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带你走。
不行,我不能跟你走。
为了你爹?我也带他走。
他是一国之君,不会跟你走的。
你可以为他冒险回来,难道他不可以为你放弃王位。
我不会让他这么做的。
我也不会让你留在这儿。
我要跟完颜熙成亲。
他逼你?
没有
要是你愿意,上次就应该跟他成亲
他现在对我很好
这个世上除了我,没有人对你更好
我不想再跟你到处漂泊,我要过荣华富贵的日子
这不是你
人会变的
心不会变
我已经不再爱你了
别再骗自己
![](https://archived-imgs.huaren.us/q10/UploadFile/2006-4/20064170534644536.jpg)
这个转的那个帖子就到这儿了。转贴一篇张彻的文章 (http://ajohn.net/leobbs/cgi-bin/leobbs.cgi 资料目录)
欠缺传统小生应具的高大英俊条件,姜大卫在一致看扁中冒起
力排众议重用 幸亏[扮冷]成功
发掘姜大卫、狄龙在我找许冠杰不成之后,却是在李小龙崛起之前,就已成为当时的[超级巨星]的。李小龙一生所拍的戏,都是所谓[民初装],最后他才抛开别的导演,自己作主拍,方接近时装,那已是尾声了,末一部[死亡游戏]且并未拍完。
上一篇说过,当时的香港动作片,原是古装武侠片的天下,我去日本拍[金燕子],看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代背景的打斗片,才引起了拍民初装的构想。但[大盗歌王]和狄、姜的第一部[死角]却是时装,及后才拍民初装的[大决门]和[报仇]。前面也说过,[死角]是以狄龙为主,连[大决斗]也是狄龙为主,姜大卫在这两部戏里都是配角,不过,[死角]和[大决斗]之间,已拍了几部古装武侠片,由他二人轮流一主一从,[大决斗]差不多同时开拍的[报仇],就轮到姜大卫为主,如所周知,该片在亚洲影展中,为我取得了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香港男演员中那时罕见的[影帝],站稳民[超级巨星]的地位。
李小龙的民初装片,是在那些影片之后,那时的民初装,大家都穿唐衫裤,[报仇]里我才让陈星西装上阵,还用长枪加望远镜,在远距离射死姜大卫,而姜大卫在片中穿白色学生装,也开了一时风气,连罗维导演的[精武门],李小龙也穿上了白学生装,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报仇]的影响。
发现潜质暗藏
狄龙之被选为男主角,是自然的事,他高大英俊,正合电影传统小生标准,姜大卫在当时来说则不然,个子不够高,脸形也嫌瘦削。他本来跟唐佳、刘家良做武师,我先发觉的是他身手灵活,又知道是故人之子(他父亲是严化,是我在上海时的朋友,在我未到香港前,已在香港去世),自然又多加一份留意,此后逐渐看出他的潜质(按:知道朋友严化那么帅,更容易看出大卫的潜质了),便劝他放弃武师生涯,签约邵氏为演员,终于在[死角]中潜质毕露,但进一步重用(在[死角]后先单独主演了[游侠儿],然后才与狄龙轮流[作主])则几乎天下人皆反对,有一位朋友说:“如果姜大卫能红,我从邵氏爬到尖沙咀!](虽然事后没有真爬),所以,[报仇]得奖之后,姜说[什么仇都报了],然而,即使[报仇]之后,他之被公众完全接受,仍被称为[缩水影帝]。
