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就纵狗去追,到了晚上宿营,采些山里的草蘑香料,燃起营火烧烤,我和胖子都大饱
口福,这些天就没吃过重样的野味。
在这大山里行路,如果没有带猎狗,就只能睡在树上,我们带了三只巨獒再加上五只
大猎狗,这种力量,在森林中几乎没有对手,除非是碰上三只以上的人熊,英子说獒是人
熊的克星,林子里的人熊听见獒的叫声,马上就会远远的躲开,所以晚上睡觉我们都睡在
帐篷了,忠实的猎犬们在帐篷周围放哨,没什么可担心的,这些狗比人可靠多了。
英子的脾气比燕子年轻的时候可冲多了,气死独头蒜,不让小辣椒,走什么路线,吃
什么东西,这些都得听她的,谁让她是向导呢,那些狗也都听她的,我虽然当惯了连长,
在她这也只能忍下来当普通一兵了。
不过英子确实有两下子,打猎、寻路、找泉水、分辨山里蘑菇有没有毒,在深山里怎
么去找木耳、蘑菇、榛子、都柿,党参,五味子等等,简直就没有她不懂的,而且在山里
有些动物,我都叫不上名来,平生从未见过,英子却都能说出来,这是什么什么动物,在
什么什么环境里生活,以什么什么为食,用什么陷阱可以活捉,我跟胖子听得大眼瞪小眼
,只能说两个字:服了。
她们鄂伦春人,都是天生的猎手,鄂伦春这三个字是官方对这个民族的称呼,也并不
太准确,有时候他们也自称“鄂而春”或者“俄乐春”。意思是指在林海山岭中游荡的猎
鹿之人。他们长年在小兴安岭的林海之中游荡,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中国刚解放的时候
,鄂伦春人全部人口还剩下不到一千人,政府让他们从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山老林里出来,
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是族人对祖先过的那种游猎生活,有一种近乎神化般的崇拜和向往
,他们信奉萨满,崇拜大自然,虽然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还是要经常性的进山打猎。
沿途无话,咱们书说简短,众人晓行夜宿,在原始森林中行了六七日,终于到达了中
蒙边境的黑风口,黑风口的森林密度之大难以形容,深处几乎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全是
红松,落叶松,桦树,白杨等耐寒树种,地上的枯枝败叶一层盖一层,走一步陷一下。人
还好办,就是马的自重很大,经常陷住了动不了,我们只好使出吃奶的力气连拉带拽,就
这么走一段推一段的蹭着前进。
也不知最下面的有多少年月了,腐烂的枝叶和陷在里面而死的野兽,发出一阵阵腐臭
的味道。这种恶臭又混合着红松和野花的香味,闻起来怪怪的,不太好闻,但是闻多了之
后让人感觉还有点上瘾。
到了黑风口,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了,我们找到了一条山谷,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野
人沟,这里的外貌没什么奇特之处,没有喇嘛沟那么猛恶,但是这是只直观的感觉,英子
说看起来谷里肯定有大烟泡,务必要看清楚了再下去,陷到大烟泡里可就出不来了,要想
下到野人沟里,每人必须准备一根大木头棍子探路,下边的落叶太深,比沼泽地还厉害,
