多,就越能明白佛法的义理,原本还希望能够读遍大乘经典,就能懂得多一些。现在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见性只是一小步,当然也是一大步。
见得到,可是保不住,妄念一来,就挡不住了。
就好比说我们明白了一个几何定理,但是没有经历过很多题目的锻炼,那么题目一来,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头像
0操作264 #
头像
264 #
0
11-09-26 08: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beidou5在9/23/2011 2:34:00 PM的发言:

彻见本性还不能成佛吗?在三善道里能记起之前的修行吗?昨天看了师兄推荐的圆觉经,真是高深啊。之前末学以为看得佛经越多,就越能明白佛法的义理,原本还希望能够读遍大乘经典,就能懂得多一些。现在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遍读大乘经典当然好了。
小乘经典也好啊,只是度不同根基的众生而已。

多读但是不实修,还是不行。
其实一些了义经里面的一句话我们都做不到呢
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旦证到,就了不起了。
理解和证到还是有很多功夫要做的,证到和功夫打成一片也是如此。
头像
0操作265 #
头像
265 #
0
11-09-27 16: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9/26/2011 8:34:00 AM的发言:

见性只是一小步,当然也是一大步。
见得到,可是保不住,妄念一来,就挡不住了。
就好比说我们明白了一个几何定理,但是没有经历过很多题目的锻炼,那么题目一来,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师兄说的真好,要好好体会一下。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66 #
头像
266 #
0
11-09-28 08: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9/23/2011 11:36:00 AM的发言:

愿今得果成宝王。

 (自说现在已获得法身,得成正果,好像得到宝中甲之王。因此亦同时发愿如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回转来,还要使十方虚空中所有世间,一切仍在沉迷浊世中的苦恼众生,使其得到解脱。恒沙,是无量数的形容词,犹如恒河里的的沙子一样多。)

将此身心奉尘刹。

(这是承接上句立志发愿的引申。说要把这种恳切坚定思力的深心,也同时表明自性无相,深远的真心功能。点滴无存,毫不保留地贡献给尘尘刹刹的一切众生。尘刹,也就是毫末点滴,细入无间有形有相存在的形容词。)

是则名为报佛恩。

(唯有这样做,才可以报答佛今天给我们的开示,使我们领悟得度的慈恩。)

 

如何报佛恩呢?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自度度他!度一切众生!
这是法供养,比财物供养要珍贵得多。
金刚经不是说了吗,用如山的财宝供养佛,还不如给别人讲一句金刚经。
法华经也有类似的开示。
头像
0操作267 #
头像
267 #
0
11-10-04 15: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伏请世尊为证明。

(上面说明听佛说法,而得到顿捂以后,立志发大愿的深心愿望。现在并请佛证明这个思心,并不是冒昧偶发的。)

五浊恶世誓先入。 

(发愿教化众生,广度众生使解脱苦恼,令登寂静的圣境。不分时间,不论区域,秉此誓愿,入世度人。凡是末劫时代,五浊恶世,自己必先人世教化。五浊恶世, 是指我们的世间。所谓五浊:(一)劫浊。到了末劫之世,人寿减至最低限度。(二)见浊。充满五种‘利使’的思想:(1)身见:切实为自己,为自身。(2) 边见:对人对事对物,思想都有限度,不能运心广被。(3)戒取见:各自坚执定立自我的主张等。(4):见取见,以自己主观概于一切。(5)邪见:善恶是非 颠倒等。(三)烦恼浊。充满五种愚钝的思想。贪心、嗔心、愚痴、我慢、多疑。(四)众生浊。肉质生命具备有五阴所生的各种痛苦与烦恼。(五)命浊。生命多 苦恼,生活遭遇多恶缘等。处浊恶末世,行这种愿力,须具牺性自我精神,不畏难,不苟安,含辛忍辱,以无限心力和血泪,写出无比慈悲的心情。语重心长,细心 体会读之,使有心人,具同感者,为之法然泪下。)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恒。

(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境界。灵明自在。都因为心理业力与后天教育见解,迷自本性。悟则同佛,迷则终沉物欲世纲。

所以说不但要先入五浊恶性度人,而且如有一众生末得开悟成佛;自己始终不敢住在常乐我净的寂静安乐的果地。旧译泥恒,又译涅盘。就是寂然不动,灭尽烦恼,常乐我净的果位。)