[报仇]的得奖,对当时我倾力培养的姜大卫自然很重要,我这个人看起来很冲动,容易发脾气,其实我只在小事上懒得控制,如午马所说[导演大事不发脾气],重要的事情却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报仇]得奖之时,董千里(项庄)接到长途电话转告我,我只[哦]了一声,不知董千里那时有无反感,觉得我矫情,其实是我一直有一套谢安[镇物]的训练(肥水之战获胜的捷报传来,谢安看了仍继续下棋,下完一盘才说[小儿辈破贼])。这是由于我在早年完全没有想到日后会拍电影,那时的目标是从政,其所以从政不成功,浅尝即止,便是心存的榜样,是张良谢安一路人(早期的诸葛亮也如此),不适全现代,现代是要争取的,如刘家良所谓[有本事不必谦虚],易退难进,[东山养望],等人来[三顾]是行不通的。而且早年培养的心态,虽从影也未能抛开,邵氏来邀我,我还要在国泰做一年才就聘,就是这种表现,这一着虽并不错,但后来在邵氏、嘉禾间力求置身事外,还远避台湾,则是失着。
我一生成就不如金庸、邹文怀(现在虽未[盖棺],已可[论定]),固是才具不若,也与此种心态有关,做[汉高唐太]都必须搏一下,张良、谢安是不肯搏的,我在[富贵逼人来]的情势下而未能[取富贵若拾芥],便是心态不现代化之故。
像我这样的人,自无意[扒]什么[逆水],我在香港做了一些看似[特立独行]的事,其实也只是乘势,仅是看全世界电影大势所趋,认为香港必走这这条路。拍动作片如是,提出[阳刚]口号,也是看到全世界电影都在侧重男角,让主角死去,亦是知道荷李活要捧新人,常在第一部片里让他死(通常是用在男角身上),使观众一下就激动情感。今日周润发、刘德华,各方面条件都具备,其红亦如当年狄龙是自然的事;看出周星驰会大红便需要点眼光,因为[无厘头]也正是世界性趋势,只看一些外国的歌唱录影带便见端倪,周星驰正是[应运而生]。 '
姜狄都不二色
在狄、姜当年,全世界电影中正开始[扮冷]趋向(也是用在男角身上,且此风到今未敛,如阿诺舒华辛力加,便以[未来战士]够冷成功),而姜大卫在当年正是[扮冷]人才,因此我力排众议而重用,也果然如所意料的成功,姜大卫成为当时最红的演员。
香港电影界这些年来,红星自然很多,但我认为要用是最字,第一个要算王羽,第二个便是姜大卫,第三个自然是李小龙;此后的许多许冠文极红,但那时动作片仍与喜剧片同属主流,陈观泰、傅声全很红,姜大卫、狄龙也保持不衰,很难把任何一人加上[最]字;再后成龙可以称[最],如今就是数周润发和新近崛起的周星驰了。
狄龙因一切合乎电影小生标准,他的走红便也标准化的稳步前进,我这时对他们已有了信心,故不需要再搞轮流这一套,常常一部片两人并为主角,分类有似石琪说的[白侠][黑侠],狄龙是[白侠]姜大卫是[黑侠](偶然也分开,如水浒片组较重姜大卫,狄龙独自主演了[快活林]的武松)。他们两人一时瑜亮,我在他处文中曾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当时只能二人之中选一个,应选姜大卫还是狄龙?这问题很有趣,相信要读者选择也是见仁见智。狄龙因为一切[标准],红的时间颇长,姜大卫一度红过他,但时间较短,后来便改为导演,如今的姜大卫已是列入导演而非演员,狄龙的发展如何?则还不知道。在香港的演员中,除了后来的傅声,我同他们两位在那时算是私生活最接近;他们两位都[不二色],姜大卫的太太李琳琳,曾是国泰的当然花旦],现在似还在拍电视;狄龙的太太陶敏明则曾是电视艺员,婚后便息影(应说是[息视]),我们是作[夫妻档]来往的,虽然内子不是圈内人。
狄龙耿直 姜大卫懒
