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从天涯看来的,不知道有人贴过没有,挺好看的。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35532.shtml
『莲蓬鬼话』 [经历]八一八闹鬼重灾区----医院的经历 |
作者:弄珠儿 提交日期:2009-8-17 22:28:33
在鬼话里看了好多大家的亲身经历,忍不住也要来说我的经历。我打小就生活在传说中闹鬼的重灾区----医院。从小的意思就是,两岁以后我的生活就一直和医院纠缠不清了。 |
转帖: 从天涯看来的,不知道有人贴过没有,挺好看的。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35532.shtml
『莲蓬鬼话』 [经历]八一八闹鬼重灾区----医院的经历 |
作者:弄珠儿 提交日期:2009-8-17 22:28:33
在鬼话里看了好多大家的亲身经历,忍不住也要来说我的经历。我打小就生活在传说中闹鬼的重灾区----医院。从小的意思就是,两岁以后我的生活就一直和医院纠缠不清了。 |
真的还是编的呀。。。吓死人了。。。
真的还是编的呀。。。吓死人了。。。
作者在帖子里面写很多都是她的亲身经历,还有一些就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告诉她的故事
反正我是追了一个晚上,昨天晚上剩我一个人没睡觉都不敢上厕所了
今晚的这个故事是我的寄生虫学老师告诉我的。
这位教授是上海人,在文化大革命时作为被下放的知识分子来到了贵州,我很喜欢他的课,蛮喜欢听他说的那种带上海味的普通话。
他上课时挺喜欢穿插一些他自己的经历说给我们大家听,那个时候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状况很不理想,而且最可怕的是他们不自知。
那时候我们的寄生虫学教授经常被派到山里去给住在那里的人送药,住在山里的人几乎都是少数民族,像水族、苗族、布依族这些。
当时还比较年轻的教授去得最多的是水族村寨,当时这些民族的排外心理很严重,根本不相信汉人。你给他送药,他当着你的面会放进嘴里,不过等你走了以后,他就从舌头底下把药挖出来。所以当时去送药的人要遵循三个原则: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吞下才走。
但这些在家里的人还算是配合的,最头痛的就是那些毫不妥协的,他怕汉人有歹心,只有每次一有人进寨子,他们就会逃到林子里去躲起来。
为了让这部分人乖乖来服药,村委和乡镇府没少采取措施。比如:要是不吃药,就拿走你家的粮食,来吃了就还给你。不过他们根本不怕,很多人家里根本就是家徒四壁,值钱的东西基本没有。
家里的存粮最多就是一点土豆啊、红薯啊、玉米啊什么的。你拿走了他也不来要,怕他饿死,你还是得还给他。毕竟,不吃药不违反法律,可要是因此饿死了人,那就太过分了。
后来这种猫捉老鼠来的次数多了以后,终于给教授他们发现了这些人重视的东西,他们最紧张的就是自己养的鸟,少数民族养的鸟确实好,毛光水滑,精神头十足十,叫得厉害又肯斗。
你只要拿走他养的鸟,他一定会乖乖来吃药。教授他们用这种方法才完成了很多次送药的任务。
在一次送药的时候,教授他们去了一个苗族的寨子,那里的人真的是生活得太苦,太穷了。每次下乡送药,为了消除这些人的敌对心理,教授他们都会带些日常用品来送给他们以换取好感,等大家熟悉一点之后就开始发药。
那时候带的最多的是盐巴,尤其是加了碘的食盐。盐在那里绝对是个奢侈品,有很多人家根本不舍得吃盐,而且他们出山一次不容易,就算有也大多是岩盐,这种盐像冰晶一样,使用时用绳子拴住放到汤锅里来上一圈就算加了盐。
这样的生活条件,患大脖子病的人自然就特别多,送加碘食盐也就显得非常必须的。
而且少数民族真的非常纯朴,在他们眼里,盐是非常值钱,非常贵的东西,你送盐去,很多人家根本都不好意思收。
这种情况甚至到一九八零年前后都还存在,我记得我先生跟我说过一件事,那时候他们家里插秧的时候人手不够,就去请了几个苗族同胞来帮忙。这些人做事很卖力,而且他们不要钱,他们只要走的时候你给他一点米就可以。