头像
0操作268 #
头像
268 #
0
11-10-05 15: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9/28/2011 8:17:00 AM的发言:

如何报佛恩呢?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自度度他!度一切众生!
这是法供养,比财物供养要珍贵得多。
金刚经不是说了吗,用如山的财宝供养佛,还不如给别人讲一句金刚经。
法华经也有类似的开示。

师兄,我们每天念经持咒,回向给一切众生 ,这算不算是法供养呢?
头像
0操作269 #
头像
269 #
0
11-10-06 09:1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irobet在10/5/2011 3:59:00 PM的发言:

师兄,我们每天念经持咒,回向给一切众生 ,这算不算是法供养呢?

随喜师兄大悲心!
师兄大慈悲,末学常惭愧。
只管回向,管它何种供养呢?呵呵
末学要是说不是,您是否会烦恼?

色受想行识,我们思考“回向是哪种供养”,是因为我们“想阴”未破啊

末学有个修行的好方法,不敢独吞,与诸位师兄分析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要尽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
头像
0操作270 #
头像
270 #
0
11-10-06 22: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10/6/2011 9:18:00 AM的发言:

随喜师兄大悲心!
师兄大慈悲,末学常惭愧。
只管回向,管它何种供养呢?呵呵
末学要是说不是,您是否会烦恼?

色受想行识,我们思考“回向是哪种供养”,是因为我们“想阴”未破啊

末学有个修行的好方法,不敢独吞,与诸位师兄分析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要尽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

惭愧惭愧。师兄说的很对,只管回向就好,只做善的事情就好,其他的不用多想。“于心无事,于事无心”说的真好,末学得好好体会一下 ,末学远没有悟到这一点啊。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71 #
头像
271 #
0
11-10-07 11: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段时间在搬家,好多事情。“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您这句话,您这句话真是让人颇为感慨。早一点看到就好了。师兄,若有时间可否请师兄继续讲解楞严大义?
头像
0操作272 #
头像
272 #
0
11-10-07 12: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beidou5在10/7/2011 11:28:00 AM的发言:
这段时间在搬家,好多事情。“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您这句话,您这句话真是让人颇为感慨。早一点看到就好了。师兄,若有时间可否请师兄继续讲解楞严大义?

事情不会没有,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
这都是帮助我们坚固道心的啊
宣化上人不说过吗:处处是考验,看你怎么办。见面若不识,还需重头练。

讲解楞严经,末学可不敢当,只是转帖高僧大德的开示,稍微写几句帮助大家理解罢了。
头像
0操作273 #
头像
273 #
0
11-10-07 13:5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10/4/2011 3:21:00 PM的发言:
 

伏请世尊为证明。

(上面说明听佛说法,而得到顿捂以后,立志发大愿的深心愿望。现在并请佛证明这个思心,并不是冒昧偶发的。)

五浊恶世誓先入。 

(发愿教化众生,广度众生使解脱苦恼,令登寂静的圣境。不分时间,不论区域,秉此誓愿,入世度人。凡是末劫时代,五浊恶世,自己必先人世教化。五浊恶世, 是指我们的世间。所谓五浊:(一)劫浊。到了末劫之世,人寿减至最低限度。(二)见浊。充满五种‘利使’的思想:(1)身见:切实为自己,为自身。(2) 边见:对人对事对物,思想都有限度,不能运心广被。(3)戒取见:各自坚执定立自我的主张等。(4):见取见,以自己主观概于一切。(5)邪见:善恶是非 颠倒等。(三)烦恼浊。充满五种愚钝的思想。贪心、嗔心、愚痴、我慢、多疑。(四)众生浊。肉质生命具备有五阴所生的各种痛苦与烦恼。(五)命浊。生命多 苦恼,生活遭遇多恶缘等。处浊恶末世,行这种愿力,须具牺性自我精神,不畏难,不苟安,含辛忍辱,以无限心力和血泪,写出无比慈悲的心情。语重心长,细心 体会读之,使有心人,具同感者,为之法然泪下。)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恒。

(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境界。灵明自在。都因为心理业力与后天教育见解,迷自本性。悟则同佛,迷则终沉物欲世纲。

