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2244|回复:19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偷得浮生半日闲,遥说六安瓜片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0-06-22 13: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偷得浮生半日闲,遥说六安瓜片

      


 


       很久没有好整以暇的时间,也就没有从容品茶的心境了。


 


     


        今儿不知怎的,突然很想说说六安瓜片。


 


 


        对这个茶的第一次记忆,是幼时夜读红楼。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0-06-22 13: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0-06-22 14:0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栊翠庵品茶一节,写得让人击节赞赏,但我却一直不知贾母为何不爱吃瓜片,兴许是个人口味吧,也无法深究了。且来看看六安瓜片到底为何物: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


 



  六(lù)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0-06-22 14: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六安瓜片”的采摘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这是其特殊之处。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0-06-22 14: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0-06-22 14: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


 


 


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评赏。
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


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
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0-06-22 14: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0-06-22 14: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瓜片,有什么功用吗? 还是就是味道比较好的茶叶?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0-06-22 15: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好久以前喝过,印象中比较苦,太久远不记得了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0-06-22 15: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只喝咖啡还没'时间'欣赏好茶的人进来捧场咯[em79]
前阵子旅居香港的深圳学生带来两盒好茶,老头子连连赞好
下一回等他切茶时,欧也来沾一杯

喝了香浓咖啡口感,很难欣赏到好茶
因为两者都必须用心去品尝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0-06-22 16:1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姥姥说的是,咖啡与茶不可兼得,就好像您说的,闻油时候鼻子喜欢的就是身体需要的。这实在是一个道理啊,天生万物,必有其安排,更自有其妙处。姥姥爱咖啡和箬蘅痴于茶,都是自然造化,合了脾性。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0-06-22 19: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google到的两张图片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0-06-22 22: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箬蘅通篇透着浓浓的文化的味道,想起来真是感叹,这些名茶背后,有多少说不完的故事,有多少讲不完的历史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0-07-08 08:5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茶呢!没喝过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0-07-09 04:2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进来表示第一次8到这个茶……google出来的这种不知道要多少银子才能买到啊,芽色均匀,大小一致,完全无碎叶杂页……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0-07-10 00: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感觉和普通的绿茶没啥区别啊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0-07-14 08:1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不得不说,六安瓜片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啊。之所以叫“瓜片”,听家里人说是因为它冲泡出来比普通的绿茶多了点瓜的甜香味,因此而得名。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0-10-02 20: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没喝过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0-10-02 21: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dayoliu在10/2/2010 8:30:00 PM的发言:
没喝过
灌水帖, MARK之[em55]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10-10-03 05: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嗯,补救灌水:确实没喝过六安瓜片,名字倒是很好听,看似朴素却有美感。
发帖回复
查看:2244|回复:19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