幸好现在不是雨季,否则别想下去。
野人沟属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余脉,两边的山势平缓,整个山谷的走向为南北走向,东
西两侧都是山丘,最中间的地方终年受到日照的时间很短,显得阴气沉沉,谷中积满了枯
烂的树叶荒草,除了些低矮稀疏的灌木,没有生长什么树木,出了山谷树木更稀,原始森
林到此为止,再向前两百多里就是辽阔的外蒙大草原。
其时已近黄昏,血红的夕阳挂在天边,我们登上了山坡,放眼眺望,只见红日欲坠,
天际全是大片大片的红云,整个天空都象被浓重的油彩所染,森林覆盖的绵延群山,远处
没有尽头的大草原都在视野中变得朦胧起来,真是苍山如海,残阳似血。
胖子见此美景心怀大畅:“老胡,这景太美了,咱这趟没白来。”
我最记挂的就是野人沟里的古墓,对照《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仔细观看谷中地形,
又取出罗盘辨识八卦方位,心中暗道:“总算是他娘的找对地方了,这谷里必有贵族的古
墓。”
野人沟,原名“捧月沟”,这里地势稳重雄浑,有气吞万象之感,一端是草原,另一
端和大兴安岭相连,外蒙大草原就如同一片汪洋大海,而捧月沟就似是汇流入海的一条大
江。
虽然这里的风水气派还不足以埋葬帝王,但是埋个王爷万户大将军之类的大官,那是
绰绰有余了,等到月上中天之时,月光就会为我们指出古墓的方位。
天色渐晚,太阳逐渐沉入了西方的地平线,大森林即将被阴影吞没,这里之所以曾经
被称为“捧月沟”,是因为月亮升至山谷正上空的时候,仰面躺在山谷的最深处抬头去看
天空,视觉的余光会产生一种错觉,两侧最高的山丘象是两条巨大的臂膀,伸向天空的明
月。这处穴中的死者取的是日月精璞瑞气,在我那本祖传风水书中“天”字一章有详细解
释,有些字面上的内容虽然看不明白,但是结合实地观察也不难推测个八九不离十。
如果野人沟里没有那么厚的枯叶烂草覆盖着,直接就可以找到最中间的位置,可是现
在只有等到晚上月亮升起来,才可以根据天上的月亮方位进行参照,下到谷底的最深处寻
找古墓。主要还是我们人力有限,干活的时候不能有偏差,否则那工程量可就太大了。
现在距离中夜为时尚早,我们把帐篷扎在山坡的一棵大树下面,将矮马栓在树上,给
它喂了草料,点了篝火烧水吃饭,今天晚上的野味是猎狗们捕来的一只小鹿,这鹿的样子
有些怪,身上有梅花癍,体形不大,长得很不匀称,后腿粗得异乎寻常,大耳朵没有角,
应该是只雌的。
英子见猎狗们拖来这只怪鹿,急忙赶上前去,把鹿身翻过来检视死鹿的腹部,怪鹿的
肚子上血迹殷然,英子又把鹿嘴掰开,象是要寻找什么东西,最后终于是没有找到,气得
她狠狠的在鹿身上踢了两脚,又对那些大猎狗们骂道:“这些熊玩意儿,整天就知道吃,
啥也指不上你们这,你们几个今天谁也不许吃饭”
胖子在一旁瞧得奇怪,便问英子:“大妹子,你找什么呢?”
英子一边抽出尖刀给鹿剥皮,一边回答胖子的问题:“胖哥,你没见过这种动物吧,
这是麝,母麝的肚脐里有麝香,哎呀妈呀老值钱了,不过这东西贼极了,一瞅见有人要抓
它,先一口咬掉自己的肚脐,嚼个稀烂,妈拉个巴子这几条狗太熊,它们的动作再快点就
能得到一块麝香了。”
胖子听了之后,靠着一棵大树坐下,低着头弯着腰,向自己的肚子上一下一下的使劲
。
我一拍他的脑袋:“你他娘的想什么呢,你以为你是鹿啊,自己能拿嘴够得着自己肚
脐儿,再说你肚脐儿里全是泥,不值钱。”
胖子急了:“胡掰你,我后背有些痒,在树上蹭两下,你才是想咬自己的肚脐儿!”