所以说不但要先入五浊恶性度人,而且如有一众生末得开悟成佛;自己始终不敢住在常乐我净的寂静安乐的果地。旧译泥恒,又译涅盘。就是寂然不动,灭尽烦恼,常乐我净的果位。)

我们能否真的发愿在修成后重入五浊恶世度化众生呢?
若是一个众生没有被度,我们是不是就放弃之而入涅槃呢?
头像
0操作274 #
头像
274 #
0
11-10-07 14: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10/4/2011 3:21:00 PM的发言:
 

伏请世尊为证明。

(上面说明听佛说法,而得到顿捂以后,立志发大愿的深心愿望。现在并请佛证明这个思心,并不是冒昧偶发的。)

五浊恶世誓先入。 

(发愿教化众生,广度众生使解脱苦恼,令登寂静的圣境。不分时间,不论区域,秉此誓愿,入世度人。凡是末劫时代,五浊恶世,自己必先人世教化。五浊恶世, 是指我们的世间。所谓五浊:(一)劫浊。到了末劫之世,人寿减至最低限度。(二)见浊。充满五种‘利使’的思想:(1)身见:切实为自己,为自身。(2) 边见:对人对事对物,思想都有限度,不能运心广被。(3)戒取见:各自坚执定立自我的主张等。(4):见取见,以自己主观概于一切。(5)邪见:善恶是非 颠倒等。(三)烦恼浊。充满五种愚钝的思想。贪心、嗔心、愚痴、我慢、多疑。(四)众生浊。肉质生命具备有五阴所生的各种痛苦与烦恼。(五)命浊。生命多 苦恼,生活遭遇多恶缘等。处浊恶末世,行这种愿力,须具牺性自我精神,不畏难,不苟安,含辛忍辱,以无限心力和血泪,写出无比慈悲的心情。语重心长,细心 体会读之,使有心人,具同感者,为之法然泪下。)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恒。

(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境界。灵明自在。都因为心理业力与后天教育见解,迷自本性。悟则同佛,迷则终沉物欲世纲。

所以说不但要先入五浊恶性度人,而且如有一众生末得开悟成佛;自己始终不敢住在常乐我净的寂静安乐的果地。旧译泥恒,又译涅盘。就是寂然不动,灭尽烦恼,常乐我净的果位。)

请诸位师兄仔细体会一下这五浊。
比如,我们的烦恼着: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可否停歇?
众生浊:因为有这肉身,生老病死,痛苦不断;纵然冰肌玉肤,香汤沐浴,肚子里面还是一堆屎尿,浑身都是腥臭的血水。
头像
0操作275 #
头像
275 #
0
11-10-11 08:2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上句是赞叹佛的颂词。唯有佛的慈悲怀抱、济世胸襟,才真是大英雄、大丈夫十天能力、大慈悲。我们大众虽然领悟自性清净的体用原则,还有很多细微枝节的疑惑末除。希望佛加以开示,以除我们的疑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使我们除去微细的疑惑,可以早登无上正觉,顿悟自性清净圆满的体用。于无尽虚空十方世界内,建立正知正觉的道场,坐此教化,济度未来。)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译为虚空性。烁迦罗,译为坚固心。这两句是说:即使虚空可以销灭,而我们这种立志发愿的真心,决不会动摇退转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76 #
头像
276 #
0
11-10-11 10: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物理世间物质的形成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在大众中,起来敬礼释迎牟尼佛,向佛问说:"吾佛最善于为众生开示自性形而上第一义谛的至理。佛常说在说法人中,我是第 一。但是我听了上面的微妙讲解后,犹如一个聋子,在百步之外,去听一个蚊虫的声音。根本都看不见,哪里能够听得到呢?佛虽然说得很明白,使我们除去疑惑, 而我现在,还是不能详细领悟这个道理,所以不能到达绝对没有疑惑的地步。不要说阿难等人,只是从理解上有所领悟;即使在会的人,虽已得到烦恼已尽的无漏境 界,现在听佛所说的道理,还是有很多纠缠不清的疑点。如果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生理、物理、心理等)都是自性本体清净本然的功能;本体既是本然清净, 何以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万有的世界物象?而且有时间空间性的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呢?又如上面佛所说的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性,也都是自性本体的功能,圆 融无碍。充满整个虚空宇宙间,湛然常住。假若地(固体)的性能遍满虚空间,何以容纳水的存在?如果水的性能遍满虚空间,火的性能就根本生不起来。怎样可以 说明水火两种性能都遍满在虚空,而且并不冲突呢?再者,地的性能是障碍的。空的性能是通达的。两种性能绝对相反,怎样都充满在宇宙间呢?我实在不知道这原 理的中心在哪里?但愿我佛施予大慈大悲,开示明白。以除去我心中的迷云,同时也是大众所渴仰祈求的。”

