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宿命是注定的
倒回几年前,如果有人敢跟我说,你将来会成为一名粉丝。我会毫不客气地讲,切,瞎说什么呢,我年轻时阅人无数,谁也没让我成为粉丝,现在年纪一大把,怎么可能成为粉丝?可如今我知道了,粉丝其实跟人的年纪关联度不大,反倒跟一个人的情感热爱强度有极大关联。只要你身体内还藏有“热爱”的能力,你就有可能成为粉丝。——不是不粉,是没有粉到“恰当”的人。
粉上一个人,究竟是怎样发端的,其实并不重要。LM落水方式千奇百怪,可能是偶然的一部剧、一首歌、一个视频、一段访谈甚至是某个事件、某次争议……总言之,一定会有一个由头,让你产生了想去了解这个人的兴致。于是你就钻进来了,尔后你就出不去了。
所以说,一切的偶然中,都暗藏着必然。
说到这里,我要感谢现代社会网络资讯的发达。或者历朝历代都有过像钟先生这样的人存在过,但花开在幽谷,尘世不相知。惟独他这一个,我研究了,沉溺了,信服了,死忠了。
假设没有这些公开的讯息,我坚信我还是不会落水。然而,正是有了这些信息,使得我从中获取到属于个人的独立判断和价值选择。我很轻易地就发现这个人物在现实当中的与众不同,他身上所有闪光的地方,恰恰与我的价值认知严丝合缝地契合。——不同的是,那些我做不到的地方,他全部都做到了。
我可以毫不客气地预言,只要钟先生的个性不变,日后LM的基数必会越来越庞大,甚至庞到大令人乍舌的地步。钟先生演艺事业已渐入佳境,这预示他日后曝光机会也会成倍增多,于是也就为无数还不熟悉他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偶然”。而这种偶然,足以聚拢起越来越多认同他身上某些稀缺品质的人群。
钟先生的个性会变吗?应该不会。
所以,LM之所以会成为LM,是各自性格审美智商情商阅历之种种所导致的必然选择,是注定的宿命。
2.LM的境界
王国维所讲人生之三“境界”,未必一定是指做学问,安放于众LM头上一样有现实意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LM于芸芸大千世界中,眺望到一个身影,从此明确了追逐的目标与方向;热情一旦点燃,哪怕投入再多的心力与精力也甘之若饴;直到有一天,发现了自身的改变,由此有所触动,有所奋进,有所得。
“我太喜欢他了,演得(唱得、跳得)超赞的!”
“他在哪儿我就追到哪儿,他完成什么作品我就去追看什么作品!”
“嫁人当嫁钟汉良!”
“一切以他的利益为最大,无条件支持他,只要他好那就是最好!”
“让他不舒服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做,让他高兴的事情哪怕他不知道我也一定要去做!”
“我想做更好的自己,我想缩短与他的差距,我想我有这个能力。”
“我会坚持自己的选择,有一天我要像他那样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
当然,LM的各种主流想法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不妨自已书写出来自我品评一下,顺便对照“境界说”,对号入座,看看你现在处在哪种状态上。
所谓境界,只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虽说不必刻意去区分什么高下,但确实有存在高下;这就好比LM只是一种身份,尽管无须区分什么新老,但新与老之间就粉丝行为的理解层面上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没关系,境界本就是用来追求的,而老人之所以老,是因为他曾经新过。凡事都要讲一个循序渐进,一蹴而就者那是天才,即连钟先生本人都不能做到。因为他也曾讲过积累的重要性——回头看自己的戏,一部比一部有所进步。
讲到这里,无非是想劝勉刚落水不久的新人一句话,LM的规矩还真是蛮多的,不过这恰恰是LM这个群体凝聚到今天自发形成的主流价值体现。它的确耐得住琢磨,值得你去尊重。
3. LM的小心理
即使同为LM,大家彼此间还是有些微妙的认知,这些认知虽然彼此都没有公开来说,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比如,早期由顾粉转化而来的LM受到大家更多的尊重;再如,黑草是珍贵的;还有,LM中略有点影响力的人更要谨言慎行,如果这些人的行为、观点发生了一些引发分歧的地方,结果一定是挂在墙头一阵大掐。
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有心理学成因的。
先说大家对顾粉的态度。内地LM有规模些的发源,正源自顾粉,在粉丝基数并不大的前提下,顾粉中有才者的比例非常高,顾粉的这种基调也奠定了LM群体以后的基调。因为明白这一点, LM普遍对顾粉持珍惜与敬佩的态度——他们对于钟先生的支持,时间久,功劳大。所以时至今日,小顾钟家村“村草”地位,无人撼动。