我们俩斗了几句嘴,就分头收拾东西,我去捡干柴,胖子去帮英子烤肉,我们只烤了
麝的一条后腿就足够吃了,麝的内脏都喂了那五条大猎犬,英子是刀子嘴豆付心,刚才还
说不给这几条狗吃晚饭,现在又怕它们不够吃。
另外三条巨獒都高傲的蹲在远处,根本不拿正眼去看那些抢吃动物肚肠的普通猎犬,
英子把麝的两条前腿分给两只獒犬,还有一只后腿给了体形最大的一只叫虎子的巨獒。
三个人围着篝火吃烤肉,英子给了我们每人一把小刀和一个盐岩制成的小碗,鹿腿就
架在火上翻转着烧烤,用小刀一片一片的片下来,在碗中一擦就有了咸味,这顿饭吃得很
快,我光想着沟里的古墓,也没吃出来麝的肉味与普通的鹿肉有什么区别。
吃完之后,月亮已经升了起来,借着月光可以看到天上的云流速很快,这说明晚上要
起大风了,眼见时候差不多了,就把猎狗都留下看守营地,我们三人各自持着木棍猎枪下
到了野人沟里。
我们每向前走一步,都要先用木棍狠插前面的地面,看看有没有大烟泡。野人沟下面
的情况比我们预先设想的要好很多,虽然有些地方的落叶都没了大腿,但是没有形成大烟
泡(枯叶被雨水浸泡腐烂而形成的沼泽),看来要想挖古墓,还得先把盖在墓穴上的落叶
清理掉。
我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又取出罗盘对比,环视山谷的两侧,最后终于把位置确定了
下来,这条山谷里可能有很多古墓,但是最主要的一个,也是最有身份的贵族,他的墓就
在我们脚下站立的地方。
插了一根木棒留在这里做记号,今天先回去好好睡一觉,养足了气力明天一早就来动
手挖掘,这深山老林的,方圆几百里也没有其他人,没必要偷偷摸摸的晚上干活。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给胖子讲盗墓的事,既然干了这行,就应该多了解这些事情,不能
光凭力气傻挖,从我们进山起,我就在不停的给他讲。
在中国自古以来,被记载的最早的盗墓事件大约发生在三千年前,那是周朝,三皇五帝,
夏候商周的那个周朝,周朝这一时期也分为东周西周两朝,就是封神演义里凤鸣歧山,姜太
公等人扶佐的那个王朝,有八百多年的基业,在那个时代里,共记载了两次重大的盗墓事件,
一次是周幽王的墓被盗,还有一次是商汤墓被盗,幽王墓里发现了两具全身赤裸栩栩如生
的青年男女尸体,把盗墓贼吓得扭头就跑,而汤王墓里掘出一块大乌龟的壳子,上面刻满
了甲骨文。
胖子说:“老胡你别跟我扯这用不着的,你就说墓里有没有鬼?有鬼咱们怎么对付?
还有上次你说的那个什么鬼吹灯,我听着怎么那么邪呼呢?”
英子说:“啥鬼吹灯啊?是俺们东北说的烟泡鬼吹灯吗?”
我说:“不是东北的那个,是摸金校尉们的一种迷信行为,其实也不一定没用,墓室
里的空气质量不好,如果蜡烛点不着,人进去肯定会中毒而死,这些从科学的角度也可以
解释。再说古墓里怎么可能有鬼?那都是迷信传说,就算有咱们也不用担心,我都准备好
了黑驴蹄子,糯米之类僻邪的东西了,总之一句话,盗墓就别信邪,要是怕鬼就别盗墓。
”
胖子恍然大悟:“噢,闹了半天,你让燕子准备这些东西是为了避邪啊,我还以为你
牛逼哄哄的不怕鬼呢,对了,那醋和鸟笼子是干什么用的?”
我刚要回答,忽听山坡上传来一阵阵猎犬的狂吠,三人都是心中一沉,心想该不会是
有什么野人野兽来袭击我们的营地了?不过那里有三只巨獒,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应
该敢来惹麻烦,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得猎狗们乱叫?急忙紧走两步赶回山坡之上。
回到帐篷旁边,一幅血淋淋的场景出现在面前,栓在树上的矮马不知被什么猛兽撕咬
,整个肚子都破开了,肚肠流了一地,矮马还没断气,倒在地上不断抽搐,眼见是不活了
。
猎狗们围在矮马周围冲着矮马狂叫,好象见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物,叫声中充满了不安
的燥动。
按常理说,马和狗是好朋友,矮马的肚肠绝不是狗咬的,那会是什么野兽做的?三头
巨獒五只猎犬环绕在左右,竟然没有抓到行凶的野兽?
环视四周,哪里有什么野兽的踪影,唯有空山寂寂,夜风吹得林中树叶沙沙乱响,我
们握着猎枪的手心里全已经是冷汗。
马嘴里吐着血沫,鼻孔里还冒着白气,肚肠虽然流了一地,却一时半会儿咽不了气,
英子对准马头开了一枪,结束了它临死前的痛苦。
我忽然发现马的肠子在动,不是出于生理反应的那种抽动,而象是被什么东西拉向地
下,拉扯矮马内脏的东西就躲在马尸的下面。
我赶紧把英子往后拉了一步,刚才的情形胖子英子也都见到了,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脑中均想:“会不会是野人干的?”