当时我和狄龙、姜大卫可谓正当[全盛],在李小龙未崛起前[雄霸天下],[夫妻档]常在一起的,还有那时我主要的助手唐佳和刘家良夫妇。唐佳的太太粤语片红星熊雪妮,嫁唐佳后息影,刘家良当时的太太则也不是圈内人,大家叫她[三妹]。我们这五个人当然都有邵氏的长约,那时的风气不同,邵氏的酬劳,供舒服生活则可以,不能像现在这样的当红导演明星,,能有大量的的金钱可以储蓄;而大家都年轻,又看来前途无问题,便也不大想储蓄金钱为将来[安全]打算。其中只有唐佳和雪妮夫妇,较为深谋远虑,相信是这五个人中,现在最有积蓄的,狄龙还是日后邵氏同意可以外借时,在台湾赚到较多的钱。所以,我们这一班人,拍戏当然很忙,在一部戏完成后,往往四对夫妇结伴外游度假,新加坡、泰国、日本等等,这个局面要到嘉禾从邵氏分离后,我组[长弓]去台湾才起了变化。
狄龙的为人,同他的银幕形象符合,正直稳重,有原则但也执拗,而且二十年不变;近年的[英雄本色]后未再有突破,已是壮年,而事来盘桓不进,心情上自不能如前,因此近几部戏,在与人合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正如做学问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希望他度过这一段时期,再以新的心情迎接未来。陶敏明性格天真,一切都听狄龙的,而狄龙是有主见的人,所以这一对夫妇很配合;在前述的变化之后,我和陶敏明较少接触,至少在当年是如此。
聪明懒人常在身旁
姜大卫、李琳琳一对则不同,姜大卫机伶较善适应,但也就是说不是拿定主意就不改,李琳琳在娱乐圈独立应付较久,有她自己的主意。她影响姜大卫多少,这自然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惟可估计不会 全无影响的。姜大卫本人也不全同于他的银幕形象,他年轻时有些叛逆性,但并非反抗一切,因为懒,满不在乎,故看来[冷]却其实并不是真的冷的人,对家人朋友都热心,有时还做些热心过度的傻事。如他对傅声其实很好,只是热心过度想[管好]他,不听[管]就向他父母[上诉],结果当然可以想像,天下父母无不觉得自己儿子是最好的,而且傅声也必然知道,便获得两头不讨好。简而清曾说姜大卫由当年的悍鸷而改变到现在的温和,时间过去,年龄渐长,改变自所不免,但他年轻时本性中的也有温和成分,并不全如其外表。姜大卫与年轻时的主要不同,倒是在懒的方面有所改变,我看他近年做导演便颇为勤奋,改变是自婚后渐渐开始,可能是他本身的成熟,也可能其中有李琳琳的影响。
姜大卫当年的身手好,众所周知,弹床功夫冠一时,到今还少有超越他当年的,但他实在全未刻苦锻炼,即做武师时也如此,全仗天赋,聪明灵活,学什么都一上手就会,就好。姜大卫的懒,从未好好练功,当然不足为训(也因此他做动作演员的[寿命]不如一直锻炼不辍的狄龙长),我自己算懒?算勤?我自己从来闹不清楚,但若以物为类聚的原理来说,想必也有懒的一面,因为我接近的永远有聪明懒人,最早是午马和姜大卫,都是下午三点钟吃早餐的的人马,这[传统]至今不[绝],身边总有下午三点吃早餐之辈。
午马和姜大了现在都不懒,做导演都十分勤力,午马除自己演戏导戏之外,还常帮人做监制、策划一类工作,该说是十分勤力了。但我觉得他们仍存在心理上的[懒],[懒]得争取。争取是要用很大的心力的,也未必成功,不成功还要花更大的心力来坚持,是十分辛苦的一件事,更甚于工作勤力。另一位也做过我副导演的吴宇森,则是永不放弃争取的,朋友中徐克也是。
宁取没有或是全部
