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川大学生写的.......
省城大学就是四川大学,省城就是成都,那么高阳县估计不是简阳就是资阳了,呵呵,这两个地方的黑社会真的很恐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5 18:03:16编辑过]
又是一个川大学生写的.......
省城大学就是四川大学,省城就是成都,那么高阳县估计不是简阳就是资阳了,呵呵,这两个地方的黑社会真的很恐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5 18:03:16编辑过]
朱雀记 第二部 省城 第五十七章 塘中鱼
第二天易天行醒来后,洗漱妥当,正准备去山间放松一下,同时唤回小朱雀为自己疗伤,不料却颇为意外地看见小肖背着两个大包站在农舍的门口。
“少爷。”小肖脸上显得十分高兴。他昨天半夜被袁野从床上揪起来,告诉了他此间的事情,让他前来照看易天行的生活,一想到自己被袁头和少爷如此信任,便觉着自己前途无量,怎能不欣喜异常?
易天行一拍额头,头痛道:“是不是袁叔让你来的?”
“是啊。”小肖诧异道:“我还以为是您让袁叔传的话。”
易天行看着他带的包裹,便知道袁野肯定给这小子下了死命令,于是哀叹一声,也不再多矫情,把他领进门交给了徐氏夫妇。进了屋,看着小肖从包裹里拿出诸如人参酒、羽绒服、之类的东西,易天行不由傻了眼,张大了嘴问道:“我们不是来旅游,更不是来度假的。”
“有备无患。”小肖虽然不知道自家的三少爷躲在这乡下小鱼塘里做什么,但还是呵呵笑道:“乡下冷,人参酒补身子。”
易天行从羽绒服里面摸出一把硬梆梆的东西出来,不由望着司机小肖同志哀叹道:“那这呢?你带着霰弹枪来轰鱼的?”
………………………………………………………………………………
就这样,易天行在省城西边山下的小鱼塘住了下来。
虽然没有采菊东篱下的真趣,却也可以闲时钓钓塘里游不动的肥鱼,闷时喝喝把人参泡成了木渣子的陈酒,晨起山中唤朱雀,暮归塘边问鱼熟,生活的倒也怡然自在。
山间的风景颇好,虽然夜里有些死寂乏味,但天上繁星却比城里的任一个夜里都要明亮许多。易天行很喜欢在夜里唤来小红鸟,然后一人一雀坐在高高的树枝头,看着明月映照下的鱼塘里众鱼争食,激起水浪翻滚。偶有山风吹过,吹得他在枝头一阵轻晃,他看着天上显得格外明亮格外接接自己脸颊的月亮,神思一阵恍惚,心想那上面真的是荒漠一片吗?
他偶尔会想到自己奇异的身世和这一年来光怪陆离的遭遇,总觉得隐隐之中,有一只命运之手在左右着自己。自己虽说表面上伪作知天好命,但也有些不甘心随波逐流,总想弄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为什么。
为什么古老太爷会让自己去帮他找那个声音?这或许还能说的过去,因为他可能真的只知道自己这样一个修行者。那为什么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如闲庭信步一般走进归元寺的后园?上三天的秦梓曾经说过,那处后园对于海内的修行门派是一个禁忌。
如果说这禁忌便指的是后园那位神通可堪天地的老祖宗。那为什么老祖宗会对自己青眼有加,白白将归元寺镇寺之宝天袈裟送给自己的红鸟儿子?
想到因为这件天袈裟引来了上三天的大麻烦,易天行便是烦苦上心头,不能自解,他摸着小朱雀额上的那撮银毛,真是恨不得生生揪下来才好。
太多的为什么就像一道道丝缕,捆住了他的心念,让他愈发觉着重负难挡。这几日伤势也渐渐好了,他打算潜回省城,去向归元寺里的和尚们问个清楚。
明月林间照,有鱼塘中游。
易天行坐在高高的林梢上随着夜风一浮一沉,忽而大叫一声,似乎要将心中这几天来的郁闷随这一声吼排出身体,然后脚尖一踩,便向鱼塘里扑了过去。小朱雀不知道老爹忽然发了什么疯,咕咕叫着飞上了天空。
水花四溅。
易天行此时纯属穷极无聊,才会跳到鱼塘里玩。哪里料到这塘里养的却不是草鱼鲢鱼之类的可怜小家伙,却是淡水鲨。淡水鲨又名巴丁鱼,虽然野生的它们只以腐败动物尸体和植物碎屑为食,但毕竟顶着鲨名,总有几分凶悍野性,此时见着偌大一个哺乳动物从天上掉进自己家里,本性里还不知道能不能把对方当作食物,可能也是怕了这家伙来抢自己的烂鱼腐虾,便借着凶劲围了上来,绕着易天行的身子便是一顿猛咬胡撕。
易天行被凉水一浸才醒了过来,然后发现自己身边游动着无数条或青或白的大肥鱼,不由唬了一跳。待发现这些鱼拼命地在撕咬自己身体后,却是觉得好玩起来,他的金刚之身现在只怕连子弹也打不进去了,又怎么可能被鱼齿撕破?