身处野人沟,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野人,可是野人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撕开马腹吗?也
许它是用了武器,不过会制作武器的那就不是野人了?看来是野人所为的设想不能成立。
还没等我们想明白,地上的内脏都被扯到了马尸底下去了,下面的情况被马的躯体遮
挡完全看不到。
得先把马的尸体移开,我掂了掂自己手中的猎枪,这种枪比起我十几年前在喇嘛沟打
人熊用的抬牙子可先进多了,不过这种运动气步枪口径太小,难以对大型猛兽形成致命的
杀伤。不过在这种场合,有胜于无,毕竟比烧火棍强多了。
有枪有狗,大伙心里多少有了些底,于是三人合力推开马匹的尸体,地上的草丛中,
赫然呈现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地洞。
洞有一个小水桶那么粗的直径,成年人想钻进去不太可能,矮马的肚肠就是被什么东
西拖进了洞里,我们刚到的时候,这个洞被草盖住了,谁也没有发现,见这附近草长,就
把马拴在了这里。在我们下山谷里寻找古墓的时候,洞里的家伙突然袭击,撕开了马的肚
子,猎狗们虽然凶悍绝伦,但是洞口被马尸遮住,急得乱叫,却无可奈何。
我用手电向洞里照了照,黑洞洞的,不知有多深,看看洞壁上的痕迹,做了三年多工
兵的经验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洞不是人工的,是某种动物用爪子挖的
,而且爪子很锋利,是个挖洞的好手,要不然怎么能一下撕破矮马的腹部,但是究竟是什
么动物,可真就想不出来了,就连对森林了如指掌的英子也连连摇头,对这样的动物见所
未见,闻所未闻。
我估计这附近还会有其它的洞口,看来这野人沟看似平静,风景优美,实则暗藏凶险
,难怪几十年前来这盗墓的那一队人有来无回,不知他们是不是也碰上了这种地下凶残的
怪兽。
此地不宜久留,决定不等天明,连夜行动,三个人分成两队,我和胖子带五条猎狗,
到山谷下面去挖墓,英子带着三只巨獒,在附近寻找袭击我们的怪兽,那家伙再厉害也不
会比三只巨獒更凶猛,与其消极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如果哪一方有情况发生,就鸣枪通
知,另一方尽快赶去支援。
单说胖子引着五条大猎犬,我背着工具等应用之物,两人作一前一后,按照先前探好
的道路下到了谷底。
我取出两把工兵铲,自己拿了一把,另一把扔给胖子:“小胖,活干得麻利点,这里
不宜深葬,落叶层下的古墓不会太深,咱们越早挖到古董越好,然后就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回家,卖了钱给乡亲们修条公路。”
胖子往自己手上吐了两口唾沫:“看胖爷我的。”
德制工兵铲上下翻飞,每一下就戳起一大块枯枝落叶形成的淤泥。
野人沟的山谷里虽然没什么树,但是一刮风就会把周围山上的树叶吹进来,积年累月
,着实深厚,我们轮番上阵,足挖了六七米深,终于见到了泥土,我用手抓起一把,土很
细,颗粒分明,没有块状的土疙瘩,用舌尖尝了一下,有点发甜,没错,这就是封土堆,
下面四五米就是墓室。
快挖到墓室的时候就要小心了,有些墓里是有防盗机关的,北宋辽金时期的古墓不象
唐代以前,唐代以前都是落石、暗孥等机关,北宋时期防盗技术相对成熟起来,尤其是一
些贵族墓葬,不可做能象帝王墓那么大的工程,动员的人力也有限,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里面的东西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否则也配不上这块风水宝地。
象这里的北宋晚期金人古墓,应该会用当时比较流行的防盗技术天宝龙火琉璃顶,这
