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65978楼橘檬居的帖子
其实麦当劳也有本土化。有年我回国在麦当劳吃到猪肉饼,做得相当可口,饼也不是面包,是那种里外都白的饼, 还有紫菜蛋花汤。龙代言肯德基后回去吃快餐的话都是吃肯德基了。他们的食品季节性变化很多。听说在美国的连锁店比如CVS等经营的人除了统一供应的商品,还可以放10%自己的商品。在中国放自己的东西更多了,几次龙展示的食品都让我眼馋,比如中秋的咸蛋黄肉松糯米饼。
回复 65978楼橘檬居的帖子
其实麦当劳也有本土化。有年我回国在麦当劳吃到猪肉饼,做得相当可口,饼也不是面包,是那种里外都白的饼, 还有紫菜蛋花汤。龙代言肯德基后回去吃快餐的话都是吃肯德基了。他们的食品季节性变化很多。听说在美国的连锁店比如CVS等经营的人除了统一供应的商品,还可以放10%自己的商品。在中国放自己的东西更多了,几次龙展示的食品都让我眼馋,比如中秋的咸蛋黄肉松糯米饼。
莫三妹和莫老爹
《人生大事》里的主角莫三妹和他爸莫老爹算是一对冤家。老爹第一个优秀儿子意外夭折,莫三妹(三哥)实际上是莫老爹中年的一个意外。日常老爹话里话外对二哥称赞怀念,却对老三一直批评不满,三哥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受重视和肯定的替补。这种感觉对敏感的孩子非常致命,尤其他的那个对手已经不在人世,成了白月光,三哥一开始就没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莫老爹一开始对三哥的严苛教育方式是错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虽然二哥优秀听话,热爱老爹祖传的这一行,从小就是个好帮手,老爹也不能期望三哥会和二哥一样喜欢这一行,愿意继承衣钵。 应该说三哥才是个正常小孩的反应,哪个小孩会不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和老爹一起去出殡呢?而老爹由于有了二哥这个优秀对照组,对三哥横挑鼻子竖挑眼,非打即骂,怎么可能指望孩子会突然生出对这行业的喜爱?
可以理解祖传手艺人对传承的期翼和对孩子的爱,因为他在这一行资本最足,关系最深,可以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各个行业的父母莫不如此。工程师的父母希望孩子学好数理化,长大做同行可以为他们铺路;大导的资源对子女进入娱乐圈是绝大的助力。祖传的老中医也是期望有个后代传承衣钵。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非常反感这一行,或者完全没有天分,父母是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的。
不过莫老爹这里, 三哥并非没有天分,只是他从小的教育方式错了,全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打骂和挫折模式,养成一个叛逆的孩子也是意料之中。 好在他内心对三哥的深爱也一直没变,所以三哥善良的天性也一直在。
听说童年的创伤要用一辈子去愈合。 三哥是幸运的,他的创伤到了三十多岁,被一个小女孩治愈了。小女孩给了他过去生命中欠缺的绝对肯定、信任和依赖。他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为了撑起孩子破碎世界的一片天,他把自己变得强大而完整。
心灵疗伤成功的的三哥也有了与老爹和解的勇气和能量。 这个时候,快走到了生命尽头的倔老头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教育方式的不妥和副作用,在对小儿子最后一次的口传心授中,他第一次开始慎重地肯定和鼓励他。
最后老爹把后事全权交给三哥的遗书让我动容,这份遗书豁达坦然,还带着点放飞的小幽默。 这种托付是他对小儿子的完全肯定。这一份父子俩之间的默契,大姐其实并不太理解。 三哥为何抱着奶粉罐发愁,为何点燃烟火时忐忑,观众看的明明白白。 之前训斥他离经叛道,不守祖传规矩的莫老爹,其实是用自己葬礼的这个机会,赞同三哥的“离经叛道”和鼓励他在专业上创新。 当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的时候, 父子俩达成了最终的和解,彼此都放下了这一世的纠缠,在这份父子缘中获得了圆满。
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痛苦,没有亲人离世、冤节未解的无法释然,唯有人世一遭,最后璀璨的浪漫,大爱《人生大事》。
写于《人生大事》上映第95天(最后一天),恭喜《人生大事》圆满收官。
写得真好。其实老爹因为想念逝去的孩子可能无意识中越来越美化老二,所以老三再怎样也比不过。
在这样接地气的造型里,还是掩不住龙优越的脸。第一张照片里长长的睫毛,立体的鼻梁挺吸睛的
电影很短,但是细细琢磨里面有很多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想到子承父业,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观察演艺界, 如今像龙这样高中毕业演艺经历还是一张白纸的在三大艺术院校估计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基本被童星出身的和演二代霸占了。
《人生大事》完美收官,它的34次逆跌经历很励志。
9/26 结束公映后的票房统计:
有Ins的, 为🐉点赞
《人生大事》完美收官,它的34次逆跌经历很励志。
橘檬居 发表于 2022-09-26 15:11
大事儿一直逆跌到最后一天,也是个传奇。
用一个词形容电影《人生大事》
