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5日 《信息时报》
宅男霍建华的闭关生活 很多近距离见过霍建华的人说,他的五官看起来简直美得令人窒息。因为要翻箱倒柜寻找适当的字眼太麻烦,他们想到了最简单又最贴切的两个字来形容他无可挑剔的外表,那就是——完美。拥有这样优秀的外形条件,霍建华从出道就顺理成章地被冠以“台湾新生代偶像”的头衔。然而,霍建华却对这称号“恨之入骨”,因为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用他的话说,“不剥除‘偶像’的外衣誓不罢休”。今天的霍建华,正逐渐褪去偶像的光环,同时赢得更多人对他演技的认同。
暴红 “一年拍7部偶像剧,我崩溃了!”
刚出道时,霍建华通常只在参演的戏里担任一些戏份重的配角,如《海豚湾恋人》里的钟晓刚,但是他的风头却往往会盖过主角,观众似乎更加喜欢这个拥有俊美脸庞的男孩。霍建华的偶像潜质被触觉敏锐的电视台察觉,於是一部接一部的偶像剧接踵而至。 2003年,霍建华一口气拍了7部偶像剧(《摘星》《我的秘密花园》《麻辣鲜师》《美丽俏佳人》《海豚湾恋人》《西街少年》《千金百分百》),这一纪录在台湾至今无人能破。
“你根本无法想像,一年七部剧!我都快要疯掉了,连续几个月,每天都只能睡2、3个小时,拍戏时能睁开眼都已经是奇迹了。”那段时间,霍建华因为“轧戏”而身心疲惫。“每天都是早上6点的班,拍到凌晨两三点。”回忆起那段拍戏经历,霍建华仍然心有余悸,“有一天是早上6点的班,我准时到,但剧组迟了一点点,门还没开,然后我就不管了,直接睡在电视台的电梯口。后到的剧组成员看了吓一跳,以为我死掉了。我旁边还有半瓶喝剩的牛奶,另一半洒在地上,看起来真的很像死掉了!”霍建华回忆,长达几个月的高强度拍摄终於使他彻底崩溃,“我记得有一天拍完戏回家,终於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一边打自己一边说‘我为什麼要那麼辛苦?’,一家人就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我,我知道他们也很难过,我妈妈一直抱著我,安慰我。”
与此同时,霍建华的电视曝光率也到达了顶点,“那时候开电视,一星期七天,天天都在电视上看到我,我一看到就赶快转台。也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怎麼每天都看到你,能不能不看要到你’!”再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因此改变,“有一天比较早收工,晚上9点,我开车经过一家运动鞋店,就想去逛逛,好久没逛街了。结果逛了一下子,店里外全都是人,一直叫我签名什麼的,逼得店员把门拉下来,我才发觉到我的生活变了。”
出走
“台湾的模式是塑造偶像,大陆更适合我发展” 身价暴涨和影迷的疯狂反而让霍建华冷静思索今后的方向:
演一年的戏可以靠外表,那想要演上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戏呢?。我想了很久,今后的路应该怎麼走?后来我想到了,我要做一个演员。就那麼简单。”与此同时,霍建华也十分客观地看到,在“造星运动”风起云涌的台湾演艺圈,自己很难实现转型,“
台湾的模式是注重塑造偶像,电影、电视剧往往不著重剧本这些基础的东西,而是注重怎麼去包装演员。年轻演员没有时间增加自己的内涵,耗损明星的速度和制造他们一样快。这种模式创造出来的不是好作品,而是偶像。我不是很适应这种模式,如果我一直留在台湾拍戏,可能我做十几年偶像,然后年纪大了,不再漂亮了,就只能退出。这不是我想要的。”
后来霍建华有机会来到大陆拍戏,他惊喜地发现,自己一直所寻找的东西,原来就在这里,“
大陆的氛围和台湾太不一样了!这里很注重剧本、台词、表演这些基础的东西,一点也不浮躁,很注重艺术和生活的结合,我觉得这太棒了,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所想要的。我想做一辈子的演员,从现在20多岁,一直演到老年,在演技上不断超越自己。考虑到这些方面,我觉得也许大陆更适合自己发展。”
艰难转型 “出演《做头》,就是想剥除偶像的外衣,可没想到视线反而转移到绯闻上去了。”
从2004年开始,霍建华把演艺事业的重心转移到了大陆。那一年,他留起略显邋遢的长发,在电影《做头》里扮演一个出身贫寒的理发师。
“那时候就是想剥除‘偶像’的外衣,做一个演员。”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却并不那麼容易实现。
在《做头》里,虽然关之琳饰演的失意少妇是全片的重点,但洗尽铅华的霍建华却为这部片子带来惊喜。他巧妙地演出了年轻男子不造作的性感,而一场长达五分钟的激情戏,更突破了所有偶像剧演员的尺度。霍建华深知,要让别人不再把自己当偶像,就一定要抛开杂念,突破自己,“那天关锦鹏监制也到了,当时的气氛好凝重,每个人的脸都是沉的,因为这一场戏如果我们俩没把它拍好,这一部电影就不成立了。我告诉我自己,只要这一关过得去,以后没什麼过不了的。很高兴我做到了。”
但是影片问世后,霍建华的演技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反而是他与关之琳的一段“姐弟恋”,被炒得沸沸扬扬。如今往事重提,霍建华强调与关之琳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我一直就当她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大姐姐,仅此而已。”