来帮忙做事肯定要做饭给人家吃,我先生说,他妈妈煮饭的时候,那些人就坐在院子里面一边洗手一边等。当他们看到我婆婆拿出盐来放在菜里时,他们马上就起身要走,坚决不吃,说是‘面愧得很’。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他们纯朴的想法里,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劳动甚至不配吃加了盐的菜。认为加盐的菜对自己来说是最高的礼遇。
从这件事,大家可以想见当时的少数民族看见教授他们送盐来时的那种感激之情。
在来拿盐的人群里面,教授他们发现了一个年纪大概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小姑娘脸色很苍白,脖子粗粗的,也患有大脖子病,而且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来说,她的肚子大得异乎寻常,几乎赶得上一个怀孕五六个月的孕妇。
这孩子很明显一副营养严重不良的样子,而且肚子这么大,可以肯定肚子里有寄生虫。
她一直牵着一个老年妇女站在人群里,那个老奶奶穿着很旧,几乎已经不大看得出原色的蜡染衣服。(据说,这些精细刺绣的蜡染服装基本是不洗的)
这祖孙两人也来拿盐,所到之处寨民们都自觉的让开。没有人和他们抢。
看见小姑娘的情况这到严重,教授他们就很仔细的询问起来,她们说的是夹杂一点汉语的苗语,教授他们不大听得懂。
反正不管听不听得懂,这孩子肯定必须得马上服用打虫药,还得吃些维生素。看见教授他们给这小女孩吃药,开始还很友好的寨民们马上上前来阻止。甚至还有激动的寨民把他们手里的药打到地上去,坚决不允许教授他们给这小女孩吃药。
大家见情况不妙,赶紧解释,但不敢继续坚持,那时候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还是很彪悍的。一般情况下,还是不惹他们生气为妙。
幸好这次因为去的这个村寨很偏僻的关系,乡镇府也派了人陪同。相当于向导,这人也是苗族,但是读过点书,算是有文化的人。也幸好有他在,最后还是靠他才解的围。
他跟寨子里的人说了一会儿之后,转回去告诉教授他们:“他们说这小姑娘是寨仙,保佑这个寨子的。她肚子里住着神虫,这些人以为你们要想下毒害神虫。所以才搞成这个样子。这些人野,惹不得的,还是回去算了。”
教授一行人不甘心,就告诉向导:“这小姑娘肚子里的肯定不是什么神虫,她肚子长的是寄生虫,不管她,她活不了多长时间。”
向导也为难:“我跟他们说寄生虫,他们能听得懂?我看今天我们先回去,过几天我一个人再来,悄悄把这个小姑娘带到你们那里。到你们那里以后,你们想咋治就咋治。你们看像这种好不好?”
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恐怕也只有这样了。只是担心这苗族向导会不会被这个寨子里的人报复,向导不以为然:“不要紧,我阿爹好歹还是个族长,他们不敢咋个。”
要说这向导也确实有几分胆色,过了几天他真的悄悄去把这小女孩带了出来,送到乡里面的卫生站。
这小女孩也很懂事,虽然一开始怕他们,但是相处几天以后觉得教授他们真的是为了她好之后,也就配合起来了。其实哪怕就算这神虫再尊贵,长在自己肚子里也是烦人。
教授告诉我们,最后从这小姑娘肚子里打下来的虫足足装了半脸盆。但这种虫的样子很怪,身体是肉白色的。最长的一根将近两米,样子像绦虫,但口器部分又不太一样。大家研究了几天也没有结果,最后他们取了其中一根制成了标本。但是这标本后来在学校被造反派革命时,很遗憾的丢失了。
现在想来,那个年代可真够疯狂的。其实,物质上的贫穷或许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愚昧无知。
今天收到一些网友发给我的信息,都对昨天那张贴子里的虫很感兴趣,我本身对这件事也存在一些疑惑,于是就在今天早上联系我以前的班主任,请他帮忙联系一下寄生虫学的老师。
等联系上了以后,也许就能对这些疑问作一个系统的回答了。
下午上班,晚上更新。
今晚早些时候我终于接通了寄生虫学教授的电话,教授已经回到了上海,我和老师讨论了一下当年他遇到的这件事,以下是我和老师的对话:
我:XX老师,好久没有见到您了,最近身体好吗?
教授:嗯,还好,还好,没想到会接到学生的电话,我老早就回上海了。
我:您还记得上课时您告诉我们的那个打了半盆虫子的小姑娘吗?
教授:这个有印象,怎么,你也还记得,我上课时也是随便说的。
我:有,有。您能不能再和我说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授:现在你也在研究寄生虫?