再说黑草的珍贵。物以稀为贵还不是主因。LM中女性群体实在太大了,在外界看来,HC而已。这让LM难以解释,即使我们再讲如何折服于钟先生的气质个性,外人也是一哂。所以LM特爱黑草,因为只有他们的人数增多,才能证明LM群体并非由简单的“颜控”构成。
再说掐这件事。但凡能被大多数LM记住的ID,其中不少人都有被狠掐过的经历。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过,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事实证明,你自愿融入LM群体,想要享受更全面的信息想要获得更为息息相通的情感碰撞,那么你就必须要接受群体思想的统治。
融入还是不融入,全看个人选择。我知道天涯至今还存在喜欢小顾喜欢钟先生但不肯认可自己是LM的人,这种人相对比较坚持自我的体验。
LM群体因钟先生的存在而兴,凡事自然应以钟先生的利益为最大。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掐掐更健康。因为,在一个没有组织者的团队里,毫无疑问,统一思想才是最具组织力的手段。LM的各种掐,初衷都是把露头的某些“异端”掐死在萌芽里。至于被掐的人留不留得住,就要看他对偶像的热爱程度了,LM的去留,最后还是要归结到钟先生魅力对个体的打动上。
最后再说一个颇有趣味的现象吧。
有人开玩笑跟我说,在钟吧,你要说是小顾落水的,那底气很足啊,你要说是纳兰落水的,优雅地飘过有木有?你要说是四少落水的,要羞答答躲在暗影里行走,你要说是小红落水,那你都不好意思开口跟人打招呼。
其实因何落水,都无须骄傲,也不必菲薄。钟先生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他的心力之作,LM因为哪个角色落水绝对没有高下之分。因为凡称LM,爱的必是本尊。
还记得我在“宿命论”里说的话吗?角色只是我们认识钟先生的一个契机,契机就是契机,没有高明契机与不高明契机之分。我们之所以会成为LM,是我们自身的选择,它证明不了我们的品位或是才华,只能证明钟先生身上的某些稀缺品质,成功地、强烈地吸引到我们。
4.LM的逻辑
粉丝维护偶像,无可厚非。谁会不维护自己热爱的人呢?但维护到LM这个程度,少见。
所以江湖传说LM剽悍。
我自认也算LM一枚,顺其自然也就被“剽悍”了。在现实中我要是拿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估计我周边朋友牙齿都要笑掉,你也太抬举自己了罢!
LM的剽悍名声藏在一场场反黑战役里,体现在一次次腥风血雨的打榜投票上,以及那些极具速度感极具反应力的追随行为中(仅限公开活动)。
有人会说,这也没什么,粉丝不都是这样的吗?可是LM似乎还有种奇怪的特点,长情与专注。
《视觉动物》出来时,钟先生回到台湾做宣传,好多OREA时期的LM带着小孩去看他。他在“小太阳”时期形成的粉丝群还在,多年看不到偶像的新作品,可是他们依然可以熬过这漫长的沉寂期。内地粉丝开始见规模是在“小顾”横空出世的时期。顾粉多才,直至今日,歌颂小顾的美文美图MV还层出不穷,其中固然有钟先生经典演绎的原因,但同样也能看出顾粉之持久与长情。
此后如我前文所提,钟先生凭借不断积累的作品,更广泛地予以人们认识他的机会,以致每逢新作上档,钟吧必闻“落水声”。落水LM毫不例外地沿袭了“长情”的特色。如此这般,积累得多,散失得少,LM基数自然越来越大。
我敢说这样的话,并非自吹。自有网络“排名狂”可以帮忙做证,这人名唤“度娘”。如“度娘”讲了不算,可找“涯叔”,可寻“妖浪”,不要告诉我,这些“人”都是跟LM一伙儿的。
除长情之外,LM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专注。
LM中太多人以前从不关注明星,甚至从不关注娱乐圈。LM的主流表现是,对除钟汉良之外的明星丝毫不感冒,所谓江湖地位神马的,在LM眼中全是浮云。不要跟LM提江湖地位,再高的江湖地位也撼不动LM心中的位子,因为在LM眼里,钟汉良就是最好的,没有之一。就算你把奥斯卡影帝格莱美歌后全部搬过来跟钟汉良同台,对不起,LM眼里还是只有一个钟汉良。
如果说LM的剽悍,说白了,是一种强烈到不容忽视的维护;那么LM的长情与专注,说白了,则是一种强烈的认同。不是对人物的某种单项能力的认同,而是对人物本尊彻头彻尾完完整整的认同。
由于LM专注的姿态实在太过明显,明显到引起一些人的不忿——就算你家钟汉良是个宝,但你们凭什么就要把我们喜欢的人物当根草?
其实LM真没有把别人当草的意思,只不过是凡有钟汉良存在场合,LM无暇他顾罢了。
LM的态度,未免要刺激到一些人敏感的小心灵,他们不服气了,于是也开始仔细端详起钟先生来,誓要从鸡蛋里挑出些骨头,于是这些人便长成了“黑黑”。偏偏有些“黑黑”身上还具备了执着的“可敬”品质,于是他们就变成了长情的黑黑。