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穿衣风格有点变化了
感觉穿衣风格有点变化了
第一次看见这么大阵仗的开机,太期待了
开机啦!美照太多,不知放哪张好,妹子眼神好明亮!
剧方真的很用心,误杀班底,毕淑敏也一直全程跟着,还看见湘湘妈妈了,希望是可以成为里程碑的一部好剧
妹子生日快乐!
继续做个快乐的小屁孩,继续拍好戏吧!
生日快乐!我也被紫米们感动了,太有心了!
小猴紫 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
哈哈哈哈,热闹了一天。🐏紫勇士快回归寂寞,给我拍戏去!
今天感觉小猴紫很开心,彻底放飞自我了,哈哈
剧组也好有心,更期待新剧了👍
贺顿路透好好看,感觉她在这个新剧组很开心啊
而且,听见她说和国家宝藏都要来了,太不容易了,今年终于可以看到妹子了
对!马上就能看到妹子的表演了,兴奋搓手~
《听见她说》,妹子演绎的是关于原生家庭的单元。
有期待又有点忐忑,全剧独白啊,紧张
访谈粉有福了!最近出的两份杂志访谈感觉比年中的杂志更丰富,想贴一下。还有《舍得智慧人物》的采访是不是明天就播了?
《时装男士 L'OFFICIEL HOMMES》
杨紫 孤独是一座花园
那一天清扫房间,杨紫找出一摞获奖证书。小时候她参加过很多比赛,有一年发着高烧,从一个赛场跑到另一个赛场,朗诵的时候鼻涕过了河,全场都在笑她。“如果是现在的我,绝对会退缩”,她怀念并羡慕那时的自己,“无论多大打击,因为心中有梦想,一切困难便微不足道”。
父亲看她那么辛苦,曾希望女儿像多数人一样,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经常可以见到。杨紫觉得,累是累,但既然选择了,就不放弃。从前的杨紫常常说到梦想,随着长大,谈及的次数越少,越珍贵的事物越要好好地放在心底。只有自己知道,梦想有多么沉甸甸的分量。
不是高产 是高能
不工作的日子,杨紫从来不化妆,但她很少有休息的时候。认真算下来,杨紫不是个高产的演员,古装戏体量大,用掉她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一部戏从前期筹备开始,已经在占用演员的时间,古装探案剧《青簪行》足足拍了八个月,正式开机是去年十月,她从二月初就在看第一版剧本。
从前的演员经常体验生活,一去就是几个月,杨紫很向往这样拍戏。“我们时代变了,大家都变换得很快餐式。”最近这两年,杨紫觉得市场的风向正在回归,“大家回归到表演的本质,接到角色后筹备,开机前围读,我觉得还挺好的”。
她也耐得住性子,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她的第一部戏是《大秧歌》,足足拍了一年。“导演不允许演员离组,所有人都得在。”有一个月她只拍了三天,为了打发时间,她在酒店房间里看书、弹吉他,买了几箱立体拼图,一个一个地搭。同一时间段,她的同学已经走了两三个剧组。
曾有粉丝问她,“毕业两年,你才拍了四部剧,一部《大秧歌》344天,《青云志》五个月,既为你的执着骄傲,又为你的事业着急。在最重要的上升期如此低产,你觉得值不值得呢?”值不值得,看到成品的那一刻自有定论,当时杨紫说:我很开心,最起码在努力朝着梦想前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梦想”令她憧憬,令她惶惑,有追逐和等待,也有喜悦和失落。鼓励同学和好友时,她常常说“加油呀,梦想就在前方”,不自信时就会安慰自己,“我是与众不同的,只要一直努力,梦想就会实现”。“生活总会留点什么给对它抱有信心的人”,她说,“比如我们的梦想”。
《青簪行》的原著有四本,还在上一个剧组时,她就断断续续开始读。进组前一个月,她一直在对着看剧本和小说,读到不一样的情节,人很容易混乱,她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人物线索、案情分析,重点梳理每一集的主线,标注情节不同的地方。那个本子是她的宝贝,拍戏时如果忘了就翻。
“笔头工作不是最重要的,剧本有时要改,到了现场还要变化。”通常情况下,她把功夫下在剧本上,“我有很多彩色贴纸,红的、黄的、绿的。比如词多的地方,贴个绿色;重场戏、很难的戏,贴个红色。尤其是古装剧,不做功课是不行的。”
也治愈,也自我疗愈
杨紫又一次拿起小说,是作家毕淑敏的《女心理师》。封面上有个短发女子,是主人公贺顿的画像,为此杨紫剪了短发。“还可以更短一点”,尽管她很舍不得,“我是沙发,短了就不好打理。但戏中剧情是,贺顿在妈妈去世后把自己当男孩,像个假小子,现在头发还是有点长。”