于是沙水鲨的拼命撕咬,落在他身上的感觉倒成了浑身上下无所不在的轻击,易天行宛如置身于土耳其浴室,正享受着皇帝般的待遇,被姬妾们绣拳粉腿轻轻捶着。
池塘里翻滚不定,易天行逗着这些大肥鱼玩。他被咬了只怕有上千口,终于结束了这种另类的按摩,从塘边爬了起来,丢下那群咬了半天却没有一块肉落肚的可怜鱼儿在水里疲惫地游着。
这样胡乱闹了一通,少年人终于将那些烦心事全数抛诸脑后,脸上回复了平日的慵懒无谓神态。
被这里的吵闹声惊醒的小肖,赶到池边,却看见浑身湿淋淋的易天行正坐在塘边的石头上往外呸着水。
“少爷,没事儿吧?”小肖满脸警惕。
易天行盯着他手上拿着的那把猛火霰弹枪,苦笑道:“只要你不走火,估计就没什么事儿。”
…………………………………………………………………………………
乡间生活虽然颇有野趣,过的久了却也容易让人厌烦。徐伯徐妈也没有看电视的习惯,只有个收音机摆在卧室里。易天行吃鱼肉也吃的有些厌了,小朱雀虽然可爱又有灵性,但毕竟不会说话,所以多了许多和司机小肖聊天的机会,就是这些聊天,却让他生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念头。
虽然易天行自己也觉得这主意来的有些没来由,而且自己为了脱身考虑问题有些自私,甚至有些王八蛋般的不负责任,但有时偶尔看到小肖的脾气禀性,又觉得似乎这才对路。
“你这几天有没有和袁叔联系?”他随口问道。
小肖沉着应道:“没有,袁叔交待了,少爷不想让人知道你躲在这里,所以他不主动联系我们,我不会给他打电话,免得泄露了少爷的行踪。”
易天行微微笑了下:“说说你自己吧,跟着我呆在这么个无聊地方,会不会觉得闷?要不然你回城去看看。”
小肖笑道:“少爷这是哪里话。虽然和少爷接触不多,但总觉得少爷身上肯定有很多奇妙的事情,能跟在您身边受些薰陶总是好的。”
易天行这人是孔雀性格,自恋不可避免,呵呵笑着问道:“哪有什么好奇妙的。”嘴上是在自谦,却是暗想,自己的气质果然蛮能吸引人的。
小肖在他身边坐下,看着鱼塘:“少爷做事总是出人意料,像第一次送你去归元寺,进去的时候穿的是平常衣裳,出来的时候却是满身僧袍。”他嘿嘿笑道:“虽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而且想来少爷也不会告诉我,不过还是觉得少爷蛮神的。”
易天行哪里料到所谓奇妙便是这些事情,不由尴尬道:“那是……嗯,在归元寺里被僧人的大香烧着衣服,归元寺主持不好意思,所以赔了我一件……”忽然觉得自己这套说辞似乎太站不住脚,于是讷然住嘴。
小肖嘻嘻笑道:“那前天晚上呢?少爷怎么有那么大的胆子去淡水鲨的鱼塘里玩?”
易天行无语,过了会儿拍拍小肖的肩膀道:“你心思果然挺细的,不过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说,以后你也别问了。”
小肖面上闪过一丝畏惧之色,赶紧站起来道:“以后不敢了。”
易天行笑骂着让他坐下:“只是你问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怕什么?”
鱼塘边有些尴尬地安静下来。
“以前有个不知名的诗人写道:或是在寂静的树林中缓步沉思,想着那些配称为聪明、善良的人和事……”易天行摸摸牙,觉得好酸,“我不是个聪明人。但我看得出来,你是个聪明人,所以有些问题想问问你。”
“少爷请讲。”小肖听他有话要问,脸上恭谨应道。
“听说你在自学法学专科?”
“是。”
“果然挺有上进心的。”易天行笑笑,示意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想了会儿后道:“你应该很清楚,我很不愿意插手古家在省城的生意,虽然老太爷一直有这个想法。你能不能帮我出出主意?”
小肖哪里料到他一开头就给自己丢了这么大个题目,古老太爷为什么要让面前这个大学生少爷接手省城生意,又哪里是他这个黑道底层人物所能了解的,讷讷道:“这个小的真不敢瞎猜老太爷的心意,或许是他认为您有这个能力吧。”
“那愿望呢?”易天行侧头望着他安静问道:“能力与愿望是一个人能不能做好一件事的两个必备条件,如果没有愿望怎么办?你说我该怎么拒绝?”