电影《做头》之后,反而是另外一部电视剧《武十郎》实现了霍建华想要的转型,这部剧同时也是最让霍建华难忘的一部,“因为拍这部戏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也可以演喜剧!”《武十郎》中的李亚寿,从令人近乎生厌的龌龊猥琐,历经在真爱上的逐渐自我发现,到最终觉醒后的浪子回头,在表现出真金难换真情的同时还需要保留本质的痞性。只有彻底将自己释放才能演好。”霍建华把角色细腻的情感转变,透过带有喜感的动作恰如其分地传递出来。这个角色,可以看作是霍建华的一次成功转型。
闭关生活 “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也不喜欢出席商业活动,就想一个人静静待著”
来大陆发展的这几年,霍建华极少出现在公开的商业场合或电视节目中,对比大部分明星来说,他就像过著闭关一样的生活。如今的霍建华已经在上海定居,每半年才回一次台湾。他形容自己的生活十分简单,“我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低了,我家附近就有一些小店,所以,我一般会去那里喝啤酒,叫东西吃,基本上我不会做饭,这就是我每天的常态。当然,这些生活的消极理念并不代表我没有事业心,我对事业还是很有追求的,只不过回到生活里我就想活得自我一点,所以有些人就会觉得我挺怪的,拍完戏之后也不怎麼出来玩,神神秘秘的。特别是最近两年,我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不过霍建华在大陆也开始培养起自己的朋友圈,“我的朋友也不多,来来去去就那麼几个。圈内的好友有林心如、秦岚、杨恭如,男生有於小伟等等。我和他们一起拍过戏,比较合得来。戏杀青后偶尔会出来吃个饭聚一聚。不过,随著年龄增长,你就会明白,其实朋友不需要很多,现在我想要的生活就是很简单,很安静的。现在我对自己在大陆的生活很满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可以和朋友出去吃饭聊天,也可以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地看碟,这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
理智型感情 “希望组建最普通的那种家庭,当我辛苦拍完一部戏后,回到家里有人听我说话”
霍建华自认是理智型个性,在感情上也是如此。当记者让他说说最难忘的感情经历,害羞的他忍不住大笑起来,“对於我来说,疯狂追求女孩子的事情已经属於过去式了!最疯狂的经历,就是骑著摩托车一边淋雨一边找那个女孩子,把心里猜测的每个地方都找一遍,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事情不算疯狂,但是对我来说,这已经是丧失理智了。哈哈!”如今仍然单身的霍建华坦承,自己已经在认真考虑终身大事了,“我不一定很快去组建家庭,但是我已经很认真考虑这件事了。其实我对爱情已经没有很大的憧憬了,我想要的就是平平淡淡,很正常很普通的那种。我心里描绘的一幅画面是:当我辛苦拍完一部戏后,回到家里有人听我说话,家里可能还会有小孩的身影吧,因为看著一个孩子慢慢长大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低调赈灾 “
没什麼好说的,捐多少钱都只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说起最近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经历过台湾9·21大地震的霍建华感同身受,“台湾9·21地震时自己还在念书,年纪还小,但这次四川地震,看到新闻说有很多学生被掩埋在废墟里,真的很揪心。”地震发生后,霍建华在官网开辟“募捐专区”,呼吁大陆和台湾的影迷一起行动起来,得到了影迷的热烈响应,目前已经募集到10多万元。但是对於自己的捐款数额,他却不肯透露,“没什麼好说的,捐多少钱都只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几天之后,他又带著价值30万元的**及一批书包、文具等礼物去四川灾区看望受灾的小朋友。
曾听一个采访过霍建华的同行说,霍建华是一个“闷蛋”,他性格比较内向,所以沉默寡言,每个问题常常都只是回答一两句话,酷得离谱。但通过这次采访,我发现其实霍建华也有很率真感性的一面。例如,问到他将来如果不做演员会做什麼,他会认真地思考好一阵,然后郑重其事地回答:“那就云游四海咯!”说完还报以一阵爽朗的大笑。说到自己向往的感情生活,他会用憧憬的语气描绘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而说到最近的地震这一沉重的话题,他则回复到严肃的状态,用缓慢的语速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目前所做的一切。“我不会说什麼很动听感人的话,只想通过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努力,去帮助灾区那些人们。”褪去了偶像光环的霍建华,原来是这样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