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说自己每天都觉得压力山大,从孩子到家庭,再到工作,似乎总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孩子的爱让我们愿意付出,但当我们每一天都在牺牲自己时,隐隐的疲惫感会渐渐吞噬我们,甚至让你觉得自己像一台快要熄火的机器.😩
.
这其实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能量耗竭”.当我们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蕞后,那颗“心理能量的杯子”会慢慢见底,直到有一天,我们真的没有力气再继续付出了。或许你会觉得自我关怀是自私的行为,但心理学告诉我们,这不仅不自私,反而至关重要💪
.
🌟 想象一下,图中的两位妈妈,Amanda和Miranda,分别代表了“生存模式”和“成长模式”:
Amanda总觉得自我关怀会让她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于是她总是在疲惫中挣扎,勉强维持生存.
Miranda则明白,自我关怀是成为更好的妈妈、伴侣和工作者的关键.通过关爱自己,她收获了更加充实和充满活力的生活🌈
🌸
在东亚文化下,很多妈妈们在自我牺牲中感到“光荣”,但却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长时间让自己的“能量杯见底”,不仅难以照顾好孩子,自己还容易陷入焦虑或抑郁。
.
🌿 你可以尝试像照顾孩子那样,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
🌟当你觉得饿了,给自己做一顿营养美味的饭,而不是草草了事.
🌟当你觉得累了,放下手机,早点休息,给自己一个真正的恢复.
🌟当你觉得孤单时,给朋友发个消息,或是和伴侣聊一聊.
.
现在,给自己做个小练习:想想你现在的“心理能量杯”有多满?是半杯?四分之一杯,还是已经见底了?
然后,问问自己:“今天我能为这个杯子加点什么呢?”
也许是一杯温暖的热茶,或者几分钟的深呼吸,甚至是告诉伴侣:“今晚我想安静地看本书,你可以哄孩子吗?”
从这些小小的改变开始,你会发现,那个疲惫的自己,会慢慢恢复活力、体验到幸福🌟
❤️ 亲爱的养育者,请记住:自我关怀不是放下家庭,也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家人和爱的人。当你学会照顾自己时,生活不再是“勉强撑着”,而是充满了温暖与力量。记住:爱自己,是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世界的蕞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