小肖皱了皱眉,看到鱼塘上面水波渐泛金光如鳞,心中隐隐感觉似乎有什么样的机遇正在等待着自己。他想了会儿后,斟酌着用词缓缓道:“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会讲到愿望。更多的人都是被动地选择,而不是所有人都像少爷一样,在这件事情面前仍然有选择接手或是不接的机会。”
易天行有些感兴趣地看着他。
“我知道少爷是读书人,瞧不起我们这些混黑道的流氓。”小肖呵呵笑道:“其实袁老大暗底里已经发了好几次脾气,他是真心想扶您上位,您却总躲着他。”
易天行亦是一笑道:“这不瞒你,我小时候看见过许多事情,对于混黑道没有什么好感,再说我确实有足够的能力来选择要不要接手,而我的愿望肯定是不想接。”
“那您当初为什么要答应古老太爷?”小肖好奇问道。
易天行摊开双手无奈道:“哪有答应,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小肖皱眉想了会儿,心想面前这位貌不惊人的三少爷看来果真有了不得的本事,不然怎能让古老太爷如此看重。半晌后他说道:“其实少爷,混黑道的人,就像先前说的那样,他们只是被动地选择罢了。在入行的初期,没有几个人有选择的机会,您若肯回公司做事,说不定还可以带着大家走正道。”
易天行微笑着摇摇头:“这说服不了我。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自然也要由自己负责。而且洗白这种事情,在我们这种地方,难度太大。”
他起身向着鱼塘那边走去,从徐伯手上接过药食料,便往鱼塘里撒去,淡黄色的食料被他的臂膀撒开,碎成一片半圆,平平整整地落在塘面上。
徐伯笑道:“易先生使力使的好,像是喂了几十年鱼的老行家。”
……
……
小肖安安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忙完了,递上毛巾。易天行接毛巾入手却是一愣,才想明白是给自己擦汗的,可是撒些饵料对于他的体质来说,实在连锻炼都算不上,更不可能出汗,便微笑着把毛巾递还回去:“从见你那天起,便发觉你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能不能介意给我讲讲你的过去。”
城府二字,往往显得有些怪异的意味,尤其是这两字从顶头上司嘴里说出来时,更会带着不好的结果。
小肖一惊,正欲分辩,易天行挥手止住,随意道:“你先前说混黑道的都有自己的原因,我想听听你的原因。”
……
……
小肖踏足江湖的理由很简单,就如同社会上每一个忘了怎么走路的小子一样。读书读不好,因为读不好所以时间多,时间多所以可以到处去玩,去玩的地方多了,见的嚣张的人多了,自然容易受欺负。年轻人血性重,所谓平衡的反噬,他自然要愤而起来反欺负,反欺负又被狠欺负,所以要找靠山,这样便入了学校的社团,这下便更没前途了,出校后便直接跟着以前的老大开始在江湖上混饭吃,一直到了如今。
易天行皱眉忍着笑听他把这一大堆陈年烂芝麻事儿讲完,道:“这里面有哪一条原因是站的住脚的?”
“没有。”小肖这时候回答的很利落。
“所以。”易天行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是刚才说的那句老话,每个人要为自己走的路负责,我实在是没有理由做这些事情。”他转过身去,走到岸上土台处,用脚和着桶里的药饵,平静说道:“老太爷可能是真赏识我,省城里古家的生意确实也需要有个人管着,袁叔年纪渐渐大了,而且他性情过于朴实,看样子总有一天也是会跟着老太爷回高阳县。”
小肖垂手在他身后听着。
“义者利也,我也不是什么好人,只是这件事情没有足够的利益吸引我。”易天行平静望着他,“之所以我说这么多给你听,其中的原因你应该明白。”
“明白。”小肖低头恭敬道。
“慢慢来。”易天行点点头,唇角浮起一丝微笑:“我是一个学生,没有什么经验给你,不过我只知道一点,不管是黑道还是白道,追求的不外乎就是金钱罢了。所以你多动动脑子,看看怎样少做点伤天害理的事,又能多挣些钱,这就是关键。”
小肖愈发觉着有些看不透面前这位少爷,半晌后试探道:“可是一味赚钱,江湖上乱起来怎么办?”
“江湖?什么是江湖?”易天行低声说道:“没钱赚,就没江湖,你看书上那些江湖人争的还不就是钞票,只要你赚了足够的钱,你就有足够的江湖攥在手心里。”
“难道要洗心革面不问江湖事?”小肖目瞪口呆:“可地盘上很多铺子买卖纠纷,别的大哥找麻烦。小老板们都习惯找我们,而且道上兄弟确实有用,再说乡里乡亲的……”
“有什么用?维持秩序?”易天行从料桶里拾起稀稀的鱼食,慢慢搓成一个个的小圆,笑咪咪说道:“如果黑社会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
朱雀记 第二部 省城 第六十章 真元充盈
正这般想着。
“锃!”的一声清吟。
易天行余光一看,大叫糟糕,只见左颊被火烧伤的宗思正满脸阴鹜地从身后拔出一柄剑来。
剑身寒若秋水,光毫四溢,显非凡品。
易天行脸色一沉,隐约感到这把剑能够伤害到自己。
而他的全身修为还在与场中半空里漂浮着的小油灯对抗着。
他该如何办?