小说中的贺顿有苦难的童年,幼年时被父亲抛弃。童年的记忆像冰山一样,不动声色地影响着人性。成长为心理师的道路,她走得痛苦而艰辛。小说的主线是她经手的心理咨询案例,随着一个个案子的解开,也抽丝剥茧地揭开了贺顿的心理隐忧,正视问题,才能挥手告别过去。
她把内容大致梳理,“讲了三块,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自我治愈的过程。第一大块,讲的就是原生家庭,看了这么多案例,大多和原生家庭有关。剧本做了改编,她从小受到一些阴影,现在还不能说,但故事写得很扎实,也很写实”。读完剧本,杨紫对心理学开始发生兴趣。
“我从前不太相信,一个人能忘记他所经历的痛苦,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真的。贺顿小时候受到的挫折,那些不想回忆的画面,她就选择性忘掉,仿佛从没发生过。但心中的阴影一直都在,让她无法处理亲密关系。但男主的心里有阳光,他把贺顿拉上来,两个人在互相支撑。”
为了体验角色,杨紫跟随毕淑敏去了北师大的心理健康中心,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求助者。有独自前来的,有一大家子的,也有父母带着小孩的。有32个咨询室,室内灯光可以调节冷暖,沙发不软不硬,让人舒服地坐进去又不至于睡着,房间里有单面镜,督导可以在观察室里观察。
“我看到心理师真正的工作状态了,跟影视里演得不一样”,实地的观察,让杨紫对角色更有底气,“以为他们都穿着制服,特别严肃,很像职场男女,但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我还问过,催眠是真的假的,有这么神奇吗?人家正规心理咨询不是这样的,没有人用这种方式。”
熟悉《女心理师》的同时,她也更关注现代人的心理健康。从前遇到一些人,觉得他们不相信人,也不够阳光,随着了解增多,敞开心扉,发现他们大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感受不到爱,心里又很渴望,于是形成回避型人格。“我现在更容易理解别人,我觉得他们其实是受害,看似冷漠的外表,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方式。慢慢长大才知道,人应该学会理解和包容。”
学会独处,与孤独并存
看到她演《女心理师》,有人问,你是不是要转型了?“我没想过转不转型,都是外界给的定义,如果拍完这部戏,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偶像剧,我还是会演。我觉得演员就是演员,演一个戏有一个戏的样就好。
《女心理师》的确令她更关注女性话题,不久前她参与了赵薇的独白综艺剧《听见她说》,探讨现代女性的痛点话题,邀请一位演员,出演15分钟的独白剧。杨紫拿的话题正是关于原生家庭,“说的是一个小孩,父亲背叛了她妈妈,导致妈妈性格畸形,对她控制欲很强。在生日当天,她把心里话对妈妈说出来”。
实拍过程中,杨紫说了25分钟台词,一镜到底,“相当于把一台VCR放在面前,向妈妈诉说自己二十六年的生活”。她只用一遍就录完了,说的时候浑然不觉,等导演喊卡才发现,自己把全部台词很顺畅地说了出来。“最后她点了发送,妈妈的电话打来,镜头戛然而止,留下开放式的结局。”
杨紫也有自己的困扰,她用一个词总结:长大。“我以前脆弱,觉得自己特坚强,是个乐天派,现在会觉得自己没有力量,不够勇敢。当一些事情出现,面对它感到无力,才发现自己懂得东西太少了。”人越长大,越了解自己,从前她性子倔,别人说的什么,她心里知道也不承认,现在会正视自身的问题。
一个人的时候,她喜欢想东想西,生活中见到一点小事就有感触,心里像演电视剧。演员需要这样的特质,“我在演戏的时候,有时感情一上来,怎么演完的我自己都不知道”。生活中感性太多,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变得脆弱,她不想麻烦别人,就自己去承担、去消化。
“我觉得没有感同身受这个事,你跟谁说,人家也只是安慰你两句”,一个人的时候,她自我消化情绪。“独处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没有人能一直陪着你,最后还是要学会跟自己相处、学会孤独”。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