我自己是西人所谓[没有或是全部]主义者。当年在邵氏从编剧改导演,是以辞职来争到的,正如有位朋友的说:“以前做到导演难,现在是做到导演容易,一直做下去难],其实我那时辞去邵氏编剧也并无明显的前途可言,但我坚持,邵先生为此特是请我吃饭挽留先不改变,其中过程,邹文怀、何冠昌都清楚。我当年的不迁就,可能是年轻,但现在年老也一样,我在邵氏末期要离开,认为流水作业式的做不见前景,金庸就反对过(那时自无人料到邵氏后来会结),年纪既已不小,一无资金后台,二无个人积蓄,可以说全无条件,我仍这样做了。这些年自然做得很辛苦,却从不走用几个二三线演员合拍一部片的路。这两次的决定,一次做对,事后人人都可以看出,第二次其实也不错,在邵氏做到x导演中,大都已音沉响绝,只有极少例外,我又其实并无退休条件,没有一笔钱可以安享余年的。这几年在大陆拍片,从一无所有,到可赚到钱继续再生产,当然也不简单,因此有记者说过[张彻看上去比年龄老],这就是代价了。
午马、姜大卫的做法,自然明的,适应环境的,他们的现状好,似乎不该说这一大套,来影响们改变作风,也未必能影响。不过人无过远虑,必有近忧,岁月不饶人,现在年轻,我又何尝不曾年轻过,邵氏后期,我其实是因循自误,惊觉已为时过晚,故近年做的一切事倍功半。[ying鉴不远,在夏后x],我的例子摆在眼前,故还是来为朋友们做个参考
姜大卫:多姿多彩的新英雄 (http://damian.taohua-dao.com/dispbbs.asp?boardID=73&ID=6108)
狄龙、姜大卫一直是张彻爱将,但是姜大卫的际遇更好些,他擅长的角色跨度大,其瘦削的身型特别适合“阳中带阴”的性格复杂角色,有评论称其男侠中兼具女侠特色,是张彻英雄中最多姿多彩的一位。
同狄龙比起来姜大卫眉宇之间更加倜傥,但有时显得自闭,嘴角常有一丝坏笑,机敏灵动。在《报仇》中姜大卫不仅造型潇洒英俊,而且身手也非常漂亮。而《十三太保》更是将血肉大战的暴力发挥到极致,姜大卫在片中被“五马分尸”的血腥场面运用慢镜头进行表现,成为张彻武侠片中的经典镜头。随后的《马永贞》更首开旧上海黑帮争霸复仇片的故事模式,姜大卫扮演的黑帮老大谭四颇富神采,九阴真经里的黄药师,镜花缘里的唐傲,乾隆大帝里的曾静,刺马里的马青宜,酒店风云里的郑永发.
张彻认为,以京戏武生来比喻,姜大卫是“短打”,狄龙是“长靠”;一叛逆,一正派;一活一稳,可谓相得益彰。
经典影片:《报仇》、《十三太保》、《马永贞》。
名字: | 姜大卫 | 体重: | |
身高: | 172 厘米 | 国籍: | 中国香港 |
出生地点: | 中国香港 | 出生日期: | 1947年6月29日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7 2:23:05编辑过]
大概是2005年的访谈
来个封面吧。
转一篇花痴文章吧,反正大家都知道我花痴了
喜欢是一种很奇怪的感情,从不知它什么时候会到来。它总是不打招呼,自顾自地就来了。然而,它去的也快,同样不说一声便悄然而去,空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因此,在喜欢的过程当中,如能记下些什么,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多年以后翻开,或许禁不住莞尔:哦,原来少不更事的时候,喜欢过这些呀。
过去喜欢的,或者说着迷的,有不少,未来也还会有许多,而现在,正在迷一个叫做姜大卫的人,具体点说,是30多年前的那个姜大卫。
最开始我也是从他中年后出演的一些电视剧里知道他的,对他青年时代知之甚少。那时候就很喜欢他,觉得他不是很英俊,但是非常有味道,真的给人醇酒绵长的感觉。
第一次看他的片子的时候,他就已经四十七岁了,不过却是一见倾心,觉得这个中年人怎么那么有味道。
他每次蹙眉沉思的样子都让偶心动,当时年纪虽然小,可心里却有抚平他眉间忧郁的念头~~~p~~偶花痴的历史还真长~~汗~~
像他后来拍的94断臂刀,白复国的伤情,落寞同样动人,这时候他的气质随着时间的磨砺,感觉好像变得很高贵.
