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终于到了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篇的《使用篇》了。
在使用篇的一开始,我就要提醒各位:透明质酸不过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吸湿剂,它不是仙丹。不可能因为用了透明质酸,所有的皮肤干燥问题都迎刃而解的,如果你是抱着这个目的去使用透明质酸的话,恐怕是要让你失望的了。
好了,进入正题。有了粉末和溶剂,配置透明质酸溶液就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了,把两者混合,等待一个晚上就好了。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应该配置什么浓度的透明质酸溶液。
1%这是我们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现成溶液的浓度,所以我们自己使用配置成1%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不等于说1%是唯一的选择,关键还看你怎么用。
无论是传统的甘油,还是现在先进的透明质酸,在高浓度情况下都有“倒吸”的问题。也就是吸湿成分太高,使相关溶液不仅从空气中还从皮肤上吸收水分,使本来希望湿润的皮肤反而更干。透明质酸的保水值,理论上在500cc/g以上。按照这个水平,只有0.2%浓度一下的透明质酸才可绝对避免"倒吸"的问题——当然,这也就是理论上,实际的保水值还受到环境湿度以及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影响。类似我们使用的100万分子量级别的透明质酸,其保水值是不可能和400-500万分子量的天然透明质酸相比拟的——更何况,即使我们体内天然的透明质酸,在结缔组织内的保水值也不过是80cc/g。
就个人使用的感觉来看,1%浓度的透明质酸,如果在周围空气湿润的情况下,涂在脸上应该不会出现“倒吸”的问题——需要补充的是,我是在刚洗完脸,皮肤还保持相当湿润的情况下使用1%浓度透明质酸的。所以这不代表,你在更为干燥的气候下或者更干燥的皮肤情况下,使用1%浓度的透明质酸也是绝对不出问题的。
所以,许多出售透明质酸粉末和透明质酸溶液的卖家,都会建议你使用0.2%的浓度,这样即使按照理论的500cc/g保水值,也不会有问题。当然,调整到0.2%浓度,这个透明质酸溶液也就和普通的化妆水差不多了,你对于他的期待也不能比普通的化妆水高太多——当然效果肯定还是要好很多的。
其实,如果你学过基本的保湿原理,就该知道一个基本的保湿产品,必须是由亲水性的吸湿成分和油性的闭锁成分组合而成的,否则即使是透明质酸这样的保湿圣品能起的作用有限。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不单独使用透明质酸。而是喜欢将1%的透明质酸溶液加入传统的保湿乳液中使用——我选用的是由凡士林和甘油组成的DML保湿乳液,一款很正统很便宜但是效果不错的保湿乳液。其实后者单独使用就能够有很不错的效果了,加了透明质酸不过是让其锦上添花而已。
DML内地似乎没有出售,不过屈臣氏自有品牌也有一款类似成分的身体保湿乳液可供选择——有朋友问我用在身体上的东西怎么可以用在脸上阿——其实就我而言,身体和脸没啥大区别,至少就那款产品的成分来说,用在脸上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