……
……
便在这生死一线间,林子上空传来一声极尖的清鸣之声。
伴着这道鸣叫,一道极亮极赤的火团划破了林梢上面的片片雾笼天空,撕开道大大的伤口,向着易天行身前飞来,直扑那盏幽幽燃着的火精油灯!
小朱雀感应到他的危险,终于冲了下来!
易天行大惊,身子一弹平空跃起,险险避开宗思自身后递来的寒意一剑,便向场中扑去。他不知道小红鸟碰上这昆仑山中的地火之精,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心焦之下,舍命而出。
不料他蹦的快,小朱雀下冲之势更急,便在他拦住小朱雀之前,它已经冲到了油灯那里,一张小缘,便如同啄食一般,将那盏古铜油灯里的幽幽火精一口吞了下去。
一口吞了下去!
易天行瞠目结舌,又是兴奋又是担心地看着它。而执剑于后的宗思似乎也万万没料到从天上飞了只小鸟来,便将自己视为神物的昆仑火精一口吞了,满脸土色,愕然站着。
……
……
林间颇为诡异的安静着。先前还你死我活的二人这时候看着一只通体红火的小鸟发呆。令人震惊的,小朱雀一口吞了火精,身体上却没有显出什么异状来。
“这是什么东西?”宗思握着那柄剑失魂落魄道。
易天行却一皱眉,一忧小朱雀的真身被这人看见了,另一忧却是感觉到身周的林间发生了些极奇妙的变化。
先前他体内的真火被昆仑地精引出,化为数条火龙绕着油灯打转,而此时小朱雀一口将油灯里的火精吞入肚中,却是隔绝了火龙与地精之间的引力,数条火龙似乎愣了会儿,又感应到自己主人易天行体内的火阵旋涡,便欢呼着向易天行扑了回来。
易天行却是大惊,心想这么多火元一下扑回体内,不会像吃多了的胖子一样腹胀体裂吧。
宗思浑身手足冰凉。他从那日七眼桥边看见易天行后,便决定除掉此子,这件事情根本便是瞒着吉祥天门中暗自进行,一方面是他觉得此人似乎是自己天生的危胁,另一方面……却是看不得小公子对此人似乎有些什么特殊的感觉。于是他暗自带着门内师兄弟从昆仑艰辛获取的火精,用起追踪之术,用了几天的时间才找到在渔塘边潜修的易天行。
不料却败了!
而且败的如此之惨!连自己的法宝也被那个叫不出名字来的小鸟一口吞掉!
宗思怒气盈胸,终于从先前的颓丧心绪中摆脱出来,这时候却不再向易天行动手,而是狂嚎一声:“还我宝来!”执剑向站在林间的小朱雀扑去,其势猛厉,似欲噬人一般。
而刚刚吞食了火精的小朱雀似乎正陶醉在吃了顿大餐后的喜悦里,咕咕叫着在林间缓慢行走,宛如人类饭后散步消食一般,全没注意到剑风即将临体,危险将至!
易天行大惊,哪里还顾得如何收伏在场间游走的火元之龙,心神一动,左指捏了个手印,右臂横举如刀,竟似有无穷的吸力将场中的游离火元吸着聚了过来,成了一个形状模糊的火刀。
砍!
意随心至,易天行心念方一动,这柄惊世骇俗的火刀便随着他右臂的轻轻一刀,破空劈了出去!
轰的一声巨响。
集中了易天行体内大数火元的这柄虚刀,赶在宗思剑锋砍到小朱雀之前,实实在在击打在了宗思的胸膛上。随着震天价的一声巨响,宗思哀鸣一声,被一股沛然莫御的强大力量横横打飞到天空上!
易天行右臂指挥的火元如同火山喷发般一溅而散,而宗思就像是火山口喷发出去的石砾一样,燃烧着穿过浓雾遮蔽的林梢,划了一道长长的弧线,竟似成了一个小黑点,不知最后落到了何处!
易天行远远望着天空中被自己击飞的宗思身体越来越小,自己也有些傻了。
好可怕的力量!难道这一火刀是自己发出来的?