佛说: “今天我要为在座的大众,明白开示,宇宙万有根元的原因,及如何发生万有性能的真理。(佛经原称为胜义有,指自性本体能生万有的功能,又称为胜义 性。)并且也使一般已定性向小乘声闻果的人们,与一般未曾得到我法三空的人们,以及虽得小乘果而又回心向上乘的阿罗汉们,能获得只有一乘的寂灭场地,(不 生不灭的心地)得达真正寂静的正修行处。希望你们仔细地听,现在将为你们讲解。”

 
头像
0操作277 #
头像
277 #
0
11-10-11 10: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10/11/2011 8:26:00 AM的发言: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上句是赞叹佛的颂词。唯有佛的慈悲怀抱、济世胸襟,才真是大英雄、大丈夫十天能力、大慈悲。我们大众虽然领悟自性清净的体用原则,还有很多细微枝节的疑惑末除。希望佛加以开示,以除我们的疑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使我们除去微细的疑惑,可以早登无上正觉,顿悟自性清净圆满的体用。于无尽虚空十方世界内,建立正知正觉的道场,坐此教化,济度未来。)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译为虚空性。烁迦罗,译为坚固心。这两句是说:即使虚空可以销灭,而我们这种立志发愿的真心,决不会动摇退转的。)

听了法宝楞严经,我们也要发愿自渡渡他,此心不动摇不退转。
头像
0操作278 #
头像
278 #
0
11-10-11 10: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10/11/2011 10:39:00 AM的发言:
物理世间物质的形成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在大众中,起来敬礼释迎牟尼佛,向佛问说:"吾佛最善于为众生开示自性形而上第一义谛的至理。佛常说在说法人中,我是第 一。但是我听了上面的微妙讲解后,犹如一个聋子,在百步之外,去听一个蚊虫的声音。根本都看不见,哪里能够听得到呢?佛虽然说得很明白,使我们除去疑惑, 而我现在,还是不能详细领悟这个道理,所以不能到达绝对没有疑惑的地步。不要说阿难等人,只是从理解上有所领悟;即使在会的人,虽已得到烦恼已尽的无漏境 界,现在听佛所说的道理,还是有很多纠缠不清的疑点。如果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生理、物理、心理等)都是自性本体清净本然的功能;本体既是本然清净, 何以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万有的世界物象?而且有时间空间性的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呢?又如上面佛所说的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性,也都是自性本体的功能,圆 融无碍。充满整个虚空宇宙间,湛然常住。假若地(固体)的性能遍满虚空间,何以容纳水的存在?如果水的性能遍满虚空间,火的性能就根本生不起来。怎样可以 说明水火两种性能都遍满在虚空,而且并不冲突呢?再者,地的性能是障碍的。空的性能是通达的。两种性能绝对相反,怎样都充满在宇宙间呢?我实在不知道这原 理的中心在哪里?但愿我佛施予大慈大悲,开示明白。以除去我心中的迷云,同时也是大众所渴仰祈求的。”

佛说: “今天我要为在座的大众,明白开示,宇宙万有根元的原因,及如何发生万有性能的真理。(佛经原称为胜义有,指自性本体能生万有的功能,又称为胜义 性。)并且也使一般已定性向小乘声闻果的人们,与一般未曾得到我法三空的人们,以及虽得小乘果而又回心向上乘的阿罗汉们,能获得只有一乘的寂灭场地,(不 生不灭的心地)得达真正寂静的正修行处。希望你们仔细地听,现在将为你们讲解。”

 

