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讲这个会不会对这里在找工作的mm有帮助,我们公司非常袖珍,只有十几个人,作科研仪器的,只有我和同事写软件,有些源码管理,发行,和旧程序的维护没人干,想再找个junior developer,这个招人的活儿就落到我们两个人头上了。
第一轮广告在craigslist上发,大概要花$75,本来是打算发十天广告,然后再统一筛选,可是加州这里工作市场太好了,前两天还收到一些回复,过了几天就没人理了,只好重新放马过去,在careerbuilder上面发广告,我同事的朋友在那里工作,把它吹得天花乱坠,当然,在上面登广告也比较贵。
先小结一下,从我同事的招工过程来看,发简历后十几天没有回音很正常,一般只是说明这个公司打算收完简历再回复,那些贴了一两个星期的广告,也不妨去试一下,大部分公司会在招到合适人选之后把广告删掉。
我们的广告写得很详尽,把我们经常用到的编程语言都写上了,我同事想招一个有过一两年公司里工作经验的人,虽然写了很多语言上去,其实熟练使用一种就够了,其它可以慢慢学。我个人觉得他的广告写得太长,需要应征的人仔细read between the lines,不过也无妨。
回头来看craigslist上收到的简历,首先没有cover letter的简历统统删掉,我们是觉得cover letter是个基本的态度问题,其实筛选简历的时候,我根本没看着cover letter。:) 太不切题的简历也删掉了,这样只剩下十来份简历,我纯属好奇统计了一下,大概有四个华裔,三个印度人,三个美国人。。。
这些简历打印出来我们两个各一摞,每份打上123分,1分是一定要见见的人,2分是有点儿犹豫,3分是不打算搭理的,最后对照一下看看我们都想见的是谁。我跟我同事心有灵犀,打的分基本上完全一样。
首先地址out of state的简历(在craigslist上收到的简历还好,只有两个out of state)我们都不太想要,如果我们是大公司这应该不算什么,但是小公司实在没钱让人家飞过来。然后没有过公司经历的fresh graduate都没法收,谁叫我们人手不够呢。然后我们主要是作硬件的,比较希望新招的人有作hardware communication的经历,有两个只做过财政软件的也被筛除了。
这些收到的简历大部分都挺长的,甚至有份正反两面三张纸的。我只好一目十行地快速扫一眼关键词。另外有一个人,做的项目不少,可是都没写清楚。反正,我觉得简历的语法错误还是小事,排版也是小事,重要的是把一个项目的关键技术写清楚。有个明显overqualify的写了几十年程序的人,就把他项目中的关键词用黑体字打出来,看着很不错。
这里感慨一下,转行真不容易啊,有一份简历是个作生物都做到了postdoc的人,其实他一直在公司打工,相关经历非常多,但是我同事跟老板提了一下,老板(他也是作物理做到了postdoc改行的)马上否决了,说人家堂堂一个phd来这边给我们两个打下手,会干得很不高兴的。总算明白LG(也是个想改行的物理postdoc)前半年找IT工作的艰辛了。
当然以上筛选过程只是对我们这个职位而言的,相信这些简历的主人们可能收到据信之后,会在更合适的公司里找到更好的职位。其实作为在招人,想想都觉得有点儿悲观,有经历又能干的人怎么会看得上我们这个小破公司呢。。。
最后一摞简历放到一边儿了,只剩下一个大家都想见见的人,还得问问他是不是还有兴趣。下个星期还得收一轮儿简历,长叹一口气,等我们面试完了再来写写。。。。
第一轮广告在craigslist上发,大概要花$75,本来是打算发十天广告,然后再统一筛选,可是加州这里工作市场太好了,前两天还收到一些回复,过了几天就没人理了,只好重新放马过去,在careerbuilder上面发广告,我同事的朋友在那里工作,把它吹得天花乱坠,当然,在上面登广告也比较贵。
先小结一下,从我同事的招工过程来看,发简历后十几天没有回音很正常,一般只是说明这个公司打算收完简历再回复,那些贴了一两个星期的广告,也不妨去试一下,大部分公司会在招到合适人选之后把广告删掉。
我们的广告写得很详尽,把我们经常用到的编程语言都写上了,我同事想招一个有过一两年公司里工作经验的人,虽然写了很多语言上去,其实熟练使用一种就够了,其它可以慢慢学。我个人觉得他的广告写得太长,需要应征的人仔细read between the lines,不过也无妨。
回头来看craigslist上收到的简历,首先没有cover letter的简历统统删掉,我们是觉得cover letter是个基本的态度问题,其实筛选简历的时候,我根本没看着cover letter。:) 太不切题的简历也删掉了,这样只剩下十来份简历,我纯属好奇统计了一下,大概有四个华裔,三个印度人,三个美国人。。。
这些简历打印出来我们两个各一摞,每份打上123分,1分是一定要见见的人,2分是有点儿犹豫,3分是不打算搭理的,最后对照一下看看我们都想见的是谁。我跟我同事心有灵犀,打的分基本上完全一样。
首先地址out of state的简历(在craigslist上收到的简历还好,只有两个out of state)我们都不太想要,如果我们是大公司这应该不算什么,但是小公司实在没钱让人家飞过来。然后没有过公司经历的fresh graduate都没法收,谁叫我们人手不够呢。然后我们主要是作硬件的,比较希望新招的人有作hardware communication的经历,有两个只做过财政软件的也被筛除了。
这些收到的简历大部分都挺长的,甚至有份正反两面三张纸的。我只好一目十行地快速扫一眼关键词。另外有一个人,做的项目不少,可是都没写清楚。反正,我觉得简历的语法错误还是小事,排版也是小事,重要的是把一个项目的关键技术写清楚。有个明显overqualify的写了几十年程序的人,就把他项目中的关键词用黑体字打出来,看着很不错。
这里感慨一下,转行真不容易啊,有一份简历是个作生物都做到了postdoc的人,其实他一直在公司打工,相关经历非常多,但是我同事跟老板提了一下,老板(他也是作物理做到了postdoc改行的)马上否决了,说人家堂堂一个phd来这边给我们两个打下手,会干得很不高兴的。总算明白LG(也是个想改行的物理postdoc)前半年找IT工作的艰辛了。
当然以上筛选过程只是对我们这个职位而言的,相信这些简历的主人们可能收到据信之后,会在更合适的公司里找到更好的职位。其实作为在招人,想想都觉得有点儿悲观,有经历又能干的人怎么会看得上我们这个小破公司呢。。。
最后一摞简历放到一边儿了,只剩下一个大家都想见见的人,还得问问他是不是还有兴趣。下个星期还得收一轮儿简历,长叹一口气,等我们面试完了再来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