事情还没完。
如此可怕的力量,如何回到他的体内?这是先前被昆仑火精缓缓吸引出的,而此时却像归家的孩子一样前赴后继往他的体内钻去,易天行只感觉到虚海内一片肿胀,整个身体虽然精神,却有些难荷其负。
火元钻回的越来越快,易天行体内的火元漩涡也越转越急,越来越厚实强大。
易天行知道已经到了关键处,闷哼一声往地上一坐,盘了个双莲花,双手疾幻法印,神识内倒转心经,瞎猫碰死老鼠般将三味坐禅经里初禅二禅三禅之品倒行而施,缓缓吸纳着这些本来就是自己的火元兄弟。
渐渐的,他体内火元漩涡的运转变得平缓起来,吸力虽然仍然十足,却变得有条不紊。而死死包围着他的高温火元也渐渐平静下来,乖乖地沿着他三万六千个毛孔慢慢地往体内渗去,一进体内被便归入虚海,再经火漩一转,成为最初的本始模样。
也幸亏易天行此人胆大心细,不然他一定会被这些火元挤的头晕脑胀,修行力大减,甚至可能会暗伤缠身。
小朱雀吞掉火精后,便变得有些懒散,看着自己老爹在练功也不帮忙,就趴在易天行身上睡着了。
而随着易天行对火元的吸纳,他的身体似乎成了一处空气中的漩涡,林间的空气绕着他的身体疾速打着转,卷着碎叶火烬还有林梢处不停燃烧着的火焰向他飞来,方圆五百米内,所有的林叶火苗都以他的身体为中心轻轻摇摆着,似乎在行礼一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8 14:09:44编辑过]
朱雀记 第二部 省城 第六十三章 回到省城(4)
袁野给他送了铺盖和吃的进来,两人一见面,他就把外面的警察一通臭骂,倒把易天行唬了一跳。袁野笑道:“常打交道,骂两句不妨事。”
易天行一笑道:“原来道上人物真有这么嚣张。”
袁野道:“少爷您就随便指个人,把小肖这事结了,嗯,彪子手下有个杀手就是用刀的。”
易天行摇摇头:“这事儿和那个什么彪子无关,我没道理冤他。”
袁野生气道:“可那小子报案,明着就是要看我们笑话。”
易天行笑道:“像这种争一时之气的,只怕也不是什么厉害人物,理他作甚?”顿了顿又道:“我知道,你肯定在外面找人捞我,不过……事情不要做急了,我可不想一夜之间,全省城的司法机关都知道我这么一号人。”
他忽然又想到什么,叮嘱道:“东城彪子那里,你不要有什么动作。”
袁野有些不解问道:“为什么?像这种事情可不能由着他做,明显不合规矩。”
“我不懂规矩。”易天行摸摸自己后脑勺,“这个人我出去后自己处理好了,你现在要紧的就是在医院里保证小肖的健康,还有就是把他弟弟照顾好。另外就是快些把我捞出去。”
袁野冷静道:“我和石河子分局的一个副局关系不错,只是他昨天去江宁开会,接了我电话,大概今天夜里才能赶回来,就辛苦少爷再等会儿。”
“捞人这种事情在小说上见的多了,没料到自己也有机会体验一下。”易天行微笑道:“也算是次不错的人生历练。”
袁野离开后,他开始对着窗子外边的天空发呆,天上飘着几丝云彩,如此孤寂令人难忍。
这不是他第一次独处。以前在高阳县城时,他也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小塘旁边发呆。但这是他第一次被强制性地关着,虽然在他眼里,关住他的这间小屋子比纸糊的强不了多少,但易天行一直有个很固执的想法,他虽然身体与凡人大相径庭,本身又有诸多超出世俗水准的神通,但他一直很想做一个普通人,至少是能够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之所以如此,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家乡里的那个女孩。
他无法想像蕾蕾以后跟自己过上这种神神道道的生活。更何况在今后的岁月里,他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样危险的事情。
便是这样胡乱想着,派出所小屋子窗外的天空渐渐变幻着颜色,太阳从初升渐至中庭又缓缓坠下,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易天行咪着眼睛看着窗外的斜阳,看着夕照在树叶上留下的火红之色,想到了小朱雀,不知宗思如今究竟是死是活,如果他活着,那小朱雀的存在被吉祥天知道后有什么麻烦还不知道,如果他死了,只怕吉祥天更不会善罢甘休。
仿佛与他心意相通,他刚想到吉祥天这个名字,便感觉到一墙之外传来了一丝气息。
一丝修行者散发出来的气息。
易天行微微皱眉,将手掌按在墙上,对着窗外空无一人的地方轻声说道:“哪位高人来访,还请出来一会。”
不料窗外沉寂许久,不见有人答话。
……
……
夜深了,易天行有些食不知味地扫荡掉警察送来的盒饭,无比真切地感受到:自由这种东西真是比空气还珍贵的存在。
派出所里的电话很突兀地响了起来。
过了阵,传来一阵脚步声,易天行从窗前回过头来,看见一个生面孔的警察,看肩上的标志,似乎职位不低。
“易天行?”警察问道。
易天行下意识应了声是。
“辛苦了,快请出来吧。”警察的语气很温和。
易天行有些摸不着头脑,心想袁野说的捞人似乎没有这么快。昨天把他载回来的警察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疑惑,把房门打开,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这是市局的潘局。”
易天行愈发觉得奇怪,按他的判断,古家这种上不了台面的生意人,是断断极难与市局这种层次的专政机关搭上线的。
他一边穿着衣服,一面对那位潘局表示了下谢意,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时,终于忍不住问道:“这就是要放了?”