这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张。照得不算很漂亮,然而那种淡淡的忧郁,仿佛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因此有人说,这样的男子,确乎要李琳琳那样的女子才适合。看了一些文章,感觉李琳琳完全不是《我本善良》里浩男妈咪般温婉柔弱,那么依赖丈夫,相反,李琳琳是个相当强势的女人,独立自主,精明能干,在待人处世方面比脾气又硬又直,有时甚至有些“憨居”(张彻语)的丈夫圆滑许多,想必在生活中事业上,给了姜很大的帮助。
电视剧方面,先看的是93年TVB拍摄的《九阴真经》,姜大卫47岁时的作品。现在网上一大票他的影迷都是看这出戏时迷上的,并流传有“父亲曾药师,情人姜药师”这样的话。平心而论,港剧逻辑性差,布景假,时空错乱的毛病该剧都有,不过,该剧有个非常出色的开头和结尾,凭空提升了品位,好象还得了国外电视节的奖。有几段印象非常深刻,也是网上经常提及的。首先,电视剧一开场,黑白镜头,黄药师伫立在茫茫风雪中,以酒洗剑,随即一脚踹开昔日曾于此习武的青海派大门,长剑一指,杀戮开始;然后,风雪中独斗少林两大高僧,一个单手持剑,衣袂飘飘,立于大钟上的镜头,酷意十足;更不用说目不斜视穿过刀丛,于旁的人事物全然不理,冲到师傅跟前,一剑砍下师傅脑袋,任血雨淋了一脸,随即转身,一言不发拉起女主角的手扬长而去,冷傲到极点……单开头这几段,已经能让人对此剧产生极大兴趣,想要追看下去了。电视剧里,黄药师的脸上经常没什么表情,可是内心翻腾的情感,全通过眼神老辣地传达出来,偶尔微微一笑,却是那样的温暖,令人打从心底信服,这是一个值得跟他一生一世的男人。当然,骨子里的孤高傲岸半分也未减。姜大卫的黄药师,邪气虽不如曾江,冷与傲更胜之,而且情深如海,极佳地诠释了黄药师与夫人阿蘅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另外,该剧的服装设计也非常不错,面料多用棉麻织品,垂感很好,色调搭配极见心思,配乐、摄影亦都下了功夫,成为众多武侠剧迷心目中的经典,可算名副其实,更不用说,它还有那样一个犹如神来之笔的结尾:一身黑衣的黄药师抱着小黄蓉到墓中祭奠爱妻,同时回顾了一生中几段感情:与初恋爱人师妹的生离死别;与酒馆老板娘若有若无的情愫;与挚爱妻子阿蘅的生死与共,然后,色彩褪去,黑白镜头中,黑衣的黄药师抱着冰雪可爱的小黄蓉,于漫天风雪中舞剑,音乐凄清婉转,不着一词,便叫人莫名地心痛,但觉天地悠悠,一缕情丝,无处寄托。剑舞到急处,镜头放缓,黄药师回身,出剑,剑尖托起一朵不知何时飘落的桃花,黑与白中,只有这朵小花,柔柔地一抹水红。
这组镜头意境悠远,回味无穷,远远不是我这几句可以描述的,还是要亲自去看才能感受到。不可否认,人到中年的姜大卫,别有一番魅力。我的期限性迷恋都快要打破了。有人说,此君眉峰中一股杀气。看来年少时著名的冷傲叛逆并没有彻底消去,岁月流逝,更添了几许大气。或者就是如此,才有“永远的大侠”这一美名吧。
这版黄药师越看越有味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7 2:57:43编辑过]
http://blog.sina.com.cn/u/46e24ddf010000ud
姜大卫有多酷?——比酷还酷!
“黑的夜,黑的雨,神色沉毅的瘦骨嶙峋的少年,衣褶在身上颤动,衣袂在风里飘,冷得像刀。”
希区柯克有多胖——比胖还胖,xxx微笑着却无比尊敬地向希区柯克表示他的敬意。
我便套用一句,来表达我对姜大卫老同志出神入化的酷劲的无限景仰之情。
一、张彻和姜大卫
姜大卫是70年代邵氏的巨星,邵氏那时候,正是兴兴隆隆的时代。旗下有张彻、李翰祥、楚原等牛导。先撇开从自己家搬古董到“火烧圆明园”剧组当道具的李翰祥,圆圆的小老头张彻,则是吴宇森尊敬的暴力美学开山老祖。他的片子里面,彤红的染料一样的血,宏大的诗一样的场景,明朗的像五月天一样的色彩,而他的电影故事通常也很简单,脉络分明的。张彻总是在用丰满的镜头很精确地讲述那些简单的故事,——英雄故事,血和刀光。