我:研究谈不上,有点兴趣而已。其实当年听到这个事就很感兴趣了。
教授:哦。其实当年那个小姑娘一开始也不是很情愿我们帮她打虫的。对所有人都大吵大嚷,苗语又不明白,真的头痛。
我:您能再描述一下打出来的那个虫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教授:我记得是白颜色的,虫体上有一根黑色的纵形线贯穿了虫体。嗯,最长的一根几乎达到两米,后来做的标本就是用这棵最长的虫子做的。
我:以您看来,您觉得当年打下来的究竟是什么虫?
教授:以当年看来认为应当还是绦虫的一种,但不同于我以前见过的猪肉绦虫或者牛肉绦虫。头部的长法和这两种都不一样。而且这种寄生虫虽然也是带状,但没有明显的分节。头上的吸盘一共有六个而不是四个。
我:当年那里的人普遍没有食用盐,这种寄生虫会不会是她食用了没有用盐腌也没有煮透的肉类造成的呢?
教授:这个可能性很大,那个地方的生活条件确实太差,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我:其实那个寨子里面有寄生虫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这个小姑娘就因为有虫就会被这些人奉为寨仙呢?
教授:这个我也不清楚。
我:有些少数民族会有对动物的崇拜,会不会这个寨子里面的人就崇拜这种形状的虫呢?
教授:应该不可能吧。动物崇拜是有的,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崇拜虫的。把虫拿来当图腾不可能,我认为应该不会。
我:猪肉绦虫的幼虫会侵入到人的大脑或者眼睛里面,造成癫痫或者失明,这小姑娘会不会就是正好有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恰好发生在祭祀的时候,所以被寨子里面的人误会可以与神沟通,才会奉她为寨仙?
教授笑:你想像力蛮有趣,具体她被奉为寨仙的原因我不清楚。虽然在当时来看,这个原因确实应该与她肚子里面的寄生虫有关系,但是这个关系我还真的理不清。
我:教授,您说她肚子里面的会不会是蛊?
教授笑:有意思,讨论到这个了。蛊这个东西我也听说过,但没有真正见过。但是我个人认为,蛊作为传说中的东西一直有所流传而没有消亡,这里面应该有真实的部分存在。
我:您的意思是说,或许没有传说里说的那样悬,但古代可能确实有人养过蛊。
教授:基本是这个意思,呵呵,其实,说起来蛊这个东西要是真的有证据证明确实存在,也算是最早的一种生物武器了。
我:咦,教授您这个想法确实比较新颖,说起蛊大家都觉得神秘、可怕。但要是把它的名字改成生物武器,又不大觉得什么了。最起码我们大家都听过这个名词。也多多少少知道一点生物武器的大致组成。
教授:凡是有所了解的东西都不会让人感到真的害怕,我们怕的是自己一点都不知道,不了解的事实。
我:您确定那不是蛊?
教授:我不确定,但是我们当年也问过那个向导,这向导是苗族,他马上就说不是。他说打虫药都打得下来的哪里会是蛊。
我:也有道理,如果这么容易解决,恐怕也不会传得这么悬。打下虫来以后那小姑娘还回没回她的寨子。
教授:回去了,向导送回去的。
我:那寨子里面的人没找向导麻烦?寨仙都被他弄得没有了?
教授(沉默了一下):听说有,但是没出大事,这个向导本身就有本事,枪法又好。一般的人也难打得过他。要不是他,当年我们差点被那个寨子里面的人当成坏人收拾了。
教授:说实话,今天晚上我觉得你不是来和我讨论这个寄生虫的问题的,你问这个到底干什么?
我有点不好意思:我把您当年告诉我们班同学的这个事写到网上去了,好多人感兴趣。想听详细一点的。我就打电话来找您了嘛。
教授:哦,是这样。那我要嘱咐你一句,作为医务人员,你说的话就要更谨慎,更严谨一点。想好了再写上去。不要夸大,不要失实。
我:教授放心,我不会乱写的。
互相问候之后我挂断与教授的电话,本来想加点儿夸张神秘的色彩写进去,但考虑之后,还是掐断了这个念头。原原本本的把这段对话写了上来。
到最后,我和教授也不能确定任何东西,所以欢迎对此有所了解的网友在贴子里和我讨论一下,也算作和大家交流交流。
作者:弄珠儿 回复日期:2009-8-26 11:52:00 | 284# |
作者:弄珠儿 回复日期:2009-8-26 18:07:00 | 299# |
作者:弄珠儿 回复日期:2009-8-27 0:51:00 | 308#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