潘局笑了笑:“事情虽然没有查清,但按道理看,你怎么也没有嫌疑。”
易天行亦是一笑,心想道理总是这样的,但总不可能这么简单就放自己出去,总是有人说话才对。
潘局笑道:“等出去,你就知道了。实在想不到,以你古家的身份,居然他老人家肯为你说话。”
易天行隐隐猜到是谁,也就不再客气,再谢了声,便随着他走到派出所外面。
一直在派出所外面候着的古家人看他出来,正准备迎上,易天行看见潘局面色不豫,赶紧使了个眼色,便和潘局一起走到街拐角,上了一辆汽车。
朱雀记 第二部 省城 第六十四章 夜里站着个瞎子
“叶相师兄。”易天行笑咪咪地和车上的白衣僧人打着招呼,“怎么今天把袈裟又换成白的了?不怕我再刺你几句。”
归元寺主持的得意门徒叶相僧没好气道:“关了你一天也没说把你这性子关好点。”转过身向潘局道了声谢,合什一礼。
潘局笑道:“这只是小事情,以这位少年在古家的身份,我们没有什么证据自然也不好多关的,何况是斌苦大师发了话。”
说完这句,又和叶相随便说了几声几天后去归元寺的事情,便告辞了。
待这潘局走了,易天行才在汽车上伸了个懒腰,呵呵笑道:“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是斌苦和尚把我捞出来的。”归元寺斌苦主持兼着省政协副主席,捞个人还是件轻松的事情。
叶相僧苦笑道:“你还乐得出来?知不知道你惹了祸?”
“什么事情?”易天行心知肚明,却还在装着傻。
“师傅说了,你先不要回省大,随我回归元寺吧。”
易天行略沉思少许,便应了下来,和车外的兄弟说了声,便吩咐开车。汽车开动起来,不多时便消失在省城的沉沉夜色之中。
汽车开过七眼桥不远,却忽然嘎吱一声停了下来。
此时夜色深沉,举头无月,府北河缓缓流淌。
易天行止住叶相僧下车的举动,咪着眼推开车门,看向前路。
路上有一个瞎子,正拄着个青竹杖,在有些微寒的夜里轻声咳嗽。
“今天先生不算命?”易天行微笑道
“阁下命硬,算不出来。”竹叔冷冷应道。
“先生拦我去路,这是何意。”
“易先生何须假作不知。我门中弟子现今身在何处,还请易先生告知一二。”
易天行眉头一拧,想了会儿后缓缓应道:“这事须瞒不得贵门。吉祥天何等样的存在,为什么要派人追杀在下?先是那个叫秦梓的小姑娘设局阴我,后又有一个叫做宗思的人伤我属下,又欲杀我。敢请教这是为何?”
竹叔略略侧头,道:“其中缘由日后再来详论,只是宗思昨日离门,一直未归,不知……”语气顿然变得冷森无比,“不知是否已经命丧阁下之手?”
说完这句话,府北河上吹来的湿气也显得冷上了几分,竹叔手中竹杖刺入土中,众人只觉土下似乎有什么事物在急速生长,渐渐向着自己这方来了。
易天行皱眉,脚在路面上重重一顿。
坐禅三味经缓释,一道雄浑无比的真火向着路面上的泥土里探去。
不知过了多久,路面上约摸数丈的地方,两股力量终于碰触到了一处。
竹叔拄着竹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易天行眉宇间的凝重之色也是愈来愈重。
地下渐渐传来了很奇怪的声音,就像是豆在釜中哭泣的声音一样,唏唏唆唆,又像是秋天的枯叶被火苗燃烧一般……
“过不来了。”易天行静静说道。
随着他这句话出口,他和竹叔二人间的路面上一声闷响,整段路面似乎被什么力量震高了一截又迅疾落下,扬起好大的灰尘。
两人间的路面似乎被火烤过一般,散发着令人难忍的热气,渐渐裂了开来,若有明眼人,或许能看见小小的裂口里有许多烧焦的植物根系。
竹叔身子一震,勉立站直,咳了两声,道:“不期数日不见,阁下的修行精进如斯。”瞎了的双眼极古怪地一翻,看着有些骇人:“只是如果今日不把人交出来,你却是过不去。”
他说完这句话,易天行才感应到四周的黑暗里似乎隐藏着许多高手,每个人身上真气流动,虽然境界比自己都略有不如,但亦非凡俗之辈。
他皱皱眉头道:“吉祥天,何其美丽的名字,佛祖经书里赋予了怎样的涵义?如今你们用这名字组着门派,却干着肮脏之事,不嫌羞耻吗?”