是啊,水火不相容,怎么能一起遍满虚空呢?
佛马上就要开示了。

头像
0操作279 #
头像
279 #
0
11-10-11 10: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佛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又问满慈子说:“如你所问,自性本体,既然清净本然,何以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万有的世界物象?你平常不是常听我讲:当你开始觉到自 性的妙明时,方知自性无来是本觉不昧,具有灵明的功能吗?”
满慈子答:“对的,我常听佛宣讲这个道理。

"佛说:"你说,当你觉悟自性的灵明时,为是自性本 来具足灵明,故名为觉性呢?还是本觉自性无来没有灵明,因为我现在觉了,才始名为得到灵明的正觉呢?”
满慈子答:“如果这个称为觉性的,本来没有具足灵明 的,那也就没有什么所以然可以明白的了。

”佛说:“倘使没什么所以然可以明白的,就根本没有可明与可觉。如果是有所以然可以明白的,却不是原来自性的本 觉。并且没有所以然可以明白的,却又不能说有所可明的了。那个无明昏浊的,又不是澄澄湛湛的本觉灵明自性。须知自性本觉,元自灵明。因为明极而生妄动,才 发生照明感觉的作用。但觉照并不就是本来觉性的性明。这个后天妄动的感觉照明,就形成有所为的动用。这个有所为的妄动动用成立以后,就生出各种妄性的本 能。


(此处所讲,是说明形而上的体性发生形而下物理器世界的本能。必须要以最深静灵明的智慧去理解体会,文字极难说明。如借用先天与后天两个名词,又使人 意识上,显然分出两半截。姑且借用来说:就是先天的自性本能,是寂然不动,灵明清虚的。灵明清虚的功能,自然妄生变动,就产生后天的性能,发出各种作用, 形成物质世界的本能。)在元来自性的本体上,本觉灵明与研发出的妄动照明作用,本来是一体所生,没有同异的。但有妄动功能发生以后,就产生不同的动用,故 有不同的变化。再从各别互异的性能内,于不同中具有相同之点。同异又互相变化,因之复立无同无异。(在理则上说:.互相对待的,但是又可以归纳于绝对。绝 对中又有互相对待的存在。矛盾可以统一,统一又有矛盾。)在这些妄动相反相成的同异对待变化当中,互相扰乱,所以相对地产生物理的变态现象。(这种变态的 力量,又互相反对,互相相成。)物理的变态经过久远的时间,就发生物质本能尘劳的运动,自然互相混沌,形成昏沌混浊的状态。因此引起物理本能的变态作用, 同时也引起心理知觉感觉上的尘劳烦恼,而形成了世界。

(佛所讲的自性本体,湛然明觉。因为湛然明觉的动性,发生相反相成的两种功能。互相混扰,为物理世界 形成的本能。但仍不离其自性功能,所以其根本是同一体性。因为相反相成的动能,互相排荡久了。两种力量爆发,又产生对恃的本能。向心力收紧到极点,就发生 相反的离心力。离心力放射到极点,又产生向心力。但两种能力的分化收缩作用,都以自性功能为其中心点。这个中心点是真空无形的其性功能,是绝对的灵明独 立。所以说无同异中又有同异,同异中又有无同无异约存在。此处经中常提尘劳二宇。尘劳就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现象,物理本能将要发生尚未发生的力量,要尽未 尽的有形变化现象。形容至为绝妙,实在不能以其他字句替代。现在姑且作以上要说,试为说明,但仍依原经为确要。又佛所说的,与易经原理,完全一样。东方圣 人,西方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实不相欺。易经以太极为本体之表示。太极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太极自具阴阳两种相生相克的功能。阴阳亦就是动能的一种代表 名词。生与克,就是相反相成的作用。而太极又浑然为一体。阴阳既动以后,就生万物万汇。一事一物,又各具一太极。太极又分阴阳。如此重重叠叠,发展至于无 穷无尽的万类,而总体只是一个。其中真理机趣,都是相通。但略引其理则,以作佛说的道理的参考,自性本体既然引发妄动变化的功能,就产生物理本能的作用, 而形成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1 12:44:0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80 #
头像
280 #
0
11-10-11 11: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是不是先自渡才能渡他?还是自渡的同时也能渡他?平常,引领人多接触佛法算是渡他吗?
发帖回复
查看:26101|回复:68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