张彻是喜欢动作的,他残忍地让延长英雄的死亡时间,他不急不躁地用摄影机放大他们肉体的挣扎和面部的痛楚表情,死亡对于那些英俊的武打明星来说是痛苦的进行时态。
张彻的电影无一例外地张扬着对力与美的崇拜,他喜欢远古人因为打猎和奔跑练就的那种野性粗犷的肌肉线条,而他的演员——英俊的身材伟岸的诸如狄龙、傅声以及不得宠的李修贤,都有着西方人一样的美好健硕的体魄,张彻不厌其烦地让他们赤裸上身展露胸肌,“脱!”是那些武侠电影对这些男演员不容置疑的命令。
可是,姜大卫是例外,唯一的例外,身材单薄瘦小的他在恩师的电影里包裹得比粽子还要严实,照样呼风唤雨,征服人心。
姜大卫及瘦,这样的瘦,第一次见到他的人,第一个反应便是:怎么这样瘦。看惯了邵氏车间生产的“伟大牌”美型武侠英雄,有记者见到片场的姜大卫,讽刺着说:如果姜大卫能红,他便从九龙爬到尖沙咀。
可是,姜大卫偏偏迅疾成为那个年代最为耀眼的明星,偏爱姜大卫的张彻对这个夸下海口的记者耿耿于怀,愉快地调侃着他的誓言。
如果没有姜大卫,也没什么,还是不妨碍张彻的电影成为经典。因为姜大卫,恐怕不再是武侠电影里的大侠形象、邵氏公司了不起的演员。他是一个明星,他不是叛逆的“小煞星”,不是生龙活虎的“十三太保”,不是冷峻的“独臂刀神”,那些春寒料峭衣衫薄的江湖少年交错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姜大卫,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光芒依然灼灼逼人,到现在,只要有人愿意去了解,便轻易缴械卸甲,臣服其脚下。
二、我的归顺之路
我喜欢姜大卫是因为不留神看到某人写姜大卫狄龙纠葛、张彻的同性恋情结的帖子,在那之前,我对他一无所知(如果说小时候放的《九阴真经》不算的话)。
那帖子分明地站在姜大卫的那一边,作者大篇幅地描绘张彻对姜大卫有点失心风的偏爱,他人别人脱让姜大卫裹着,我从那片帖子里知道:亦舒爱姜大卫,她爱他“独有的美丽的沉默”;李碧华爱姜大卫;全香港的少女有一大半都在为姜大卫痴狂(另一半女同胞,是狄龙的粉丝,按照现在流行的“超级”说法,她们是“龙眼”,姜大卫的粉丝则是“生姜”)。
我这人有时候有点跟风,可能正好也是对眼缘,在2005年充满青春末梢气味的大四下学期开始追忆姜大卫同志的似水年华。
某猪头看着裘德·洛的片片,一边一个劲儿地从解剖学的角度念叨这个英伦情人的五官有多么地完美,多么具有雕塑感的时候,我白白眼,完全忽视那个在《A.I》中美轮美奂的男机器人,继续心神荡漾地注视着姜大卫那瞅哪哪都不太美的脸。后来我和此猪头在家园昏暗的餐桌前,针对我这种病态审美生产出一条理论:就是“缺陷美”远比“完美”更迷人。然后举出大嘴萝卜瓷和鸟嘴强尼戴普等佐证。
一个瘦的人胖起来,不如一个人一直都胖着。姜大卫年纪日增,体重日增,这跟他随意散漫的个性也有关系,虽然大多数铁杆粉丝都坚决地认为姜大卫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迷人之处,从叛逆的鹰样得少年到内敛成熟的男人,但我还是比较偏爱瘦骨嶙峋的年轻时候的姜大卫。
三 酷之鼻祖
一个了不起的演员,在我认为,不一定证明有能力塑造无数种人物类型,而在于他给荧屏带来了怎样一个不可替代的前无古人的形象,就像王祖贤的“倩女幽魂”,不讨论演技,此般倩女,除她一家别无分号,并且美得深入人心。一种形象意味着一种戏剧可能,姜大卫的非主流的侠客形象的确是另辟蹊径,让人过目不忘。
涉及到演技,很多人都认为姜大卫要比狄龙要好,有人说是姜大卫是天生的演技,其实这是再说,姜大卫穿好戏服站在那里,便有一种气场,他是一张“camera”面孔。
对于那个时代流行的美型男星来说,姜大卫无疑是个异数,瘦小得离谱,没有宽阔的肩膀,没有挺拔的脊梁,不是书上那种“漂亮朋友”。但瘦小而不病态,是一种顽强的“悍鹫”一样的气质。
