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view]
我姥姥姥爷就是在这么一个家生活的。从最开始一直紧绷的弦就是儿子儿子儿子儿子。我妈妈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是受宠爱的。还有一个原因,我妈妈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土改,规定一人三亩地。如果多了的要交出来。我家那时候正好多三亩地。其实多交出来不算什么,但是成分就要变成至少是富农了,以后全家人的命运都会受影响。这时候恰恰好我妈妈出生,我姥爷的爹连夜去报的户口。这样定的中农,后来的孩子上学什么都没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妈妈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好运。她也一直在家里受重视。
我大姨的出生就有点“怎么不是个儿子”的意思。然后是我大舅,他literally是我妈妈跟我大姨背大的,在家里的地位超高。后面的我三姨,我小姨,都嫌“又是一个丫头片子”。尤其是我小姨,是我姥姥整天死丫头片子,死丫头片子骂大的。我小姨至今都常叨叨小时的不公正,一直放不下。
说到这里插几句。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那个最不受重视的,往往还是最孝顺的那个,最不容易走出缺少母爱的阴影。孩子的心理总是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我不好,所以妈妈不爱我。所以一直到长大都在试图证明,其实我是好孩子,妈妈你当时应该多爱我一些。但是父母的stereotype也很难改变,往往就是即使这个孩子最心疼父母最孝顺,还最不给好脸色看。我小姨跟我姥姥姥爷就是这样,杯具。
当时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三姨2岁,还没有我小姨和小舅。我姥爷那时候在中学做校长,有工资,但是很亏。因为黑市的粮食非常贵,在村子里又只有我姥姥一个人算劳力,带着一大群孩子,所以分东西的按公分,分的很少。那时候我家算是最困难的。家里没吃的啊,我姥姥在地里晕过去很多次,我姥姥姥爷都是双腿浮肿。我三姨最可怜,瘦的跟小萝卜头一样,挺着个大肚子,眼见就要活不下去的样子。邻居来了,看到我三姨那么可怜,就拉着她的手去她家,偷偷给我三姨一个窝窝头。那时候我们家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棒子面了。一个纯棒子面的窝窝头,金灿灿的,发着诱人的香气。
我三姨兴奋的跑着回家,把窝窝头交给我姥姥,说:
“给我哥哥吃”。
我要晕晕晕。。。要什么样的思维定势才能让一个2岁的孩子知道,家里的最好的东西是我大舅吃的,她是不配吃这个窝窝头的。
我后来看到这个大家庭里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特别矛盾,真的又同情我姥姥姥爷,又不同情。我的不同情就是从上面的很多事来的。
[/replyvie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3:49:4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