在演员朱一龙所有面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人生大事》,相关影评也是写得最多的。 我用过好多词描述这个片子:真诚、接地气、烟火气、侠气、感动、治愈、修补、圆满、笑果满满、有笑有泪、治愈、绚烂、浪漫、和解、承担、传承、向死而生、热烈、积极、后劲大、仗义、豁达、看透生死、抚慰人心、情感过山车、救赎、圣人心。。。。。。
然后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这部电影,那我会用哪一个?想了很久,应该是:舒服。
整部电影讲了一个很舒服的故事,没有一丝爹味的说教。 它没有站在道德最高点教育观众,也没有卑躬屈膝地为了票房谄媚观众,它认真朴实,又很豪爽地把自己最好的故事和表演给你看: 不媚俗、不媚雅、不媚奖、不吝啬、掏心掏肺。
《人生大事》 很象我那个非常实诚的邻居,为了招待老乡,买了集市上最好地龙虾和螃蟹,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请客。她没打算从老乡身上得到什么,只是觉得待客之道就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你,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是非常稀缺的品格。
后来导演刘江江的确说过,他的处女作,生怕观众看不回票价,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尽量往里放。 就像一个新饭馆,还没有招牌菜,菜品菜量一定要管够。 观众看一回可能吃不下那不多,二刷三刷就遍遍都有新收获。《人生大事》的高票房得益于重刷率高和自来水多。 即使只看一遍的观众,也有很多在电影结束后的某一刻,蓦然联想到自己的一段往事,而开始对影片在记忆中反刍。
人生大事的制作团队很暖心。看了不少剧组的小故事,无不体现了团队的人情味。导演江江请处在低谷期的一位同行出演戏里的小角色,在影视寒冬里送去温暖。 主演朱一龙的一个行动不便的粉丝轮椅探班,原本只是想交给偶像一个纸条,要个签名的,工作人员帮忙,剧组协调了紧张的拍摄行程,朱一龙专门出来见了她并给了话语的鼓励。这个幸运粉丝最后还拿到了剧组的自制爱心包子。 只拍一天戏的群众演员在炎热的夏日,吃到了主演请客的雪糕。主演请客在剧组很常见,但群演很难得到这样的待遇,尤其是就一次交集的这种。
团队对殡葬行业有爱和敬畏,对后YQ时代挣扎的普通民众有发自内心的朴素关怀,所以这部作品有强大慰藉人心的力量。
其实创作者的真诚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二江总怕观众值不回票价我们也感觉到了。他倾其所有把他和他的父辈祖辈的积淀塞进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所以非常满。很多人呼吁把人生大事拍成电视剧,就是因为觉得内容很多,也想要更多更详细的三哥和小文的互动
江江说他看🐲在现场精分。一会高兴,一会生气。这样综合看下来,精分的场面大概是🐲个人,或者和其他成人演员的。又又的戏大概一天之内情绪比较统一的。
也难怪我们看花絮,朱一龙一会儿拼命哄小孩,一会儿又惹孩子生气。真的非常不容易,但他把这种艰难都藏起来了,我们看花絮,就感觉他还挺轻松的,要不是韩延说出来他压力大,估计没什么人看出来吧。
snow416 发表于 2022-09-24 23:59
真的是,没看出他压力大
认真谨慎的人
还好三哥出来17亿票房,netflix现在又热播
真好
说到大事的档期,看看历年六月票房过10亿的电影。大事好像是唯一真人主演的电影。
回复 65991楼snow416的帖子其实创作者的真诚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二江总怕观众值不回票价我们也感觉到了。他倾其所有把他和他的父辈祖辈的积淀塞进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所以非常满。很多人呼吁把人生大事拍成电视剧,就是因为觉得内容很多,也想要更多更详细的三哥和小文的互动
qianlong 发表于 2022-09-28 12:41
所以🐉说“观众不会辜负你”,一点都没错。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真的是,没看出他压力大
认真谨慎的人
还好三哥出来17亿票房,netflix现在又热播
真好
xifans 发表于 2022-09-28 17:31
其实后来看重启的相关人员访谈,看得出作为一个大男主,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调节整个片场的气氛,也是压力很大,但我看花絮也没看出来他压力大。
而且重启对身体极限的压榨,我们看他出来活动都看出来了,但在片场他还是保持精神饱满。
抗压能力一流,的确是能成大事的。
论坛上只找到两篇TW网友的影评,感慨论坛真的没落了。影评不多,不过两篇都是赞扬和推荐,下面的评论也是同推荐,sample比较少,就做个参考吧。
第一个网友感概电影里展现出来的生死观念,喜欢且被抬棺号子所震撼。 这位网友是因为《人生大事》在网飞排名第二去看的,最后的评论是这个第二名实至名归。
第二个网友的好几个论点和我一样,简直想隔空握手。
比如说:
“男主角因為自己的童年經驗,所以並沒有重蹈他爸的覆轍,主動帶著小女孩承擔錯誤”
(为了给孩子一个示范主动认错)https://weibo.com/7147371966/LCZPxxKOb
再比如
“用為小女孩的付出,在治療小女孩的童年時,也在修補自己童年的遺憾”
(这不就是我8月8号的爆款影评“修补”吗?) https://weibo.com/7147371966/M0dOXrItA
人与人的感情,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这篇影评还有好些个我没看到的闪光点,比如场景的镜头语言。
所以虽然只扒拉到两篇影评,质量都挺不错的,值得一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