竹叔冷然道:“我门中向来与人为善,阁下休得污血喷人。”
易天行冷笑道:“修行门中规矩,严禁无故伤害凡人,昨日与我住在一块儿的凡人却被你们门下弟子宗思生生砍断了腿,如今还在省大医院里躺着,难道与人为善就是要把人的腿砍下来?”
竹叔似乎初闻此事,脸上一阵愕然,皱皱眉又道:“断不会有此事,如今宗思只怕已命丧阁下之手,这些事情还不是由着你说。”
“我是什么样的人。”易天行道:“你们门中有个叫秦梓的小姑娘应该比较清楚,你可以问问她,看我是不是一个好撒谎的人,更何况这些事情我有必要撒谎吗?”
他左手结个解冤结手印,右手遥遥指着竹叔,一点明红朱火从他的中指透了出来,在夜空里幻作一道美极诡极的小火剑。
“我一向对你们避让,但若真逼得急了,厮杀一番也不是不可以。”易天行冷冷道。
“你先告诉我宗思如今身在何处。”
易天行心想鬼知道那小子被自己一记天外火刀打到哪儿去了,说不定早就去奈何桥边喝孟婆汤,只是这话是万万不敢出口:“他昨夜来袭杀我,被我赶跑了,至于他现在到了何处,应该是我找你要人才对。”
竹叔话语一窒,吉祥天虽然神秘,却向来自诩正道之人,眼见易天行嘴利,倒不知如何应付。
“那我门中的昆仑火精又在何处?”
“火精?是什么东西?”易天行仍然施展自己的厚脸神功。
竹叔气不打一处来,手指在竹杖上不停抖着:“易先生何必苦苦支撑。”
易天行微微一笑,从怀里取出被自己捏扁了的那盏小油灯,扔了过去:“这是火精吗?宗思就是用这个来杀我,结果却被我破了。”
黑暗中吉祥天的一个门人悄无声息地掩近,也不见他如何动作,那盏小油灯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易天行暗自一懔,心知今日对上的这些人果然很麻烦,暗中思琢少许后呵呵笑道:“瞎子叔,咱们也是第二次见面了。至于宗思昨天来杀我的事情,我暂时不找你们麻烦,让路好不好?”
本是示弱之意,不料落在竹叔耳里却换了个意思。他早就将易天行这些年里的过往打听的清清楚楚,当然知道他在高阳县城里睚訾必报的性情,这时见他不向自己追讨宗思,只怕……宗思早已被这人杀了。
想到此节,他闷哼一声,怒气盈胸,喝道:“将此人拿下,送小公子处治。”
黑暗中不知多少人应了下,声音在夜空里显得格外空荡。
一直安静坐在车上的叶相僧此时却发话了。
“好热闹的夜。”
白衣飘飘的僧人,指吐火剑的少年,拄竹而立的盲叟,夜空里隐藏着的凶险,构成一副极诡异魅惑的画面
朱雀记 第二部 省城 第六十六章 朱雀之庇
叶相僧一窒无语。
“不肯教?那把你那些师兄弟玩的大悲咒教我。一排和尚整齐吟唱出声,确实还挺能唬人的。”易天行笑嘻嘻道:“在县城的时候就想着要学梵文,一到省城就被这些事耽搁了。”
他的心里其实有许多疑问,但生就这种惫懒性子,既然知道见到斌苦后一定能有个解释,便又回复了无赖神态。
汽车在黑夜中缓缓驶进归元寺。
易天行一进后园便深深吸了口气,叹道:“终于安稳了。”
“不安稳。”一直在禅房里等候的斌苦大师微微笑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佛不动心,无始亦无终。”易天行脱了牢狱之苦,又得归元寺之助没和吉祥天翻脸,心中对这老和尚不免有些感激,深深一什到地。
斌苦大师微微一笑,将他领进禅房,然后道:“你可是有许多事想问我?”
易天行点点头。
“居士乃是有缘人。”
易天行今夜第二次听僧人称呼自己为居士,微微咪眼,心里保持着冷静:“如何有缘?”
“居士未曾施术,便施施然进我归元寺后园,显是上天护佑,这便是一缘。一场误会之下,却得了不问俗事的老祖宗相救,这便是二缘。居士携着圣物朱雀外火燎身,不习本寺方便门佛法便有殒命之险,这便是三缘。而本寺至宝天袈裟被种于朱雀额头,以镇天火,从此与居士不离不弃,便是四缘。”
易天行诚挚请教道:“究竟我与佛门有什么缘份?”