种结构的工艺非常先进,墓室中空,顶棚先铺设一层极薄的琉璃瓦,瓦上有一袋袋的西域
火龙油,再上边又是一层琉璃瓦,然后才是封土堆,只要受到外力的进入,这顶子一碰就
破,西域火龙油见空气就着,把墓室中的尸骨和陪葬品烧个精光,让盗墓贼什么都得不到
。
当然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墓主拼个同归于尽,也不让自己的尸骨被盗墓贼破坏
,这种机关只在北宋末年的金辽时期流行过一阵,后来出现了更先进的机关,天宝龙火琉
璃顶也就随之被取代了。
这种小小机关瞒不到我,这个机关最大的弱点就是,从侧面挖,顶上的龙火琉璃瓦就
不会破。所以挖到封土对我们就开始转向深侧面挖掘,两个人干得热火朝天,也不知道什
么是累了,有在侧面挖了足有六七米深的一个大坑。
不经意间天已经大亮了,英子回来说附近什么也没找到,她先去林子里打猎准备午饭
了,等吃的弄好了派条狗来叫我们。
英子走后我们俩接着干活,最后在侧面挖到一层硬土,坚如磐石,工兵铲敲到上边只
有一个白印出现。
胖子大骂:“我操,这怎么还有水泥?早知道咱们提前带点炸药来了,这他妈的怎么
挖啊。”
我说:“炸药那是粗人用的,这是夯土层,顶上有机关保护,墓室的四周也不会被建
造者忽略,这种土是用当时的宫廷秘方调配的,里面混合了一些糯米汁,还有童子尿什么
乱七八糟的,比他娘的现代的混凝土都结实。这秘方是北宋皇帝的,后来金国把北宋灭了
,这才流传到金人贵族手中。”
我把那一大桶醋搬了过来,让胖子用大勺子,一勺一勺的淋到夯土层上,等这一桶醋
浇完了,这块墓墙也就被腐蚀的差不多了,你别看醋的腐蚀性并不太强,但是对这种用秘
方调配的夯土有奇效,这就叫一物克一物,到时候再挖就跟挖豆腐差不多了。
依法而行,果不其然,眼见墓室就要被挖开了,二人正得意间,忽听林中传来一声枪
响,惊得树上的鸟群都飞了起来。
胖子急道:“我大妹子开的枪!”
我拎起工兵铲和猎枪:“咱们快去看看。”
二人顾不上身体的劳累,甩开双腿,一步一陷的在落叶层上疾行。
我们闻声向林子深处赶去,五条大狗也紧紧跟在后边,向林中跑了一段,忽然见到英
子带了三头巨獒朝我们奔了过来。
见她没事,我才把提着的心放下:“大妹子,是你开枪吗?发现什么了吗?”
英子脸色刷白,跑得气喘吁吁:“哎呀妈呀……可吓死我了,我在前边那旮瘩发现几
个窝棚,进去一看吧,老吓人了,全是死人,黑呼呼的都烂了,我开头没瞅清楚,还以为
是野人呢,就放了一枪,最后到底是啥人的尸体我也没看清楚。”
我这才明白,别看英子虎了吧几的,原来也有弱点,她最怕死尸,还以为她在森林里
天不怕地不怕呢。
不过在这中蒙边境的深山老林里发现死尸,还有窝棚,这本身就够不可思议了,既然
盖了窝棚就说明他们是住在这里,那些死者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会住在这没有人烟的大
山深处?
还是过去看看吧,说不定还能找到点线索,我心中隐隐约约觉得他们和以前在这里失
踪的那批盗墓者有关系。
英子引领我们到了她发现的那几个窝棚处,这些窝捧做工非常粗糙,用泥和稻草混合
搭建,也用了少量的木料,都建在树木最密集的地方,搭建在大树上面,颜色也很隐蔽,
如果不在近处很难发现。
我们爬进了其中一个窝棚,见里面有不少兽皮,在角落处果然有三具尸体,尸体由于
过度的腐烂而呈现黑色,肌肉几乎烂没了,皮肤干瘪,眼眶和鼻孔里时不时的有蛆虫蚂蚁
爬进爬出。我心想这该不会就是传说中野人沟的那些野人吧。
胖子凑到跟前看了两眼,对我说:“老胡,我说怎么野人沟里见不到野人呢,原来都
已经老死了。”
我点头说道:“奇怪的是这些野人的工具很先进,你看他们还穿着衣服,哪有穿衣服
的野人呢?我怎么觉得这衣服这么眼熟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 23:37: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