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是有点慢,一般1天内会有回复的。
你这个是有点慢,一般1天内会有回复的。
我也觉得是,小孩子不在乎能每天带出去见多少世面,何况这种办私事也不叫见世面。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最重要的是routine,你可以去读一下那本“your child at play: two to three years",每天必须安排规律的玩乐时间,比如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时候circle time,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吃snack,什么时候自由活动,探索时间。周末两天可以带出去和父母一起亲密family time。这些都是不可或缺,对孩子的成长起很重要的作用。
你看这个交流的艺术多么重要,从而影响着小孩子的感觉。我以后跟琪琪讲话,也要多注意,从她的角度想问题。
为人父母要学的地方真是多啊。。。
還不錯,至少跟你說了。
我今天正好也跟同事聊天到这个话题,也发觉去政府做满好,就是离家远,懒得开车那么久啊,另外不太flexible吧。
医生说当时就哭了就没必要照ct了,没哭要照一个看看,或者观察一天看是不是作息反常再决定
啊?我姐還跟我說3歲前上幼兒園都是瞎玩的.
为人父母要学的地方真是多啊。。。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父母的成长过程,很多育儿书讲的道理对于工作中和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也很管用
对,说保姆来带着小孩子干私事,修车,拍全家浮,买指甲油。昨天还把小孩子摔了,等她修车的时候从座椅里摔下,额头着地。
马的,气死了。哪有这种人,还不如送daycare呢,我当天就fire了这种烂人。
看来保姆不会开车也是好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父母的成长过程,很多育儿书讲的道理对于工作中和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也很管用
我真佩服你能看进去这么多书,我好像很难看进去这种育儿书,尤其是英文的,其实应该多看点的,我要反省一下,不能天天看无聊小说了。
我也觉得是,小孩子不在乎能每天带出去见多少世面,何况这种办私事也不叫见世面。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最重要的是routine,你可以去读一下那本“your child at play: two to three years",每天必须安排规律的玩乐时间,比如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时候circle time,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吃snack,什么时候自由活动,探索时间。周末两天可以带出去和父母一起亲密family time。这些都是不可或缺,对孩子的成长起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没送DC,准备这2个月出去玩好就送,平时我爸妈带着,不过我也是让他们按时给Nick吃饭睡觉,搭积木听故事。周末我们才带出去吃吃喝喝玩玩,不然小人生活太没规律,习惯要养坏的,而且心也要野掉。现在我爸妈每天带Nick去公园转一圈。以前Nanny我都不让带出去,我怕她跟人聊天没看好小孩,别说坐车了,太不放心了。不过以前也是天太冷老下雨。现在天好了,可以出去转转。
啊?我姐還跟我說3歲前上幼兒園都是瞎玩的.
你看过那本“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就会发现3岁前其实是情商发展的飞跃期,去daycare学的不一定是数数,识字,更最重要的是和小朋友们相处,对小孩子的将来行为模式是有影响的。
吃饭这个很容易的,他看看就会了,不算concern了
我今天正好也跟同事聊天到这个话题,也发觉去政府做满好,就是离家远,懒得开车那么久啊,另外不太flexible吧。
政府钱还是太少了,不过退休前去划算,pension多福利好。
我今天正好也跟同事聊天到这个话题,也发觉去政府做满好,就是离家远,懒得开车那么久啊,另外不太flexible吧。
假期多啊。如果每天早起一個小時,隔星期5就可以休息了。而且政府工作量實在太少,每天都可以幹很多自己的事情。benben媽媽就跟我說,每天上華人上的頭疼。我好羨慕啊。要是我上華人上的頭疼,那我那天的事情肯定做不完。上班遠倒是的,不過可以在火車上睡覺啊,這樣就不累了。
你看过那本“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就会发现3岁前其实是情商发展的飞跃期,去daycare学的不一定是数数,识字,更最重要的是和小朋友们相处,对小孩子的将来行为模式是有影响的。
我觉得,小满去dc最大的进步是和小朋友相处。这三个月,真是进步飞快了啊,现在到外面去,和大人小孩的互动都很好,也能enjoy我们把他带到人群中和自己独立去探索新奇的事物。
政府钱还是太少了,不过退休前去划算,pension多福利好。
要做滿多少年的,好像20年還是25年?
假期多啊。如果每天早起一個小時,隔星期5就可以休息了。而且政府工作量實在太少,每天都可以幹很多自己的事情。benben媽媽就跟我說,每天上華人上的頭疼。我好羨慕啊。要是我上華人上的頭疼,那我那天的事情肯定做不完。上班遠倒是的,不過可以在火車上睡覺啊,這樣就不累了。
不是,我們這裡的一個媽媽。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