“老衲也只是猜忖,毕竟我佛门史上,已有数百年未见……”斌苦大师一脸宝严道:“佛门史中,无父无母,自外而来,无师自通大智慧……若不出意外,居士应着这真言,应是我佛门传经者。”
“什么是传经者。”易天行膛目结舌。
“把这些经书看完。”斌苦大师道:“以居士的聪慧心,定能悟了。”
丢下这晦涩难明的几句话,斌苦大师起身离去,剩下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易天行和蒲团旁边的几本书籍。
易天行拾起书籍一看,却发现是杂七杂八,什么样的书都有,分别是《大唐玄奘三藏西域记》、《南山律宗史》、《阿弥陀经》、《大乘五方便》
便是这样浑似毫无关联的书摆在自己面前,易天行毫无头绪,拾起却又放下,正在此时不知为何他心中忽有感应,扭头望向归元寺后山那间小茅屋的方向。
便在此时,老祖宗的那个声音在他的心里响了起来,是一声冷笑。
一声极怨恨极愤怒极怅悔的冷笑。
月光洒在归元寺的禅房上,清清洒洒一片清丽,易天行盘膝坐在禅房内的蒲团上捧着微微有些发黄的经书,慢慢翻读着。书页上墨迹如夜,让人心中宁静,经文精深,玄思幽远,虚实相间,一时竟让他的神思恍恍乎有些外游之意。
这几本经书均为佛门精义,却不涉玄妙修行之法。
易天行认真颂读,随着唐三藏西去东归,品着鸠摩罗什大德那一声声的佛说,隐约感觉着自己似乎跟随着达摩先师在少室山那个满是积雪的山洞门口,看着那个叫做慧可的断臂少年……
“什么是传经者?”
他在心底这样问着自己,也这样问着面前那个满面皱纹的老和尚。
斌苦和尚摇头不语,转而道:“居士你看这几本经书有什么共通之处?”
易天行应道:“均为一代大德所著或是自西土译来。”
“这些大德有何相似之处?”
易天行皱皱眉头,半晌后应道:“三藏法师生于盛唐,达摩祖师是南朝时渡的江,鸠摩罗什是后秦时从龟兹国来中土,神秀和尚八十岁的时候,安禄山才打进长安。这些人有什么共通之处?”他自幼看书便多,对于这些佛门高僧虽然了解并不深刻,但一些大体上的事情还是记得清楚。
斌苦和尚微微一笑合什道:“其实……他们都是传经者。”
“传经者?”易天行心头一震,联想到斌苦和尚说自己也是传经者,脑子里有些迷糊,“什么传经者?不明白。”
“每逢佛法衰微之际,天下大乱之时,我佛慈悲,便会降下大德之力,游走于世间,以佛门经义教化世人,这大德所附,便是所谓传经者了。”
易天行并非常人,先前稍一错愕,此时便已回复冷静,笑着问道:“传经取经,又不是拍西游记,说这多闲话又能如何?”
斌苦和尚笑着应道:“居士还是爱顽笑,你可知达摩祖师面壁十年,才传下我禅宗之星星点火;唐李太宗当朝,民心初定,天下不安,三藏法师西去天竺,历十数年而归;南北朝时六祖慧能出身梅岭,却险些湮没不闻,全靠七祖神秀于长安宣法,与北宗相争数十年,方才定下正统……”
易天行赶紧摆手止住他的罗嗦,他自然清楚斌苦老和尚最后说的是当年禅宗史上最大的一桩公案,说白了,也就是几个和尚在那里争,谁才是佛祖的正宗灰孙子吧……他自然不敢将这段腹诽当着斌苦的面儿说出来,毕竟不论怎么说,自己来省城后,很是承这老和尚的情,也得了对方不少助力,这表面上的尊敬还是要讲究的。
“好,既便这些是佛门中万众敬仰的传经者,每当佛法衰微之际,传经者便应运而生,揭竿而起……”易天行忽然觉得自己这成语用的大不妥当,似乎是把这些佛门传奇人物全当作陈胜吴广一流,却也不及改口,一个呵呵打个马虎眼,续道:“将佛法洒遍世上,普渡慈航于苦海里渡世人往彼岸去……可是……”
“可是……”他眉宇间闪过一丝莫名之色,挑着眉梢望着对面的老和尚,“这与我又有何干?”
“前夜说过。你便是当世的传经者。”
传经者三个字像楔子一样深深嵌进易天行脑子里,纵使他想摆脱似乎也力有不逮,他摇摇头,尽可能让自己显得轻松些,缓缓笑着问道:“大师,你是说。我是当世天生的大和尚?”
“也可以如此说吧。”斌苦大师微微一笑,“此乃天生一段缘份,乃居士与我佛门的三世宿缘。”
易天行很直接地问道:“讲些能说服我的理由。”
“居士可有慈母育尔身?”斌苦微微垂下头。
易天行一愣,又听到这越来越不顺眼的老和尚接着问道。
“居士可有严父教尔行?”
“居士可知自己来自何处?”
“居士可知自己体内为何天生便有偌大神通?”
“居士为何不进寺院,却能通过修行佛经而悟禅宗玄妙之法门?”
“居士为何能得圣物朱雀之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