但人们喜欢奇情,喜欢冲突,也喜欢异数。张彻偏爱姜大卫,也可能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不仅是张彻,其他的导演也毫不吝惜地将聚光灯照射在他的身上。
姜大卫的每一次出场,即便是配角,都隆重无比,不是场景,而是镜头。导演小心翼翼地刻画他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凝神。在《大海盗》里,姜大卫的出现,先是背影,然后徐徐地转身(在我的感觉里,这种出场感都是北静王一般的人物的出场),没有表情,胜过一万个表情。
他复仇的时候,脸部的线条就像冰棱一样坚硬,眼神比冰还冷。在《报仇》里,小楼一身白色的中山装,在大恶人的豪宅里忘我地杀人(注意!这种精神是不值得提倡滴!),跑上阶梯,回过头来,一缕长发搭在额前,眼神料峭,令人不寒而栗。
但是这样有着阴郁表情的人,他的笑容又像是春风化雪,纯真无比。在《新独臂刀》里,姜大卫演的失意引退的年轻独臂侠客遇上大侠狄龙,一直神情阴郁愁闷的他像个小孩子笑得无比天真热烈,镜头定格在他脸上,笑容让人失语。还有《刺马》里的张文祥,看到结义大哥(狄龙饰)飞黄腾达后的宅院,由衷地开心,却不知大哥早就杀心四起。身为小土匪从小过着野孩子生活的他冲着狄龙没心没肺地笑着,单纯的叫人心碎。《十三太保》里的小太保在被几个图谋不轨的弟兄诱骗绑住,还天真地问道:大哥,为什么要绑的这样紧?
张彻在电影里面毫不吝惜地让姜大卫死去,让他死得格外的动人。白的衣,红的血,纯真的脸,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幅残忍但美丽的图像。
姜大卫年轻时候饰演大多数是叛逆的带点儿纯真的游侠儿式的人物,他塑造的形象也合现在人的口味,绝对不会像王小波看庐山恋里面两个人互相表达爱意就各占一个山头道“祖国,我爱你”那样笑场。
他的模样,不能说算漂亮的面孔,眉骨较高,内双鹰眼,眼窝深陷,鼻子却纤小细润,嘴唇很薄。但这便是酷的典型,搁在二十一世纪,也照样弥坚。
姜大卫年长之后,气质内敛起来,中后期的《大内群英》、《九阴真经》都是赤金的作品。很值得欣赏。
这样总结,估计还不足以佐证他酷酷新人类鼻祖的地位,他和亲大哥秦沛、同母小弟尔东升捣腾的《猫头鹰》是无厘头的先驱,以前影视版有人写过,我就不赘述了。在里面搞笑的姜大卫完全无视自己天生酷的气质,拿着酷劲儿弹琵琶,爱酷不酷——比台湾的那四朵“金花”昂着脑袋走一字队形摆酷可不能同日而语阿,一个帝王,一个小儿科。
有人说周杰伦跟他长得颇像,我——就不说什么了。
四 姜大卫的手
姜大卫的手堪称完美,这是他身上唯一堪称完美的地方,是宋玉所描绘的那种不能增减的手,不像一般的男子,不是太瘦就是骨节过于突出或者有些好看的手会过于苍白或纤长。右图为证——有人就是专门被电视上闪过的一双手夺过眼球击中心脏的。
五、最后八卦以下张彻的同性恋情结
作为一个同人女,作为一个有原则的同人女。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点。张彻的电影里面,总是不断地上演“姜大卫看狄龙,狄龙看姜大卫”的剧幕,英雄惜英雄在这里变得有些暧昧。女主角们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两个大侠相视笑到忘我,眼里面真真切切只有一个“他”,这是叫人迷惑又喜悦呀!
匆匆忙忙写了一篇,点评主观,不值深究
看来我是生姜
来张偶像玉手的照片。
继续继续
毒药长得好像他耶
年轻的时候一般,年纪大了之后帅极了,他太太也是真美啊。
exatly what I feel. Where can we find those old movies? So want to watch.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